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2-03-29 20:12: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武汉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许言锋 王明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430062)

:近年来,中学生的体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体育活动也在受到重视。排球运动是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锻炼和健身价值,但是从目前武汉市中学实际情况来看,排球运动开展情况不容乐观,而且日趋冷落。为了解其原因, 对武汉市中学排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 排球运动 发展 对策

前言

1985年,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迄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排球从开始仅仅是少数人的一种游戏、娱乐的手段,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遍及世界五大洲,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由于排球运动具有严密的集体性、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激烈的对抗性、高度的技巧性、技术的全面性、广泛的群众性等特点,决定了排球运动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参加排球运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力量、速度、灵活、耐力,弹跳,反应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并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而且还能培养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心理素质。也是建设精神文明的一种良好手段。通过排球比赛和训练,可以培养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锻炼胜不骄,败不馁,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等良好作用。

排球运动于1905年传入中国,在我国有着辉煌的历史,中国女排曾赢得了五连冠的殊誉,不仅在世界排球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也在国内形成了不小的排球冲击波,同时也带动了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排球运动的理应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排球运动是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运动项目,非常适合在中学中开展,但发展的现状如何呢?在现状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对于现状我们有什么样的对策和建议呢?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武汉市部分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探求影响我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以期对症下药,谋求适合我市中学特点的开展普及对策,从而为推动我省中小学排球运动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提升我国排球后背力量做贡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武昌、汉口中学11所。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相关著作及国内有关排球运动开展的文献资料。

1.2.2 访谈法

与部分学校的体育实习生进行交谈,就影响排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及相关对策进行了交流。

1.2.3 问卷调查和统计法

11学校体育实习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1回收11份,收率为100 % ,且问卷均为有效问卷;进行了百分书统计。

2 武汉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

2.1 排球场地、器材分析

排球场地,器材是开展排球运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如果在缺少了这些基本条件下谈排球运动的发展,就等于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排球场地和器材现状显得尤为重要。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武汉市中学排球场地、器材现状很不乐观。虽然每个学校都有排球,但是场地很少,占36.4%;而且有排球场地的学校中,排球场地设施并不齐全,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一个学校的排球场地有球网和网柱,其他的都不见踪影,或者放在器材室根本没有拿出来用过。

1 武汉市中学排球场地、器材现状

组别

学校数(总数11

百分比%

有排球的学校

有排球场地的学校

11

4

100

36.4

2. 2 排球师资现状

球运动是一项技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对初学者来说,必须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发、垫、传、扣、拦几大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综合运用,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是很难衔接好的。

在调查中发现,11所中学中有专业排球教师的学校有3所,比例为27.3%,这些专业的排球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只是教授简单的垫球技术,而且课时很少。大多数时间和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师一样教授其他的体育项目。

2.3 排球课、排球比赛、排球课外训练现状

2 排球课、排球比赛、排球课外训练现状

组别

学校数(总数11

百分比%

开设排球课学校数

9

3

1

81.8

27.2

9.0

有排球比赛学校数

有排球课外训练学校数

从表3可以看出,开设有排球课的中学有9所,但是通过沟通发现,开设的这些排球课时是2—5周,最多10节课。所以教学不完整,只是简单的介绍垫球、传球,没再进一步教学,造成该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份量很轻,从而造成技术断层,给以后的按班教学带来困难。

课余训练、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发现排球人才的重要措施。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的排球课余训练、竞赛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不能组队训练的学校占 91% ,从未组织过排球赛的学校占72.8 %。从近几年武汉市各级别的排球赛来看,参加比赛的学校也只有这十几所,且大多是临时组建的。现在经市教委和体委批准为排球传统校的已屈指可数,就是传统学校其景况也大不如前训练、竞赛的整体状况低迷且呈两极化发展趋势。一方面是发展状况较好学校相对减少,主要集中于排球运动传统项目学校,如武汉市七中;另一方面,排球运动日趋萧条的学校数量在迅速扩大。

2.4 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现状和整个武汉市排球环境现状

3 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现状

兴趣程度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学校数(总数11

0

4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多少直接影响排球运动在学校自行发展。虽然是从整体上通过实老师的感受来判断学生的兴趣,但是仍然可以很好的反应学生对排球兴趣程度。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的排球兴趣很不乐观。

