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9浙江历年历史学考、选考真题

发布时间:2019-05-24 21:16: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4-2019浙江历年学考、选考真题(附答案)

201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左传》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则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科举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某朝代中央政府在全国划分了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朝代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元代

3.“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少年瞿秋白对一场革命之后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这场革命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土地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4.右图是某一历史事件的路线图。这一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千里跃进大别山

5.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创了

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2014年是该宪法颁布

A.40周年 B.50周年

C.60周年 D.70周年

6.从《告台湾同胞书》到邓小平的多次谈话,“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形成。其基本内容就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大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7.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城邦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取得辉煌成就。这一时期雅典的执政者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苏格拉底

8.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马法中的自然法是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法律观念

9.有史学家评论近代英国某一历史事件:“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都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的:王权保留了,但丧失了它的专制性质;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体,但在形式上承认了国王的最高地位。”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处死查理一世 B.“光荣革命” C.克伦威尔独裁 D.责任内阁制瓦解

10.“我们,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加完善的联邦,……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该宪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美国1787年宪法

C.英国《权利法案》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1917年11月7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

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②《和平法令》③《土地法令》 ④《论粮食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某高一学生在历史课后整理了一幅知识结构图,该生整理的历史知识的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新兴力量的崛起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3.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

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C.“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4.《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代 D.宋代

15.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在下列出土文物中,可以推断中国丝织技术出现的最早时间的文物是

A.记载祭祀蚕神内容的甲骨 B.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存中的绢片和丝带

C.出土的商代遗物中的玉蚕 D.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16.南北朝时期,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草市”。这个时期的“草市”是

A.民间集市 B.城市商业区 C.商业都会 D.草料专营市场

17.“陈启沅(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族工业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清政府设置工厂

18.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教育兴国 B.实业救国 C.军事强国 D.农业立国

19.阅读下表: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表(%)

所有制经济 年份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年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营和个体经济

78.7

7.1

上表中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20.图是某位同学的一份历史课堂笔记。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A.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

B.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1.1902年,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要求女子:一不能缠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广告反映了

①有名开明人士推崇西式婚礼 ②反对缠足的主张已经提出

③女子已普遍获得教育权利 ④辛亥革命推动了婚俗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最早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航线的欧洲航海家是

A.遮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3.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殖民她的贫困与落后。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

A.实行野蛮屠杀 B.推行不平等贸易 C.贩运黑人奴隶 D.开展圈地运动

24.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的总统是,

A.罗斯福 B.尼克松 C.里根 D.克林顿

25.十月革命后,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了军事性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26.1992年,1500位科学家签署了一份题为《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的文件,声称:“人类和自然界正处于冲突状态……也许会改变这个有生命的世界,使它不再能按照我们知道的方式来维持生命。”下列问题中属于人和自然界冲突的是

A.恐怖活动 B.毒品泛滥 C.金融危机 D.环境污染

27.有学者在评论战国时期某一学派时指出:他们的主张,由同情心立脚,但绝对不认亲疏远近的分际,所以最要的精神在兼爱和非攻。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28.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主张,实行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建立“中朝” C.独尊儒术 D.推崇理学

29.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其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30.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图中的四种字体,创始于秦代的是

A.B.C.D.

31.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它属于

A.楚辞 B.汉赋 C.唐诗 D.宋词

32.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谭嗣同

33.1918年,中国一位先进知识分子指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也是劳工主义的胜利。这位知识分子是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李大钊

34.新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其中,在民生主义方面的进步有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B.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C.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D.提出“节制资本”的办法

35.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20世纪80年代 D.21世纪初期

36.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文艺复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主要诉求有

①批判神权统治 ②鼓吹人性解放 ③主张“主权在民” ④推崇浪漫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7.列宁评价某位科学家的成就说:他“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位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38.下列画作中,属于印象派的作品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9.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悲惨世界》、《约翰•克里斯多夫》、《红与黑》等入选“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法国书籍”。上述三部著作的作者分别是

A.拜伦、雨果、巴尔扎克 B.雨果、海明威、司汤达

C.雨果、罗曼•罗兰、司汤达 D.拜伦、罗曼•罗兰、列夫•托尔斯泰

40.某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的介绍有如下内容:“卢米埃兄弟”、“默片时代”、“《爵士歌手》”、“好莱坞”。这门选修课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A.《改变世界的计算机》 B.《音乐的变奏》

C.《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D.《视与当代生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12分,共20分)

41.英国在近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从伽利略时代以来一个世纪的物理学工作,在牛顿手里得到了综合。牛顿在一部伟大的著作中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以及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该著作于1687年以拉丁文初版问世。它问世后200多年间,牛顿的理论仍是物理学不可动摇的根基。

——据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等整理

(1)写出材料一中牛顿著作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在科学史上的地位。(4分)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从英国中部和苏格兰低地装载的棉纺织品和蒸汽机运送到世界所有地区。英国的资本输出到世界的一切国家,而在那里就产生了新的企业。伦敦变成为世界的交易所和金融中心。其他国家进步的人们都把英国当作自己的榜样,希望从它那里学到先进的工业化方法,同时在政治上仿效它的国会制。这样一来,19世纪的更好的基础就奠定了下来。

——(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19世纪世界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42.近代以来,中国为世界和平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上的陆军,最多的年份占编制总额90%,……八年中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

——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意义。(6分)

(2)

材料三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于德里)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

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乙、互不侵犯;

丙、互不干涉内政;

丁、平等互利;

戊、和平共处。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4—1955)》第三集

(2)概括材料三中的外交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该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两次重大外交实践。(6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BACC 6-10 ACDBB 11-15 AABBB 16-20 ABBAD 21-25 ACDDA 26-30 DCCDC 31-35 ABDDC 36-40 ABBCC

非选择题部分

41.(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并促进了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使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地生产方式的变革;使世界经济联系变得紧密,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42. (1)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国与国之间处理事务的基本准则,对于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等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2.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3.右图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该画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强调个性表现 B.追求抒情写意

C.融多种艺术为一体 D.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

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5.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

A.李白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6.“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7.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民主义”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③①②

8.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

A.“致远”舰 B.“定远”舰 C.“靖远”舰 D.“经远”舰

9.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10.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右图所示反映了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

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1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4.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在

A.大连 B.厦门 C.北海 D.深圳

15.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改革开放的成效

16.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①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 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10万名奴隶,妇女和儿童也有10万人。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 B.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C.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 D.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

