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的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2-05-25 13:12: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腐质营养学说,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为化肥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1843年,第一种化学肥料——过磷酸钙在英国诞生.1861年,德国首次开采钾盐矿。1907年,意大利生产了石灰氮。

    在近一个半世纪中,全世界已生产和使用了数十种含有单一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化肥,为世界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使用化肥的历史始于1901年,台湾省从日本引进了肥田粉(硫酸铵即氮肥)用在甘蔗田里,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

    就世界范围讲,德国的哈伯——博施开发的合成氨工艺于1913年实现工业化后,氮肥工业进入了新的纪元。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合成氨绝大部分用来生产氮肥。

    氮肥在化肥领域中所占比重最大,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也最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50-1970年,世界粮食增产近一倍,其中因扩大播种面积面增产的粮食占2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的粮食占78%。在提高的单产中,施用化肥的作用占40%-60%.

    ()        中外施肥量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       平均施肥量          每千克化肥产谷物量    

       (公顷)           (千克/公顷)          (千克)                  

英国   0.104              275.5                23.4                  

德国   0.144              197.2                29.0                

法国   0.316              305.4                91.5              

中国   0.174              154.0                20.2  



                      化肥增产效果

作物  试验数  增产率     kg有效元素增产kg  

      (公顷)   ()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        

水稻  829     40.8   9.1—13.4     4.7—9.7    1.6-4.9    

小麦  1260    56.6   9.1—13.4     4.7—9.7    1.6-4.9    

玉米  629     46.1   9.1—13.4     4.7—9.7    1.6-4.9    

皮棉  62      48.6     1.2           0.56        0.9        

油菜  64      64.4     4.0           6.3         0.63    

  

              我国化肥生产量与消耗量(万吨)

        总量   氮肥  五氧化二磷  氧化钾    NP2o5:K2o          

                    化肥生产量(有效成分)                              

    1980  12321  9993    2308      20      1:0.23:0.002        

    1990  18799  14637   4116      46      1:0.28:0.003        

    2000  31857  23981   6630     1246     1:0.28:0.052  

      

                   化肥消耗量(有效成分)                              

    1980  12694  9425    2882     387     1:0.31:0.041      

    1990  25903  17480   6452     1971    1:0.370.113    

    2000  4140   25145   9729     6590    1:0.39:0.262      

    来源:氮肥工业协会

   回眸1998年以来中国化肥产业改革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化肥工业一路辉煌的背后,飘扬着一面自主创新的大旗。从单质肥起步到硫酸钾复合肥在全国兴起,从BB肥不断推广到高塔技术的成熟与完善,我国的化肥国产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化肥品种日益丰富。众多新型肥料品种的诞生,不仅使中国化肥产品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让农资行业营销模式发生改观,更改变了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耕作施肥模式。

  大浪淘沙,洗净铅华。十年产业改革发展史勾画出一条中国式的自主创新之路。一批勇于创新并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异军突起,用技术打通了市场的经脉,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充分参与竞争的主流。

  种子在红日萌发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山东临沂革命老区的小镇上,发生了一场对于中国复合肥行业乃至中国化肥发展历史都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中国的化肥工业在这里急速地转了一个弯儿,改变了前行的方向。是红日,点燃了中国人对复合肥的激情梦想。从19988月,山东红日20万吨/年复合肥工程建成开工那天开始,中国复合肥产业拉开了技术创新大幕。那一年被业内称为复合肥元年

  1998年,中国的化肥产业还是单质肥的天下,在2956万吨的产量中,复混肥仅占15%左右,其中还有233.1万吨需要进口。依赖进口的日子并没有磨灭中国人对实现梦想的强烈渴望,中国化肥行业正酝酿着一场大变革。

  王廷艾、李继进,作为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曾是中国复合肥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发明的低温转化法生产硫酸钾复合肥技术,由于工艺流程简单合理、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被业内称为是硫基复合肥的里程碑,也正是这一技术的诞生和推广,使中国复合肥产业大踏步发展成为可能。

