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发布时间:2019-05-22 08:00: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供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教研室:外科教研室

教师:陈志强

20098

教研室主任签名:谭志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外科概况、范围、病因病机

教学对象

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学生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医外科的发展历史、主要流派、诊疗范围及基本术语,对中医外科学的诊疗范围与特色、中医学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分级及要求:

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本术语

熟悉: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和疾病命名原则,中医外科学的主要流派

了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和疾病命名原则,外科学的基本术语及释义

教学难点:外科学的基本术语与鉴别---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通俗易懂

教学方法

授课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提问

教具

PPt课件、激光笔、粉笔、教鞭等

教材

与参考书:

《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吴在德主编 2008年版;《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李曰庆主编 2008年版;吴师机《理沦骈文》 陈实功《外科正宗》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教案内页

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教学进程

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一、 外科的起源与形成----原始社会

二、从实践手段升华至理论总结 春秋战国----隋唐

三、从局部辨证向整体辨证发展 ----

四、中医外科主要学术流派的形成

正宗派------陈实功《外科正宗》

全生派------王维德《外科全生集》

心得派------高锦庭《疡科心得集》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10分)

六、现代外科学的发展简况(10分)

七、传统中医外科的特色与优势(15分)

1、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论治理念

2、独具特色与有效内服外治疗法

八、传统中医外科的问题与挑战(10分)

诊疗范围诊疗手段

中医外科的范围:

生于人体外部可看可触到的病-----疮疡,瘿,岩,乳病,皮肤,肛门,五官,跌仆损伤、水火烫伤、虫兽咬伤等

疾病的命名:

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颜色、形态、疾病特性、范围大小、传染性等来命名

以范围大小命名 (疖、痈、发)

以部位命名(臀痈)

以疾病特性命名

疮疡(体表化脓性疾病)

肿疡 溃疡 胬肉

痈(外痈--体表化脓感染或脓肿)

有头疽() 无头疽 (骨与关节急性化脓性疾病)

根盘----基底周围 跟脚----基底部

护场----局限 应指----波动感

----窍门之峙突 漏(瘘管、窦道)

结核----结聚成核 ----痨性包块、囊性包块

----形状与质地

五善--- 七恶---

顺证--正常 逆证---异常

中医外科学的范围(包括历史与现在)

中医外科的发展历史(30分)

根据时间顺序及主要学术发展阶段讲述,使学生对中医外科的发展历史有比较清晰的印象

提问与小结:

1.中医外科的三大主要流派和学术思想是什么?

2.中医外科包括有什么内容?一般依据什么命名?试举例说明之。

3.疡、痈、疽、痔、漏的含义是什么?

4.善、恶、顺、逆的临床意义。

编写人

陈志强

编写时间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外科疾病辩证

教学对象

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学生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四诊在外科病上的应用,掌握外科病的阴阳辨证及肿、痛、痒、脓、麻木的辨证。掌握辨别经络部位及外科病的善恶顺逆。了解外科病的常见病因,并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掌握发病机理及气血、经络、脏腑的关系,从而判断外科病的发展与预后,指导治疗。(结合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外科病的阴阳辨证及肿、痛、痒、脓、麻木的辨证。掌握辨别经络部位及外科病的善恶顺逆。

难点:中医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辩证

解决办法:通过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病因的认识以及临床病例的实际应用,在分析与讨论过程解决

教学方法

授课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病例讨论、小结与提问

教具

PPt课件、激光笔、粉笔、教鞭等

教材

与参考书:

《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吴在德主编 2008年版;《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李曰庆主编 2008年版;吴师机《理沦骈文》 陈实功《外科正宗》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内容

外科疾病治法

教学对象

中西医结合七年制学生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教学时数

3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根据外科疮疡的发展分为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掌握消、托、补三大法则及具体运用。掌握外治疗法中有关阴证、阳证和半阴半阳证的常用药物名称和使用方法,掌握掺药的分类和常用药物,掌握中医手术疗法的分类和应用要点、适应症。熟悉各种外治疗法的注意事项,了解各种外治药物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应用中医传统外治疗法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治疗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消、托、补三大法则及具体运用。掌握外治疗法中有关阴证、阳证和半阴半阳证的常用药物名称和使用方法,掌握掺药的分类和常用药物,掌握中医手术疗法的分类和应用要点、适应症。

难点:各种外治疗法的正确运用

解决办法:药物疗法结合阴阳辨证、手术疗法结合临床病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授课形式:课堂教学(多媒体)结合临床辨证和病例分析的办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提问与小结

教具

PPt课件、激光笔、粉笔、教鞭等

教材

与参考书:

《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吴在德主编 2008年版;《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李曰庆主编 2008年版;吴师机《理沦骈文》 陈实功《外科正宗》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eb7b2a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c.html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