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介绍-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
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广泛分布于近海区域、盐湖及鱼、贝类等海产品中,自然情况下绝大多数副溶血弧菌属于水产动物体内和体表的正常菌群,只有极少数带有特定毒素基因的菌株才具有致病性。
最早于1953年从日本一个食物中毒患者初次分离得到的,是沿海地区夏秋季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尤以日本、东南亚、美国及我国台北和大陆沿海地区最为多见。
人们通常是由于食用生的或者加热不彻底的海鲜产品容易感染副溶血弧菌而引起发烧呕 吐腹 泻恶心等食物中毒症状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 机理已有大量 研究, 目前,普遍认为耐热直接溶血 TDH TDH 相关溶血素 T RH是主要的致病因子, 副溶血弧菌中存在其中一种或两种上述溶血素都可能引起人类患病, TDHTRH抗原性和免疫性相似,皆有溶血活性和肠毒素作用。其中TDH,是一种细胞毒素。能导致腹泻和产生β一溶血,这种毒素即使加热到100度也不会完全失活,因此无论是否煮熟,食用被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污染了的海产品都有潜在的食物中毒的危险。
副溶血性弧菌除了产生TDHTRH 溶血素外,还可产生另1 种溶血素,即TLHHatsumit [14]1985 年研究发现无论是临床分离株还是环境分离株都含有tlh 基因,并具有种的特异性,生化试验表明TLH 是一种非典型的磷脂酶,需要卵磷脂的存在才具有溶血活性,但其功能和致病性仍不十分清楚。
此外, 其它一些副溶血弧菌的表达调控基因如 t lh g yr B tox R也相继被发现, 3 种基因在副溶血弧菌中广泛存在, 因而常作为副溶血弧菌检测的靶基因。
III型分泌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主要参与病原菌毒力因子的分泌,能将细菌胞外蛋白直接运送到宿主细胞,从而调节或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
代谢、免疫反应和生长死亡等信号通路[。的T3SS由位于染色体12上的T3SS1T3SS2两个基因簇构成,分别与细菌的细胞毒性和肠毒性有关
1998年以来,我国食源性微生物病原的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己高居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首位,成为我国首要食源性致病菌。特别是在沿海省份,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总数的60%以上
近年由VP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增长趋势。VP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

VP通常仅以菌体O抗原和荚膜K抗原进行血清分型。现报道有13个热稳定O抗原群(01013,71种热不稳定K抗原(K1K71 近年世界流行的VP血清型出现了大的变化。1996,在印度新出现一种独特的03:K6血清型。该03:K6型菌株与1996年以前发现的03:K6型菌株不同,在90年代末引发了全球大流行,这些在印度流行的菌群很快蔓延到世界其他国家。
人们根据新旧两种03:K6型菌株的基因差异,设计了GS-PCR检测方法,通过检测GS-VP基因来区分两种流行菌株。

虽然正确的血清学分型可大概区分不同地区和来源的菌株,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但是血清学分型只能进行表型鉴定,分辨力不高,且很多菌株不能用此法分型,当抗原位点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突变出现新的血清型时就可能给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带来困难

日本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委员会于2000年公布了01~013KlK75新的VP抗原组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8eebc6931126edb6e1a1044.html

《VP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