  在红日的昭示下,更多的企业用技术挑战市场,实行引进与开发并举,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中国的复混肥行业从此开始向专业化、多元化、药肥化、长效化进军,在团粒型的基础上,向掺混型、料浆型、液体型、包膜(衣)型肥料方向发展。

  硫基复合肥的诞生,再次演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科技推动生产力,是科技进步推动了中国复合肥行业的繁荣。目前,在全国700多家复混肥料制造企业中,近90%采用的就是这项技术,这项技术至今还影响着中国复合肥行业。硫基复合肥生产技术的问世,成为中国从一个复混肥纯进口国成为净出口国的重要因素。难以想象,没有这项技术,中国的复合肥还要在这条行业发展必经之路上爬行多少年。也正是因为这项伟大的技术,王延艾和李继进被业界视为中国硫酸钾复合肥行业的开山鼻祖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这项专利的发明人之一,如今的李继进,依然保持着对技术创新的执着。2001年,他又申请了复合酸脱水催化生产二甲醚生产工艺专利,解决了生产二甲醚过程中的世界难题。今天,作为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他依然在用行动告诉人们:创新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人类。

  BB肥:从加拿大到中国

  2005625,一缕晨曦折射到北京东三环京温国际酒店的会议大厅,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BB肥行业发展高层论坛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一场关于尽快建立“BB肥行业国家标准的大讨论正在热烈进行中。从广东中加混合化肥厂第一袋BB肥下线,到美盛化肥在国内陆续扩大的BB肥生产线,再到五洲丰玖源BB肥行业新兴势力的崛起,BB肥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正在不断升温。在中华合作时报的倡导和组织下,在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下,一场将BB肥从一个肥料品种发展到一个产业的战斗正式打响。

  BB肥行业的发展素有北有嘉吉,南有中加之说。广东是国内第一袋BB肥下线的地方,早在1988年,当中国还沉迷于原有施肥方式时,广东中加就将平衡施肥的理念从遥远的加拿大引到了中国。从那时算起,广东中加的平衡施肥理念比国家启动测土配方工程早了十几年。“BB肥实现了土壤技术与肥料技术的紧密结合,是现代科学施肥、平衡施肥等先进施肥理念的物化体现。BB肥使平衡施肥技术由过去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应用,并简化了技术推广程序。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土壤与肥料处处长杨帆曾给予BB肥很高的评价。

  或许是历史赋予的一份责任,也许是BB肥提供的巨大机遇,BB肥作为氮磷钾三元素的有效载体,结合了国外的肥料发展方向,成为第一个引入平衡施肥理念的肥料品种。广东省中加混合肥厂在建厂初期,就将产品定位在BB肥上,在结合了广东省农科院测试的广东土样结构、确定了配方之后,他们毅然上马了BB肥项目,而且初衷不改,一做就是20年。

  作为一个引进的化肥品种,BB肥将全新的施肥理念带到中国,并在这片沃土上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广东中加混合肥厂厂长胡征宇不无感慨地说,广东中加是首先使用平衡施肥理念、第一家在国内生产BB肥的企业,依靠资源价格优势和独一无二的产品,广东中加很快成为知名品牌。化肥市场逐渐放开后,BB肥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仅广东就有近200BB肥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中加在BB肥的品种上进一步创新,配方由原来的六七个增加到近三十个,由原来的氯基增加了硫基产品,有些还添加了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当测土施肥的国策开始实施时,广东中加获批了广东省首批测土施肥补贴项目指定配方肥生产企业,并成为广州、韶关、梅州市等地区12个项目县的定点企业。目前,广东中加更是广东省名牌产品农民喜爱的产品,这是中加通过努力以及对产品、服务的不断创新才得来的。

  20084月,“BB肥国家标准终于通过国家标准委的批准颁布。中国的BB肥终于结束了草创时代,真正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产业。

