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经历

发布时间:2011-03-10 00:57: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巴菲特的投资经历

1944年,14岁,他将节约下来的1200美元投资买下40英亩农田。

1945年,15岁,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他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的黑板上抄写股价。后来,他投递华盛顿邮报,每月可获得175美元。

1947 年,17岁,在他的中学的高年级那里,巴菲特与他的一个朋友花25美元买下了一个旧的弹球游戏机,并将它放在一个理发店。在数月之内,他们就在不同的位置拥有了三个这样的游戏机。就在那一年底,他们以1200美元将这些业务卖给了一个战争老兵。此时,他送报已挣得了5000多美元。他的父亲建议他应该上大学,

1949年,19岁,他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大学毕业后,J.C.佩恩先生提供给他一份工作,但被他拒绝了。他仅用三年的时间大学毕业。他的储蓄这时已达到9800美元。

1950年,20岁,他申请到哈佛商学院学习,但被拒绝。他最终在哥伦比亚大学注册,并从师于两位著名的证券分析家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和大卫多得教授。

1951年,21岁,他发现本杰明格雷厄姆当时正在GEICO任董事。他乘火车到华盛顿,并直接去GEICO总部敲门,直到门卫允许进入,在打听之后,他发现有人在6楼办公室工作,这个人便是公司的财务副总监。当巴菲特问他有关企业和保险的一般问题时,他们谈了数小时。

巴菲特毕业后想去华尔街找工作。他的父亲和格雷厄姆都劝他不要去。巴菲特回家并开始和苏珊汤普逊约会。他买下了Texaco加油站作为一个副业投资,同时,他开始做股票纪纪人。在此期间,巴菲特也学习了戴尔卡内基公共演讲课程。利用他所学到的东西,他感到更加自信,并足以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一个夜校讲授《投资原理》。他所教学生的平均年龄是他的两倍多(当时他才21岁)。

1952年,22岁,巴菲特与苏珊汤普逊在当年4月结婚。他们租了一套公寓,每月租金65美元,并在当年拥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苏茜。

1954年,24岁,本杰明格雷厄姆给巴菲特打电话,并在他的合伙公司给巴菲特提供一份工作。他开始的年薪是12000美元。这时,巴菲特已有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霍华德。

1956 年,26岁,格雷厄姆退休,他的合伙公司垮台。自离开大学6年来,巴菲特的个人储蓄从9800美元增至14万美元。巴菲特的家搬回奥马哈的家。51日,巴菲特创立了巴菲特协会。7个家庭成员和朋友总计投入10.5万美元。巴菲特自己投资仅100美元。年底前,他创立另外两个合伙企业。

1957年,27岁,他又建立了两个合伙企业,他当时在他们家管理着5个投资合伙公司。这时,他们有了第三个孩子彼得。巴菲特购买了一个五卧室的房子,并进行粉刷,总计花费31500美元。从那时到现在,他就一直住在那里。

1958年,28岁,他的最早的合伙企业已发展到第三年,合伙人的钱已变成了两倍。

1959年,29岁,巴菲特被介绍认识Charlie Munger,此人最终成为了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董事局副主席,他是公司成功的一个主要角色。他俩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1960年,30岁,巴菲特请他的一个合伙人(此人是博士)另找10个博士,希望他们各自愿意将1万美元投入他的合伙企业。最终有11个博士愿意投资。

1961年,31岁,由于合伙企业已值数百万美元,巴菲特将他的第一个100万美元投资在一个风车制造公司。

1962 年,32岁,巴菲特和他妻子苏珊一道返回纽约,花数周找过去的熟人筹资。在行程期间,他发现了几个合伙人,便筹到几十万美元。那时以10.5万美元开始的巴菲特合伙公司,现在已值720万美元。巴菲特夫妇各持有资产超过100万美元。于是,巴菲特合并了全部合伙企业,并将它们并入巴菲特合伙有限公司。公司也被迁移至Kiewit Plaza,一个实用但不豪华的办公室(他们一直继续到今天)。合伙企业的最低投资额从25000美元提高至10万美元。

