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比的认识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9-06-04 22:33: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内容】《比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这对本节课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阅读课件举例,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美育、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思路】

    一、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以知识获取为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把“什么是比?为什么学习比,比有什么作用?”作为核心问题隐藏在整节课的教学思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比,认识比。

二、体现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数学新课程理念下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知识应用”这一结构框架作为基本教学模式。本课在设计时通过对生活情景的实例讨论,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比的意义和作用。再通过课件展示,以及问题判断等,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对比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全面、系统的构建起新知识的模型。最后通过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帮助学生拓展延伸比的认识,深化比的意义,学以至用,学用结合,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流程:

从学生熟知的缩放照片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体会认识比的必要性,体会比的意义,读写比,求比值。

展示数学史料,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比的的例子,感受比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教具准备】表格、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宝鸡市今年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向全社会招募“创文志愿者”淘气也和大家一样想为创文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上交了几张照片去报名当志愿者,可是组委会却没有通过他的报名,为什么呢?因为淘气的照片有几张跟他本人不像,你们想看看淘气报名时上交的这几张照片吗?请大家看———(课件出示A 、B、C、D、E五张照片)

边看边思考:哪几张照片和A比较像,哪几张照片和A不像?为什么有几张照片和照片A比较像,有几张不像?你猜猜大概和什么有关?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这几张照片放在格子图中,请看,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那么照片A长是(  ),宽是(  )。请大家数一数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几厘米?为什么有几张照片比较像,有几张不像?看看能不能从这些长和宽之中找到答案。

2. 我们观察一下,看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合作讨论,把你们组的发现签写在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表格纸上。

3.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引导。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反馈交流。

预设一:A、B、D三幅照片长和宽都是同时缩放相同的倍数。

预设二:A、B、D三幅照片长都是宽的1.5倍。

A : 6÷4 =1.5

B: 3÷2 =1.5

C: 3÷8 = 0.375

D: 12÷8 =1.5

E: 12÷2 =6

现在谁解释一下为什么图片C和E不太像?

4.观察这里所有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

5.归纳特征,总结比的意义

像上面那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如6÷4又可以说是6:4

读了这句话,你觉得最关键的词是什么?(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实际上就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呢?(相除关系)

反过来,具有相除关系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都可以说成是这两个数的比。

如12÷8可以说成12:8,路程÷时间=速度,可以说路程:时间=速度等等。

6.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先看书阅读课本有关内容,然后看课件小结。)

7.播放课件,学习数学史料,了解比的历史,沟通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17世纪,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 中间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比号。

看了这个资料后,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分数线和除号有亲缘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比 (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除法    (一种运算)   分数(一种数)   

前项   被除数   分子   

比号   除号   分数线   

后项   后项        分母   

      比值   商       分数值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观看ppt课件,了解生活中的比。

(1)人身体上的比。

婴儿的头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4。

成年男子的肩宽与头长的比约是2:1

两手平伸的长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约是1:1。

人的心脏与拳头的比约是1:1。

(2)福尔摩斯侦探术里的比。

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1∶7。

福尔摩斯发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他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推断?

(3)体育赛事中的比分只是一种计分形式,不是数学课上探讨的比。

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以4 :0  的优异成绩获得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

(4)比的后项和前项单位要统一。

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的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强说他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

1:173。小强说得对吗?

2.六(1)班有30名同学,其中男生16人,女生14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3.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    )。

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比是(    )。

(四)畅谈收获,渗透美育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上谁表现最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2.听说过黄金比吗?大家下课以后查一查有关资料,我们下一节课再交流。

【板书设计】

板书:比的认识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6 : 4 = 1.5 读作:6比4

6  : 4  =  6 ÷ 4  =  1.5

 【教学反思】

为学生创设探究空间,经历探索过程,得出比意义。在探索中发现比和除法的之间的关系。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认识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课堂练习中巩固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a92e25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3.html

《六年级上比的认识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