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泸水县傈僳族丧葬文化探究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引言
丧葬文化,主要是指与死亡相关的人类创造的社群活动中多种特质文化的复合体,其内容涉及实物、信仰、心理、伦理、道德、艺术,以及由此而延伸展开形成的诸如临终关怀、遗嘱文化、死亡教育、死亡观念、殡仪习俗、丧仪文化、葬文化、祭祀文化、葬仪经济、殡葬科技等相关活动。随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葬礼呈现出重敛厚葬的特点,仪式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奢华。有地位和身份的人更加如此,由此引发了我对傈僳族丧葬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怒江地区生活的傈僳族属于黑傈僳支系,信仰原始宗教,后来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大部分怒江傈僳族开始信奉基督教,与本民族原本信仰的原始宗教相结合下形成独特的宗教信仰。在此影响下,傈僳族人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丧葬礼仪。研究怒江泸水县傈僳族的丧葬文化,是基于我对傈僳族礼仪文化的注重,因为,分析它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傈僳族丧葬文化的程序、礼节和禁忌,以便开展多民族文化习俗的比较和研究。 一、傈僳族丧葬文化的演变 (一)初期
傈僳族原生宗教是一个以“万物有灵、图腾崇拜”为信仰、以神树和三角架等为象征符号、以杀牲祭灵为主要仪式的宗教文化体系。解放前,在僳僳族社会生活中,各村寨之间虽未形成统一的行政管理机关或明文的法规,但也有世代相传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不见诸文字的习惯法,来调整人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些习惯法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中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如:有关财产的继承,婚丧娶嫁的传统风尚,对债务或契约的处理,对盗窃或其他不法行为的制裁等。这类行为规范大多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迷信色彩,有的也深深打上了封建意识的阶级烙印。当时当地的社会规章比较混乱,自然条件非常的恶劣,人们的生活非常困苦,由于生产力水力的低下和对许多自然现象的不理解,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也盛行原始的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由于迷信鬼神,举行节庆、婚礼、疾病、丧葬都要请巫师(傈僳语称“尼帕”或“尼古帕”杀牲祭鬼,敬神卜封。在这些宗教活动中,往往宰杀大量牲口,耗费无数粮食钱财,更加加重了人民生活的困苦,加深了种种社会矛盾。 (二)变迁
十九世纪末,西方传教士相继进入傈僳族地区,传入基督教和天主教。传教士在怒江的泸水福贡一带频繁布道施教,由于当时人民的生活非常瘠苦,社会风气败坏,酗酒、赌钱、抢掠、买卖婚姻,甚至吸食鸦片等陋习甚是猖獗,傈僳族人的生活远比不上汉人,这使傈僳族族群众产生了一种强烈地渴望救世主的集体无意识。在传教士对上帝、耶稣基督和极乐世界的极力美化下,一部分傈僳族人开始信奉上帝,信仰起基督教来,他们严格按照教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吸烟不酗酒,不偷不骗,不赌钱不信鬼神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并且相较之下,教徒们的生活也有明显地改善。加之西方的传教士也在当地大量的培养了许多傈僳族人自己的传教士,这样一来更利于基督教在泸水地区的传播。因为这些传教士既熟悉自己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吸收了基督教中较为先进的思想。之后基督教在当地大范围传播开来。
