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办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项目总结

发布时间:2019-05-21 15:30: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德合作办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项目总结

一、项目介绍

中德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我校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于2011年向河北省教育厅申报的中德合作办学专科项目。该项目办学层次为高等专科教育,自2012年开始招生,且正式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校合作办学采用“3+0模式”,学制三年,学生毕业后达到项目规定的学业标准且经双方学校考核合格后,颁发我校专科毕业证书和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结业证书,学生还可继续到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攻读本科预科。

该专业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石油化工、石油炼制、有机化工、煤化工等化工及相关产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石油化工、石油炼制、有机化工、煤化工等化工及相关产业生产企业,从事工艺运行与控制、装置操作与维护、产品检测、生产技术及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化工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化工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创业意识、国际视野和敬业精神。迄今为止,该专业共招收六届学生132人,其中三届毕业生71人,已有37人选择去该校继续学习深造,其余学生落实就业

二、师资队伍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化工系始建于1903年,是我校建校最早的四个主干学科之一,该系打造了一支国内同类院校中唯一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全系现有教职工50人(含校内兼职),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2人,博士10人,硕士29人。教师中有教育部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委员1人,教育部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育部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各专指委副主任、委员8人;河北省高职高专生化与药品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各1人,河北省高等学校化学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石油化工行业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6人,承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承德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校级学术带头人2人,校级优秀双师型教师5人,优秀青年教师2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工程是知名的专业,也是最早的专业之一,至今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该专业现有在职授课教授20人,外聘和客座教授4人,讲师10人,实验师和管理工作人员55人。学生们在化学工程专业中学习如何将工程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按照企业经济,生态和安全技术的要求转换到工业,环境与再生技术,能源经济领域,以及相关的工业和商业生产领域中来。学生毕业后可以轻松的从事化工,制药,环境和再生技术,以及能源经济等行业的工作。

三、教学组织情况

1教学计划

本项目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安排能够体现外方优质教学资源的优势,组织了以集中讲授、专题讲座、专题报告及专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

2、引入课程

本项目共引进课程12门(另有专业选修课程3门),968学时,占该项目全部课程门数31门的38.7%;项目引进的专业核心课程(11门)占该项目专业核心课程(22门)门数的50%;德国合作方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11门)占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门数的35.5%;德国合作方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944学时)占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教学时数(2156学时)的43.8%引进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同步引进配套原版教材。截止目前为止,先后有多名德方教师来我校教学。

3我校提供资源

我校主要提供本项目进行期间的场地与设备,学生享有本校学生一切开放的教学、生活等公共资源。我校为学生配备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各项教学硬件设施,包括金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基础化学实验室、分析检测中心、化工仿真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管路拆装实训室、甲苯歧化实训室、石油化工工艺实训室、化工校内实习基地等,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000万元。

四、办学特色

1、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对比中德化工专业课程体系设臵的基础上,对中德两校教育资源进行优势整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我们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对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臵进行了优化,制定出满足培养复合型、国际型人才需要的培养计划。 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增加课堂互动效果,加强过程考核,增加学生课外自学与作业时间,把课堂实际掌握知识情况和表现情况纳入成绩考核等。

2、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本项目设有由双方校长,院长及相关负责人等共同组成的联合管理委员会,以年度会议形式保证高层信息交流与互通,对重大事务进行交流、研讨、决策。在学校教务处、学校外事办的指导下,由化学工程系主要负责学生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每学期定时召开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由系级领导、教研室领导和学生工作负责人参加,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

3、形成了完善的学生管理模式

针对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特点,建立了学校-家庭-学生共同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夯实巩固学生培养成果。学校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家长监督配合,三方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管理效率。以辅导员、系学生主任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先锋模范和监督管理作用,从学生干部到老师、家长,多渠道做好学生管理和思想疏导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学生的各种困扰,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 以社会资源为保障,实现学生分层级、分阶段、有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每学期定期不定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由中德双方领导、教师为学生解疑答惑。

五、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为化工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有利于提升化工专业人才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一是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上,学习和借鉴了德方课程注重实践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促进专业与课程建设。通过开展中德合作项目,为我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合作办学项目引进的教学资源,丰富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内容,使相关专业建设开始引入国际元素,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三是强化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本项目可以培养一批既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对于加速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六、主要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本项目经过近年的实施,合作办学的总体思路及管理机制已经趋于成熟,但在两校专业课程的内容衔接上还要做出进一步的调整。我方将根据本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继续加强与德方的交流,详细研讨引进课程的课程标准,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54b68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d.html

《中德合作办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项目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