18.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潮是

A.基督教神学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19.“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段论述出自

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0.下表所列数字的变化,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棉纺织业动力织布机台数变化表(单位:万台)

年份

1813

1820

1829

1833

1850

1861

台数

0.24

1.4

5.5

10

25

40

A.改变了世界格局 B.密切了国际交流

C.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1.1919年,英国科学家率领日全食观测队在巴西和非洲拍摄的恒星照片,证实了“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1.7秒的偏转”的科学预言。这一预言提出的依据是

A.开普勒天体力学

B.牛顿经典力学

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D.普朗克量子理论

22.右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会战

D.柏林战役

23.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三个主要国家签署了《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三个国家是

A.美国、苏联、中国 B.苏联、美国、英国

C.中国、苏联、英国 D.美国、英国、中国

24.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到日本考察,探求企业成功的秘密。当时日本所采取的是

A.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B.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

25.右图所示空客机的零部件由多国生产,这能反映

A.北约组织的扩大

B.欧洲统一货币的诞生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西欧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26.【加试题】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研究西周史的学者看到过烽火戏诸侯,也没有一个研究亚里土多德的学者见过他本人,我们只能通过目击者和追忆者的记载来叙述以往的史实。这表明

A.史学家需要认真地考证与辨析他所研究的事实

B.史学家必须经过田野考古,以获取第一手材料

C.历史研究对象的间接性造成史实表述的不确定性

D.历史研究不是抽象的争论,需要专门技术的支持

27.【加试题】某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博矣哉,《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言论旨在

A.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公理 B.揭示世界文明史的线索

C.说明“君政”与“民政”相互依存的道理 D.借进化论和儒家思想表达政治改良的愿望

28.【加试题】孙中山和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行者。他们的共同点有

①借鉴西学,洋为中用 ②民主科学,齐头并举

③致力实业,督办铁路 ④排除万难,为国尽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加试题】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规模(1820~1913年)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加试题】下列建筑文化遗产,轴线分明,拱券艺术突出,寺庙文化特点明显的是

A.颐和园 B.雅典卫城 C.布达拉宫 D.故宫太和殿

二、非选择题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材料三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2分)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列举改革开放后体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两件大事。(5分)

(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势。(2分)

27.(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为避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GATT)于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是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但由于“组织宪章”未通过,所以该协定并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1995年,GATT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取代

——摘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等

材料二 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了20多倍,去年达1510亿美元,中国目前已成为第五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外国投资输入国。……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的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

——《中国和世界贸易体制》(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总部干事鲁罗杰在北大的演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GATT的宗旨。(3分)

(2)根据材料二,请您用一句话概括鲁杰罗演进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加入WTO的理由。(5分)

33.(10分)【加试题】读史阅世,提升历史学科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谈教育者,不可不知孔子。其收徒讲学,传承礼乐文化,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影响至深且远。汉兴,选用儒学之士,设立太学,由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隋唐以降,实行科举,“社会孤寒之士,亦得平地拔起,厕身仕宦。”岁月如歌,回顾历朝选士之路,漫步于故宫保和殿,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儒生向往的“天子堂”!

——据《中国政治史大纲》、《历史·选修》整理

材料二 关于科举制,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①以往流行的看法认为,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新精神。②20世纪末叶,一些学者发现以前对科举制的看法,过于简单化。放在古代的历史上考察,它打破了社会、阶级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使平民子弟通过苦读,也有可能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仪凭这一点,都应该为它谱上一曲赞歌。

——选自李伯重《八股之外》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收徒讲学”与西汉“设立太学”办学性质的不同,概括孔子的教育目标。说明保和殿成为儒生向往的“天子堂”的原因。(6分)

(2)在历史的变迁中,科举制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4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4.(10分)【加试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危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的经济惩罚转嫁到了德国人民身上。成千上万从前线回来的军官们流落街头,他们不时怀念着帝国往日的荣光,“钢盔团”、“前线战士同盟”等右翼武装团体,得到了国防军部的津贴。之后,经济危机使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上述情势,乘机兴风作浪。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在希特勒看来,战争不仅是夺取“生存空间”的手段,也成为维护“优等种族”的目的。为“彻底解决”犹太人,德国不仅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更建立了遍布各地的死亡集中营、毒气室、焚尸炉。尽管纳粹分子企图销毁证据,但是这些遗址仍保留下来,并成为曾经发生的历史悲剧的重要见证。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二直接关联的“历史悲剧重要见证”的遗址的名称,并说明其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D

C

C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A

D

A

D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C

D

A

D

C

B

A

31.(1)明太祖(朱元璋);内阁制度;强化君主专制。

(2)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1982年颁行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32.(1)减少关税与贸易障碍,取消歧视性待遇,促进自由贸易。

(2)中国应加入WTO。

有利于中国经济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出口,利用外资;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成果。

33.(1)不同:一为私学,一为官学。目标:培养学生“成人”,培养“君子”。

原因:保和殿是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是科举制最高一级的考试。

(2)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简意赅。

倾向于①儒生因科举而地位提升,但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士人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倾向于②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读书风尚,有益于形成重学风气。以考选官,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合理性。

34.(1)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军国主义沉渣泛起,经济危机的冲击,当时的政府软弱无力,纳粹党的蛊惑宣传。

(2)奥斯维辛集中营。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是纳粹实行种族灭绝的铁证。

实质:对外侵略性与种族灭绝性。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鲁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3.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

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 B.闽南、两广一带

C.青海、新及陕西南部地区 D.宁夏、陕西一带

4.唐诗云:“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寨将来相间,儿童竞启关。”这反映出

A.草市中有夜市 B.江南市镇兴起 C.村寨出现草市 D.专业市场出现

5.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关汉卿

6.明代后期,有学者谓:江南一带,以前“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这一现象反映

A.士、农、工、商结构被彻底打破 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人们的观念 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7.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

8.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

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

(1866—1913年)

类别

1866—1984年

1895—1913

设厂数

设立资本

(元)

设厂数

设立资本

(元)

船舶修造

7

2700

16

51870

轧花机制造

3

300

14

2520

缫丝机制造

1

400

9

5600

合 计

11

3400

39

59990

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 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

9.近代有学者认为,“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一言论意在

A.推广民间俚语 B.提倡文言文复兴

C.否定外来文化 D.抵制白话文运动

10.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甲图 清末婚嫁 乙图 民国婚照

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 B.先进习俗己取代落后习俗

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 D.婚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

