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阅读词语、修辞、人物

发布时间:2019-12-05 14:27: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阅读能力提升题

word/media/image1_1.pngword/media/image2_1.png

word/media/image3_1.png

人物描写通过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方面的描写,来到达反映人物的思想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这类试题大致有以下五种考察形式。

1.结合全文分析下列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3分析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

4.分析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某次某句写出了某人的什么情感或者心理

方法总结

人物描写的分类: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人物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经历、职业、精神面貌的

人物描写起的分析方法:

判断人物描写种类:运用一种或多种

结合文章情节:概括与被描写人相关的情节;

分析作用:找出人物的情感、品质、性格

奶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

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

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

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

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亲戚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

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去的。

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

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

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

表兄说:进屋再说。

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

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奶奶这个人物有哪些形象特点?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阅读之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了强化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的的写作语言表达合集。这类题大致有以下三种考查形式。

1.文中使用了那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选段使用·······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3.从修辞运用角度说说表达效果。

方法总结

1.判断修辞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2.分析

1)内容上的作用,写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了·····情感/表现····品质/突出······中心

2)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为下文·····做铺垫/照应上文····”

word/media/image4_1.pngword/media/image5_1.pngword/media/image6_1.png

哪一个最爱图片表现的最爱学习?为什么?

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解释出的规范的含义,而是引申义或比喻义等。这类试题大致有以下三种考查形式:

1.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判断词语能否删除或互换位置,并阐明原因;

3.选词填空。

方法总结

从修辞角度分析

【方法】:修辞手法+词语表现特点+表达效果(人物情感等)

【答题】:这个词采用了·····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的情感(或心理)。

从词性角度分析

【方法】:词性(动词/形容词等)+词语表现特点+表达效果(人物清楚)

【答法】:这个词是·····词,生动地写出了······特点,反映了····状态(表达了·····情感)

从情感色彩角度分析

【方法】:感情色彩判断(褒贬)+词语表现特点+表达效果(人物情感)

【答法】:·····原本是褒贬义词,这里是褒贬用(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现了····感情。

从词语含义角度分析

【方法】:词义+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者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法】:·····的意思是·····,写出了·····的特点,表达····感情。

我家的猫和老鼠

毕飞宇

我有两个姐姐,大姐长我6岁,二姐只比我大一岁半。我们是在无休无止的吵闹和绵延不断的争斗中长大成人的。我们姐弟三个就像鼎立的三国,在交战的同时不停地结盟、宣战,宣战、结盟。真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然了,我们的分合都是以小时作为时间单位的。上午我刚刚和我的二姐同仇敌忾,一起讨伐我的大姐,而午饭过后,一切都好好的,我的二姐却突然和大姐结成了统一战线,一起向她们的弟弟宣战了。

总体说来,她们联合起来对付我的时候要多一些,因为父母多少有些偏心,对我格外好一些。这个我是知道的,在事态扩大、弄到父母那里评理的时候,父母虽说各打五十大板,但板子里头就有了轻与重的分别。比方说,在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之后,我的母亲总要教导我的两个姐姐:他比你们小哎,让着一点哎。对我就不一样了,母亲说:下次不许这样了。口气虽然凶,但说的是下次这一次呢,当然就算了,事情到此结束。这在我是非常合算的买卖,因为下次是无穷无尽的。假如我的两个姐姐联起手来和我作对,在多数情况下,她们差不多就是那个叫汤姆的猫,而我则是老鼠杰瑞。我们家几乎每天都有美国卡通《猫和老鼠》式的故事,小姐俩气势凶凶的,占尽了优势,恨不得一脚就把她们的弟弟踢到太平洋里去,然而,到后来吃尽苦头的始终是她们。

