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

发布时间:2016-08-02 22:36: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效果及使用技术

李文涛

二〇一五年七月

目 

一、多效唑在水稻育秧上的应用效果

(一)多效唑浸种应用效果

(二)多效唑在秧苗喷施效果

1、控长矮化,秧苗矮壮 

2、促蘖早发,分蘖增加

3、根系发达,盘根良好

4、秧苗抗逆性增强

5、秧田杂草受抑制 

二、多效唑在水稻生长后期应用效果

三、多效唑在水稻上主要使用技术

(一)秧苗喷施多效唑技术

(二)多效唑浸种技术

四、多效唑使用注意事项

(一)适时适量用药

1、用药时期

2、使用剂量

3、超剂量的解决办法

(二)科学施药

1、旱育秧喷药方法

2、湿润秧田喷药方法

3、对育秧秧板的要求

4注意残留毒性

5、解决迟熟问题

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

【内容摘要】 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起着延缓细胞生长、抑制顶芽、促进侧芽的化学调控物质。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水稻生产上,对水稻的生理效应主要是矮化、促蘖和提高抗逆性,而且插后返青快,分蘖早,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是一项简便、易行、有效的增产措施。秧田中喷施多效唑,具有明显增加秧苗分蘖的作用,促使秧苗根系发达,移栽后返青分蘖快,生长迅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能有效地提高秧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或避免秧苗超龄;还能有效抑制秧田杂草的发生。本文根据多年来生产上使用情况,就多效唑在水稻秧苗期和生育后期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技术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多效唑 水稻 应用效果 使用技术

多效唑, 其化学名称为:(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多效唑能抑制植物内源赤霉素的合成,减少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也可提高水稻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稻苗内源IAA的水平,明显减弱稻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表现矮壮多蘖,叶色浓绿、根系发达。解剖学研究表明,多效唑可使稻苗根、叶鞘、叶的细胞变小,各器官的细胞层数增加。示踪分析表明,水稻种子、叶、根部都能吸收多效唑。叶片吸收的多效唑大部分滞留在吸收部分,很少向外运输。多效唑低浓度增进稻苗叶片的光合效率;高浓度抑制光合效率。提高根系呼吸强度;降低地上部分呼吸强度,提高叶片气孔抗阻,降低叶面蒸腾作用。

近年来,多效唑在水稻育秧上广泛为生产者接受、应用对培育带蘖矮壮秧效果十分显著。而水稻能否高产、稳产,栽培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培育出充足适龄的壮秧。要培育出充足适龄的壮秧,除了采取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良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把好浸种催芽关、稀播以及抓好秧田管理等措施外,还可利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来培育壮秧。秧苗喷施多效唑后总体外观表现为矮壮多蘖、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对水稻增产丰产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多效唑在水稻育秧上的应用效果 

(一)多效唑浸种应用效果

取母液50ml+100ml,配成150 mg/L浓度浸种48小时。520日浸种、522日测定结果如下:发芽势90.67%,比对照(清水浸种)高5.67%525日测定发芽率,多效唑浸种为94.6%,比对照高1.67%530日测定发芽率,多效唑浸种为97.6%,比对照高2.30%。由此可见,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能明显提高水稻发芽势和发芽率。

(二)多效唑在秧苗喷施效果

1控长矮化,秧苗矮壮 

水稻秧苗喷施多效唑后,秧苗明显表现出矮化现象,一般秧苗比对照矮1/4--1/3,且秧苗茎基宽扁,秧苗整体矮而健壮;又因为多效唑对秧苗的矮化是全方位的,对主茎、叶片、叶鞘均有相应的控长作用,因此叶片会变短、硬挺。据测定秧龄12天的秧苗, 喷施多效唑的,平均株高7.5cm,对照组平均株高12.6cm。由于苗体缩小,茎蘖滞增叶龄期推迟,秧龄弹性相应扩大,在不能及时移栽时,可以适当延迟移植栽插时间。

