电影立春结局

发布时间:2019-02-25 05:57: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电影立春结局

【篇一:电影《立春》后感】

我只是不甘平庸

——《立春》后感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什么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它好像在一夜间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这是被自己感动了?”

第一次看《立春》时,开篇出现了主人公这样莫名其妙的独白。故事背景是一个八、九十年代的北方小城市。王彩玲生活在之中,跟大部分人一样,梦想办进北京。

我以为王彩玲的高傲和虚荣是个被讽刺的笑话。

当她趾高气昂地让人传话告诉周瑜,他的菠萝她吃了,明天开始教他唱歌;当她在北京等开场后20分钟从黄牛手里买廉价的歌剧票;当她看完歌剧回来后冷漠而急迫地告诉别人,我去北京了,他们正调我,请我听《托斯卡》。而她在周围不少人眼里也确实是,因为她的丑陋,因为她的高傲,因为她的不同。这就是我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的王彩玲,我真想冲上去把她捏死,以停止她的做作。 我更喜欢芭蕾舞胡老师。

王彩玲真诚地对他说过我一看见你就觉得可亲近了,你真像个赤子似的。那个年轻的时候一根筋,就迷芭蕾,啥也不顾,昏天黑地地跳了十几年的胡金全。我还记得他强奸完女学生后,回到练舞场开心地跳了一支舞,那是他与世人决裂的欢欣。我这根鱼刺,终于从那些人的嗓子里拔出去了......我踏实了,大家也踏实了......实际上我挺高兴的。他在监狱里面,踮起脚尖,以芭蕾舞姿转了一个圈。在那里,他可以极尽对芭蕾的热爱,没有人会为他的六指而惴惴不安。因为监狱本来就是容纳那些不为社会所容的人的地方,胡老师甘于此,也以此为心之归宿。

而王彩玲不是这样。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但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她只是畏畏缩缩地在原地等待,她注定不会与世俗决裂。相反,她是渴望以一种畸形的方式在世俗中获得。她说你跟世俗生活水火不容;可我不是,我就是不甘平庸。

我开始怀疑她对歌剧的热爱和忠诚。她偏爱谁也不懂的意大利语;她热衷于炫耀去高档的歌剧院听一场歌剧《托斯卡》;她只瞧得上搞艺术的人宁吃仙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她喝醉酒,幻想自己是从北京来的女高音,饱受台下观众的追捧。我深以为,她是在利用歌剧高傲的福利在掩饰自己容貌的自卑,她想用一种高端的方式摆脱平庸,摆脱人们对丑陋如她的鄙视。相对于歌剧本身,她是不是更钟爱掌声、膜拜?我想她也不清楚,她的生活就像一堆平庸的尘土。这让她对形成一种痛苦、挣扎、扭曲、变态的情感。

而事实上她想利用的高傲歌剧,也并未给她带来她所幻想的非凡。她在小县城小有成就的歌喉一到北京就变得一文不值——她拉下脸在招人办公室一展歌喉,人家甩过一个白眼知道是你,你去年来过,再无反应。她和同为搞艺术、互相欣赏的黄四宝缠绵一夜。第二天当她唱起《慕春》沐浴在阳光之中时,黄四宝告诉她我感觉被强奸了。她穿上亲手缝制的演出服从塔顶跳下去。我幸灾乐祸——自作孽,不可活。

但是,转眼她又双手缠着绷带,拄着拐杖,在教室教人唱歌了,丝毫看不出前不久她作了跳塔决定。后来,从来傲慢的王彩玲也开始卖猪肉。再后来,梦想像梵高一样被人赏识绘画天才的黄四宝也成了骗子,开着被仇人砸烂的车,打着大哥大交谈业务。那时,一切的尖锐都被淹没在了时间的洪流里,漫长的、平庸的、枯燥无味的生活里。我开始原谅彩铃的做作。

过年了,她坐着破大巴回家,看春晚,家人团圆。正月初一的雪把所有人都显得平凡,那时候大家都只是原本的样子。她靠在屋内,看母亲在外面放鞭炮,我突然觉得她也不是很丑。她抱着领养的孩子,在北京,隔着一条路看天安门,教那孩子顺口溜,和平凡的母亲一样。我才发现,王彩玲跟所有的人不同又相似。

如果王彩玲是地上一只屎壳郎,却梦想吃天上仙桃一口;如果她只是

唱功平平,却妄想进入中央艺术团的歌手;如果她只是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处女,却渴望以歌剧这种与众不同的形式受人尊重,得到赏识。那么,又怎么样呢?注定被人嘲笑她的虚妄的幻想么?当做一个笑话看看么?这世上出色的人注定很少,平庸的人却应有许多。难道因为平庸,就连幻想也不行么?我们在看着王彩玲的时候也是在看我们自己。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什么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它好像在一夜间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这是被自己感动了。这立春的感动和渴望在平庸之中开出一朵花来,聊以在生命的洪流里留下一丝宽慰。

