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花儿

发布时间:2018-06-30 18:04: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河家令》、《积石关令》、《土族令》等,这些花儿曲令中有的受藏族民族影响,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歌腔舒展、旋律明朗而轻松,多半采用羽(6)音为中心、商(2)(3)为骨干的音例系列有明显的保安族、撒拉族、土族风格,传唱民族有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等。

 日月山花儿主要指日月山周边地区,如门源、湟源、贵德等地流行的花儿曲令。这里流行的主要为《河州令》和《门源令》、《西门令》等商(2)、徽(5)调式花儿曲令。

  祁连山花儿主要指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等地流行的河州花儿曲令。主要有《河州令》、《土族令》、《裕固族令(八音令)》、《水红令》、《六六儿三令》、《老爷山令》、《东峡令》、《好花儿令》、《杨柳姐令》。这些曲令,表现出一种拙朴,悠远和飘逸的风格。传唱民族主要为汉族、土族和藏族。

  六盘山花儿主要指流传于宁夏地区的花儿曲令。根据花儿学家屈文焜先生分析,宁夏地区传唱的花儿分作两类:一类是《河州令》、《下四川令》、《白牡丹令》、《山丹花令》等以商(2)徽(5)为调式主音的花儿曲令,演唱中也虽有变化、但总的保持河州花儿高亢、悠扬、苍凉的风格。这类花儿主要流行于宁夏、西吉、固原隆德一带。一类是宁夏当地形成的角调式花儿(包括羽调式和角调式)《山花儿》。这类花儿从音乐旋律和唱词句式上都不同于河州花儿,这于它的形成环境有关。宁夏的角羽型花儿,因受到当地信天游及其他小调的影响,无论从其旋法特点及词式结构上看,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所以我们把它看作是另一个系统的花儿——六盘山花儿。这类花儿主要流地于宁夏同心一带。

   天山花儿,指传唱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北昌吉、阜康、呼图壁、吉木萨尔、玛纳斯、米泉奇台、焉耆等地的花儿。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迁徙于甘肃、青海的人口带去的。传唱的花儿曲令有《河州令》及《尕阿姐令》、《白牡丹令》、《水红花令》、《大眼睛令》、《马营令》等50余种,演唱中因其环境、语言的变化,出现一些变体,但总的保持河州花儿的音调和句式。传唱民族主要为回族和部分汉族。

    以河区分的有:

    河湟花儿。河湟花儿主要指流行于黄河与湟水交汇地区,如湟源、湟中、西宁、循化、民和、乐都等地流行的花儿曲令,有《河州令》、《直令》、《白牡丹令》、《二梅花令》、《水红花令》、《山丹花令》、《三闪令》、《乖嘴儿令》、《川口令》、《三湾令》、《黄池令》、《香水令》。河湟花儿代表青海流行的河州花儿的主流。传唱民族有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

      以河州四乡作区分:

      1.东乡花儿。东乡花儿流行于河州东部地区,有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临洮红旗一带,渭源官堡一带。流行曲令有《河州令》、《白牡丹令》、《金点花儿令》、《阿干令》等。这些地方,都是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山林稀疏,农业欠发达,居住人口生存条件普遍艰苦,人们的性格强悍,所唱花儿音调高亢、粗犷、苍凉。

     2.南乡花儿。河州南乡花儿主要指甘肃临夏南部、和政、康乐、广河一带。流行花儿曲令有《河州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二梅花令》、《白牡丹令》、《拉卜楞令》、《酸巴梨令》等。河州南乡,大部分地方处于太子山、白石山区的山阴地带,山林茂盛,水量充沛,农耕畜牧条件好,人们爱好饮酒、围猎、架鹰、赛马,性格粗犷、浩方、诚实,他们所唱的花儿,曲调既有激越高昂、清脆嘹亮的特点,也有缠绵、抒情、细腻的特点。南乡群众还擅长用羌笛、唢呐、四弦子伴奏花儿,别有特色,在河州花儿中独树一帜。