  用创新重塑生命基因

  有人说,在任何一个时代,开拓者的使命,不但是引导变革发生,而且还用他们的智慧,垂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高塔技术,是一项开发完全、使用得当和保护完整的肥料自主创新专利技术,是中国复合肥行业进军高端的标志。作为高塔技术的先行者,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蒙式的思考方式,并引领中国复合肥行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完全自主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垂范了中国的化肥工业,更使芭田股份能够在全球市场化经济大潮中,另辟蹊径,独占蓝海

  在芭田的发展史中,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词。正像芭田股份董事长黄培钊所说,未来的创新以创造价值为核心,创造价值就是创造利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开发产品、提高品质、改善环境。正是对创新的精准把握和独到见解,让创新成为根植于芭田的成长基因,溶于血、凝于心。从芭田股份创业之初二元肥的推出,到企业快速发展的蓝肥系列,从高塔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到今天的植物链营养专家的成功定位,无不浸透着芭田股份对自主创新的深层理解。

  芭田股份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发展。但是,创新更是一种持续行为,企业过去的创新成果不能寄托着未来,芭田始终是卖着已有的、想着储备的、看着未来的,一个企业创新,必须有这样的境界和视野。

  十几年如一日的研发创新,成就了芭田的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复合肥领域一枝独秀,形成一种发展的良性循环氛围。目前,芭田已经拥有无机复合肥的养分高效复合技术、复合肥低成本控释技术、包膜包裹控释技术、中微量元素有机螯合技术、快速腐熟发酵技术以及高塔造粒技术等七项发明专利,还有八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

  凭借着开拓者的精神,芭田股份在深圳市政府确定的146深圳市第一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中,占据了深圳市第一家农业企业的显赫位置。正是芭田股份对创新的独到理解和精准把握,让芭田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芭田,就像一片沃土,创新的种子会不断在这里萌发、长大。

  标准化主导行业发展

  有人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建章立制的时代,因为一个行业的繁荣需要制度的保障。对于中国的化肥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近几年来,在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使各类新型肥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如何规范这些新型肥料的行业发展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肥料本身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缺乏一个可参照的平台,很难有一个完全的解决办法和共同的标准。龙头企业在新型肥料领域的不断创新,不仅使他们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使他们拥有了自身的企业技术标准和各种实验数据,为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从近几年来颁布的众多新型肥料的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龙头企业已经成为行业标准的参与者乃至制定者。

  2001年年初,中阿化肥有限公司会同国家化肥质量检测中心(上海)会草、制定了新的《复合(混)肥料》和《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等国家标准;20079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硫酸钾镁肥》推荐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新标准由青海中信国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和推动;2007101,由金正大集团参与制订的《缓控释肥料》行业标准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肥料缺乏评判标准的空白;200871,《硫包衣尿素》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与硫包衣尿素的龙头企业--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共同起草,使中国硫包衣尿素行业进一步走向成熟和规范;20084月,由烟台五洲丰和美盛化肥积极推动的“BB肥行业国家标准正式颁台,使我国的BB肥行业发展有章可循……

  龙头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一方面使这些企业的创新实践付出有了回报,建立在企业层面的行业标准,为规范该类型肥料的生产和市场销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行业标准的出台,保障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使这些企业真正成为行业发展的执牛耳者,同时,也为行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url=javascript:dyn.onClickNextTbn()][/url]

  创新,使龙头企业走在了市场的前列;创新,使龙头企业通过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者。

  十年改革路,几多难忘事。市场专业化和持续化的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创新,也正是这些企业的创新行为,让中国的化肥工业异彩纷呈。他们不仅用自主创新之火,点亮了行业的灵魂,更照亮了化肥工业向巅峰冲击的漫漫征程。

  时间也许会阻断我们对十年改革的记忆,但是,中国化肥行业创新的脚步将永不停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3383048852458fb770b56f7.html

《化肥的发展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