教徒们死后都有统一的埋葬地,由传教士(傈僳族称自己的传教士为“传道”“毕扒”,也叫“诗底扒”)义务诵经,这样人们就不必宰杀大量的牲畜来祭奠鬼神,也不必再花钱来请巫师,减轻了许多粮食财钱的浪费。这样一来更多的人愿意接受基督教义下的葬礼,减少了旧时葬礼的巨大开销,在此影响下几乎每个信奉基督教的村寨都修有一块空地作为公共墓地,人们死后统一埋葬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仪式过程。 二、傈僳族葬礼的流程

傈僳族把死亡称作“施古”,遵从基督教义,把死亡看作是今生的结束和后世的开始,是肉体的消灭和灵魂的升华,并不是生命的永远消亡。因此,泸水傈僳族非常重视丧葬的办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礼仪,内容丰富、程序固定、庄严肃穆、全民遵守,向来为外族人所称道。 陈奇典在《永北府志》(乾隆)卷二十五中说:“一种,死后火化,抛弃骸骨。”又《永北直隶厅志》卷七中说:“一种,死后棺葬。”上文证实傈僳族在古时候是用火葬或土葬的。居住在泸水境内的傈僳族,不知从何时起,除孕妇和非正常死亡使用火葬外,一般正常死去的都用土葬。在信奉基督教后,便基本不使用火葬,而且村寨及家族均设公共墓地。傈僳族丧葬仪式独特、繁杂,又很有人情味。
傈僳族人死后,死者配偶一般不参加,由儿女等亲人操办,并请死者的邻居来主持葬礼。傈僳族人比信仰东方宗教的汉族人不忌讳死亡,因为他们相信凡事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安排,也确信他们日后可以和亲人在上帝的处所相见,且永远同在。所以傈僳族人的葬礼过程中往往没有哭泣哀痛,体现更多的是对亡者亡灵的尊重和祝福。 (一)停放
确定成年人停止呼吸以后,教徒或其亲属会立即联络教会负责人或传道、长执,他们会主动到丧家帮助办理丧事,安慰遗族。与亲属商议丧葬日期后,即时印制“讣闻”(或称讣告、讣音,发送亲戚朋友。这时丧家门上用白纸书写“丧中”“丧宅”,而不宜书写“忌中”“严制”“慈制”“守制”等等世俗用语。
收到消息后,全村停止生产劳动二至三天,本村居民及亲友携带酒、肉和粮食前往吊唁,并帮忙为死者洗脸浴体。男性死者要剃头,女性则需梳头、编辫、包圆形头帕。男性遗体停放在堂屋火塘右侧,女性遗体停放于火塘左侧。头放地势高处,头前供酒饭各一碗,肉若干斤。野外死亡的,遗体不抬回家。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并且依从基督教义参与葬礼的亲属朋友都不可过分忧伤而伤害身心,但也不可在丧宅嘻笑。 (二)“摩左”
逝者遗体要停放到进行“摩左”(入殓与祭奠仪式的当天才能抬出家门。“摩左”之日需避开死者及其家属的生肖。如全家占齐十二生肖,则可以选定在鸡、兔、鼠日进行。
“摩左”前一天晚上“毕扒”要为死者念丧经,大意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所以你们当用这些话彼此劝慰。《帖撒罗尼迦前书》第四章十三节至十七节)这样来告慰亡者和亲属死亡不是关上了的门,而是敞开另一道门,那就是通向永生之门,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更美的复活。孝子在堂屋下方安锅庄灶、杀煮小猪、羊各一只,作好各种准备。 “摩左”时间在上午,地点在村外。“摩左”的主要仪式有“毕扒”念经,为送祭礼的小辈的包麻布孝帕、入殓、祭奠死者及就地午餐。 (三)选择墓地
信奉基督教的傈僳族一般葬在教会的公共墓地,墓地一般就选择在村外的空地,以减少对农业用地的占用。这也体现了基督教中提倡的节俭、不浪费的教义。但是具体墓穴的选择中还是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一般由“毕扒”站在一米远处,一边念经一边将带去的长刀或镰刀扔过去。男的用长刀,女的用镰刀,刀插之处定为墓穴。若三次扔刀都未插入土内则需要更换地点。 (四)出殡

入殓后停放于门前约两个小时。出殡前,家属先撬开正门左侧的隔板或篾巴(由竹子、芦苇编织成的围栏、篱笆),出殡时将尸体从此处抬走,然后放于门前约三个小时,此时所有亲属唱“祭歌”,跳“送葬舞”(傈僳语叫“施我邓”。意为祝福亡者在通往天堂的路上顺顺利利,肉体的前世已经圆满结束,不必再对前世有留恋和不舍。出殡时的棺材由四个人抬,通常由儿子抬,若无儿子,就由侄儿抬,棺材由六块木板制成。 (五)安葬
入坑后头部在高处,侧卧,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墓顺序的排列为,男在左,女在右,再按辈次由右向左横列。墓的大小视死者年龄而定。墓由青石板和灰土修建,墓前供米饭,小米饼等为祭品。殉葬物不入土而悬挂在墓上方的木桩(傈僳语叫“骂把”)上任其腐烂。殉葬物一般是死者生前的常使用的物件,如男子的弓箭、挎包、烟袋,女子的织具和背萝等。铁器类的物品一律不能埋入坟中。同时,傈僳族一般不修碑墓。人死未入葬前,亲友与村里人忌食辣椒。泸水、兰坪等地,有扫墓祭祖习俗,其余地区葬后第三年扫墓一次,以后便不再扫墓祭奠。 (六)出灵
