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语文园地二(教案)

发布时间:2019-08-31 10:42: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2. 学会在场面描写中词语重复使用可起到铺陈、渲染的作用。

3. 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4. 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5. 读懂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学重点】

相同句式 “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积累一组爱国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课件页码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写闻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那种整齐成武的情景,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的范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场面的

一天下午,在校园的葡萄架下,围满了看拍皮球比赛的同学。参加比赛的同学,每个身旁站着两个小伙伴:一个准备计数,一个准备计时。这时只见裁判员张老师高高扬起小红旗,大喊一声:“开始!”只见参赛的同学伸手飞快地上下拍动皮球,只听皮球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声。“加油!加油!”围观的同学助威声此起彼伏。

比赛紧张极了。有的把球拍的高,有的把球拍的低,有的不留神把球拍到了别人脚底下,引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小芳同学蹲着拍,把球拍得矮矮的。“一、二、三、四……”随着计数员大声报数,她全神贯注,眼睛盯着上下跳动的皮球,头上渗出了汗珠。突然,她脚下一滑,坐在了地上,那球也一下子蹦得老高。正当同学们为她捏了一把汗的时候,她猛得又站起身来,用手继续拍球。“71、72、73……”计数员的报数声越来越响亮,围观的同学不时地发出喝彩声和欢笑声。这时裁判员大喊一声:“停!”一场精彩的比赛结束了。

裁判员张老师宣布:“小芳拍得次数多,获得第一名!”小伙伴们跑到她身边,纷纷表示祝贺。

点评:读了这篇作文,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紧张、热闹的拍皮球的场面。这篇片段作文所以能产生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不只是描写参赛的同学“怎么比”,还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围观同学“怎么看”。把场内外呼应起来写,有气氛烘托,有人物描写,有感情变化,把比赛的过程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

场内外呼应着写,重在画龙点睛一笔。在比赛开始时,写了“围观的同学助威声此起彼伏”,仅此一笔,就烘托了比赛的紧张。当有的小伙伴把球拍在别人脚下时,“引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场内场外巧妙地呼应起来写,使我们看到了整个比赛是多么热烈,多么紧张。当参加比赛的小芳同学不小心坐在地上的时候,“同学们又为她捏了一把汗。”场内的变化,引起围观同学感情变化,两者之间总是紧密挂连,这样写是多么好哇!

3. 我分享、我积累

我觉得要写好场面,观察的视野要全面,既要看清看全一次活动的整体情况,又要善于捕捉到典型的人和事,然后再逐一地进行描写,才能把场面写真切,写生动。

我觉得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环境气氛。

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这样有面上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有感情地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下面的两行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们交流你的发现。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读这两个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两个词语是重复使用。在场面描写中起铺陈、渲染的作用,使文章深刻细致,层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气呵成之感。在写景抒情中,能收节奏鲜明,层次清楚、景象丰富多姿,形象生动传神之效, 使文章节奏鲜明,感情抒发酣畅淋漓,语势得到增强。

点拨: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我还想到了“谈论、讲解、窃窃私语”等,也可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2.练一练,学运用。

读句子,仿照写一写。

读一读

写一写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于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3.我拓展,我积累。

表示“说”的词语还有:

一字词语:讲 喊 叫 呼 吟 读 问 答 训 斥 责 骂 吼 劝 告 评议 话 赞 论 述 夸 辩 叙 颂 曰

二字词语:说话 谈话 讲话 叙述 陈述 复述 申述 说明 声明 讲明 谈论 辩论 议论 讨论 商谈 哈谈 商量 畅谈商讨 话语 呓语 梦话 怪话 黑话 谣言 谰言

四字词语:婉言危言 评说怒斥 耳濡目染 百虑一致 变心易虑 不足为虑 长计远虑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三、书法提示

我们来举办一次书写作品展览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我们在书写中要注意:①笔画要写规范。很多同学写字时比较随意,横写得不平,竖写得不直,特别是遇到了有折、有弯或是有钩的笔画,写起来就像画画一样,圆圆的,没有棱角,这都是笔画写得不到位的表现。②字的大小要适中。不管是什么格子,都要把汉字写在“心中的小格”中,即上、下、左、右都空出一定的位置,把字写在格子的正中间。③行款整齐,布局合理。④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⑤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2.练一练,学运用。

写一写下面的古诗,注意书写提示。

古诗

书写提示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把汉字写好看的口诀

主笔优先空间大,上宽下窄取平稳,

全包半包上下包,组字各部要错落,

上窄下宽要端正,被包部分往左靠,

加大反差去组合,同字重叠上宜小,

里边部分要紧凑,字形最忌平分色,

多字重叠不重样,里紧外舒要记牢。

此字口诀牢牢记,多思多练见功底。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名言警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2.进行诵读,做到熟读成诵

3.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注释。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释 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劳苦),到死为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释 义】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释 义】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释 义】意思是地位低也不敢忘记为国家担忧。它后来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5.赏析:这四句都是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赞扬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

6.延伸阅读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19)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下面的两行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们交流你的发现。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读这两个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两个词语是重复使用。在场面描写中起铺陈、渲染的作用,使文章深刻细致,层次清楚,表述全面,有一气呵成之感。在描写写景抒情中,能收节奏鲜明,层次清楚、景象丰富多姿,形象生动传神之效, 使文章节奏鲜明,感情抒发酣畅淋漓,语势得到增强。

点拨: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我还想到了“谈论讲解,窃窃私语”,也可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2.练一练,学运用。

读句子,仿照写一写。

读一读

写一写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于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3.我拓展,我积累。

表示“说”的词语还有:

一字词语:讲 喊 叫 呼 吟 读 问 答 训 斥 责 骂 吼 劝 告 评议 话 赞 论 述 夸 辩 叙 颂 曰

二字词语:说话 谈话 讲话 叙述 陈述 复述 申述 说明 声明 讲明 谈论 辩论 议论 讨论 商谈 哈谈 商量 畅谈商讨 话语 呓语 梦话 怪话 黑话 谣言 谰言

四字词语:婉言危言 评说怒斥 耳濡目染 百虑一致 变心易虑 不足为虑 长计远虑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三、书写提示

我们来举办一次书写作品展览 。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我们在书写中要注意:①笔画要写规范。很多同学写字时比较随意,横写得不平,竖写得不直,特别是遇到了有折、有弯或是有钩的笔画,写起来就像画画一样,圆圆的,没有棱角,这都是笔画写得不到位的表现。②字的大小要适中。不管是什么格子,都要把汉字写在“心中的小格”中,即上、下、左、右都空出一定的位置,把字写在格子的正中间。③行款整齐,布局合理。④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⑤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2.练一练,学运用。

写一写下面的古诗,注意书写提示。

古诗

书写提示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把汉字写好看的口诀

主笔优先空间大,上宽下窄取平稳,

全包半包上下包,组字各部要错落,

上窄下宽要端正,被包部分往左靠,

加大反差去组合,同字重叠上宜小,

里边部分要紧凑,字形最忌平分色,

多字重叠不重样,里紧外舒要记牢。

此字口诀牢牢记,多思多练见功底。

四、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名人名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1)师范读,学生跟读。

(2)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2.作者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第三子。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3.理解句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释 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劳苦),到死为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释 义】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意思是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释 义】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释 义】意思是地位低也不敢忘记为国家担忧。它后来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

5.赏析:这四句都是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赞扬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

6.延伸阅读。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6d0d3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83.html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语文园地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