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发布时间:2019-05-19 12:10: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时)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就,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自学引导】

一、法令出一

.创立:秦始皇确立了制度。

.特征:皇帝地位独尊,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弊端:具有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

二、君权和相权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矛盾:中国古代王朝的宰相、丞相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

()解决的措施:帝王采取的方式独揽行政大权。

.汉武帝限制相权

()频繁更换丞相,使相权受到打击。

()汉武帝建立“”,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做出决策;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官僚机构则称为外朝

.唐朝分割相权:唐代中央设、门下省和尚书省,下设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相权进一步分散。

.宋代分散相权:宋代有中书门下的设置,职务相当于宰相。为分散宰相权力,又增设“”,作为副宰相。设,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影响:历代帝王调整相权,有效地防范了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弥补了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监察机构的沿革

()秦代:在中央政府和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西汉: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设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唐至清: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都察院等。

.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

【预习自测】

知识点一 法令出一

.下列各项由秦始皇首创的是(  )

使用皇帝位号 实行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修筑长城

①② ②③ ①③ ①④

.

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

.龙是皇帝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

.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

.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

.从本质上看,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的主要特征是(  )

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不可逾越

正确,不正确

不正确,正确

①②都正确

①②都不正确

知识点二 君权和相权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皇权不断加强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这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样做(  )

.交唐太宗裁定 .交门下省审议

.交兵部出兵 .交内阁处理

.下图分别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秦朝三公九卿示意图   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 

.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唐代通过分权得以集权

.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了不断发展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

知识点三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西汉监察制度与秦朝相比更为严密,主要表现为(  )

.刺史监察地方郡国

.刺史执掌州军政大权

.刺史监察中央官吏

.形成地方三级管理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若有民告官,在秦朝、汉朝、唐朝、宋朝分别应由哪一中央机构受理(  )

.太尉、刺史、御史台、提点刑狱司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御史台、提点刑狱司

.丞相、三司使、御史台、军机处

.御史大夫、刺史、门下省、提点刑狱司

课堂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上述制度实行的作用。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不断变化发展,对加强中央集权和澄清吏治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弊端。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史实说明西汉监察制度是怎样继承秦制,又有所变化的?就其作用而言,谈谈你对汉代监察制度的认识。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时)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就,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自学引导

一、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世官制:将官职限制在范围内,由贵族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察举制

()含义:是由地方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简况:兴起于西汉时期。演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即九品官人法。

()评价:其考选对象、内容、方式、程序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科举制

()含义:隋唐以后实行的选官的制度。

()特点: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评价: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官员的来源和文化素质,为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形成;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行省的设置

.秦汉至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州。

()唐代为、、三级。

()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则为、、。

.元代行省的设置

()设立:在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一是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职责: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其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军政要务则需呈报;行省官员不能擅自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向皇帝述职。

()中央对行省的控制: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等形式加以控制。

.行省设置的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较好地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预习自测】

知识点一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先秦的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世袭——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下图榜单中获得进士出身的人所通过的途径是(  )

.毛遂自荐              .立军功授爵

.凭才学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出洋留学,功成名就

.~年英国对文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孙中山对此评价说:现在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但究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孙中山肯定的是(  )

.科举考试的条件 .科举考试的方法

.科举考试的内容 .科举考试的目的

知识点二 行省的设置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是(  )

.管理地方行政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管理地方军事 .代表中央节制地方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  )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分封制 .科举制

.从下图看,元朝宣政院管辖的地方主要是今天的(  )

.台湾 .河北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行省的设置,其意义在于(  )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①② ②③ ①③ ①②③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行省制 州郡县制 郡县制 道州县制

①②③④ ③②④①

③④②① ②④①③

元起朔方,固己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隶属于(  )

.宣政院 .中书省

.理藩院 .行中书省

.以下有关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都发生了行政方式的变化 都是一种制度的创新

都发生了管理原则的改变 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②④

【课堂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

()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案解读】

第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课时)

知识清单

一、.皇帝 .独断性

二、.()限制相权 .()中朝 .中书省 尚书省 政事堂 宰相

.参知政事 枢密院 三司

三、.()郡 ()①刺史 御史大夫 ()御史台 .封建专制

对点训练

. [郡县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就陆续出现过。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为抵御匈奴骚扰曾修过长城。皇帝的称号是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而形成的,要注意与黄帝的区别。在全国范围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秦始皇的贡献。]

. [秦朝创立的皇帝制度被后世所沿袭,而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象征,代表了皇权至高无上,天下独尊。]

. [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本质特征。]

. [材料包括汉、唐两个时期的有关情况,、项只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看起来宰相数量逐渐增加,但这只是表象,题目要求说出反映的实质问题,故应该思考为什么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这种增加意味着什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是皇权在不断加强。]

. [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设立中朝以削弱相权。]

.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批。]

. [通过两幅图可以看出,隋唐时尚书省下设六部,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形成严密的体系,加强了皇权。、、三项仅是表面现象。]

. [、两项明显错误,项是表象,项才是实质。]

.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是西汉的一大特点,而刺史也是自西汉开始。]

. [注意题干限制词民告官中央机构。然后对应四个朝代找出其监察机构。]

综合运用

()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既相互牵制又相互补充;通过分散相权实现君权的集中;体现皇权之下的民主性

()有利于防止宰相擅权;提高了行政效率;弥补了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秦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设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

认识:汉代重视监察,有利于惩治腐败,因专制制度本质所决定,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答案解读】

第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课时)

知识清单

一、.贵族 .()②九品中正制 ()考试 ()行政效率 重学 公平公正

二、.()郡、县 ()道 州 县 ()路 州 县

()腹里 宣政院 ()中书省 枢密院 ()省官互迁 .中央集权

对点训练

. 

. [解题时要注意题目中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故判断孙中山肯定的是这种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灵帝时(公元年),又改刺史为州牧。自此以后,刺史就由中央派遣的视察官变为地方行政官,东汉的地方行政也由郡县的二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

. [元朝行省制度的实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由此可排除、两项,而在元朝之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故可排除。]

.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观察《元朝疆域》。]

. [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推行行省制;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郡县制;秦朝完成全国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唐肃宗时期的地方区划为道州县制。]

. [根据题干的提示元朝设置统一掌管全国宗教事务的中央机构——宣政院,宣政院辖地是西藏,因此正确选项是。]

. [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属较难程度题。侧重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理解上。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演变可知:地方权力较大,都是制度的创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①②④正确;它们都要求地方服从于君主,排除,选项正确。]

综合运用

()血缘、门第、等级(任答两点即可)

()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影响:发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周初分封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行省制度。

()分封制影响: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行省制度的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地方和中央的矛盾。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的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也具有这一特点?为什么?

解答 ()后世王朝大都继承了专制制度。()原因:商鞅、韩非等人提倡的法家思想以及后世儒家提出的大一统理论,为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封建自然经济,尤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为君主专制政体的长期存在提供了经济基础;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体制在各国的不同实践,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提供了经验;汉、唐、宋、明、清的历史事实,提供了这一政体长期存在的证据。

.科举制为什么会受到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推崇?

解答 世纪的法国正是封建专制盛行、贵族世袭、封建等级严重的时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兴起后,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精神,而中国的科举制以公平竞争为核心,因而受到了包括伏尔泰在内的思想家们的普遍赞扬。

自我测评

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下帝王有怎样的权力。

解答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决策权、司法权、立法权和军事指挥权等诸多权力于一身。

材料阅读与思考

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分宰相之权

解答 所谓分宰相之权,实际上是封建帝国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唐朝为此采取的措施有: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设置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给予宰相身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221a5b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a.html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