排球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区的排球环境,因为兴趣来源于了解。武汉市现在还没有正式的职业的排球俱乐部,临时组建的队伍也很少取的好成绩。我们从媒体上能看到的排球比赛主要是中国女排的比赛,和很少的国家男排以及国内联赛。关于排球运动的商业活动更是少得可怜,这就是武汉市的排球大环境。

3 影响武汉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因素

3.1 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不重视阻碍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

3.1.1 从场地器材、师资分析

由于排球运动的特殊性,就要求学校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场地和器材等物质条件和专业的排球教师,但是从表1可以看出,这些条件大多数中学都不具备,何谈排球运动在中学的发展;师的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现在专业教师来源有两种:一是大专院校体育系的毕业生,另一种是体校退役运动员。根据当前两者的培养模式,两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前者理论水平较高但专项技术相对较差,后者专项技术过硬但理论基础较差。这些都将制约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排球也不例外。 在当前球市低迷、排球不再被人们重视的情况下,大学定向培养的人才受到就业的影响,因而很少有人选择排球专项。另外,业余体校景况更是不容乐观,其生源的招收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作为其中一个冷门的排球了。专业队人员更是有限,且退役的能安心当中小学教师的就更少了。另外,许多在职教师认为,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学习,对于排球教学和训练他们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3.1.2 从教学和竞赛以及课外活动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这些有利于排球发展的活动很少举行,排球课程太少。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掌握动作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我国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正式把排球项目作为球类选学教材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统计表明,体育课中安排有排球教学内容的学校仅36. 17 % ,众多的学校由于受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没有安排排球教学内容,使学生错过了排球动作技能形成的最佳年龄段,主要是由于活动和课程需要花费很大的财力物力和时间,这些几乎都被应试教育占有。竞赛方面,各个学校很难组建一支完整的排球队伍,所以开展不了排球比赛也是必然的了。

从以上两个因素可以看出,这些客观条件是可以达到的,但是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不重视,所以造成了发展中学排球运动的最基础的物质和人力条件得不到保证,从而抑制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

3.2 关于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从表3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学生对排球不是太感兴趣,或者说不太愿意主动去参与排球活动。主要是由于他们接触和了解排球运动太少,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排球环境和氛围。而那些安排了排球教学内容的学校,大多忽视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差异,使得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造成排球教学长期处于一种简单、初级的重复状态,学生的排球学习总是停滞在一种初级水平的尝试中,根本谈不上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无法满足青少年学生渴望通过体育运动展现个人能力、体现自身价值的表现欲望。这种缺乏系统性、渐进性、趣味性且有悖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重视个性发展的教学,势必导致学生排球学习兴趣的下降以及教师排球教学技能的退化

3.3 排球体制及运行机制落后和不健全导致中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受限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已向市场化、职业化方向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下的排球体制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落后了。排球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落后,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近年来,中国排球正一步步向市场化迈进,但缺乏市场规范,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没有建立起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排球产业的市场框架才初步成型,刚拥有初具规模的排球联赛,相对单一的排球俱乐部流动的教练员、运动员人才市场。

再加上排球运动本身都处在不断的发展与改革中,随着一系列规则的推陈出新,随着排球技术结构的不断进化与战术空间的立体化延伸,以及排球开展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国际排坛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国内排球理论界盘根错节的“寻根热”与“反思热”不

同的是,国外的一些有识之士正在积极倡导一场“以未来的观点引导排球运动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想革命。而这种打破条条框框甚至是我们认为痴人说梦的种种“边缘化”的假

想与预测。一些现代的边缘的提法正在模糊着传统的、既定的观点,一些认识上的分歧超脱了简单的对错之分而上升到了一种多元化的思路,而这种“模糊”与“多元”也许正是排球新时期新飞跃的思想起点。

在排球体制相对落后的中国,对体制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

4 武汉市中学排球运动发展对策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促进中学排球运动全面开展

各级有关教育、体育部门及学校主管领导应充分理解后备人才对促进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性,认清中小学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既重视提高,又不能忽视普及,切实加强对基层学校排球运动开展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领导,做到常抓不懈,使管理逐步向制度化、科学化迈进。并通过加大对开展基层学校排球运动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重视、支持与投入,从而推动我省中小学排球运动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

4.2 推进体、教结合,巩固排球后备人才培养

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小学,只有体、教结合才有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土壤。我市各级学校体育的教育、体育部门应在原有“共管”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既明确分工,又密切配合。应定期组织由体、教共同参与的传统项目学校评估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加大管理部门对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效益,同时有助于充分调动各校开展排球运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在政策的制定上,应优化管理,加大对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扶持力度。在给予各校以更大的招生自主权的同时,还要重视深挖师资潜力。对立志于献身基层学校排球事业、能力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校外优秀排球教师及教练员,适当放宽政策,使之得以打破地域或行业等限制,进入到排球传统项目学校中来,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从而为这些学校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师资力量上的保证。