我们为什么吵呢?为什么斗呢?不为什么。倘若一定要找一个符合逻辑的理由,那只能是为吵而吵、为斗而斗。举一个例子吧,比方说,现在正在吃饭,我和我的二姐坐在一条凳子上,不声不响地扒饭,这样的饭吃起来就有点无趣,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局面,在二姐伸筷子去夹咸菜的时候,我会用我的筷子把她的筷子夹住,二姐不动生色,突然抽出筷子又夹我的。噼噼啪啪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母亲突然干咳一声,一切又安静了。所争夺的咸菜到底被谁夹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的那一声干咳究竟落在哪一个节拍上,这全靠你的运气,有点像击鼓传花。如果咸菜归我,即使我并不想吃,我也会像叼着了天鹅肉,嚼得吧唧吧唧的,二姐的脸上就会有一脸的失败。反过来,二姐要是赢了,她会把咸菜含在嘴里,悄无声息地望着屋梁,那是胜利的眼神,赢了的眼神,内

中的自明得意是不必说的。

我们姐弟三个现在都已人到中年。我长年在外,节日里偶尔团聚,我们谈得最多的恰恰是少年时期的战争往事,谈起来就笑声不断。这一点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有一次我把话题转了,说起了姐姐们对我的好处来:我6岁的那一年得了肾炎,不能走动,每天都由我的父亲背到五六里外的彭家庄去,注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有一次是我的大姐背我去的,那时候她其实也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又瘦又小。她在那个晴朗的冬日背着我,步行了10多里地。快到家的时候大姐终于支持不住了,腿一软,姐弟两个顺着大堤的陡坡一直滚到了河边。我并没有摔着,反而开心极了,大姐满头满脸都是汗,她惊慌地拉起我,第一句话就是:不能告诉爸妈。这件事都过去30年了,可它时不时会窜到我的脑子里来。出乎我意料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回忆起来一次就感动一次。12岁的大姐,冬天里一头的汗,惊恐的眼神——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人到中年之后反而为这件事伤恸不已。那一回过年我说起了这件事,我并没有说完,大姐的眼眶突然红了,说:多少年了,怎么说起这个,你怎么还记得这个呢。大姐显然也记得的,不然她不会那样。她把话题重又拉回到吵闹的事情上去了。

这样的吵闹本身就设置了一个温暖的前提:我们能够,我们可以。我们幼小的内心世界也许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斗中拓宽开来、丰富起来的。时过境迁之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许多东西也许并不能构成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反而是隐匿的,疏于表达的。然而,它却格外地切肤,有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美国人通过《猫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向全世界的少儿表达了这样一种典范人生:打吧,吵吧,闹吧,可你们永远是兄弟,永远是姐妹——你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一起,但你们谁也不能离开谁。

我的儿子最喜欢我的侄女,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几乎就是猫和老鼠,不是追逐,就是打闹。可是,他们毕竟天各一方。在他的姐姐和他说再见的时候,他漆黑的瞳孔是多么孤独,多么忧伤。我多么希望能做我儿子的好兄弟,和他争抢一块饼干、一个角落或一支蜡笔。但我的儿子显得相当勉强,因为他的爸爸后背上都起鸡皮疙瘩了,就是学不像一个孩子。

20、下列没有错别字的是()(3分)

A.同仇敌忾 B.气势凶凶 C.不动生色 D.自明得意

21、对第23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A.交代我家的猫和老鼠具体所指的对象。

B.解释我家的猫和老鼠吵闹争斗的理由。

C.表明父母的教导裁判无法解决我们姐弟间的吵闹争斗。

D.表达和姐姐们吵闹争斗获胜后无法掩饰的内心的喜悦之情。

22、第4段中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相关的人物有;

发生的过程是 ;最终的结果是 。(6分)

23、说说本文题目的妙处是(4分)

24、第6段内容已经与我的姐姐们无关,作者写本段的意图是什么?(6分)

买米

  家住五楼,像灌煤气、提水(停水时)、买米等稍重的活一般都是我的事。但由于我给人家做秘书,工作相对较忙,时间又由不得自己支配,因此经常失职。从这个层面上看,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大。

  那天上午11点多,妻来电话:快没米了,下班时买点回来,记牢,可别又忘了!

