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精品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23 16:31: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精品导学案

散文 利奥波德 教、学案

教学时间:课时 总课时(

教与学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3、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

4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1、体会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1、培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2、理解文章中含蓄的句子;训练学生们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教与学方法:点拨法、自读法、互动研讨法比较阅读法练习提升

第一课时

学过程

一、前测入课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缄默(jiān):闭口不说话。 窥探(kuī):暗中察看。 狩猎(shòu):打猎。

凋零(diāo):草木凋谢零落。 xiáng( ) 盘旋地飞而不扇动翅膀

雾霭ǎi 雾气。 迁徙:迁移。

二、学习课文

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哪些个性特点?

2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说: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 ,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1阅读上面的材料,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3、文中 “坚定信念”是指

4、“切断了其后路”,意思是

5、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三、展示、评议

四、课后强化 见《高效学案》

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前测入课

听写词语(见《练习册》)

二、学习课文

1、仔细体会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2)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3)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2、品读短文,答问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风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摘自《辞海》

(1)上段文字与课文进行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

(2)课文写法突出特色是什么?

3、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三段话的深刻含意?

4、概括文章的主旨

三、展示、评议

四、课后强化 见《高效学案》

第三课时

教与学要点:巩固训练 提升能力

一、基础题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闭口不说话。 ( 2)暗中观察。 (

3)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4)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

2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写在横线上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3如果同学把你刚买的书借去,归还时却弄得又破又脏,可他连声“对不起”也没说。对此,你应该怎么说?

4阅读课文。你认为人类可以从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

二、阅读答问

(一)课文1~~5自然段

1、第①段中写道:“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③段中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

3、文中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纵观全文,作者对大雁有一种什么感情?

(二)阅读《谁赶走了鸟类》一文答问

  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车辆和工地是目前中国城市的两只脚,一个城市的发展就是靠这两只脚走出来,我知道。

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

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条林阴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鸟和候鸟大会师的时候,期望能在浓阴处听场鸟的演唱会。

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吭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汽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当然也没骂一句。我A 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 B 他是枪杀无辜的刽子手,我是目击者,是证人。

真该感谢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病、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

冷静”还安慰我:再说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的人爱护鸟类。

不久,我在家里还接待了丈夫的朋友的朋友,那家伙在饭桌上大谈他捕鸟的本事,最高纪录是三天打死二百二十只,而我虽然心里难过愤怒,居然没有把他赶出去。

我们大众可以容忍凶残者的胡作非为,却容忍不了年轻人 “异常举动”。我就是人们矫枉过正的典范,几年前还热血沸腾,几年后就如此“冷静”了。

我会写文章吗?或许。在所有的人中,文人最会自我安慰,发现自己软弱卑微但又不愿承认,总会写些慷慨激昂的文字痛骂那些他们想痛骂的人,虽然他想痛骂的人根本不留意任何书和报纸,自己却很可以在自己的文字中坚强勇敢伟大一会儿。

我早已是“好人”了。大家都说我是个“好人”,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好朋友好同志,但我却蜕化成了罪犯最可耻的同谋。驱赶鸟类的不仅是枪手和伐木者,更多的是像我这样视而不见和冷眼旁观的“好人”。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一处浓阴,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无法代替。

没有了自由的鸟的鸣唱,便无处可逃,拥拥挤挤跌跌撞撞的世界的喧闹包围了我,无处不在。 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我无法不担心我和我的同类。鸟是人类的长喉,向上帝传达人的声音,而空中飞过的鸟则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

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文章标题是“谁赶走了鸟类”,阅读全文后,你认为这里的“谁”指的是什么人?

2.第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和“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

3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为什么好?

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小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些青枝嫩杈,那是有些人折下又扔下的,它们露宿一夜后绝望地挺着身子。

4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5根据文意,依次填到第段 、 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甚至 虽然 B.甚至 何况 C.但是 虽然 D.但是 何况

6第15段中,作者说“无处可逃”“无处不在”,她是说谁“无处可逃”,什么“无处不在”?