当年,巴菲特发现了一个纺织制造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它正以低于每股8美元的价格在出售,于是,他开始收购该股票。

1963年,33岁,他分三次卖掉了他在Dempster的投资。那个几乎不值钱的公司已被巴菲特打造成了一个股票组合,在他投资时仅值200万美元。巴菲特合伙公司成为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最大股东。

1964年,34岁,由于欺诈丑闻,美国快递公司股份跌至35美元,当全世界都在抛售该股票时,巴菲特开始买进全部股票。

1965 年,35岁,巴菲特的父亲逝世。在与沃特迪斯尼会面后,他开始买入迪斯尼的股票。他投资400万,相当于迪斯尼公司5%的股权。同时,他以两倍于他所支付的价格卖掉了美国快递公司股票。在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董事会上,巴菲特计划组建一个企业集团,并控股 Berkshire Hathaway,他任命Ken Chace为新总裁,负责运作该公司。

1966年,36岁,巴菲特的资本净值达到685万美元。

1967 年,37岁,Berkshire支付了第一次红利,也是唯一的一次,每股10美分。10月,巴菲特给他的合伙人写信,告诉他们在60年代的牛市中不要找便宜货。他的合伙公司当时值6500万美元。他曾短暂地考虑过离开投资,并购买其他股权。美国快递公司已暴涨至180美元/股,从而使他的合伙企业获得了 2000万美元的利润,当初他的投资额为1300万美元。

在巴菲特的直接指导下,Berkshire Hathaway获得了英国国民保险公司,它支付了860万美元。巴菲特成为了爱荷华州颇有名望的文科学院——Grinnell学院理事,并以托管人的身份打理学院七八十个机构的捐款。该学院现在已成为全美获捐赠最多的文科学院。这时,巴菲特的资本净值超过1000万美元。

1968年,38岁,巴菲特合伙公司所赚超过了4000万美元,所带来的总价值达到1.04亿美元。巴菲特进入Grinnell学院理事会。

1969年,39岁,随接着他的最成功的一年,巴菲特关闭了合伙公司,并清算资产给合伙人,用于结算支付的是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股票。这时,巴菲特个人资本净值达到2500万美元。

1970 年,40岁,巴菲特合伙公司完全被解散,并清算了它的资产。巴菲特拥有Berkshire Hathaway发行股本的29%。他任命自己为公司董事会主席,并开始给股东写年度公开信。Berkshire Hathaway使45000美元从纺织业转变成470万美元的保险、银行和投资业。

1971年,41岁,在他妻子的请求下,巴菲特在Laguna海滩购买了一套15万美元的夏天住的房子。

1973年,43岁,股票价格开始下跌。在巴菲特的指导下,Berkshire公司以8%的年息票据借钱。Berkshire开始获得了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成为该公司董事长Katharine Graham的亲密朋友。

1974年,44岁,由于股价下跌,Berkshire组合投资的股票价值开始下降。巴菲特的个人财富缩水超过50%

1977年,47岁,Berkshire3250万美元间接购买了《布法罗晚间新闻》。这一年,苏珊离开了巴菲特,尽管没有正式办理离婚手续。这件事却使巴菲特痛苦不堪。

1978年,48岁,苏珊将巴菲特介绍给Astrid Menks,巴菲特最终与Astrid Menks生活在了一起。这也正是苏珊的希望。

1979年,49岁,Berkshire开始获得ABC公司,成交价为每股290美元。巴菲特资本净值为1.4亿美元。然而,他仍旧过着每年5万美元年薪的生活。

1981年,51岁,Munger与巴菲特创建了Berkshire慈善基金捐款计划,允许每个股东公司利润中的一些捐赠到他或她个人的慈善基金。

1983年,53岁,巴菲特以6000万美元购买了内布拉斯加州家具商业中心。年底公司股票组合投资价值达到13亿美元。Berkshire交易价格开始达到每股775美元,年底便上涨至1310美元。巴菲特资本净值达到6.2亿美元,他第一次进入福布斯400强。