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与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外交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日邦交正常化 ②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

③中国椎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④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3.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同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该讲话的发表

A.标志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B.反映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C.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D.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

14.1990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该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一国两制” B.“港人治港” C.高度自治 D.实现“三通”

15.伯里克利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A.直接民主制 B.抽签选举 C.代议制民主 D.轮流坐庄

16.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内涵是

A.批判古典主义 B.追求伦理道德 C.讴歌自然的人性 D.反对专制王权

17.17世纪的英国历史上,某一事件被称作一场“家庭纷争”、一次“光荣革命”。该事件的主导者

A.国王 B.议会 C.枢密院 D.内阁

18.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

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 B.推行标准化生产

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 D.创制水力织布机

19.下图为某课学习小组小结的部分内容。该课的主题应该是

A.走向整体的世界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空想杜会主义理论产生 D.俄国十月杜会主义革命

20.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卖,正确的是

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

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

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

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

21.下图所示二战中某次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A.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实力 B.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C.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D.使法西斯德国陷于东西两线作战

22.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世界银行建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1947年,另一世界性经济组织也正式运行。它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独立国家联合体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3.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困难,美国提出应对措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并意图控制。这一举措是

A.建立北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推行凯恩斯主义

24.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说,自1995年以来,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达到2.8%,比1973—197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20个月,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

A.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 B.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C.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 D.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25.美国一家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有日本人说:“我认为这些洋娃娃不应该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美国娃娃。现在的孩于玩的洋娃娃是利卡(一种日本女孩喜欢的娃娃)和芭比的结合。”这一现象反映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大国 B.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

C.发达国家始终主导着世界市场 D.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6.【加试题】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

A.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居历史的延伸

B.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

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27.【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欧洲启蒙运动源于对宗教神权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旨在“背叛”封建纲常礼教

C.启蒙思想家因“觉醒”与“背叛”的矛盾而求索

D.思想启蒙的历史蕴涵着“觉醒”与“背叛”的变奏

28.【加试题】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其中指代德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加试题】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分别创立了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它们的共同之处有

①揭示了时间空间的可变性 ②深刻改变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③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 ④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框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加试题】平遥古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古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①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②数量众多,保存完好

③精巧秀丽,安全舒适 ④“三雕”精美,典雅俊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一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一1965)》等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

——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30年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付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同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

-一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1993年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

一一引自[法]皮埃尔《历史与地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对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产生的积极作用。

33.【加试题】历史的意义在于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康熙时,驻守古北口长城的总兵官向朝廷建议,拨款维修加固长城。康熙帝阅批奏折后认为守国之道不在于修长城,而在于“修得民心”。清王朝治国安邦的一个大手笔,便是将北方草原上凶猛剽悍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护卫江山的真正长城。回放历史的画面,在内蒙古木兰围场、承德避暑山庄、故宫保和殿都曾经纪录下有清一代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佳话。

——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

材料二

回顾清朝的历史,康熙帝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把一个纷乱而残破的中国引向大治,真正开创了一个空前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新时代。面对进入全盛期的形势,他滋生出一丝总揽朝政的满足感。

对于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不同时代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①圣祖仁皇帝平三逆、平朔漠,亿万年久安长治之业实定于此;②康熙帝尊崇孔子,超越前代。笼络明朝遗民,使政风为之一变;③康熙帝保卫边疆,抵御外侵,缔结和约;④康熙帝实现了由乱而治之局,使朝中威胁皇权的各种因素不断受到控制,皇帝乾纲独断。

——据《清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修得民心”的角度,分别指出木兰围场、避暑山庄、保和殿的相应职能。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创造的成功经验。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您选择对康熙帝“文治武功”的其中一种认识扼要予以展开。

34【加试题】近代殖民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怪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贩子把从各地绑架、诱拐或交易来的黑人押解到这里,男人、妇女和孩子分开关押,然后在院内进行买卖。成交的奴隶很快就会被买主装上贩奴船运走,从不耽搁。……正面底部的中间有一条走廊直通后门,后门外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手足被枷锁铐住的奴隶就从这里被赶上船,贩卖到异国他乡。因此,这座门又称作“不归之门”。

——《历史》选修6

材料二

15世纪,葡萄牙首创了使用黑人奴隶劳动力的甘蔗种植园模式。16、17世纪之交,这种模式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引入加勒比海诸岛,挽救了白人殖民地的经济颓势。此后,从非洲贩来的黑奴数量直线上升。随着奴隶种植团在美洲的大量建立,金、银矿山的开采也引进了黑人奴隶制。每年由美洲运往欧洲的主要由黑人劳动力生产的白银有50万磅,黄金1万磅;蔗糖、棉花、烟叶、木材等黑奴种植园生产的热带产品大量运往欧洲,成为生产出口工业品的原料,这促进了人类史上开篇未有之世界贸易的发生。

——摘编自郑家馨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

(1)指出材料一所描述的建筑物的名称及其建造者,说明以它为标志的地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C

6C 7.C 8.B 9.D 10.C

11A 12.A 13.D 14.D 15.A

16C 17.B 18.C 19.B 20.D

21D 22D 23B 24B 25D

26A 27D 28C 29D 30B

二、非选择题

31(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

32(1)进: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80年代中期后,欧共体从原先的6国发展到12国。

(2)变化:1991年,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欧共体逐渐由经贸集团转变为经济政治实体。

作用:欧盟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33.(l)木兰围场: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避暑山庄: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保和殿: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

经验:因地制宜地处理边疆问题和民族关系。

(2)选择①: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巩固统一国家。

选择②:康熙帝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缓和矛盾。

选择③:康熙帝抗击沙俄对东北的侵略,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和平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维护国家主权。

选择④:康熙帝改革弊政,励精图治,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实行专制集权。

34.(l)奴隶堡;荷兰殖民者。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活动的中转站,殖民主义罪恶的历史见证。

(2)贩卖黑奴,全球性掠夺,不平等贸易。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快了世界市场建立的步伐;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迫使其卷入近代化进程;促使区域史开始逐渐演变为全球史。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史试题

一、 选择题

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2.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 D.知行合一

7.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8.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9.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11.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

12. 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14.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①农业合作化 ②人民公社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15.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右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

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6.2016年9月15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直刺苍穹,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是在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7. 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此后,“罗马”实施了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8.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

A.马铃薯、玉米 B.小麦、甘薯

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

19.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的一次“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意调查中,牛顿被认为更具影响力。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经典力学体系初步建立于