2、促蘖早发,分蘖增加

多效唑对秧苗的促蘖效果十分明显,一是促进秧苗分蘖数的增加,促蘖率可达50%-80%;二是促进有效分蘖增加,因多效唑处理增加的分蘖主要是秧苗的早发分蘖、低位分蘖,大都是能成穗的有效分蘖。结合稀播(机插秧秧盘播量≤120 g/),喷施多效唑对秧苗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蘖效果秧苗分蘖发生早、发生率高,且都是早期的低位分蘖,因而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穗型大、结实率高。据多年跟踪考察,喷施多效唑后,有效穗数可增加15.0-40.5万穗/hm2,成穗率提高2.5%-4.8%。但如密播(机插秧秧盘播量≥150 g/),喷施多效唑则只能起到促矮壮作用,而起不到促蘖作用。因此,喷施多效唑进行促蘖,还必须结合稀播措施才有效果。

3根系发达,盘根良好 

多效唑对地上部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地下部的生长(根数、根量的生长)却有促进作用(一正一反):白根多而粗壮,根系发达,但多是横向生长的水平根。据测定,秧龄25天的秧苗,单株总根数18.35,基本是白根,总根数较对照多2.0-3.0根,白根多3.8-6.4根,根系活力旺盛。特别是在逆境胁迫(如旱育条件)下,白根数更是明显增多。由于根系发达且活力旺盛,抗旱、抗逆力强,秧盘盘根效果非常好,利于机插;插秧后,返青成活快。

4、秧苗抗逆性增强 

多效唑可使稻苗根、叶鞘、叶的细胞变小,细胞质浓度变大,各器官、组织的细胞层数增加,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叶色变浓绿),光合作用增强;同时因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所以抗逆能力抗寒、抗旱、抗植伤能力等明显增强。

5秧田杂草受抑制 

多效唑的化控原理是其抑制了植物体内内源赤霉素的合成和降低了植物体内内源吲哚乙酸(IAA)的水平,从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多效唑对秧苗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的同时,同理也会对秧田杂草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而且对秧田杂草的抑制作用更大。秧田牛毛毡、稗草、节节草、异型莎草等杂草的生长受到了多效唑的抑制后,外部形态不正常,并在以后的苗草生长竞争中,逐渐死亡。据考察,旱育、湿润育秧秧田至移栽时多效唑抑杀秧田杂草的效果抑杀效率可达50%以上  

、多效唑在水稻生长后期应用效果

据研究,于水稻拔节期使用多效唑,可有效防止水稻倒伏。在生产上,水稻拔节期(抽穗前30左右)每公顷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8公斤,兑水900公斤(浓度300ppm)均匀喷水稻茎叶处理,水稻植株高度可降低近1/3,防止水稻倒伏有明显作用。水稻喷施多效唑后,全生育期有推迟的趋势,要注意上下茬播期的安排和迟熟带来的一些问题。防止的措施是适当把播种期提早23

三、多效唑在水稻上主要使用技术

(一)秧苗喷施多效唑技术

(1) 早稻。在播种塌谷后,每亩秧苗喷200ppm多效唑药液100公斤,即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33兑水100公斤,喷药后即可盖地膜。如播种时遇阴雨,也可在31心期(揭膜后)喷施同样剂量的多效唑。

(2) 中稻。在秧苗11心期,短秧龄组合(35天以内),每亩秧田喷300ppm药液60公斤,即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20兑水60公斤。

 (3)培育壮秧:水稻一叶一心期,即播种后5—7天为最佳用药期。适宜用药剂量为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3公斤加水1500公斤(即每亩用多效唑200,加水100公斤),放干秧田水,均匀喷苗,即用药浓度为15%多效唑500倍液(300ppm),药后植株伸长速度减慢,达到控长促蘖、防败苗、壮秧的效果。  

(二)多效唑浸种技术

1、多效唑浓度配比方法: 115%多效唑加水500,配置成300 mg/L的母液。取母液50ml加水100ml,配置成浓度为150 mg/L的溶液150ml。生产上用量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多效唑用量。