在安葬亡人后还会按过去传统的方式举行一个“出灵”仪式,主要由儿女为过世的父母举行,意为送其灵魂上天堂。家族亲友及乡邻们,也分别带粮食、背香及草纸前来参加。出灵日期在安葬父母后的当年冬月,择吉日举行。“毕扒”在出灵日头晚上到丧家。鸡叫第三遍时,儿女们会反穿衣服,披麻戴孝。“毕扒”开始念开场白经后,儿女们在堂屋中支起一个锅,将杀好的羊煮熟后祭献死者。同时用白天做好的一个小棉布人,代表死者,用于出灵仪式。 早饭后,儿女们分别举着火把,端着炉钵走在前面,其余送灵的人走中间。“毕扒”拿着小布人走在队伍的最后。到达预先选好的地方,选一棵小树作为灵树,以此为依托,用竹棍交叉编成棚顶,搭成小屋铺上松针,置小布人于内,意是让死者灵魂有好靠山。将棚前地面刨平,铺放杂木树枝,摆设茶酒,儿子、儿媳坐灵树右侧,女儿、女婿坐灵树左侧。“毕扒”站在灵树下方念出灵经。念经时,儿女侄辈和亲友们依次把拉来的羊子杀死,排放好。“毕扒”用灵棍指点羊子和灵树各一下,进行念经祭祀。然后各自把羊皮剐了,带走一腿羊肉,留下头、胸、左腿归“毕扒”。其余的羊肉由主人家用来招待客人。午餐就地进行,均用手抓吃。
出灵仪式完毕,孝子们将反穿的衣服还原,焚香、燃草纸,按原路顺序成列回家。走在前的人需在路上堆松柏枝后点燃,让后面的人从火堆上跨过。到家门口时,屋里人将准备好的干羊粪朝人们头上撒,表示祛病消灾之意。人们须去厨房门口接受给的一坨肉,再喝一口水方可进屋。
三、傈僳族丧葬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丧葬歌”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傈僳族丧葬礼中最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说亮点之一就是傈僳族的丧葬歌(傈僳语为“诗俄邓”。丧葬歌可长可短,长时上千行,短时几百行。这主要由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和死者家属停放死者遗体的时间而定。一般由在傈僳族中享有威望的祭师或布道者唱述,有其他长者或有此专长的群众伴唱,而且边唱边跳丧葬舞,很有抒情意味和动感之美。傈僳族丧葬歌文字精美,大量借鉴、使用了傈僳族传统的诗歌精华,因而,比喻贴切,情感真挚,从而使丧葬歌闪烁着傈僳文化的光芒和人性的升华,可谓文字精美,情真意切。 1.丧葬歌的形成时间
从丧葬歌的演唱方式和内容来讲,傈僳族丧葬歌形成的时间很早,但是确切的时间难以找到有力的资料来确定,只能推断傈僳族的丧葬歌大概形成于傈僳族成为独立单一民族开始(约从唐朝中叶开始),甚而可以说傈僳人意识到有生死并形成生死观念开始。同时,傈僳族的丧葬歌又伴随着傈僳族丧葬习俗的完善代代传承下来并完善之。初时,傈僳族的丧葬歌仅几
百行,内容简单,无非是怀念死者而已,后来,丧葬歌伴随着傈僳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内容逐渐增多,行数也越来愈多,一般上千行,长时几千行,最长是上万行。傈僳族丧葬歌的这一内容长短变化可从目前采录整理的各种版本的傈僳族丧葬歌作佐证。 2.丧葬歌的主要内容
傈僳族丧葬歌对民族文字出现较晚的傈僳族而言,具有“百科全书”的寓意,因为丧葬歌的内容不仅仅是傈僳族的生死观念和丧葬习俗的再现,同时,还包含着傈僳族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对死者一生的评价和早期傈僳族社会历史的缩影。
一是傈僳族古朴豁达的生死观念。傈僳族认为,人死了不过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不过是阴阳相隔而已;死者在自己的空间世界像人间一样生活,有快乐有苦恼,也有贫富贵贱之分。因而,死者家属虽然悲伤,但却强忍悲伤反而来安慰来吊唁死者的亲友是司空见惯之事。丧葬歌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两个“毕扒”一个伴生者,一个伴死者,生者一直将死者送到他的安居地后才回来,而这一切都是通唱诗的方式进行的,中间或伴有群众伴跳有节奏和丧葬杵棍舞完成的,可谓唱跳和谐,抒情与动感相融。
二是对死者一生的客观评价。丧葬歌也包含对死者一生的评价,这种评价既客观认真,有包含生者的一些美丽愿望。诸如,死者生前是猎手,丧葬歌中就会有“弩弓从不离身的你/天背着它离去/虎魂随你去/豹灵同你走了/从此没有好射手/今后再无猎虎胆/你转的山峰有七座/七座山峰来送行/你越的沟壑有九条/九条沟壑来道别”等等,高度评价这位猎手的胆识和射技。再如,死者是一位织布高手,丧葬歌中就会有“天上的云朵漂亮/没有你织的布漂亮/鸟身上的羽毛绚丽/没有你织的布绚丽”等等。
