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制约开发区企业发展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docx

发布时间:2019-12-06 10:27: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制约开发区企业发展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今年2月以来,开发区根据市委“进企业(项目)促发展,进村(居)户促致富”活动部署,在各级干部中深入开展以服务企业、推进项目、联系群众、富民惠民为主要任务的“双进双促”强区富民活动,区领导和挂钩部门沉下心、俯下身、迈开腿,深入54家重点企业和34个重大项目走访调研。经过梳理汇总,全区共摸排出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116个,通过问题交办形式解决了45个,正在解决32个,移交难题会办1个,上报市级层面解决20个,做好解释说明18个。现结合上述问题,对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走访企业整体运行情况

54家企业中,除恒隆水务、瑞丰医药、新航电气等7家企业外,共有规上企业47家。经济运行情况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企业运行稳中有进。根据走访调查情况看,53家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72.1%的企业营业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生命健康产业利润率高达21.9%,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先进材料产业利润率为5.1%,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利润率为5.4%。

(二)科技人才投入加大。大部分企业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运行机制、优化平台载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54家企业中是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32家,拥有企业院士工作站2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淮海工学院等16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业在科技人才方面的持续投入,也创造了一系列研发成果,如中复联众研发的高原型风电叶片成功下线、佑源医疗设备研发出全球首创的高低温中药粉灭菌器等等。

(三)企业发展预期向好。大多数企业对于今年的生产经营充满信心,表示能顺利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如杜钟氨纶制定公司“2020”目标,即在2020年达到产值20亿元,计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正大农牧在全国饲料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优化人员、节约开支,并及时调整公司经营产品,一直保持盈利。天缘物流在鲜切果蔬技术成熟的同时,开发速冻及水煮产品,多重经营,提高销售收入等等,众多企业经营稳中向好。

二、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活动中梳理出的116个问题主要集中在科技、人才、财税金融、交通环保、配套设施、土地、其他等8个方面。其中,配套设施问题占比20.7%,交通问题占比16.4%,环保问题占比12.9%,人才问题占比10.3%,财税金融问题占比10.3%,科技问题占比7.8%,土地问题占比3.4%,其他问题占比18.2%。

(一)未能形成创新型企业梯队,公共服务平台不够成熟,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

1、区内由行业重点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小微型科技企业和孵化企业等构成的创新梯队不完善,相关企业对自身的等级定位不明确,危机感不强,相关科技创新研究和开发投入不足。

2、区内公共服务平台不够成熟,相关平台功能和定位不够明晰,平台运营模式不够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明显不足。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不够完善。

3、区内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在企业自建、校企共建、政府领建方面较为缺乏,阻碍了部分科技成果在区内的转移转化。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不够深入,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有待实施。

(二)高层次人才招引难,技能型人才培养难,人才流失现象较为普遍

1、在地区竞争和企业发展中,高精尖缺的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成为“香饽饽”,在业内比较“抢手”,区内大企业由于具备相对成熟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引进人才情况相对较好,但目前仍以柔性引才为主,真正在**工作和生活的高层次人才数量不多。

2、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仍然不够重视,高技能人才在地位、收入、待遇上明显低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体制机制也不够灵活。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精细,生产生活配套不完善,区内外交通不够便捷

1、我区在路网建设、河道整治、水电气供应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但是在污水管网建设、道路绿化、交通信号灯设立等细微之处显得较为薄弱。

2、缺乏生产性配套主要体现在没有固废处理机构、缺乏上下游关联企业。缺乏生活性配套主要体现在缺少高端教育、医疗、娱乐设施,区内人气商气不足。

3、对内对外交通不够便捷,区内公共交通线路覆盖少、班次密度低、便捷程度不够,需要以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增设公共自行车站点等方式加以改善。

(四)区内中小型企业资金融通较为困难、融资成本较高

1、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的大环境下,中小型企业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且银行信贷收紧,不愿意承担信用风险,导致银行对中小型企业“惜贷”。区内中小型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多以房产、设备抵押担保为主,信用担保尤其是第三方担保机构少,担保方式单一,银行抵押率较低,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融资困难。

2、虽然区内已出台科技贷款、专利质押等一系列贷款政策,但落实到实际贷款银行,单独的专利质押贷款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必须要辅助以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等,利息的支出加上担保费用的支出造成贷款成本居高不下。且商业银行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信贷产品缺失,贷款手续繁琐,部分银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调贷款利率,导致中小型企业融资成本高。

