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18-05-21 17:34: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初三二模试卷

(友情提醒: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积累与运用(20)

1.古诗文默写。(10分)

化作春泥更护花。

江春入旧年

⑶后值倾覆,

⑷角声满天秋色里,

征蓬出汉塞,

⑹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有异曲同工之妙。

《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灭(jiān 护(bì jù 忍俊不jīn

B然(cù 蚀(xiāo 良(xùn 相形见chù)

C言(zhēn 巾(guān xiào) 浑身xiè

D(guī) 羸弱( léi qī 笑大方yí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著地追求着真善,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 A );更甚至,它还未及瞥一眼那夜幕下美丽灿烂的星海苍穹,未及静静地谛听一声那宇宙深处的清纯之音,它就已被意想不到的庸俗与险恶一下子毁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

因为,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美丽之所以永恒,正在于生命的( B )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

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A.搁浅 搁置 B.底蕴 涵养

⑵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斯威夫特所著《格列佛游记》以尖刻辛辣的讽刺文笔描述主人公格列佛在四个不同国度遇到的奇闻趣事,抨击十八世纪英国的政治、法律和对外政策等。

B.《论语》《礼记》都是儒家经典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庄子》亦称《南华经》也是道家经典之一

C.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等题目中的“铭”、“记”、“表”,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D.杨志虽是名门之后,但命运坎坷。先因失陷花石纲而流落他乡,又因怒杀牛二而被发配充军,最终因丢了生辰纲而不得不连夜投奔梁山。

.古诗文阅读(19)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6分)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痛哭。故昏昏默然,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

A./置酒而招之

B.常著/文章/自娱

C./则不择地/斯寝矣

D./酒德/游于/人间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饮辄尽 戚戚于贫贱 倏然而来 途何为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A.①旧知其如此 故人不独其亲

B.①每有 迁客骚人,多于此

C遂行其 颇示己

D天下大抵可 于是入朝威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1)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

(2)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

译文:

9. 【甲】【乙】两文的人物除了有嗜酒、少言的的共同点,还有那些共同点?(2分)

答:

() 古诗词鉴赏。(3)

10.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波涛汹涌的环境里,风猛水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使人胸襟开朗。

C.诗歌颈联历来脍炙人口,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D.尾联由感时而转为思乡。岁暮腊残,神驰故里,面对眼前“江南佳丽地”,想到自己异乡飘泊的生活,表现出对家乡的真挚的谴绻与怀恋。

现代文阅读(38)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10)

“别装傻!”B的眼盯住A:“大概你也有个积蓄,拿出来买条命!我一个月还没你挣的多,得吃得穿得养家,就仗着点外找儿,跟你说知心话!你想想,我能一撒巴掌把你放了不能?哥儿们的交情是交情,没交情我能来劝你吗?可是事情是事情,我不图点什么,难道教我一家子喝西北风?外场人用不着费话,你说真的吧!”

“得多少?”A坐在了床上。

“有多少拿多少,没准价儿!”

……

A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了拳头。

“动手没你的,我先告诉你,外边还有一大帮人呢!快着,拿钱!我看面子,你别不知好歹!” B的眼神非常的难看了。

“我招谁惹谁了?!” A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

“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 B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

A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我看看!”B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

A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

“就是这点?”

A没出声,只剩了哆嗦。[来源:学科网]

“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朋友是朋友。你可也得知道,这些钱儿买一条命,便宜事儿!”

A还没出声,哆嗦着要往起裹被褥。

“那也别动!”

“这么冷的……”A的眼瞪得发了火。

“我告诉你别动,就别动!滚!”