A.英国圈地运动早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D.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20.针对某国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订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21.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

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22. 右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2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他

采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向国民解释新政,争取支持。这种形

式是

A.炉边谈话

B.国会演说

C.拟订法案

D.自由放任

24.右图所示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应对的举措是

A.发表《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暴政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C.开辟第二战场,实施“先欧后亚”战略

D.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25.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定,人民币从2016年10月1日起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扩大作为特别提款权基础的货币篮子。下列宗旨或使命,与此举相吻合的是

A.消除关税壁垒 B.稳定国际汇总

C.促进自由贸易 D.与贫困作斗争

26.【加试题】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这说明

A.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B.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C.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27.【加试题】清末,有外国人描述洋务企业:“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我们向英籍经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主管官吏们的朋友;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上述现象说明

A.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

B.士子面临读经科考和参与洋务的两难选择

C.“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

D.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

28.【加试题】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 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

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29.【加试题】下图为19世纪后期以来巴尔干地区形势变化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30.【加试题】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不同于西方大国,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据此判断,该演讲

①发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

②表达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

③致力于协调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

④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上海的商业服务业网点遍布全市,密度和广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商业行业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成为中外闻名的“万商之海”。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从1912年到1921年,上海的进出口净值从3.6亿关两增至6亿关两,十年间的平均比重占同期全国总额的40%以上。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达18.1485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

——据《上海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

——摘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1)上海是近代崛起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举足轻重。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上海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2)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空间。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认为,在17世纪开启之际,王权事实上占据着决定性的主宰地位;17世纪结束之际……国王拥有立法权,不过他绝无胆量运用这一特权。国王有权任命大臣,不过下院的一通演说就可以随时迫使国王放弃任命,国王有宣战权,不过若没有议会的支持,战争恐怕一天都维持不下去。

——摘自林国荣《历史上的人权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麦考莱所认识的英国王权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光荣革命后造成英国“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及其主要内容,并指出助推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什么。(6分)

33.【加试题】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l)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6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 (4分)

34.【加试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不灭的光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西斯廷小教堂的两幅壁画:

材料二

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认为同一切压迫者算账的时候到了。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斯特拉斯堡的市民把九十五条论纲贴在教堂大门上。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没收教产。……用拉丁文写的这份论纲,被人们译成德语,争相传播,不胫而走,两星期内传遍德意志兰,一个月内传遍基督教世界。

——摘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l)材料一中的壁画内容分别源于什么故事?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人文主义追求?(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发展的主要贡献。综合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6分)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抱朴子》 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10、《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11、20世纪使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A.“民主共和” B.“革命统一战线”

C.“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

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

C.希望民族产业改进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

13、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而……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

加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14、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其十五大

16.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7.“罗马人认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定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据此分析罗马人认识的“自然法”是

A.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B.罗马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

C.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 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

18.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类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土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一一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这类学校兴起于

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9.右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

的原因不包括

A.远洋运输业迅猛发展

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

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

D.“商业革命”的兴起

2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21.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帽幼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手摇纺纱机 ②骡机 ③飞梭 ④水力织布机

A. 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2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相对论 D.加速度定律

23、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一1870年、1870-1913

1913-1950、18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家伙奈垫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25.右图漫画所反映的是

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

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

26.【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家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27、【加试题】清朝官员斌椿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28、【加试题】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物,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29.【加试题】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耗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子其建造卫城之权。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露神奉为全希前的大神,吸引希船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据此可以说明

①帕特农掉庙是稚典娜女神的主神庙

②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③伯里克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

④重建雅典卫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 【加试题】世界文化造产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与区域性,下国所示罗马文化遗迹,按其建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咸,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变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洲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势头有了迅接发展。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1996年,在各成员提交的计划中,澳大利亚承诺到2000年关税总水平分阶段降低到0~5%,2004年,该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降至4.25%;中国承诺到2000年以前简单平均关税率降到大致15%,到2004年,中国的简单平均关税税率已降到10.4%。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助推了亚洲国家的经济活力。

——据《区域经济组织研究》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的诉求,简述上述诉求提出的时代背景。(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太经合组织运行方式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洲国家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5分)

33.【加试题】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詹氏早就自豪地说:“中国己渐觉醒。”认为“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

一摘引自《詹天佑文选》、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

材料二

回顾詹天估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之旅,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詹氏成就得益于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及其所奠定的产业基础,由此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运动在西学东渐及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而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现在是世所公认。

一一据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5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梳理詹氏贡献,并用一句话提炼概括詹天佑报国思想。(5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4.【加试题】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了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候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材料二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做出的努力。(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6分)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

4.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

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 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 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6.韩愈谈到人生“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时,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体 C.行书 D.草书

7.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汉刺史制 B.宋参知政事 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

8.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9.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

A.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B.进化论促进了民生思想的普及

C.寻求变革成为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报刊舆论推动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10.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 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1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A.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B.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

12.右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

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

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A.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

B.电话推动了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C.电话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D.“风雨无阻”的电话是民族工业的领跑者

13.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时间开始了”讴歌新时代的开篇。这场革命的意义是

①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扫清障碍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④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宪法规定,其它四个民族自治区相继建立。观察右图,指出其成立的先后顺序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15.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6.右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

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17.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18.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本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①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确立邓小平理念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④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罗马从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产生的法律统称为

A.习惯法 B.公民法 C.自然法 D.万民法

20.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

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 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 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2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爱因斯坦曾说,“不让任何人猜测这一点,牛顿的伟大成就真的会被其他的什么理论所代替。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这句话旨在强调

A.牛顿力学被狭义相对论所取代的意义 B.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最先成熟的体系

C.牛顿学说对科学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D.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23.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

A.《农业调整法》 B.《紧急银行法》 C.《社会保险法》D.《公平劳动标准法》

24.《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的决心。这反映了

A.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

25.全球化时代对全球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下列项中不属于全球治理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 B.民族文化 C.能源危机 D.粮食短缺

26.【加试题】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

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

B.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

C.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

D.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

27.【加试题】阎毗精于建筑、雕刻,在隋“以丹青知名”,“领将作少监”。其子阎立德、阎立本“俱传家业”。入唐,立德“为将作大匠,造翠微、玉华宫称旨(符合上意),官至工部尚书”。至立本以将作大匠代兄为工部尚书,后任右相。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阎氏父子技艺相传职任相袭

