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复习提纲

发布时间:2014-08-30 16:26: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的区别

1 两个概念属性不同(写作客体是写作材料形成的基础,写作材料是认识写作客体之后的结果)

2 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阶段和范围不同(写作客体是对写作的认识活动而言的,写作客体中有的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而写作材料是对写作的表现而言的,是构成文章内容必不可少的要素)

3 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写作客体是客观的原生态的方式存在,未经加工改造。而写作材料是经过主体加工改造,含有一定主观成分)

写作客体类型

1 按表现和认知途径,分为形象化客体和抽象化客体

2 按存在形态,分为实在客体和虚拟客体

3 按本体状态,分为社会客体,自然客体,精神客体

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1 触发写作动机

2 规定取材的质量

3 激活写作运思

4 检验写作成品

材料和题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无意识储备

1 是指在没有明确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的情况下进行的获取材料的工作

2 无意识储备不仅没有相应的区域,方向,更没有一定的文体驱动力,因而这些储备的用处在写作主体心中是比较模糊的,但一旦有了某种写作需要,这些材料就会自动涌现,所以不能把无意识储备看做无用功。

3 因为没有多方面限定,储备数量无限性和类别多样性成为无意识储备最大的优势

4 同时由于其储备的数量繁多种类繁杂,对于记忆不好的写作主体来说可能降低材料的可靠度,增加材料被闲置,遗忘的几率。这是无意识储备的局限性

5 所以应将有意识采集和无意识储备结合起来,以有意识采集为主,结合无意识储备,使自己的材料库不断扩容。

写作目的与题材的对应关系

1 题材是表现和实现写作目的的材料,是为写作目的服务的。

2 题材的“合目的性”集中地表现在满足写作主体的需要。“合目的性”的题材,是指那些与具体需要相吻合,能满足具体需要的一组材料。(如果选择的材料不能为实现写作目的服务,这些材料就不能写入选定的文章体式中,也就不能转化为题材,因此题材和材料都必须具有“合目的性”)

读者需求与选材的关系

1 写作目的的实现不仅要以完成文章制作为依据,它也需要流通,流通就需要考虑受体。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对于题材选择有制约作用,要选择哪些材料为题材时,还需考虑如何满足受体的关注和需要。

如何克服主客分裂症

要想方设法实现主客一体化,这就要求写作主体在认识写作客体时遵循以下原则:

1 “主客一体化”是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规律的适应。(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的选择和创造不能违背客体的规律)

2 从深入挖掘和捕捉自我感受入手。将“自我”当做客体,将自己的主观精神世界当做对象来认知,

3 作者在融入客体的同时,还要处理好“自我”和“外物”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二者的度。

处理好“界面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系

1 界面世界可以为写作主体提供许多现成信息,但这些信息说到底还是从真实世界中获取的。界面世界在取材的方便性上占优势,而真实世界的真实性是其无法同日而语的。所以认识界面世界和真实世界虽然都是比不可少,但不能将它们等量齐观。

2 界面取材具有特殊性,其抽象材料的获取与真实世界没有多少差别,但其直观材料的获取则与真实生活中感知到的相去甚远。提醒我们网上取材既不能把所有界面世界都划到虚拟范畴之内,也不能养成对数字化信息的依赖,写作材料的本源还是在真实世界之中。

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

为何要把“写给什么人看”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写作中提出

1 动笔前先明确了写给什么人看,才能有效的把握内容,体裁,语言形式等,使之更切实用。

2 写作练习其实就是为了应用于种种假象的读者。学会了解读者,适应读者,写作才容易成功地产生社会效果。

写作为何说是“为我”与“为人”的统一

1 任何写作主体要使自己的写作活动取得满意的绩效,都必须研究受体的心里特征,掌握受体能够保持阅读兴趣的心理原因,然后去适应它

2 从受体出发而写作,就要使自己的写作顺应时代的需要,受体的需要

3 从受体出发而写作,就要使自己的写作和受体的阅读欣赏心理和习惯相吻合。

为何掌握猎奇心理对提高阅读效果有直接作用

1 好奇心人皆有之。广大受体带着强烈的猎奇探秘心理开卷阅读是很常见的。他们希望通过阅读能与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事物近距离接触。因此,从阅读,接受的角度看,这样的作品容易唤起受体的兴趣,从而使写作主体的写作目的更容易实现。

(举例悬念的写作技巧,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零距离感是什么

1 指的是受体和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直接的时间或空间距离为零,在场性。写作主体(主动地将自己)的写作活动放置在受体可及范围内,受体能够与主体面对面交流和即时对话的状况。

2 由于印刷文化发展,信息储存在可移动的媒介中,交流者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受体与写作主题的写作活动之间的距离可以无限变大,但这也使得误读变多,受体的角色意识变得固定而僵硬,因而产生了追求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愿望。

专业化反馈和非专业化反馈概念

1 专业化的反馈主要来自专业化的读者(的专业反馈),比如那些专门从事鉴赏,评论,批评,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的信息反馈具有很强的理论建设性,有突出的系统性特征。

2 非专业化的反馈主要来自普通受体的阅读反馈,这种反馈表现为受体很直接的喜恶态度,及一厢情愿式的介入和关注。

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

体制的概念

1 是对某一类具有共同特点的文章在名称,体裁,要素,格局等方面的规定或要求。(以论文体为例)

格式的概念

1 是对相关问题的撰写,制作,编辑,印刷,出版等方面的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规范和标准。分为法定格式,暂定格式,惯例规格。

为什么要以体制确定内容

1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即系统。

2 有不少文体对文章内容所必须包括的要素及组成形式有法定的或约定俗称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在写作前必须明确和掌握的。

叙述的要求

1 根据主题需要,处理相关要素(由于文章主题不同,叙述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所要叙述的重点也不同。有些活动正在举行,活动简讯则不需写结尾,有些报道写明结局能起引发思考引导风气等作用就需要明确。)

2 确定叙述线索,合理谋篇布局(写作讲求合理的谋篇布局,结构安排,具体到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里,就会碰到按什么线索进行叙述的问题。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等)

议论的要素

1 论题(是所要议论的对象,它规定,限制议论的范围和重点,决定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中心线索。)

2 论点(是对论题的回答,即作者自己的观点。是议论的见解。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议论的依据。分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

4 论证(事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推理过程。是议论的方法。分立论和驳论。)

事实性论据的概念

1 是指现实的,历史的客观事实和可靠的统计数字,是对客观事物的真是描绘或概括,具有直接线索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最有力的论据。

理论性论据的概念

1 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从而断定为正确的观点。主要有科学原理,经典著作的论述,权威性的言论等。

积极修辞

1 又称艺术修辞或变异修辞。这是以语言表达的有力,动人为目的,表述活泼生动形象,词语往往具有多义性,主观情感色彩浓郁,并充分利用情境因素,驰骋想象,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式,竭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的一类修辞方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85bdadcd4d8d15abe234eb0.html

《[写作基础]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