A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

11.上述语段选自《 》,作者是 (人名)选文中的A (人名)B , (人名)概括选段所记叙的故事情节是 5分)

12.读完选段,结合这部长篇小说的内容,体会原来A起先是一个 样的人,后来变成为一个

样的人4分)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回答问题。(12)

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来源:学科网]

①“3·15”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人们还在谈论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到消费者的数据权利。比如,一则“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就持续引发舆论关注。有网友自述: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特定酒店,朋友的账号显示只需300元,自己的账号则要380元。相同的房间,不同的价格,这算得上算法的“功劳”。通过深挖消费者过往消费甚至浏览记录,让算法洞悉消费者偏好,不少互联网平台清晰地知道消费者的“底牌”,于是就有了上述的看人下菜碟。

②明明是明码标价却能暗度陈仓,消费者只能大叹防不胜防。随着新闻的发酵,身边也有朋友做了类似小实验,发现上述情况绝非个案:同在办公室的甲与乙同时打开某打车APP,呼叫起终点相同的快车(平价车)。但发现,平时常呼专车(高端车)的甲,显示价格就比平时只用快车的乙略高。因为信息不对称,这样的手法显得很隐蔽很“高明”,能通过赚取更多消费者剩余来获得超额收益,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欢天喜地拥抱新经济,认准了平台反而深受其害,这真的成了“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③有人说,这是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差别定价并非一定是坏事。飞机头等舱价格总是数倍于经济舱,演唱会内场座位必然高价,企业版软件总比家庭版贵很多,它们并不是比普通座、大众版“好”那么多!这样的定价策略之所以被接受被实践,不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更基于这样的大前提:它有助于扩大消费群体,保证产品供给,从而增进社会总体福利。然而,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定价,尤其是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价的情形,并不在其列。为了获得灰色超额利润,它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不为价格法所允许。

④从年初支付宝个性化年度账单引发的大数据信任危机,再到“大数据杀熟”的案例,大数据时代普通消费者的弱势处境暴露无遗。尽管互联网从诞生之际,就被冠以“透明”美誉,但今天看来,这份透明是非对称的。一方面,平台化意味着新的中心化,平台手握海量数据,对个人生活轨迹以及消费偏好精准画像,让个人无处藏匿;另一方面,就像“大数据杀熟”案例所展现的,平台可以有所隐瞒,只以“有限真实”示人。这样的权力结构,像不像站在一只望远镜两头对视的人:一方看到了对方无限放大清晰的像,另一方则只能看到一个极度缩小的黑点?

⑤当然,这绝不是说大数据带着原罪,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要避免“技术的贪欲”,既要求拥有技术者不丢失克制的美德,更应构建与大数据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权利观念。毕竟,面向万物互联的未来,大数据的深度利用与广泛共享是无法扭转的趋势,无论是通过大数据营销快速撮合交易,还是依靠大数据分析完善社会治理,数据正在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换个角度说,当大数据无孔不入,也要谨防数据规则远远落后于数字生活,尤其要避免一些“数据王国”滥用数据权力。只有保证普通用户数据权利与平台数据权力间的大致平衡,才能为大数据的长足发展,赢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间。

⑥从深层次上说,大数据使用引发的几次公众信任危机,与人们对于技术运用的期待,是一体两面的。当网约车踢出了黑车,当12306挤出了“黄牛”,全社会已经倾向于相信:新技术的使用,不仅能让社会更有效率,更可以激发诚信透明的商业伦理和商业文明。这一份期待,也当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商业自觉与技术伦理共识。(《人民日报》(20180323日)

13.针对“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的疑问,作者给出的观点是什么?(3)

答:

14.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3)

答:

15.第②段中作者说“一则‘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就持续引发舆论关注。”结合文本思考“大数据杀熟”应该怎么理解?(2)

答:

16.结合文本,概括“有人说,这是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差别定价’”和从“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所谈的‘差别定价’的不同?(4)

答:

(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问题。(16分)[来源:Z&xx&k.Com]

叶子时期的梅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来源:||]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

⑾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选自《名作欣赏》)

17.这篇文章的思路,概括起来说是由 梅到 梅。(请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2)

18.请指出“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这句话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

19.文中第⑧段说:“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这里的“长久”和“佳美”分别体现在哪里?请联系上下文回答。(4)

长久:

佳美:

20.文章结尾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你如何理解这句话。(6)

答:

作文(63)

21.题目:从此,我不再________63分,含书写分3分)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来源:Zxxk.Com]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542bb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a.html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