4.3 更新观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排球竞赛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特征,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学校排球竞赛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竞赛的组织应充分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要根据排球项目特点,分层次地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要求的竞赛活动,既要注重提高,又不能忽视普及,这样才能使排球运动更广泛、更扎实地开展起来。各校在组织正规化排球竞赛的同时,提倡开展有实效而非正规化的竞赛活动。比如可开展单项技术比赛、多人制比赛等。各校还可依据自身经济条件,开展小排球、软式排球等娱乐性强、难度不大的竞赛项目。只有非正规的竞赛蓬勃开展起来,经过一段有意识的引进过程,正规的排球竞赛才有可能更扎实地开展起来,校园排球运动才会欣欣向荣。

4.4 走体育产业化道路,探索中学排球课余训练新形式

4.4.1 体育产业化

目前条件下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财力投资学校体育,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能充分满足体育经济发展需要的学校排球运动体制和机制,以此扩大基层学校自身的“造血机能”。各市排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学校不妨充分借鉴那些已经实行有偿训练的传统项目学校的成功经验,由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负责,以俱乐部的形式吸引排球爱好者参加,以此拓宽资金来源,建立起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资模式。这样既可以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同时也可为更多的中学生提供参加排球运动的机会。排球成绩突出的传统项目学校,应主动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赞助,通过与企业联手挂牌成立俱乐部来吸引资金,谋求更大发展。

4.4.2 广告媒体的宣传

随着改革的深入,运动商品化已成必然,广告宣传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重视对中学的广告宣传,对普及排球运动、提高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小范围里报告中小学开展排球活动的情况,组织有关人员编写适合中学生普及排球运动的手册等,有利于营造排球学习氛围。大范围里报道有关国际排球赛事、排球明星的风采和经历等,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排球精神”的传播,明星效应将促进和推动学校排球运动的开展。

4.5 加强区域内部排球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管理的任务之一是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物力与财力资源,以尽可能小的劳动消耗实现提供最优质的体育特殊消费品。从整体来看,我市各地区体育设施普遍是高中好于初中,初中的人力资源最为雄厚,因此为了能使尽可能多的中学生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来,有关部门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一些重点高中体育场地充足、设施完备的资源优势,并适当给予资金投入以完善排球场馆设施,使其在一定区域内成为排球活动基地,打破学校界限,面向周边中学以及普通高中开放场地、设施,以俱乐部性质经营;同时还可借助附近高校排球师资力量的优势,聘请高质量的体育指导员,从而充分发挥区域内部排球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

4.6 健全各级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培养、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排球师资队伍是促进我省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的当务之急。应重视教师学历达标后的继续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我市都要重视对排球教师的培训工作,分层次、经常性地举办岗位培训,促进中学排球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以适应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同时,可成立一个以热心于排球事业的教学一线体育教师为主的排球专项教研组,由各区体育、教育部门领导,负责本区学校排球教学与训练的指导工作,定期组织教学训练研讨、经验交流、邀请运动队表演以及组织竞赛活动等,进而带动各区排球运动的开展。

5 结论与建议

(1) 加大力度改革师范教育,打破基层学校现有的封闭式教师培训体制,使各类学校的师资结构趋于合理,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2)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真正的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 树立全新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积极的学习态度,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迎旭. 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 , 2003

[2]刘祁禄.十大任务,五年完成[J].中国排球,1997,(8):15.

[3]龚德贵.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与后备力量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1,(2):60-62.

[4]佘克敏.排球运动项目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5]张迎春、朱俊虹.全民健身与排球运动的审美娱乐性[J].社会与科学,1996,(1):24-25.

[6 ]黄汉升. 球类运动- 排球[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马启伟. 体育心理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 西安体育学院教材编写组.排球理论与教学[M].陕西: 西安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8.

[9] 苏永生 孟君霞. 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 少年体育训练-20081

[10]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200411

[11]许红峰,黄汉升,韩淑艳,陈俊钦,陈作松,吴秀琴,林呈生.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J]中国体育科技,199905

(作者简介:许言锋,出生年月198610,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6ba4a70029bd64783e2cbb.html

《武汉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