1985 年,55岁,在运作数年后,巴菲特关闭了Berkshire的纺织厂。他拒绝投入另外的资本进去。巴菲特花3.15亿美元收购了Scott & Fetzer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商品包括真空吸尘器和世界知识百科全书。巴菲特在ABCCapital Cities之间展开兼并。他被迫离开华盛顿邮政董事会,因为联邦立法禁止他在Capital CitiesKay Graham's Washington Post两个公司同时担任董事。

1986年,56岁,Berkshire股票价格达到3000美元/股。

1987年,57岁,10月,全美股市暴跌,结果,巴菲特损失了市值的25%Berkshire股价从4230美元/股下跌至3170美元/股。

1988年,58岁,巴菲特开始买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最终购得了公司7%的股份,价值10.2亿美元。它成为Berkshire最有利可图的投资。

1989年,59岁,Berkshire的股价从4800美元/股涨至8000美元。巴菲特的资本净值增至38亿美元。

1997年,67岁,巴菲特购买了将近1.3亿盎司的白银作为投资,当时价格为每盎司6美元。2006年,他披露了他已卖掉这些贵金属。

2002年,72岁,巴菲特买入价值110亿美元的美元兑其他货币的远期合同,到20064月,他的这些合同的所赚超过20亿美元。

2003年,73岁,截止1231日,他来自上一年的合同所得超过6亿美元。

2005年,75岁,由于美元趋强,来自2002年合同的所得减少,卡特里娜飓风导致Berkshire再保险承担了巨大的损失。

2006 年,76岁,巴菲特被和Berkshire Hathaway公司面临许多困难。这一年,巴菲特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包括Business Wire RussellPacifiCorpISCAR Metalworking,以及Agro-Logic——一个小的农业制造公司。Iscar Agro-Logic是两个以色列公司。

巴菲特理论概述

巴菲特理论包括了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与费雪的基本面深入研究,加上其本人特有的忍耐力,而成为了一代投资大师。在中国股市中我们不停地在寻找能够象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中石油那样值得投资的股票,在这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断地成长,思想也在不断成熟。

巴菲特与现代证券投资理论

如果你今天买进一种股票并打算明天卖掉它,那你就进入了一桩风险买卖。预测股票短期内涨落的成功机会不会比掷硬币预测的结果好到那儿去,你会有一半的时间输掉。

然而,如果你延伸时间段至几年,并假设你刚开始的购买是明智的,你卷入

危险交易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这是意味深长的一件事。

巴菲特论多元组合

多元化只是起到保护无知的作用。如果你想让市场对你不产生任何坏作用,你应当拥有每一种股票,这样做没有错呀。这对于那些不知如何分析企业情况的人来说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战略。

巴菲特论有效市场理论

如果有效市场理论是正确的话,除非靠机遇,否则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或团体能取得超出市场的业绩。任何人或团体更无可能持续保持这种超出寻常的业绩。有效市场理论的倡导者们似乎从未对与他们的理论不和谐的证据产生过兴趣。很显然,不愿宣布放弃自已的信仰并揭开神职神秘面纱的人不仅仅存在于神学家之中。

关于有效市场理论为什么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l 投资者不总是理智的。按照有效市场理论,投资者使用所有可得信息在市场上定出理智的价位。然而大量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并不拥有理智期望值。

2 投资者对信息的分析不正确。他们总是在依赖捷径来决定股价,而不是依赖最基本的体现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

3 以业绩衡量杠杆强调短期业绩,这使得长远角度击败市场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投资者的头号大敌不是股市,而是他们自身。尽管拥有超级的数学,金融,财会技能,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可能在投资过程中获利。

除非你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股票跌到只剩买进价格的一半,而还能面不改色,不然你就不应该进入股市。

不被市场情绪所左右

长期以来有效市场理论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根深蒂固。巴菲特对些显得不屑一顾。他说当人们因贪婪或惊吓的时候,他们时常会以愚蠢的价格买进或卖出股票。