B.阎立本绘制反映唐蕃关系的《步辇图》

C.阎氏家族的升迁受惠于举贤荐能的察举制

D.阎氏父子所擅颇类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

28.【加试题】近代文人包天笑早年曾中秀才,1905年起任上海《时报》副刊《余兴》的编辑。《余兴》侧重消闲,内容有诗词歌曲、笔记杂录、游戏文章、诙谐小品等。当时沪上小说盛行,《时报》设小说专栏,以语体文(通行口语)译介不少世界名著,如雨果《悲惨世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传诵一时。影响之下,沪上各报争相设副刊。上述材料集中表明

A.白话文运动始于20世纪初

B.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

C.西方文学经典在晚清的影响迅速扩大

D.通俗读物改变传统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29.【加试题】1930年6月30日,法军比规定的日期提前五年从莱茵区撤出,同日,法国外长白里安将关于建立“欧洲联邦”的“备忘录”寄往欧洲各国。“备忘录”建议在国联内建立一个欧洲安全体系,下设“欧洲议会”“常设政治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加强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建立“共同市场”,以促进各国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通。“备忘录”反映了

①《洛迦诺公约》的精神 ②欧洲联合的设想由来已久

③维护《凡尔赛和约》对德原则 ④谋求法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加试题】《掷铁饼者》原先为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青铜作品,今已不存。右图为罗马时代的复制品。塑像捕捉了运动员身体发力,准备掷出铁饼的瞬间,整体上呈现出运动的美感。这一雕塑

①直接反映出古希腊人对宙斯的敬意

②生动体现了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精神

③折射出古罗马人对希腊文明的继承

④艺术地再现了古代希腊公民的素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4分)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6分)

33.【加试题】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

——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五卷

材料二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北京中轴线无疑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就“中轴线”而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中轴线”表现了“择中”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颐和园的轴线分析,人们发现在与紫禁城尺度大体相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理。

——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的含义。综合材料一、二,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6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对“择中”观念下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予以阐释。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4分。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34.【加试题】“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同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4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A

D

B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B

A

C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D

D

B

B

C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

(1)原因:殖民者设立租界,小刀会起义的冲击。

影响: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突显半殖民地社会特征。(4分)

(2)影响:新奇、时尚的习俗进一步张扬;淡化了等级观念。

特征: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与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6分)

32.(10分)

(1)人生而自由、思想自由;主权在民:尊崇理性,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4分)

(2)主要表现: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低;风险大。抗争与思索:欧洲发生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显示无产阶级力量;《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6分)

33.(10分)

(1)含义:传统礼制;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意义: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突显皇权至尊;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中轴线相重合的设计规划世所罕见;“线性文化遗产”的典范;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6分)

(2)侧重分析①,中庸思想。恰到好处;和而不同:完美事物的构成,有赖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4分)

侧重分析②,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领;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周围建筑对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4分)

34.(10分)

(1)美国希望参与争霸、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战争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4分)

(2)探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

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6分)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3.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A.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4.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重建儒学信仰 人人都有良知 无私则无心 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9.《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妇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1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11.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者数十人,到了第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

12.改革开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人大九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济管理体

14.下表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略表),它反映了

2000

2006

2010

2011

2012

2013

中国对中亚出口额(亿美元)

77

523

1653

1858

213

2323

中国对中亚进口额(亿美元)

105

35

1358

2102

2464

2703

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

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

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16.卓尔不群的雅典,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民主制的“得”与“失”表现明显。下列项中属于其“失”的

公职选举 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

民众组成陪审法庭 城邦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在长期司法实践中,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A.贵族垄断立法权 B.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1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大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20.“理性是激情的奴隶”——抱持这样的认识,形成于18—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极大地丰富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的内容是

人的情感 人的个性 尊重自然 宽容心态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慕尼黑协定签订

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22.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

A.联邦银行 B.全国工业复兴署

C.农业调整署 D.紧急救济署

23.右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 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

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

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

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25.右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图1 图2

欧洲一体化进程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加试题】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27.【加试题】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地,破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

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28.【加试题】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影事概略

1896年

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

1905年

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

1927、1930年

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

《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

20世纪50、60年代

《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90年代

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

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

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9.【加试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该论著及其所阐述的思想

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合作的理论探索

充分肯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加试题】人类文明的时空创造,历经岁月的冲刷,留下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观察右图,对图中所示地点的文化遗迹,标注正确的是

A.德尔菲遗址 B.雅典卫城遗址

C.奥林匹亚遗址 D.亚里土多德诞生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瓜分危机加速了这场已经积蓄了十年动力的运动的到来,自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1894年的那场大败更“成中国之巨祸”,无可否认地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基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尽管他们对变革的性质、范围和领导权的问题存有分歧。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一场激进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国。进步人士倡导体制重组;激进人士则主张革命,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在战后中国,政治运动主要由这两股潮流构成。

——据徐中《中国近代史》等整

材料二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成中国之巨祸”的历史事件,概述“激的改革”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的历史动因。(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试论维新变法思想的历史作用。(5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4分)

33.【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6分)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4分。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34.【加试题】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被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的发现激起了一系列发明的浪潮并最终引发了电气技术革命,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叔也投身其中。1882年,他们在国际电气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了自己的发电机和新式电话。在家里,爱因斯斯坦每天都能听到父亲工厂里“汽笛鸣叫”奏响的劳动序曲,电枢和线圈成了这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手中的宠物。同时,他通过疯狂阅读掌握了物理学和哲学的概貌,并在父辈工厂和中学、大学实验室获得了实际认识。凡此,在他那个时代,有哪位物理学家曾在攀登顶峰之前将如此众多的必备前提集于一身? ——整理自于尔根奈佛《爱因斯坦传》

材料二

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他在《物理学纪事》连续发表文章。此后,物理学再也不是原来的物理学。……大多数情况下,前任的著作中冒出来的新问题总是要由下一代的年轻学者来解决。哥白尼之后是开普勒,伽利略之后是牛顿,法拉第之后是麦克斯韦。……(而)爱因斯坦既是自己的前任又是自己的后继者。他就像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到达目的地之后决定再跑一次。

——于尔根奈佛《爱因斯坦传》

(1)阅读材料一,概述传记作者所认为的爱因斯坦成才的“必备前提”。(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05年爱因斯坦创造的物理学理论“奇迹”,综合概括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1) 事件:中日甲午战争

动因:洋务运动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剧。

(2)历史作用:爱国、进步、启蒙;直接指导和动员了维新变法运动;客观上有利于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2.