三是反映当时傈僳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程度。丧葬歌被誉为傈僳族的“百科全书”的原因之一就是它间接地记录傈僳族各个阶级的经济社会历史。如丧葬歌中有“你住的主楼有三/三层楼中声鼎沸/你居的土房有七间/七间房中笑声朗”等,描述的是死者生时的居住条件和豁达乐观的生活,同时也记录下了傈僳族虽然经济社会不发达,尚无高度的商品观念意识从而形成的既贫困又乐观的生活方式。而丧葬歌中描述的“你骑的马儿有七匹/七匹马儿为你嘶鸣/马蹄踏了油菜地/蹄风卷走了破衣襟”等,看似描述的仅仅是死者前生的富有,其实是傈僳族社会发展到贫富悬殊很大的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佐证。 四是描述了傈僳族迁徙线路及历史变迁。丧葬歌中还为我们描述了傈僳族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金沙江峡谷———澜沧江峡谷——怒江峡谷,后从怒江峡谷迁徙到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虽不太清晰但朦胧可辨的迁徙线路,以及历史上五次大规模迁徙的历史变迁,可谓是傈僳族各个家族或整个民族历史的缩影。 (二)实行土葬,入土为安
汉族有“亡人奔土如奔金”的观念,傈僳族也不例外,甚至表现得更直接。信奉基督教的傈僳族实行土葬,有公共墓地,而墓穴一般是提前挖好的。
尸体按规矩放在棺材中,坟底不铺木板、石块、水泥、金属等非土质材料,入坑后头部在高处,侧卧、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从宗教意义上讲,符合上帝用土造人,来自于土,归之于土的经义。从卫生角度来讲,也使尸体腐烂后容易被土吸收,既经济卫生,又不造成浪费,不会增加家人的负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基督教不主张火葬,但因为傈僳族自古对凶死者和孕妇有使用火葬的习俗,后经过文化的融合,傈僳现在一般都使用土葬。 (三)提倡速葬,不择吉日
傈僳族提倡速葬,不择吉日下葬,一般人死后次日便下葬。至多停放三天,待亲友村邻前来奔丧后下葬。本着“入土为安”的思想,从速掩埋亡人。倘若是在他乡或者旅途中死亡,就地而葬。如果时间过久,导致尸体腐败,被认为是对亡者的亵渎,如果故意拖延时间,则被认为是可憎之事。

(四)坚持薄葬,反对奢侈
在葬礼中,傈僳族一直坚持薄葬,这表现在1.不封不树,尽量减少坟墓的占地面积,村外空地作墓地,统一安葬,减轻陵墓对农耕土地的占用。再者坟墓修建从简,不修墓碑,减轻了丧者家属的经济负担。2.丧期缩短,丧期至多三天,以减轻丧者家属的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3.殉葬物从简从轻,死者的陪葬物一般是死者生前的常用物品,如男子的弓箭、挎包、烟袋,女子的织具和背萝等,不额外购置陪葬物品。不存在珠玉金属的殉葬物,甚至连铁器一类的也禁止放入棺木中。陪葬物不入土而悬挂在墓上方的木桩(傈僳语叫“骂把”上任其腐烂。而且傈僳没有扫墓的习惯,一般葬后第三年扫一次墓,墓前供米饭,小米饼等为祭品,此后不再扫墓。
丧葬是宗教的产物,丧葬的出现、发展、繁荣往往都与宗教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有人就有宗教,有人就有死亡,有死亡就有丧葬。所以丧葬和宗教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丧葬实际上是一个象征系统,它象征着人们头脑中的另一个世界—神鬼的世界,也象征着现实的世界,在整个的丧葬过程当中,可以说是以此为基点,把整个社会、整个家族的文化都拿出来重新再演出一遍,通过丧葬把整个家族的社会关系重新再梳理一遍,以达到祭祀祖先、悼念亡者、联系生者的目的。可见丧葬俨然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同丧葬方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傈僳族葬礼中永恒的质朴,尤其是丧葬习俗中那永唱不衰的“丧葬歌”是傈僳族丧葬文化中永恒的闪光点,是值得继承及保留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0302af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4.html

《怒江泸水县傈僳族丧葬文化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