认识市场先生

格雷厄姆说,形成投资者心理,是一个从资金上到心理上都为市场出现不可避免的上下波动做好准备的过程。你不仅仅是从理智上知道市场下挫即将发生,而且从感情上镇定自若,从容应对,就像一个企业家面对不具吸引力的报价一样:不予理睬。一个真正的投资家极少被迫出售其股票。而且在其他任何时候他都有对目前市场报价置之不理的理由。

投资者如何能保护自己

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当某事与金钱和投资相关时,人们经常会判断失误。一个关键的问题于我们的脑子在分析问题时善走捷径。我们轻易地跳到结论上,被人操纵。

首先,从理智的角度考虑,哪些是真正控制股权的因素?其次,哪些是潜意识里自动产生出的潜在影响?这些影响总体来说是有用的,但经常误导我们。

利用这双重分析来投资决策:首先考虑理智预期和概率;然后仔细评估心理因素的影响。

知识与直觉的运用

了解自己所知有限

跟着感觉走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行为的解释

过度自信:就自信本身来讲,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度自信则是另一回事。许多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发生判断失误是因为总体来说人们过于自信。

反应过度倾向:行为学家了解到,人趋向于对坏消息反应过度而对好消息反应迟缓。

躲避损失心理:根据行为学家的观点,人遭受损失产生的痛苦远大于获得的欢愉。

心中的账目:指的是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赚钱预期的习惯。它显示出市场的价值不仅仅是由信息的总量所决定的,也是由人们加工处理这些信息的方法所决定的。

对风险的容忍程度:所有的金融心理学聚合在一起,反映在你身上,就是你对风险容忍的程度。根据研究,具有高度风险承担倾向的人绝对是属于内在人的一类。

理解和分析投资心理:充分了解人的能动性对自身投资是非常有价值的,原因有:

1. 你会掌握一些基本指导原则从而避免犯最平常的错误。

2. 你将及时认识到别人所犯的错误并从中受益。

当成千或成百万的人都犯判断失误的错误时,这种集体的力量将会将市场推向毁灭的边缘。令人感到特别惊讶也值得所有投资者注意的问题是,投资者往往对自己的错误决策毫不觉察。

选择最值得投资的行业

真正决定投资成败的是公司未来的表现:因为投资的成绩是由未来而定,所以行业的性质比管理人素质更重要。毕竟,人心莫测,管理人可以变质,但整体行业情形一般不会那么容易变相。

观察消费者动态:成功投资者具有无以比拟的稳定心态,是与密切关注消费者市场动向分不开的。

不熟不做,不懂不做:简单易懂,行业性质明确,有稳定收益,业绩可以预期的股票。

揭示股市预测的荒谬

股市预测专家存在的唯一价值,是使算命先生更有面子而已。

预测的危险性:人类有一种深切的心理需求要掌握未来,或许对未来无所知的感觉太令人不舒服,以至于我们忍不住地被那些能解除这种感觉的人所吸引。

三层分离预测法:职业投资家他们对多数市场波动感激不已,他们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企业未来几年将做什么,相反,许多著名的券商现在集中精力预测其它券商在未来几天将会做什么。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里投资:由于每个单一能因仅有有限的知识,每个人都看到了趋势但没有人能解释趋势是由什么引起的。由于市场上的所有能因都彼此呼应,一个价格趋势就形成了。正是这个趋势带领人们进行各种预测。

对格局的重新认识:通过研究正确的部位和正确的层次。尽管经济和市场总体来说是复杂和庞大的,以至于我们无法预测,但是在公司这一层面的格局是可以被认识的。在每个公司的内部都存在着公司的格局,管理格局以及金融格局。假如你研究这些格局,多数情况下你对公司的未来可以做一个合理的预测。巴菲特集中全力研究的正是这些格局而不是几百万投资者的不可预测格局。

反传统的思考

不按牌理出牌:未来的情况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我们只是设法在别人贪心的时候保持戒慎恐惧的态度,惟有在所有的人都小心谨慎的时候我们才会勇往直前。当股市已经一片看好声中,你将付出很高的风险与价格进场。