三、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对策建议

(一)构建常态机制,推动“双进双促”行稳致远。一是进一步扩大走访覆盖面。由区活动办牵头将走访范围由88家企业(项目)增加至130家企业(项目),实现在区内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企业全覆盖。同时及时跟踪领办问题的解决情况,逐一整改销号,对问题解决进展进行督查、对企业群众满意度进行回头看,使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到位,持续提升活动的温度和质感。二是进一步固化走访责任。出台规范性文件固化常态化走访责任,落实考核督查机制,明确挂钩帮扶重点、要点,构建问题收集—梳理—会办长效机制,建议各领导、部门深化协作,将“串联”改为“并联”,探索多部门合一、扁平化的走访新模式,使走访工作“长流水、不断线”。三是进一步完善问题解决机制。始终把活动落脚点放在解决好企业、项目提出的问题上,由企业服务中心牵头定期对走访过程中的发现问题进行收集汇总,通过召开问题交办会、难题会办会等形式,形成解决问题长效机制。针对共性问题及机制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开展专项攻坚行动,从根本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举措,努力优化全区发展环境。

(二)聚力产业升级,强化科技创新首要地位。一是建立创新型企业梯队。制定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实施以行业重点企业“领航计划”,中小型科技企业“速航计划”,小微型科技企业和孵化企业为主的“启航计划”,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梯队。针对三类企业的特征和需求,实施科技服务“五进计划”,安排技术专家、金融业者、知识产权中介、科技管理干部、大学教授(科技镇长团)进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发挥平台载体集聚孵化功能。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尽快运营,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和定位,确立我区公共平台运营模式。依托科技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辅导美多利省级孵化器升格国家级孵化器,猴嘴省级众创空间升格国家级众创空间,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迈向深入。全面深化落实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区转移转化。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启动实施专利导航工程以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工作,打造具有产业特点和自身特色的示范园区。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增强企业科技融资、贷款、上市的能力,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开发区产业集群。

(三)坚持引育并举,激发创新创业人才活力。一是人才+资本,促进创业“落地”。在抓好重大项目招引的同时也抓好高科技人才创业项目的落户,实现以招商引资为主、招才引智为辅的“双招双引”格局。经常性举办人才项目与金融资本对接活动,通过周期性、高频次、多机构、常态化的项目路演,评审产生一批优秀人才项目,联合招商主体对接落地。深化与高等院校合作,与淮海工学院合作创建“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园区企业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102个校企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二是孵化+载体,筑造双创“摇篮”。构建综合协调服务平台、政企互动交流平台、银企对接合作平台等3个平台,以恒瑞医药牵头建设的“省原创化学药创新中心”为主体 ,打造“六加一技术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实施“力达英才”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健全促进人才创业创新投融资健康发展政策,提升对初创期、孵化期创业项目支持力度,逐步形成“创业、创新+创投”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三是产业+服务,释放揽才“信号”。依托生命健康产业优势,举办“省生物医药双创人才园区行”等人才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人才项目对接,服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举办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科技人才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做好“360服务”,打造高端人才生态圈,全面激发人才内生活力。

(四)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立体便捷交通体系。一是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在对区内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谋划,加快绿化种植、河道清理、管道疏通、增设交通信号灯等细微问题的解决,与市运管处、海通公司规划道路标志线,增设非机动车道,设置隔离护栏,增加停车线和临时停车位,与市城建控股商洽“公共自行车”在全区落地实施。二是在集成化上打基础。与周边兄弟县区积极联动,协同发力解决园区内固体废弃物、废液、废气;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缺失问题,各招商局精准发力,实施全产业链招商,围绕主导产业招引相关配套企业。在区内超前规划布局高端教育、医疗、商贸娱乐设施,打造与生产生活配套相关,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区内人气和商气。三是在人性化上做文章。在前期组织的“企业定制公交”供需双方第一次洽商会的基础上,以在网上征求企业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与海通公司更进一步的根据企业需求情况确定“园区商务快线”运营方案,精细化调整优化交通线路,增设交通线路,实现区内交通微循环,构建以人为本的立体式交通体系。

(五)用好金融杠杆,推动金融财税领域创新。一是推广PPP模式。为了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分散和减轻政府性债务的偿债压力,降低和防范政府性债务的债务风险,建议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由财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经过初选将符合PPP模式的项目列入PPP项目库,并确定年度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可承受能力论证,完善定价与调价机制,努力打造一批真正可复制、可推广的PPP项目。二是加大银行企业对接力度。紧紧围绕服务产业发展,依托新海连集团等投融资平台,提升信用评级,积极推广实施融资项目,不断开辟拓宽直接融资新渠道。加大与各银行的合作,对开发区企业开展基准利率贷款,差额由财政补贴。建立区内金融服务平台,发布企业融资需求,推动银行和企业间直接开展合作交流。三是创新金融服务环境。借力基金机构“专业、在线、落地”的优势,向各银行详细了解金融产品,编纂金融产品手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指导企业选择成本较低、回报较高的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2d418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6.html

《(最新整理)制约开发区企业发展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doc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