(1)原因:运送物资的需要;蒸汽机车的发明与使用;生产成本低;政府支持。

(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与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33.【加试题】

(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

(2)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

选择阐述①,价值意义:突出的历史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要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选择阐述② 制度依据:军功爵制

行政系统:郡县制

34.【加试题】

(1)前提: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广泛阅读科学著作,打开研究视野;家庭影响;父辈工厂与学校实验室的实际体验。

(2)奇迹:创立相对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精神:实事求是;敢于创新。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试卷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4.谈到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有论著谓:“海洋中的航线取代了沿着海岸的线路。船只配备了密闭舱,航行不再完全依赖顺风,船舵的改进、指南针的运用以及对季风更深入的了解使这样的航行成为可能……中国港口城市建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聚居区。”下列项中与上述材料

相对应的史实是

①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②聚居区严格按坊市制度进行管理

③宋代彻底放弃了唐代的海外贸易航线 ④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商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知行合一 B.本心即天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

7.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

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 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

8.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大历史境界的“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9.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1840年、1856年 B.1840年、1883年

C.1860年、1894年 D.1860年、1900年

10.请看右图书影。下列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

A.开始探索新知

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

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11.1882年,中国电报局建立。郑观应称:“商贾贸易,藉电报以通达市价,则无者常绌,而有者常赢”。史料并载电报公司所产生的利润被投入到更广阔的洋务企业网络中。上述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意在

A.“设厂自救 B.“西体中用”

C.突破“器物”限制 D.“求富”以“自强”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制

13.孙中山指出:“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4.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 B.发动文学改良 C.推动文学革命 D.反对愚昧与专制

15.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下图所示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A. 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16.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早在1937年8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所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这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

17.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在后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体现。会议形成的共识被誉为

A.“不结盟” B.“万隆精神” C.“单极一多极化” D.“日内瓦精神”

18.有学者研究认为,设立陪审法庭的做法“恐怕是雅典民主制度最重要的一点”。支持其观点的依据是

A.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B.有利于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

C.陪审法庭成员以部落为基础 D.低等级公民参与其中可以领取津贴

19.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20.英国艺术家1795年的画作《牛顿》,表现了一颗伟大的头脑正在规划世界。牛顿力学所反映的宇宙规律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C.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D.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21.年轻的美国在《邦联条例》生效后,仍面临政治体制的危机,外部为一些欧洲大国所不容,解决从邦联到联邦的制度困境,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是在

A.18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B.18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C.18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D.18世纪90年代末至19世纪初

22.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

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23.右图所示为二战初期法国战场形势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①法军对马奇诺防线的迷信 ②德军在后方实施合围

③法军的战争经验主义 ④维希政府的软弱无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有外国学者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并非一直是由经济主导,政治、文化因素有时也扮演主导角色。适应着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APEC以其特有的组成方式问世。这种“组成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②加强合作、平衡收支

③安全先行、相互依存 ④协商一致、自主自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5.右图是一幅描绘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漫画

结合所学,推断当时的日本

A.经济上开始超越美国

B.凯恩斯主义左右了产业变革

C.形成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D.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关系

26.【加试题】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就大体延续着以谥号臧否(褒贬)人物的传统。以西周后期引起国人暴动的周厉王谥“厉”(杀戮无辜)为例,有学者从近出“清华简”入手,认为多重文献所见未发现可以颠覆传统旧说的新史料,从理论上讲,在给周厉王议定谥号的时候,当时人们知道并掌握的事实一定不比今人少。厉王所为已严重突破国家伦理的基本底线,无需恢复名誉;有学者认为,对厉王的褒贬仅以“厉”字了之有失公允,提出应换个角度重新评价。由此出发,对待历史人物评价

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

B.宜遵行尊重古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

C.古人的评价未必科学,新说的建立一定要用材料说话

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

27.【加试题】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桷(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鬨(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

①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 ②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

③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加试题】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 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29.【加试题】1922年,李大钊的一篇演说稿写道:根据马克思的学说,“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了一种新势力。这种新势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之发生,恰如鸡子在卵壳里发生一样。……打破卵壳,是革命的现象;打破这资本主义的制度,也是革命的现象。有些人,愿意进化而不愿革命,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革命乃是我们更大的途程’。”这反映了作者分析问题的视角

A.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B.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分步实施

C.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

D.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

30.【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 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 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根据上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6分)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制度创新”?(4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J·M·凯恩斯说过:“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德国在不到30年里彻底实现了工业革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一定意义上,德国的电气工业主要是两个人的努力成果。德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早,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有较大的发晨。

——摘编自〔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比较快的。从1951年到1971年,2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日本,被誉为“经济奇迹”

在德国学者看来,在现有的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囯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辯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毀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选自孙炳辉等《德国史纲》、《历史》必修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德国在不到30年里实现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什么?概括说明德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所取得的重要发明成果。(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邦德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并用一句话评价其对西欧经济所发挥的作用。(6分)

33.【加试题】事物的变化,历史的延续,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重要尺度。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10分)

材料一

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大概)也。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则纤啬(计较细微)之风日益甚,然则睦姻任恤之风往往难见于大夫,而转见于商贾,何也?则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焉。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为豪杰則洞悉天下之物情,故能为人所不为,不忍人所忍,是故为者转益纤啬,为商者转敦古谊。此又世道风俗之大较也

——沈垚《落帆褛文集》

材料二

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自黑龙江之璦珲(今黑河市),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则中国96%的人口密布在总面积约占36%的东南土地上,而总面积64%的西北地区人口才占到4%,“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此即“胡焕庸线”。

有意味的是,“胡焕庸线”与长城的线路走向多有叠合,与400毫米等降水线几乎重合。有研究者认为,“胡焕庸线”岀现于1240年左右,在“胡焕庸线”两側,自然生态禀赋差异明显,由此锁定了中国古代经济的格局。翻检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等凝聚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精神的世界文化遗产,亦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的东南一侧。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突破“胡焕庸线”的一缕曙光已然初现。

——整理自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李扬等主编《智慧城市论坛》

(1)根据材料一所论“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结合所学,以汉、唐为例,概括指出宋代以前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提炼总结作者的主要观点。(6分)