2、浸种:水稻种经盐水选中后,用该浓度的多效唑浸种48小时。落谷前一天,用清水清洗2遍以上,晾干待播种。

四、多效唑使用注意事项

在水稻生产上,适量适期的喷施多效唑或浸种,虽然能够促进水稻控长矮化、秧苗矮壮,促蘖早发分蘖增加,增强秧苗抗逆性等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出现秧苗过度矮化、生长停滞甚致秧苗死亡、贪青迟熟等不良后果。根据我地多年试验及实践,水稻在使用多效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适时适量用药

1、用药时期:用药时期为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喷施,以一叶一心期喷雾效果最好,最迟不要超过三叶一心期。

2使用剂量用量以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为例,早稻秧苗每亩120兑水50公斤;晚稻每亩120兑水80公斤;中稻早中熟品种用150兑水70公斤,迟熟品种用180兑水80公斤,使用方法均为喷雾水量不宜小,以免因喷雾不均匀造成秧苗生长高矮不齐)。并掌握以下原则:雨水少的年份或地区应取下限,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可取上限;温度低时应取下限,温度高时可取上限;生长势弱应取下限,生长势强可取上限;年年施用应取下限,几年不施可取上限。在上述用量范围内根据上述情况灵活掌握。

3、超剂量的解决办法药量要严格控制,不能随意增减,剂量过小,壮秧效果不明显;剂量过大,秧苗过于受控矮化。若用量过高,秧苗抑制过度,可采用增施氮肥或喷施赤霉素(俗称“九二○)解救,适宜浓度为“九二○15-30 g/hm2150-225 kg喷雾,以解除抑制,使稻苗恢复生机。

(二)、科学施药

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拔完秧后要经耕翻、犁耙,以防对后作有抑制作用。用过化控剂产品的田块不宜再用多效唑。培育旱育秧或塑盘旱育抛秧过程中,已使用过含有化控剂产品如旱育保姆、壮秧剂等的田块,不可再用多效唑,以免产生药害(过度抑制)。

1、旱育秧喷药方法:均匀喷药,防止重喷或漏喷,以免造成秧苗生长不齐;喷药后不久遇雨须重喷,但药量要减1/2;一般秧田期只使用1次多效唑。 

2、湿润秧田喷药方法:在喷药前把水排干,喷药后24 h复水。为确保药液能均匀分布在秧苗和墒面土壤上(水稻种子、叶、根部都能吸收多效唑),从而使秧苗生长均匀一致

3、对育秧秧板的要求:秧田用好多效唑的关键是秧板一定要平,畦面无低塘,喷药时田面水要干。因为秧苗对多效唑控长效应很敏感,秧板面不平,多效唑药液流向低处,秧苗矮化过度,而高处则控长有效期很短,矮化有限,移栽时造成秧苗高矮不一。喷药时一定要匀,要喷药到边,使每株秧苗均得到有效的控长效果,秧苗生长整齐。另外,要注意多效唑的有效期为35天左右,必须在有效期内移栽完毕。多效唑喷雾处理的秧田,无论早稻或晚稻,作本田移栽时,要求翻耕后再栽秧,避免多效唑残留继续矮化秧苗,早稻采用多效唑喷雾的秧田,如继续作晚稻秧田,应适当减少用药量。

4注意残留毒性:由于多效唑在土壤中移动较慢且下易分解,如果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多次使用或连年使用效唑,或者用过多效唑的秧田不经翻耕就栽后季作物,有可能因多效唑残留过多而使后作再次受控,影向后季作物的正常生长。对此,要注意使用剂量与操作规程。   

5解决迟熟问题:水稻喷施多效唑后,全生育期有推迟成熟的趋势,故在使用多效唑要注意下下茬的安排及因迟熟带来的一此问题。据试验表明,防止迟熟的关键是将播种期提早2-3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0b6351960590c69fc37617.html

《多效唑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