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发布时间:2015-12-04 13:20: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字词;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掌握说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品味作者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体会文学与自然的关系。

2、通过阅读品味,了解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现象。

3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从诗句中了解相关的物候知识,从而认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及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所引用的诗句。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了解作者——竺可桢

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字藕舫,189037日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上虞县),197427日卒于北京。1910年赴美,人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毕业,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研究气象学,1918年以论文《关于台风中心的几个新事实》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校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兼地学系主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气象研究所所长。1929年起连续当选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自然科学史委员会主任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20世纪20年代,他创建气象研究所,推进中国气象科学的研究。竺可桢共发表论著270余篇,其中属于气象方面的重要论著还有:《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中国气流之运行》(1933)、《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中国气候概论》(1935)、《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61)、《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1964)、《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661972)、《物候学》(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等。

2. 认识生字

卉( )  勰( )  瀛( )  滹沱( )  蕃( )  瀼( )  涪(

3. 认真读课文回答问题。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唐宋大诗人的作品中有许多物候知识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物候知识的?(1诗中植物的变化昭示的物候知识 (2) 诗中关于候鸟的来去分布所昭示的物候知识

采用的是 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

4、什么是物候?

5、、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包含物候现象的主要诗句,并说明包含了哪些物候现象?

导入: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可以学到知识。我们以前学过很多诗歌,除了品味诗歌的美之外,大家有没有发现别的特点或者知识?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什么?好,现在大家先不用急着回答,打开课本99页《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看看和大家想的是不是一样啊?

二、学习、研讨、交流

1、检查交流预习导学

2、研讨重点合作探究

1)、大自然也是有语言的,试举例说明大自然是怎样传语给我们的?人类为什么要明白大自然的语言?

见课文第一段

2)、课文第二自然段引用了黄宗羲的一段话,仔细阅读,说说它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作用。

提示:这段话是说大诗人能够真切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并将自然万物及其变化凝于笔端,故其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物候知识。
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为什么把杨柳抽青看做初春的标志呢?你还能举诗句说出其他初春的标志吗?

见课文第五段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

三、课堂小结

1、本文由两句古诗引出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继而引出本文说明的内容 唐宋大诗人的作品中有许多物候知识 为了具体说明这个问题,作者主要采用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为了清晰的说明这个问题,作者还采用了分类别 的说明方法,先介绍 草木 的荣枯变化,再介绍候鸟 的来去分布,由植物到动物一一道来(同学们想一想,这属于那种说明顺序?),最后总结全文。可见,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增进自己的见识、修养。

2、写作特色

①多处引用诗文,充满诗情画意。

②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用“总-------总”的结构十分严谨。

③语言生动、平实。

四、课堂练习

1、写出你知道的关于物候的谚语。

2、下面的诗句包含了哪些物候现象?你还知道哪些包含物候现象的古代诗词?和同学们一起试着做些分析。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五、拓展延伸

气候的威力

①……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类,也可以将类置于死地。因此,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824日,前苏联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7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13.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请通读全文,概括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14.气候对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类,也可以将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类和给类带来灾难的例子(要求:举例典型,表述具体,且不得引用文中的例子)。 

造福于类的例子:  

类带来灾难的例子:

15.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16.本文第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目的。

17.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语言简明概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 

附答案:1、风大而猛、极度寒冷、变幻么莫测

2、答案示例:(1)新疆某些地区常年多风,当地居民合理地利用风能建立了许多风力发电站,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夏秋季节多雨,往往形成洪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和当地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3、记叙 ;这是为了说明南极风大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或南极大风的威力)。

4、举例子、列数字;这是为了说明南极气候极度寒冷。

5、南极的气候确实显示出不同于其它大陆的威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南极气候将被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从而造福于人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27872f9312b3169a551a450.html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