  哪能再忘掉呢?唉!在妻眼里,我快成为一个不诚实不守信的人了。为了不劳烦妻第四次嘱咐我同一件事,也为了证明我的诚信,我用圆珠笔在左掌心写下买米两字,然后拿起电话向一个牵头聚会的朋友撒谎:领导交了急差,耽误不起,咱们友谊天长地久,下次再会!辞掉饭局后,我颓然靠在椅子上,为刚才自己说谎而内疚,想不到一向崇尚诚信的我说起谎来竞也脸不红心不跳不结巴不用打草稿。

  我觉得冷,紧了紧外衣,走到窗前,噢!不知什么时候,外面下起了毛毛细雨。

  我急忙整了整桌上的报纸、文件和各种资料,匆匆下褛,快速走向停车棚偌大的停车棚里只剩下我那辆破自行车孤伶伶地停在那里。

  或许是速度太快吧,本来温柔细腻的毛毛雨竟似长了棱角,扎在我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微痛,又极不舒服,直令我疑是上天对我先前说谎的惩罚。

  到商城附近一家米店,我喊一声买米啦。一中年男子应声而至:老板,买袋装米还是零称?袋装米五十斤装,有五十五元一袋的浦城香米,也有四十八元一袋的本地米,零称自己选我说:我家楼高,扛五十斤太累,还是称三十斤本地米吧!好!店主边说边装好一袋米放在磅秤上,手持一个大铝勺,将袋里的米舀进舀出,反复三四次,才说,三十四斤整,九毛四一斤,三九二十七三四十二二十八块二,收您二十八块!末了补一句:老板,看一下秆,不少您一两。我递上一张百元面钞:算了,不看了,快将袋口捆好。店主麻利地将米袋绑在我的自行车上,然后递给我一叠零钱:老板,数一数,七十二元,不少您一分!雨渐大,我无暇细数便将零钱塞进衣袋,然后一头扎进风雨之中。

  回家后,我脱下外衣,然后吃饭。妻说:你外衣沾了许多米糠,我拿去洗了,袋里的钱物放在茶几上,自己整吧!饭后,我泡一杯铁观音,惬意地靠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呷茶,顺便整理物品,却发现米店老板找我的钱多了十元,连数三遍都是八十二元。我对妻说:卖米的多找我十元钱,他上午生意白做了,我看还是还给人家吧!说着就要往外走。妻说:急啥?现在雨大,你下午上班时再还也不迟啊!我想想也是,于是就去午睡,然而,我躺在床上老想着十元钱的事,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后干脆起床,跟妻说一声我去了,便下了楼。

  不久便来到米店,不知何故,我发现米店老板的神情很是古怪,惊讶之中夹杂着些许紧张。我说:老板,你搞错了!他有点结巴:什什么?我说:你找了我八十二元,多了十元,呶,还给你。我将十元钱递过去,想不到他的脸色忽然变得十分复杂,复杂得让我捉摸不透。当我准备离去时,米店老板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钱,轻声说:给您!我一愣,推回他的手:不用谢,我要是要你一块钱,又何必送回十块呢?可是米店老板固执得很,坚持要我收下,如此推来推去五六次,我终于忍不住,火了: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我说了不要就不要嘛!店主涨红了脸,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来:不是这个意思,是我一一我上午称米时少了您的秤!说完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原来如此

  离去的路上,我的心情甚是舒畅。看看雨不大,干脆关了雨伞,任雨飘落在我的手上、脸上、眼皮子上、颈脖子上

  文/周亚鹰,有删改

  1.请梳理米店老板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每空1

  平静( )( 不安

  2.认真品读第段的画线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

  店主边说边装好一袋米放在磅秤上,手持一个大铝勺,将袋里的米舀进舀出,反复三四次,才说,三十四斤整,九毛四一斤,三九二十七三四十二二十八块二,收您二十八块!(店主将袋里的米舀进舀出这一简单动作,为什么要强调反复三四次呢?)