(2)围绕“胡焕庸线”的认识,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闸述:①“胡焕庸线”所反映的南宋以来中国古代经济格局与突破“胡焕庸线”的“一缕曙光”。②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与明清中国商帮的关系及其商业文化特色。(4分)(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34.【加试题】甘地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由新成立的俄国的领导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在整个世界回响。这激发了印度国大党领袖们争取自治的希望。他们读到了列宁要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各民族联合起来斗争的求。欧洲的战争和革命也正在动摇西方殖民列强的根基。1919年,一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劂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柬。国大党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拥有了一位将运动带到人民当中的新领导人——莫汉达斯·甘地。由于同时熟知印度和西方文化,甘地试图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用以抵抗不公的民族原则。他深深赞同西方社会主义者要求改善穷人和被压迫者生活的诉求,同时深信通过沉思实现精神再生的印度观念和非暴力的原则。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一九三○年三月十二日,甘地手持竹杖,背部微驼,身着终年不离身的白色土布“拖地”,于早晨六点三十分率领七十九位门徒离开讲经所,开始向四百公里外的大海进军。二十五天后,甘地一行于傍晚六时抵达离丹地城不远的印度洋海滨。次日,在数千名群众注目下,甘地俯身在海滩上洶捞一把海盐。他神情严峻而坚定,在空中挥舞着拳头,然后把洁晶白色的盐末撒向人群。大海恩赐而被禁用的礼物,从此成为为独立而战的新的象征。

节选自〔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等《圣雄甘地》

(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度非暴力抵抗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4分)

(2)指出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积极影响。(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 2.A 3.D 4.A 5.B 6.D 7.B 8.B 9.A 10.D

11.D 12.C 13.D 14.C 15.D 16.C 17.B 18.B 19.A 20.C

21.C 22.D 23.B 24.B 25.D 26.C 27.B 28.A 29.C 30.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政治:“一国两制”构想进入实践阶段;

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科技:空间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2.(1)新能源:电力,石油

成果:卡尔·本茨和戴姆勒——汽车,第一台电机机车,本茨—四轮汽车。

(2)特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作用: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33.(1)地位:列入市籍,且不得为官;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经济地位优越,但在社会、政治、法律上遭受歧视。

观点:以“豪杰”称誉商人;肯定商人社会贡献

(2)选择阐述①: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互联网(信息化)和“一带一路”倡议.

选择阐述②:平遥古城是晋商的重要发源地;“诚信不欺”。皖南古村落地处旧徽州府,是徽商的发源地;“贾而好儒”。

34.(1)一战后印度社会反英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

动高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

(2)事件:食盐进军

意义: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影响: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与解放;成为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对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冲击。

2019 1 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9.01周初,“天下未集”。有商朝遗民“作乱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之后,部分商朝遗民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

A.燕地 B.鲁地 C.宋地 D.楚地

2.2019.01出土文物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下列出土文物,按其所属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①③ D.②①

3.2019.01敦煌出土的唐宋诗有云:“贫儿二亩地,干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妇即客春持,夫即客扶梨。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男女空饿肚,状似一食斋。”这反映出

A.中国北方常受饥谨的威胁 B.中国农村耕者无其田的现象

C.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进步 D.耕织结构下农户贫困的情状

4.2019.01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最精彩处”在于

A.认为工商皆本 B.抵判君主专制

C.主张“众治” D.抨击“孤秦”“陋宋”

5.2019.01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

外商投资 洋务派创办 商人投资 手工工场转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6.2019.01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下列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鼓呼”的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7.2019.01“事不孤起,必有其邻”。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句,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这些省区包括

浙江 湖北 直隶 ④江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8.2019.01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国民党主张的民权,应该是“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这次会议

A.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B.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C.通过了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D.唤醒了国民参政议政的热情

9.2019.01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国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这次“积极行动”是指组织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10.2019.01毛泽东在著作中写道:“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还是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该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1.2019.0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提出以来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一外交原则出台的历史背景有

朝鲜停战,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缓步推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12.2019.0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1979年是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一年。这一年

A.海峡两岸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B.中国首次阐明统一后的对台基本政策

C.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13.2019.01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明确:“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分田单干 B.集体经营 C.包产到组 D.包干到户

14.2019.01有学生整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事业的部分标志性成果。下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甲: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乙: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丙: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丁: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19.01宣传画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特征,右图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它能够反映

A.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B.一批新青年开始反对包办婚姻

C.服饰受到港台、欧美文化影响

D.握手开始成为常见的社交礼节

16.2019.01美国学者约翰·赞恩在《法律的故事》一书中讲道:“罗马的法律

机器得以完善地运行,得益于程序完备的罗马法庭和专业律师阶层的出现……所有

这些贡献为现代世界的法律制度构造了近于完善的框架。”该学者意在

A.探究罗马法律制度完善的根源 B.分析罗马法于帝国巩固之作用

C.强调罗马法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D.指出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

17.2019.01有学者感叹,“他们把古典而非中世纪的文学视作典范,试图改变中世纪的道德思想,使之适应喧嚣的城市社会的需要。”“他们”中的一个代表是

A.薄伽丘 B.苏格拉底 C.莎士比亚 D.卢梭

18.2019.01下图直接反映

A. 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B. C.工业革命 D.交通革命

19.2019.01“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这段文字反映了

A.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 B.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

20.2019.01有学者指出:“启蒙时代的知识分子们醉心于牛顿式的世界机器的宏大设计,以至于他们确信,只要遵循牛顿的推理方法,人类就能发现那主导政治、经济、正义、宗教、艺术等的自然规律。”由此推论,牛顿为启蒙运动提供的思想武器是

A.理性精神 B.天赋人权 C.自由平等 D.主权在民

21.2019.01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形成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2.2019.01罗斯福上台后,定期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在谈话中,他不可能倡导的是

A.所有银行停业整顿,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成立农业调整署,向增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C.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条件

D.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者以工代赈

23.2019.01本特利认为:“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促成这一时期国际力量对比不断变化的因素,包括

第一届亚非会议的召开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欧洲联盟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4.2019.01克林顿总统曾在国情咨文中宣布他的经济振兴计划,“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以扩大就业机会;二是增加投资和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为美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克林顿经济振兴计划的重要目标不包括

A.平衡预算 B.偿还国债 C.消灭赤字 D.缩减开支

25.2019.0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A.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③ D.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20分)

26.2019.01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唐代的皇帝多好书法。李渊在登基之前,便已认识欧阳询,很欣赏他的字。欧阳询初学王羲之的书法,后渐渐变体,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欧体。后世在科举取士中,常以欧体作为考卷的标准书体。朝廷选官时,“书法遒美”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练字成了读书人的必修课,书法名家辈出。

