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发布时间:2023-10-20 21:54: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开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开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开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开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开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构造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开展的需求.表达课程构造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
. . word.zl-

. -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良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优化构造,建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教学容要与生活实际严密结合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人的全面开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开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开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开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开展。 人的全面开展的根本容:
1.人的开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开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开展的根底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开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 . word.zl-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8061dd05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c0.html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