7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

:初中散文阅读相关知识及得分技巧

一、分类(根据对象及内容分为三类)1、记叙性的散文——写人叙事类。

写人的散文:描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 ,对人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叙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或赞美,或否定。

2、描写性的散文—— 写景状物类,即抒情性散文。

①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借景抒情 ):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以物喻人):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3、议论性的散文——哲理性散文(初中不作要求)

二、方法:理材料,抓线索,识文眼……

1、找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理顺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

3、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①以人为线,②以事为线,③以物为线,④以情为线,⑤以时间为线,⑥以地点为线。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两条线索。

4、品情感。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

5、析哲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几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三、考点及答题指导:

1、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记叙的作用:交代事件,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议论的作用:抒发作者……情感,画龙点睛,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抒情的作用:表达情感,深化主题

第二人称的作用: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更具感染力和亲切感。 或: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充沛。

2、描写:⑴人物描写:①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 ②正面(直接)描写、侧面烘托(间接)。 ③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心情(心理、性格)等。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 ①渲染了……的气氛(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等;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④深化作品的……主题; ⑤暗示社会环境的……; ⑥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环境;

3、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排比、对比、反复、反问、反语、借代、设问、引用、夸张、拟人、对偶。

比喻的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⑵排比的作用:强调了……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⑶拟人的作用: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写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⑷对比的作用:通过……与……相比,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4、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铺垫(引出下文、铺陈夸张)、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

5、结构方面关键句的作用:⑴、首段或段首、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总领下文;渲染气氛: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⑵、中间过渡段: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⑶、尾段或段尾、篇尾:总结上文;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点明中心); 前后照应(首尾圆合),使结构更加严谨;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

7、关键词的赏析: ⑴、该词的本义; ⑵、该词的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⑶、该词在本句中的含义(对句子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作答; (4)、该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8、关键句的赏析——四抓四联系:

四抓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抓表现手法、抓表达方式(描写);

四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主题、联系作者情感、联系写作背景或目的。

大雁归来答案 第一课时 二、学习课文

1、文章描写了三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四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远飞,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2、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3、经过迁徙到达目的地之日,准是春回大地之时。

4、大雁不像主教雀或花鼠,它们一旦迁徙,“要想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有进无退的。

5、(1)写出了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她是春天的使者。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大雁的喜爱与期盼。

(3)大雁是人类的朋友,在每年一度的迁徙中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第二课时 二、学习课文

1、(1)这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珍视。

(2)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至愤恨。

(3)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2、(1)这一段文字,重说明。客观介绍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如大雁的属性、外形、生活习性、候鸟、飞行线路、聚合性等。 课文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课文也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的飞行路线、雁队的数字分析等科学知识,但侧重点并不在于介绍知识。

(2)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

3、大雁具有联合的观念,全球一体化,这是人类所不及的;大雁的迁徙活动是富有诗意的,对人类有益无损,大雁归来的鸣叫,简直是带有野性的诗歌。

4、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即人类应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第三课时 一、积累与运用

1(1)缄默 2)窥探 3)顾忌 (4)目空一切

2它们扇动翅膀,滑翔。

3你可以说:“多可惜呀!前天还好好的书,今天怎么变成这个模样了。”

4我们可以从大雁身上找到善性、友情、亲情,找到联合观念、大自然的诗意

二、阅读答问

(一)课文1~~5自然段

1、作者认为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充满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说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

3、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欣欣向荣春天,生动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大雁的喜爱与期盼之情

4、一个“爱”字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

(二)阅读《谁赶走了鸟类》一文答问

1枪手和伐木者以及视而不见、冷眼旁观的“好人”。

2突出强调了鸟的稀少或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

3句好。“理直气壮”“信手”形象写出了某些人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表达了作者的不满。

4详写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说明了“我”似的“好人”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告诉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从而突出了中心。

5A    6“我”无处可逃;喧闹无处不在。

7还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良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4966311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e.html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精品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