  3.试分析第段描写雨景的表达效果。4

  答:

  4.有人认为第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是否赞同?请阐述理由。5

  5.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对市场上出现的短斤少两、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请发表你的看法,不少于50字。5

  【链接材料】近日,西班牙国家警察总局捣毁了该国一座假冒奶粉包装厂,据警方消息称,制假者在波兰一个网站上批发假冒奶粉,然后在西班牙进行分装,根据客户需求冠以不同国际知名奶粉品牌包装,并计划销往国外。

  答:

踏雪归乡

  张金凤

  一枝红梅挑开了腊月的门帘,北风中都是节日的气息,睡梦里全是故乡的年景。年是一缸陈酿,被节令的咒符封存,在人们的殷殷盼望里,直到腊月才缓慢开封。当朔风扫净天空的阴霾,雪花浆洗了岁月的风尘,腊月的酒就再也封不住,香气四散,人们踏着厚厚的雪毯回到故乡,畅快淋漓地取饮那坛岁月的醇香。年的香气就像一道岁月里的密码,折叠在二十四节气的夹缝中,尘封于十二月的窖缸底部,寒风凛冽的腊月,它被纷飞的大雪撩拨,封条瞬间风化。千里冰封也封不住的香气将基因里的密码激活,人们骚动不安,所有的指向都是一个方向:回家过年。

  回家的路也许很近,中间没有万水千山,但却横亘着沧桑岁月;回家的路或许很远,需要用一年的盼望捻成一张票根。车站、码头、渡口、机场到处是拥挤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启程和出发,充满了隆重的仪式感。积攒久远的豪迈情怀,伴随着漫天飞雪进入高亢的乐章。患得患失的心情,焦灼不安的面孔,都为一张回家的票。回家的人摩肩接踵,回家的路一票难求,腊月里最动人的一句话是:有票了!手握一张回家的票,那才是握住了最大的幸福。租车、拼车、自驾车,无票也要回家,他们浩浩荡荡向着迢迢乡关进发。大寒小寒又一年,腊月的风雪分外殷勤,来给年的盛宴加油助兴,回家过年的人,头顶雪花,身披尘埃,日夜兼程,朝圣一般归来。

  回家,是腊月里最闪光的主题。家里有什么呢?没有金山银山,没有香车宝马,甚至连大街上的路灯都疲倦地昏黄着。破旧的屋子、衰老的爹娘,被寒冷覆盖,跟简陋相依;老家是两扇柴门,当初,他一甩门扬长而去,现在只想回去,给当年那一声吱呀的哀叹忏悔。

  火车、汽车、驴车都坐过了,最后需要用脚板去丈量那段崎岖的山路。在城市里走惯了柏油路的皮鞋被咬出满脚板的包,这仿佛是他欠故乡的一笔债,一回到这片土地上,那亏欠过土地劳作和汗水的脚就会疼。

  远远望见几缕炊烟,泪就盈满眼眶。家乡的烟火还在,并没有因为你的远走而消失,它们一直努力地延续着乡村的暖,保养着土地的根;村头几棵老树更显沧桑,它们是村庄的年轮,枝丫上还刻着游子的童年故事;几段土墙已近坍塌,就像残破的黄卷,此间文章读来已经恍如隔世。

  那么多从故乡出走的身影,他们或者淘到了金子,富贵成豪;他们或者折损了青春,收获了沧桑。每当他们夜晚独对星空时,浮华和名利都被过滤掉,他们的心灵惦记的是最初那两扇柴门,那是故乡的眼睛,铁锁锁不住它牵挂的眼睑。如今,他们回来了。越过两道房门才能到达他的里间屋,那是祖祖辈辈的规矩:年轻的后生要藏在最深的那间房间里。是不是从遥远的祖先那里就预言了孩子们远走高飞的线路,就那么深藏着?远在千里的你,梦里曾无数次推开家门,栖居在曾经厌倦的窄仄小炕上,一翻身才知道是硬板床或者席梦思。你在梦里哭出声来:闭着眼都能走准的家门,却那么远,那么远。