谨以那盛大的歌剧先给王彩玲,她只是不甘平庸。

【篇二:立春影评】

立春之殇

——浅析影片《立春》

《立春》是编剧李樯与导演顾长卫合作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它通过对主角王彩铃(蒋雯丽饰)命运的讲述,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命运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追梦者的逐梦、梦碎、梦醒的故事。

应该说在《立春》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影片,在近乎于对于生活白描式的叙述中,用淡然的心态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夹在这二者之间的无奈与心酸表现表现的淋漓酣畅。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每一位《立春》的观众心中也有一个不同的王彩玲,一个不同的现实与梦想交织错落的人生。敢问谁的人生没有奢望的梦想?谁的人生又没有尴尬的遗憾?谁的人生又没有一次次无奈的妥协?——命运之前,现实当中,我们的人生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结合影片的主题,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这部影片的片名是难得的点睛之笔,它是对于全片主题的一种诗性的解析。立春,春天虽然来临,但依然很冷,没有任何春的气息。这就如同导演在影片中对于的梦想的表达,梦想虽然尽在咫尺,虽然你的指尖曾经轻轻地将它的触摸,但现实依旧是冰冷的,依旧是冬天的气息。这就是一种对于春的无奈,是一种温暖的梦想被冰冷现实划破的无奈。——“立春,当一只脚踏入春天的时候,我们的全身还要忍受冬的寒冷。

其次,在画面的色彩使用上,大多使用偏清冷的色调,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寒意。这是与影片整体的主题相吻合的,是在色彩上对主题的一种强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胡金全向王彩铃要求假结婚被拒绝之后推车走在雪地里的那个场景,整个画面的色彩都是映在蓝色当中,外加积雪反射出的煞人的寒光,把冷色用到极致。这种冷,是与胡金全内心的悲凉相对应的,是他脸上伤痛的泪水外化的写照。

再次,在画面的构图上,曾经被称为中国第一摄像师的顾长卫更是可圈可点,在严守着长镜头美学理念的同时,《立春》的用冷静的动态构图,打破常规,塑造了一个个寓意丰富的电影镜头。例如,王彩铃酒吧醉酒吹牛后在车站的那场戏,连用了连个不符合构图常规的镜头,分别为一个远景和中景,王彩铃处于画面的右边,而视线也朝向右边。按照构图规则,这是两个失衡的画面,远景人物孤零零的在一个角落,中景中视觉上右画框给了人物较大的压力,但就是这样的镜头,恰恰说明了王彩铃的孤寂和内心的失衡、伤心。除此之外,在王彩铃和胡金全初次见面时,汽车上的栏杆竖直的贯穿画面的上下,将画面分割为两个不同区域,而王和胡则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区域。这样的构图安排,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旨在说明两个人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人,也不属于相同的精神世界。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有王彩铃的台词来进行佐证——“你是和现实水火不溶,而我是不甘平凡。这点,恰恰能说明以摄影出身的导演,视听语言应用的相当娴熟自如。

第四,影片的在场景的选择和导演的场面调度上也是相当考究,很多场景都是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的。在这其中,最为有特色的要数王彩铃仰望天安门那个场景了。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对于王彩铃来说是她艺术理想的象征,画面中的王彩铃以一个背影出现,充分体现

了她对理想的无限向往。天安门在画面中处于正中,灯光下金碧辉煌,这恰恰说明北京、理想是王心中的位置,并且理想是美好的。而在画面中,导演恰当的应用了景深的控制,将镜头纵深处的天安门虚化掉了,明确的说明了梦想的虚幻和遥不可及。为什么能看到的梦想却无法触及呢?画面中用一个横在王前面的栅栏说明了一切,虽然栅栏不高,但有卫兵保护,它代表了一种无法逾越的社会制度,也就是这种制度的存在阻隔了王彩铃的梦想。这个近十秒的固定长镜头,将王彩铃痛苦徘徊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根源解释了出来,是导演场面调度的神来之笔。

最后,在影片音乐的使用上,完全体现了故事的叙事要求,多使用缓慢、宁静的音乐,使音乐与影片的基调、长镜头的镜头叙事基调、剪辑的节奏相互吻合。并且,大量歌剧作为画内音乐的应用,很多歌词和曲调悲凉的也不失时机的对于主题、情绪予以烘托。

除此之外,《立春》这部影片在很多地方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当然,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这部影片在结尾的处理上,导演出于好心送给了王彩铃这类人一个圆梦后的场景,但这样的处理主观性过强,打破了整个影片原有的淡然的叙述方式。另外,谨以此情此景献给王彩铃的用意,表露出导演将自己处于一个很高的俯视王彩铃的心态,容易造成观众的反感。但是,瑕不掩瑜,结尾处的不足并没有影响到这部影片整体的艺术性。

综上所述,这部影片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影视作品,值得我们自己挖掘、细细品味。