特立独行:萧伯纳说过:世故者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而特立独行者却坚持尝试要改变世界来适应自己。

1. 不需要阅读证券公司的报告。巴菲特说过:只有在华尔街,你才会看到有人开劳斯莱斯上班,却听取搭地铁上班者的意见。

2. 不相信技术分析。试问:你有看过技术分析师鼓励他孩子以他技术分析法选股投资吗?但他们可能会鼓励孩子学他当技术分析师,尤其是当你明白这个行业可以不停地吸引到还未烧到手的人一试,而且每一个课程你可以每人收取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学费。每个技术分析师都深懂期货经纪人也懂得的致富秘诀:只要自己不玩,肯定发达。

3. 揭示投资组合保险的谬误。最佳的投资法是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细心的看管这个篮子。最好是把它抓紧紧。

利用市场的非理性致富

自律愚蠢:自己的自律,和别人的愚蠢。

利用市场情绪:就短期而言,股市是个情绪化的投票机器,但就长期而言,它却是个准确无比的天平。不要预测市场的走势,因为那将是徒劳无功的。

市场机制如何刺激股价创造买卖点:不论当时的经济或企业状况为何,股票市场的技术机制会导致证券价格崩溃,这种非理性的经济行为,会更进一步替那些以企业现况为依据的投资人创造最佳的买点。这种股市机制现象和寻求短线获利的观点是不同的,因为前者起因于单一企业的异常现象,后者起因于一般的经济循环。股市机制现象实际上是股票市场买卖方式所造成的一路非常吊诡的状况。其中的关键在于某些投资策略,如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或套利,这两项投资策略将随着整个股市价格的变动而屡建奇功。

股市组织架构的问题可能是诸多混乱的分裂点。当人们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经历了财富上的巨额损失,都会急于出手手中持股并保持观望态度,直到市场趋于稳定为止。这种状况为我们制造了一个练习以企业眼光进行投资的大好机会。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及所衍生出的买进时点,我们将看看在股市机制下所发生的二个不同的金融风暴。

股市机能:许多不同的股票投资哲学可以被拆解为二种不同的策略;一是短期投资,另一种是长期投资。在一个完美的投资竞争世界里,任何有关某公司的讯息都会被持有上述二种不同策略的投资者加以解读和定义。相对地,他们据此决定了该公司的股价。我们知道市场上做短期投资的行为非常普遍,从而成为主导股价的力量。这是策略市场上持有企业观点以进行长期投资的买主做买卖决策的地方。然而,也有很多时候市场上这些与公司有关的资讯对股价变动之影响微乎其微。

1 1901年股市崩盘:这件事情给我们一个教训:股票有时候的下跌并不是因为景气萧条或处于景气循环的环境,也不是因为公司盈余欠佳,或是总体经济情势逆转,更不是对企业发展不利的讯息传出市场,发生的原因是投资人放空。其它交易员担心类似的事件会波及其它公司,而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于是信心开始动摇,并加入疯狂的抛售行列。

2 1987年股市崩盘:固定的投资组合避险策略加上特殊事件发生正好击中其策略中的要害所在,加之投资组合避险策略的恶性循环,使所有人加入了疯狂的抛售行列。

这样的情况将会一再重演,因为愚蠢和贪心会永远存在,但却带给理性投资者机会……

自己才是头号大敌

成功的投资家需要培养一种性情。股市的经常波动容易使股民产生不安定的感觉,从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你要对这些情绪耐心观望,并随时准备采取一日千里的行动,哪怕你的直觉呼唤你做出相反的行为。

基金经理人像旅鼠:旅鼠生育力极强,而死亡率极低,所以短短几年之内,数目就很惊人。当他们的数目飙升到某一个地步时候,它们就会开始在晚间朝着海边的方向移动,不久后它们也敢在白天走动。平时它们所害怕的动物,这时它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因此不少旅鼠就这样被吃掉,有些则饿死,有的呢,却是遇上意外死亡,担是大部分的旅鼠都能够抵达目的地--海边。到了海边它们就跳下海,一直不停地游泳,游到它疲劳过度而死。