  家或许因为偏僻依旧贫穷,因为贫穷你才会出走,但是那根线永在,那是根,是安放灵魂的地方,回家过年是一年一次的灵魂皈依,一年一次的状态还原。一年的打拼,城市的喧嚣和忙碌,让心变得坚硬无比,许多想念冰封在心底,许多感念来不及梳理,许多债,一直在那拖欠着。如今,就让年把你带到故乡踏实的火炕上,重温原初的旧梦。一年的辛劳,需要一个甜美的香梦来养足精神;一年的疲惫,需要一碗故乡的米酒来再次壮起行囊;一年的隐忍和伪装,吞下的苦辣,咽下的酸咸,需要在故乡的酒杯中慢慢软化。攥一把家乡土,骨头就更硬气;吹一吹村口风,打拼就更有劲;喝几天村口的甜井水,所有外面沾染的浊气就荡涤干净。在祖坟上放一挂扬眉吐气的响鞭,闯外的儿孙回来了。不管在外面受过多少风寒,摔过多少跟头,回到故乡的土地上,爷们都是掷地有声。

  有些门还锁着,那些主人究竟此刻在哪里呢?当初,两扇门咣当一声落锁,墙头的狗尾草也咿呀,天上盘旋的燕子也嗟叹,一户空荡荡的门扉,追着打问号的乡路问:你要到何处去啊?

  你手扶门板沉思,门板也是游走的游子,却总也走不出门框指定的距离。门框是门板的摇篮,用上下两个门臼,拴住了门板那浪荡的心。门板 吱呀,吱呀,挠得门臼直响,门臼干涩的眼睛徒劳地看着一心往外飞的孩子。别嫌我箍得太紧,我不能撒手啊,一撒手你就不成才了。那些劝说和絮叨,连屋里的老婆婆都烦了:毛还没干呢,就想飞!磕头作揖不管用,一顿耳刮子就好了!说说罢了,刀子嘴豆腐心。炒菜的时候从筷子头上省下两滴菜油,顺着门柱头滴进去,反复摇两下门板。说,看看,还有没有本事耍脾气?被菜油喂过的门板果然就乖巧地顺从开合,再不喧闹。老婆婆手扶门框望向街门外,当年若舍得两滴油,孩子哪会远走他乡呢?那街门一直开着,当年出走的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那些街门从此白天不落锁,它们随时等待闯外的亲人归来。老人们上坡下园,钥匙在门垛下的小洞里,在矮墙头的瓦瓣下,在门边的篱笆上,在南瓜叶子里,在一串扁豆花间,就那么在阳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归家的人,只要还爱着家乡,那把回家的钥匙就不会丢。

  一天天,一月月,那把锁思念钥匙和打开它的手,思念都结痂成黄澄澄的铁锈。那门槛寂寞地想念迈进迈出的脚步,思念得生出许多苔藓。故乡的老井、梧桐落叶、贴满花朵的窗,一院子的荒草和惆怅的蝴蝶,十二个月圆之夜的皎洁月光,都在老锁喑哑的喉咙里。

  胡同里的脚步声是老态龙钟的锁返老还童的丹药。离家那么久了,孩子,门上的红对联朝来暮去地衰老了,墙头上的杂草繁荣之后又枯萎下去,野地里的禾苗,长大后又回到粮仓,游走他乡的包裹,你知道吗?一阵欢笑,一阵春风,哗啦,家门打开,铁锁那锈黄的牙齿间,露出难得的笑容,乡下那两扇嘴唇哆嗦的门板,却什么也没说出口。那两扇门板很旧很老了,好像谁松动的牙齿,说不定啥时候就卸任了;又像谁渐渐失去力气抓不住什么的双手,要不了什么因由就撒手了。那门终究会破损倒塌,护不住一个荒芜庭院的旧闻和记忆。背着那扇家门行走的身影,踏雪归来,他已经明白,自己倾尽一生,都走不出家门的凝望。

  (节选自20181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回家过年是灵魂皈依与状态还原?请简要概括其原因。(4分)

  2、本文语言生动,请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1)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回家过年的人,头雪花,身尘埃,日夜兼程,朝圣一般归来。

  (2)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胡同里的脚步声是老态龙钟的铺返老还童的丹药。

  3、在⑧~⑿中门板门锁这两个词语多次出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3c986ba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a.html

《九年级语文阅读词语、修辞、人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