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总结

发布时间:2018-10-27 08:04: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地理必修全套教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银河系中心天体(太阳):地月系: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组成地球和月球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总星系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外观位置普通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

外部条件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安全的公转轨道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俞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黑子→出现于光球层

类型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11年)

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周期恒星日,长23小时56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559,所需的时间。

速度角速度为15/时。地球表面除2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①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地理意义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180度经线穿行的日界线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

概况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位于近日点,7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西向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59分,近日点时较快,远日点时较慢

周期为恒星年,约为36569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赤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度。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66.5度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温带

五带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黄赤交角存在,地球的公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

地理意义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长,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极昼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中纬度地区明显。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白昼时间较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

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划分界面莫霍面:距离地表约17千米,往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大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减小,横波则突然消失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厚,约33千米,海洋较薄,约6

地壳米。海拔越高,厚度大。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氧硅铝;石英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

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上地幔具有固态特征,

地幔下地幔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呈固态

二、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一般把2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海洋水、

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矿产: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如天然气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液态如石油,贡

固态如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常见的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

非金属矿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滑石和磷灰岩等,其

中,以能源矿物和宝石矿物最为重要。

(二)岩石

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体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

喷出岩,如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分类: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而形成。

如分解、搬运、沉积、固结。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化学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背下来: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概念: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消亡。

(二)岩石的转化

a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冷却凝结作用而形成;

b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分解、搬运、沉积、固结作用下形成;

c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内力变质作用形成;

d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重熔成为新的岩浆。

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

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岩石圈由6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运动(运动或静止)当中,

2)板块相向运动,就会碰撞(碰撞或张裂)。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张裂(碰撞或张裂)。

(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位于板块交接地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地壳运动、内力作用。

岩层上凸的称为背斜、岩层下凹的称为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褶皱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外力作用。

2)断层: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地堑,如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

3)现实指导意义: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下方建隧道。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流水的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貌等。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凸(凹、凸)岸形成冲积平原,山口洪积扇。

风力的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

四、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第三节大气环境(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大气各层不同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原因是对流层的热源是地面辐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原因是平流层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有选择性性。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反射无选择性性。

散射有选择性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太阳高度问题)、下垫面因素。

第三节大气环境(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气温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

异,引起大气运动

受热上升

形成:地面冷热不均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冷却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等风向和等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压线垂直压线呈夹角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与风向相反)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形成因素:热力因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因素,如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

情况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

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

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

第三节大气环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

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东亚--西北季风

亚洲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南亚--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

夏季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东亚--东南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南亚-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三节大气环境(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

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

2、锋面系统

概念:冷暖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过程: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跨流域引水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二、洋流

概念: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影响: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

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25~30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

寒流,西侧为暖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西风漂流,就性质来讲属于寒流。

洋流根据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一中生代中晚期侏罗纪白垩纪:恐龙

二新生代晚期第四纪:人类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晚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恐龙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人类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因素

人类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特点。

②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有利方面: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不利方面: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例如,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臭氧、氟利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

③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基性岩发育的土壤质地较细

酸性岩发育的土壤质地较粗

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铁锰镁钙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纳钾硅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

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四)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和土壤污染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性和性。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是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概念: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

聚落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分类:城市和乡村

北方平原地区: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较多。

地形的影响

南方丘陵和山区: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较少。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

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差异: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平原地形:限制较少,一般呈网状分布

地形的影响

山区地形:限制较多,多呈之字型分布,造价较高

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

交通线路选线的基本原则生态等;

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科学技术的影响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

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地球表面历经了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大间冰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

温暖期期;另一次是十五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在过去的温暖期,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要比现在高出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在寒冷期,出现于14-17世纪的小冰期,使传统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一, 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第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

第五,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一、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概念

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多用性,地域性,社会性。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按自然属性分: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一)前煤炭时期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以木材、水力等为主,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木材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木材时代

(二)煤炭时期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形成了十九世纪德国的鲁尔、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矿区等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骨干的大型工业区。至二十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

(三)后煤炭时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了煤炭,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世界能源进入了石油时代

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农业社会阶段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二)工业社会阶段

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如: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东营

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

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金昌、铜陵、个旧

(三)后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的后期,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低,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弱化。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有复杂性、多因性、周期性、群发性、潜在性、突发性。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

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因暴雨容易酿成洪涝灾害。

夏季风的进退与降水地区分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14bca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a.html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套教案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