     3.西乡花儿。河州西乡,有小四乡和大四乡之分。小西乡指今甘肃临夏县西部地区,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西乡指今青海省民和、循化一带。这些地区除了汉族以外,有多种少数民族,如回、东乡保安、撒拉、土以及部分藏族。这里流行的花儿曲令十分丰富,除了河州花儿的一般曲令,如《河州令》、《脚户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二梅花令》、《白牡丹令》、等曲令外,还有大量具有大西乡地方特色的曲令,如《西乡令》、《保安令》、《撒拉令》、《土族令》、《三起三落令》、《哎西干散令》、《三花嫂令》等曲令。河州西乡,由于各民族杂居相互影响,民风朴实,性格开朗。靠近黄河两岸的筏子客,靠近积石山的猎手们,都是一些优秀的花儿歌手,他们唱的花儿高亢、嘹亮、悠长,富有民族风格,富有山林气息,富有乐观精神。

     4北乡花儿。河州北乡,一般指甘肃省临夏县北塬、喇嘛川(即今东乡族自治县河滩乡)、永靖一带。这些地方流行的花儿曲令有《河州令》、《北乡令》、尕莲手令》、《尕姑舅令》、《尕阿姐令》、看一趟阿哥令》等。河州北乡地区的人说话语音平直,所以这里的人们唱出的花儿高亢、清脆,富有地方特色。

   民族特征

        1.汉族花儿。河州汉族歌手唱出的花儿特别具有苍凉和忧伤的意味,旋律比较低沉,使人明显感到一种被压抑而发出叹息的音调。这是因为河州汉族歌手唱的比较多的《河州令》原是古羌族民歌与汉族哭腔经过融合而形成的,其音调本身具有苍凉忧伤的意味;另外,也与过去河州汉民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无关系。河州的汉族是从秦汉以来,不断从各地迁徙而逐渐集聚起来的,有两千多年的居住历史。他们起先同氐羌杂居,后来与吐谷浑、吐蕃杂居,再后来又与藏族、土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民族杂居。过去频繁的战乱事变中饱受逃难、流浪和迁徙之苦,这些被凝结成沉重的忧伤之情,通过他们所唱的花儿释放出来,花儿多有哭音腔调。

    2.土族花儿。土族歌手演唱的花儿有明显的藏风,这与土族长期与蒙、藏杂居有关。其音域宽广,起伏跌宕,曲调中强调宫音的延长下滑效果,并不时出现蒙、藏风味的颤音,节奏自由,延长音频繁,衬词、衬句的应用更为灵活,形象地表现出土族人纯朴的性格。

     3.藏族花儿。青海省黄南、海西和甘肃夏河一带的藏民传唱的花儿,曲调同汉族花儿,但带有藏族拉伊的风格,音调嘹亮、婉转,颤音和抖动音十分突出。

     4.保安族歌手所唱的花儿,除具有保安族特色以外,还明显地受蒙、藏民歌曲调的影响,其音域宽广,情绪粗犷奔放,有优美的山野气息,并有柔和、抒情和欢快的特点,充分表现了保安族人们善良豪爽的气质。保安族花儿歌手在演唱中还以保安语、撒拉语作衬词、衬句,增加了花儿的独特魅力。

     5.撒拉族花儿。撒拉族是一个善于唱歌的民族。撒拉族的民歌主要为撒拉曲(撒拉语称作玉儿),影响较大的有《巴西古溜溜》等。撒拉族善唱花儿,其音调高亢明亮、自由奔放。由于撒拉群众说汉语,并比较多的保留自己语言的发音吐字习惯,所以他们演唱的花儿舌尖音较多,有轻巧跳荡的特色。撒拉族歌手还受藏族民歌的影响,普遍带有颤音,极为婉转动听。尤其用撒拉族语言演唱的花儿更独具韵味。

     6.裕固族花儿。裕固族有自己丰富的民歌。唱花儿的裕固族人主要居住于靠近青海祁连县地区,即裕固族东部地区康乐一带。他们演唱的曲令主要是《河州令》,这是受青海祁连县一带所唱花儿曲令的影响。裕固群众在《河州令》的传唱过程中,渗入东部裕固族民歌的节奏、旋律、曲式等特点,唱出自己的花儿曲令《裕固令》,这种曲令现主要盛行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巴音乡,也叫《八音令》。裕固族是喜欢欢乐、擅长歌舞的民族,他们演唱的花儿婉转、悠长,表现出草原民族特有的风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e3661e6bd97f192279e9f5.html

《河州花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