【篇三:《立春》影评】

梦想的独舞

——观看《立春》有感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一季,春天呀,你在哪里!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到漫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她来过。这是《老男孩》中主题曲的部分歌词。每当我听着这首歌时,内心就会涌出无限感慨,让我想到电影《立春》中的王彩玲、胡金泉等一群追寻梦想,奋力要从庸常的土壤中开出花来,却最终又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人们。

生活像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我们的模样,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王彩玲说起春天,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是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就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王彩玲总觉得她是被生活辜负了,上天给了她一副好嗓子,却没有给她一副奇货可居的容貌。她不愿意辜负了自己的天赋,优势让她画地为牢,造就了她总是幻想生活在别处。她梦想有朝一日在金碧辉煌的艺术大厅里,华羽霓裳,引吭高歌。为此,她节衣缩食,找门路,托关系想搞个北京户口,哪怕只在歌剧院当个临时工,但在现实面前她又一次头破血流,当她跪在地上大声哭着唱到,生活为何对我如此残酷。我心被揪住了,抽搐起来。王彩玲一个大龄未婚女青年,在周围世俗的目光下依然鹤立独行,自恋不凡,坚持自己的生

活原则和信念,执著于自己的歌剧梦想,但是现实一次次打击她。歌剧院老师无情的嘲讽和拒绝,以身相许换来的是黄四宝的憎恨,胡金泉假结婚的提出让她的爱情世界再次倒塌,当她花费所有的积蓄帮助癌症女孩圆梦后却被告知是场骗局,她那颗对艺术充满信念的心支离破碎了。当她一次次燃起理想的火焰,却一次次被扑灭。慢慢的她向世俗妥协,走进了婚介所,领养了女儿,成了买羊肉的平凡市民,远离了歌剧,平静的继续生活。当多年后她带着领养的孩子来到天安门广场,念着儿歌,望着纷飞远去的气球,蓦然发现:关于梦想,其实她从未遗忘。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梦想,这些梦想有的还未起飞便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有的通过坚持与努力飞得又高又远;还有的既没有被扼杀也没有飞得又高又远。我觉得许多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王彩玲,每个人都想尽力抵挡生活的挫磨,都想改变世界,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但是最终都妥协了。胡金泉是一个纯粹的梦想追求者,与芭蕾舞融为一体的舞者,他对梦想的坚定和坚持诠释了梦想追求的真谛。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世俗的偏见将胡金泉压在了社会的底层。为了改变人们对他的性取向的看法,他试图和王彩玲假结婚,被拒绝,在纷飞的漫天大雪的黑夜,推着单车大声痛哭,他处心积虑地调戏女学员,苍白的灯光下,对着镜子完成独舞,镜子中寻找自己的寄托,在监狱里他一身囚服,努力立起脚尖,脖子平直地竖着,眼睛微微向上,粉色的笑容慢慢在脸上尴尬地

弥漫开来……冲破了栏杆对自己梦想的束缚。

生活中,太跟别人不一样是危险的,尤其是怀抱天鹅梦的丑小鸭,你的不自量力对众人是一种无言的挑衅,明明都是一样的人,凭什么你要去追求得高人一等?他们这群人就像社会喉咙里的鱼刺,让人不舒服。追求理想是一条艰辛的路,而理想的破灭和夭折却是随时随地可发生的。黄四宝,多次考中央美院,但都以失败结束,多年以后,他回到小城,剪掉了所谓艺术家的小辫,干起了婚介骗人的勾当,被人追着打,开着被打破挡风玻璃的车,继续没脸没皮的谈生意。黄四宝彻底的向生活妥协,由一个理想者沦落为一个骗子。生活是残酷的,理想与现实的冲击会让理想被撞的粉身碎骨。

整部片子的基调是灰色的。天是灰的,城是灰的,人也是灰色的,而每个人的梦想,是隐藏在这一片灰暗背后的绚丽色彩。但是这些梦想却只能让他们在镜子中体味。就像王彩玲面对镜子忘我的歌唱,就像胡金泉对着镜子优美的独舞,镜子让他们暂时逃离了现实,有了寄托。镜子代表了梦想与现实的对立,镜子中的人往往是怀有美好梦想,却不知道它的虚幻;镜子外的人往往是孤独寂寞的,面对现实的残酷他们也只能无奈。但王小波说: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是呀,人总是要寻求超越性的,即使明知边界何在,即使戴着无从推卸的镣铐。

生活是残酷的,被现实折磨的理想虽然微弱虽然卑微却是值

得尊敬的。当王彩玲推开门看见雪花中放鞭炮迎新年的母亲时脸上挂着的笑容时,当带着治好了兔唇的女儿来到天安门时,当幻想中在金色大厅里深情演唱时,我们看到了弱者的不息的力量,就像立春后头即将怒放的花朵一样,春天终究要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7c889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0.html

《电影立春结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