集团的疯狂:指明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不对的事,却因其他人也都在做,而不得不做的不健康现象。经济蓬勃发展时,像沃尔玛百货公司那样良性的削价是好事,但在经济萧条时,以低于成本价格求存,象当年的电视机大减价,手机削价的竟争,以致现在汽车行业的恶性竟争,必将使公司陷入困境,投资者应该避开这种的公司,巴菲特称之为在流沙中挣扎,越是挣扎,越快往下沉。这个时候,不动才是上上之策。

自律就是理性。自律就是当别人疯狂时候,惟你独醒。自律就是不陷入前文所述的集团的疯狂,适逢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掉进流沙中,百般挣扎,越陷越深的时候,惟你采取不动的策略,留下力气,等待好景的到来,大家都已筋疲力尽时,才大展身手。巴菲特曾说过,知道自己做错了,但还在加倍努力的,是最傻不过的行为。但人性常情是,大家都错就是对的。这个时候能够避免群众自毁的,就是投资自律。

全面收购一个企业与购买该企业的股票,基本上是没有差别的。我们要较倾向于拥有整个企业,因为这样一来,他可以直接参与像资本分配这些重要的决策。无论是收购整个企业,或是持有该企业的部分股份,都遵守同样的权益投资策略:寻求我们所了解的,且利于长期投资的公司。同时,该公司的管理阶层必须诚实且具备充分的才能,最重要的是价格要吸引人。

合理的投资原则及其应用

企业原则:我们在投资时候,要将我们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师或总体经济分析师,更不是有价证券分析师。也就是说在评估一项潜在交易或是买进股票的时候,以企业的观点出发,衡量该公司经营体系所有的质与量的层面。将注意力集中在尽可能地收集有意收购之企业的相关资料,主要可分成下面三个项目:

1、该企业是否简单且易于了解?

2、该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

3、该企业长期发展的远景是否被看好?

经营原则:管理人员的最高赞美是,永远以身为公司负责人的态度作为行事与思考的准则。管理人员把自己看成是公司负责人,就不会忘了公司的最主要目标--增加股东持股的价值。同时,他们也会为了进一步达成这个目标而做出理智的决定。

1、管理层是否理性?

2、整个管理层对股东是否坦白?

3、管理阶层是否能够对抗法人机构盲从的行为

以一个名声卓著的经营管理体系去拯救一个经济体质欠佳的企业,结果必然是徒劳无功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评定管理者的能力,是一种排除量化指标的主观判断行为。但是,还是有一些量化的数据可以应用。这里指的是那些用以评估经营绩效的标准:股东权益报酬率,现金流量以及营业毛利。

财务原则:

股东权益报酬率:注重权益回报而不是每股收益。

股东盈余:现金流量的习惯定义是:税后的净所得加上折旧费用,耗损费用,分期摊还的费用和其它的非现金支出项目。此定义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因素:资本支出。相反所谓的股东盈余指的是公司的净利加上折旧,耗损,分期偿还,分期摊销的费用,减去资本支出以及其它额外所需的营运资本。

找寻高利率的公司:真正优秀的经营管理者是不会早上一起来才说:好,今天我要削减开销。就像他不会是早上醒来才决定呼吸一样。

市场原则:股市决定股价,至于股票的价值则由分析师来决定,他们在衡量过各种有关公司的营运,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特性等已知资讯后,做出判断。

股票的价格与其价值并不一定相等。有效率的股票市场,股票价格将会立即反映出各种有利的讯息。当然我们知道现实状况并非如此。证券的价格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上下波动,而且并非所有的涨跌都合乎逻辑。

理论上,投资人的行动取决于股票价格和实质价值之间的差异。如果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该公司股票的每股实质价值,一个理性的投资人应该会购买该企业的股票。相反的,如果股票的市场高于它的实质价值时,则投资人不会考虑购买。随着公司经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分析师各阶段的特性,以市场价格为比较基准,重新评估公司的股票价值,并以此决定是否买卖及持有股票。总之而言,理性的投资具有两个因素:

1. 企业的实质价值如何?