——摘编自陈少峰等《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简介唐代三省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书法名家辈出的社会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体作为考卷的标准书体”的主要原因。(4分)

27.2019.01工业革命引发人类社会出现诸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除了工具的改造、机器的出现、人造动力的运用之外,工业革命还引发了许多新技术,形成技术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了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众所周知,机器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并非任何行业都可以使用机器……当纺织、制钉、刀具这些行业早早实行机械化时,多数行业却仍然保持手工操作,无法使用机械。但工业革命仍然把这些行业改造过来了,办法就是工厂化。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前半期,与工业革命伴生的贫民窟、矿井和工厂中的悲惨景象激发了另一种倡导变革的意识形态——空想社会主义,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些政治理论家或知识分子的产物,他们希望将平等引入社会条件之中,并坚信人类之间的合作要比竞争更为重要。他们反对私有产权和早期工业资本主义的竞争精神。他们认为,通过取缔这些东西,创建一些新的社会组织体系,人类将能够获得一种更好的环境。

——摘编自(美)斯皮瓦格尔《世界文明简史》

(1)列举工业革命中“人造动力”运用的范例,指出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变化带来的主要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C

A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D

C

C

A

A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A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20分)

26.(1)运作程序: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优点: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三省相互制衡,防范率相擅权;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弥补政务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条件:皇帝好书法;书法家的继承与创新;朝廷重视,书法成为选官的重要标准;良好的社会氛围。

原因: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27.(1)范例:蒸汽机车、汽船等。

变化:工厂化。

影响: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变革;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

(2)主张:强调平等;提倡合作;批判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试图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体系。

人物:欧文。

2019年4月浙江历史选考科目试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一说“ 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A.粉彩瓷 B.黑瓷 C.青花瓷 D.白瓷

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

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⑦楷书

A. ②⑤⑦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8.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番客篇》

D.《华事夷言》

9.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甲午战争后,大陆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重要人物是

①邱逢甲②徐骧③刘永福④丁日昌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有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文学革命”

11.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湖北新军起义 B.护国运动 C.“二次革命”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2.观察右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这场“仗”指的是

A.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枣宜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4.请看右图报影,下列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稱改位

A.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

B.北京市人大、政协等相关政权组织已经产生

C.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D.该消息标志着“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

15.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给機个民族,如果一切

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B.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

C.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6.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

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

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论及雅典城邦制度,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这说明雅典城邦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认识的是

A.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 B.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

C.公民权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 D.“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的权力

18.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

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

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

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2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根据这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 B.莫尔斯 C.贝尔 D.马可尼

22.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A.凡尔赛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 D.缔结《非战公约》

23.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斯大林发表讲话:“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红场阅兵所显示的信心和意志鼓舞着苏军战士,并最终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据此判断,这次战役的意义在于

①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④迫使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

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右侧示意图,

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D.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26.【加试题】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27.【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加试题】有《清宫词》写道:“殿(仁寿殿)西船鷗(坞)对山椒(山巅),画鹢飞轮似御飙。万炬通明传电汽,春波潋滟绣漪桥。”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乾隆年间

②词中的“山”系指万寿山

③词中所状景物系颐和园昆明湖区

④词中所状景物位于颐和园生活区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9.【加试题】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诚然,还有这样一种区别: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这就使人变得坚强刚毅。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旨在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B.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

C.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

D.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

30.【加试题】右图是古希腊陶器上描绘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它反映了

①奋发上进的城邦精神

②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③追求健美的心理和审美观念

④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

材料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5分)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5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刚刚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黃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几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3月9日晚,罗斯福签署《紧急银行法》。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不出一周,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紧急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4分)

(2)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处于变与不变的状态之中。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经济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什么?(6分)

33【加试题】站在时间的刻度上回望,更能感知时代的面貌和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在艰苦抗战的岁月里,一位建筑学家在四川南溪李庄的斗室仍潜心于他所热爱的事业,奋笔写下一个学者的良知文字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

——摘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材料二

徜徉在世界文化遗产一 平遥古城,宛若置身于一幅大写意的清明上河图,让人体味一个商帮曾经的芳华。高耸的市楼,居于城的中央,一城风光尽收眼底。吟咏着梁思成先生的文字:街市、民居、市楼、桥梁、寺塔、城垣等等,“它们的壮丽或它们的朴实,它们的工艺与大胆的结构,或它们的亲切部署与简单的秩序”,对于我们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有意义

有感于山西商人的创造力,梁启超任公先生曾在某一场合发言:“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商业……有改良中国金融业之资格者……。诸君一举手,一投足,非徒诸君自身利害之所系,于国民经济、国家财政且有莫大影响焉”。

选编自梁思成《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分析指出材料一中作者所做的“逆时代”思考是什么?这位建筑学家的祈愿与思考在20世纪70年代变成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共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那些促使人们保护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历史教训。(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由平遥古城的市楼,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市楼角色的演变,并指出古代城中特定商业区的名称。②梁启超认为晋商具备了“改良中国金融业之资格”的依据是什么?请用一段话简要评价晋商活动的作用。(5分)

34.【加试题】读马克思,感受其伟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

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校长是他的历史老师,也是他家庭的朋友,被称为“康德哲学专家”。毕业时,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徳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面对时代的转形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徳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

—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材料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徳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

引自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1)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一中康德的思想观点,归纳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C 2.B3.D4.C 5.B6.A7.B8.D9.C 10.D 11.D12.A13.D14.A15.C16.D17.A18.B19.C20.A

21.C22.B23.B24.A25.C26.C27.A28.B29.D30.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成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产生广泛影响;促成“日内瓦协议”,缓和紧

张局势;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受到广泛赞扬和拥护。

立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自由选择(2)表现: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

格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32.(1)内容: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控。

影响:国家干预。

(2) 新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不变: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

33.(1)思考:以科学精神保护中国古建筑。

教训:自然灾难,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

(2)选择阐述①,演变:起源于西汉长安,最初是管理市场的官署,后有的演变为聚民交

易的场所。名称:市。

选择阐述②,依据:晋商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一票号

评价:造就许多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推动山西经济进步;促进中国商

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

34.(1)观点: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关系:受启蒙思想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对启蒙思想予以批判继承(2)贡献: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准则:为人类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78578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36.html

《2014-2019浙江历年历史学考、选考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