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雨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雨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3初读课文,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使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点的动态变化,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演示下雨动画、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听,谁来了呀? 2、板书课题:雨点 二、认读字词; 1(课件演示屏幕上雨点消失)
(呀!雨点消失不见了,它们藏到哪去了?孩子们想找到它们吗?读准字词,就可以找到我哦!
2、出示词语: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要是孩子们能把这些生字读准,小雨点就出来和小朋友们交朋友了。 3、指名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
(孩子们能把生字记得这么好,小雨点可高兴了,看!它出来了。)课件出示小雨点,接着出示雨点消失。
(咦! 雨点又去哪儿了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

师:孩子们还想继续和小雨点做朋友吗?要是你们能把课文读好 小雨点一定会出来。 (要求: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 2、再次读课文。
看看我们将和小雨点去哪里冒险呢?也就是说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 三、指导朗读课文。
过渡:你们读得真棒!小雨点听到你们如此动听的朗读声,闻声而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和小雨点开始新的旅程吧!
孩子们读得太棒了!老师忍不住也想读一读。你们想听吗?师范读。 学着老师的样子试一试。 (我们一句一句地把课文读好。
1、交流:小池塘——睡觉。(睡觉的“觉”字是学字头,不是常字头。 出示课件小池塘:引导学生体会到池塘水的平静,从而指导读好“睡觉”一词。 师述:平静的池水,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像在睡觉。池塘在睡觉,小雨点也在里头睡觉。应该怎样读?(美读第一句。
2、交流:小溪——散步。(步字的下边是少字少一点,不能写成少字底。 出示课件小溪:引导学生体会到小溪水在缓缓地流着,指导读好“散步”。
师:是呀,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我们和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就好像是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啊!(美读第二句。
3交流:江河——奔跑。在足字作偏旁时要把原来的撇变成了竖,把原来的捺变成提。 1)指名读第三句。
2)评议有没有读好,谈听后的感受。
出示课件江河:想像江河水奔腾向前的景象,并指导读好“奔跑”。(美读句子。 4、交流:海洋——跳跃。(“跃”字的右边是夭字,别写成天字。
(1大海里波浪翻滚,雨点在大海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像在跳跃。此时雨点的心情怎样?看它张开的大嘴,仿佛在----(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2出示课件海洋:引导体会海洋巨浪翻滚的气势,指导读好“跳跃”。 是啊,小雨点随着海浪跳跃,多高兴呀!(美读句子。
5、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两个与水有关的字,猜一猜,他们是谁?对就是“海洋”这两个字
1)观察,看笔顺,析字形。

2)师范写,生先描红,再练习写,展示。(提示孩子们注意坐姿)
6、这样有趣的旅行,你想再感受一次吗?让我们跟着小雨点一起动起来!配乐朗读课文。
(屏幕上同时展示四幅画面。 四、作业:
1、如果你是可爱的雨点,你还想落在哪里?在那里做什么? 用“雨点落在---------,在那里---------”的句式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雨点》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也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孩子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他们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常用的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不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一学期来,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学生的拼音和识字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有的同学不听老师提出要求,就提前做,做错的现象。 2、学生区分形近字、形声字比较困难,个别字词的读音拿不准。

3、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如字迹工整、认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特点。

《雨点》效果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写字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多种多样的读书方式,让孩子在快乐中读书、学习。教师还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多识字,这样你会更 聪明。
通过本课的学习,绝大部分孩子能学会生字,会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效果比较好,应该说,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活跃,朗朗的读书声贯穿课堂始终。如果,孩子们的小毛病再减少些,就更好了。
《雨点》教材分析
《雨点》一课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滚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
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图片演示,紧扣字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雨点》评测练习
1、读一读:

落进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2、如果你是可爱的雨点,你还想落在哪里?在那里做什么? 用“雨点落在---------,在那里---------”的句式 3、朗读课文。

《雨点》课后反思
《雨点》这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非常优美,富于儿童情趣的语言,让小朋友认识水的世界。描写了雨点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状态,语言生动形象,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童趣。
一、随文识字,从文入手,让学生融入语言环境
识字教学是一个比较枯燥而乏味的事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发孩子们学习生字的乐趣。上课之时,我先用形象的下雨动画导入,把孩子一下子就吸引到了课堂之中,顺势引导,知道学生读准了字音,又问“雨点又是怎样到小池塘里去的呢?”从而引出词语“落进”请孩子利用表演的方式更清楚地理解“落”的意思,并提醒学生“落”是上下结构,并非左右结构。
二、指导看图,理解字词,读出感情。
我先指导学生们看图、想象,引导学生们初步了解不同地方的水的不同样子,以此来化解难点,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雨点会“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特别是在理解“散步”时,通过让学生表演的方式很好的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块,就显得轻松很多,学生能伴随着文字,读出了别样的风情。读到雨点睡觉时,他们压低了声音,读到雨点散步时,他们稍微提高了声音,问他们为什么要读的高一些时,他们回答我因为雨点这时候在动了呢,读到雨点奔跑、跳跃时,他们读的更有激情了。
三、巧妙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朗读感知。
在讲解本课之前,我设计了精美的动画,比如根据雨点在池塘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不同形态,把小雨点的动作设计成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动画,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从形、声上直接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了更精彩的朗读与展示。
四、注意评价,展示自我。

本节课中,我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学生朗读出色,我赞赏他“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看见小雨点在小溪中悠闲地、自由自在地走着、聊着。如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我立刻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好孩子。大家齐读得棒,我便说:老师也被你们感染了,也想美美的读一读。“学生”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读的不大好,我首先肯定优点,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海洋的大和无边无际读出来,那就更好了。
总之,我还要多多学习,多多研究,力争让我的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雨点》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与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设计本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下雨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雨点的世界。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一、本节课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学生。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它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让文本走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思想交互,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学习《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雨点落到小溪里、河水里、海洋里的姿态,老师引导学生想象:雨点在小溪里睡觉、在河水里散步、在海洋里奔跑,会是什么样?孩子们逼真而又童稚的回答,不但让同学开怀大笑,让在座的老师也感叹:学习原来可以这样快乐!课文学完了,老师又借题发挥:想一想雨点还会落到哪里?会是什么样?结果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得非常形象生动。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从而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自己的内部语言体系,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

我想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读读、说说、做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去创造。让课堂要成为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
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图画再现情境,通过说图,理解课文。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的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与雨点一起来体验池水的平静、溪流的缓慢、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在本节课中,采用边说边出示课件,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四幅画面,创设了一个动画世界,把学生带入图画中去感觉雨点不同的行为动态,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发挥想象相互交流,学生情绪高涨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理解能力。
图画普遍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图画再现了生活的画面,孩子用不着通过语言去理解,一看就明白,本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那些色彩鲜明,意境广远,富于美感的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再现,可使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
所以说,教师理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和意识,以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dc769d9a0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95.html

《小学语文_雨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