2. 是否可以在企业的股价远低于其实质价值时,买进该企业的股票?

决定实质价值: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投资人总是习惯性地厌恶对他们最有利的市场,而对于那些他们不易获利的市场却情有独钟。巴菲特告诉我们企业的价值等于运用适当的贴现率,折算预期在企业周期内,可能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理想价位买进:如果你能回答买什么股票用什么价格买这两个问题,你就成功了。从商业观点出发,在反复询问的,不是正在上扬的股价而是所投资的行业是否能赚钱,如果是,能赚多少?一旦这些数字确定了,股价所能给的利润就能计算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在容易了解,和具有持久的经济力量基础,且把股东放在第一位的管理者所管理的公司上,并不能保证成功。首先,投资者必须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同时公司必须符合投资者对企业的期望。

巴菲特所持有的股票特点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2-16 23:33 | 提问者:忒黄忒暴力了

都说巴菲特是投资大师 那么巴菲特他持有的股票有什么共同的特性?

最佳答案

主要是从持有该股票的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来考虑

巴菲特原则

对巴菲特来说,购买一家企业100%的股份与只购买部分股份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但巴菲特更愿意直接拥有或控股一家企业,因为这可以允许他去影响企业经营及价值形成最重要的方面:资本的分配。如果不能直接拥有一家公司,巴菲特会转而通过买入普通股来持有该公司的部分股份。这样做虽然没有控制权,但这一不足可以被以下两个明显的优点补偿:(1)可以在整个股票市场的范围内挑选,即选择范围更广泛;(2)股票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寻找价格合适的投资。不管是否控股,巴菲特始终遵循同样的投资策略:寻找自己真正了解的企业,该企业需具有较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前景,并由既诚实又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最后,要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认为,当我们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作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宏观经济分析家。巴菲特在评估潜在可能的并购机会或购买某家公司股票时,总是首先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看待问题。系统、整体地评估企业,从质和量二方面来检验该企业的管理状况与财务状况,进而评估股票购买价格。

企业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认为,股票是个抽象的概念,他并不从市场理论、宏观经济思想或是局部趋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相反,他的投资行为是与一家企业是如何运营有关的。巴菲特总是集中精力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深层次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的业务是否简明易懂?

2.企业经营历史是否始终如一?

3.企业是否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前景?

管理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付给一名经理最高的奖赏,是让他自己成为企业的股东,即让他将这家企业视为自己的企业。这样,经理们不会忘却公司的首要目标——增加股东权益的价值,而且会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以尽力实现这一首要目标。巴菲特很欣赏那些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如实地向股东汇报,并有勇气抵制巴菲特所说的惯例驱使影响的管理者。

巴菲特对有意向收购或投资的企业管理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理性?

2.管理者对股东们是否坦诚?

3.管理者是否受惯例驱使

财务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评价管理和获利能力的财务方面的准则,是以某些典型的巴菲特信条作为基础的。比如,他并不太看重每年的经营结果,而更关心四、五年的平均数字。他总说,盈利企业的回报并不是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时间那样一成不变的。他对那些虽然没有实际价值,却靠在会计上耍花招而获得惊人的年终业绩数据的做法相当反感。他以下面几个准则作为自己在财务评估方面的指导:

1.集中于权益资本收益,而不是每股收益。

2.计算股东收益

3.寻找经营利润率高的公司股票。

4.对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确认公司已经产生出至少1美元的市场价值。

市场方面的准则

从理论上说,公司股价与其内在价值的差异,决定了投资人的行为。当公司沿着它的经营生命周期不断发展时,分析家们会重新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其市场价格的相对关系,并以此决定是买入、出售还是继续持有该公司股票。总之,理性投资有两个要点:

1.这家企业真正的内在价值有多少?

2.能够以相对其价值较大的折扣买到这家公司股票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5c7a2a30029bd64783e2c13.html

《巴菲特的投资经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