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发布时间:2015-03-15 12:43: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月下》作文指导课

1教学目标:针对命题作文《月下》,在课堂循序渐进的训练中触发学生联想,使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拓展学生思维,多角度多方位思路立意构思作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2教学重点:以《月下》为例,进行联想的宽度、广度训练。

3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写作中具体实践、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方法开拓写作思路进行写作。

4教学方法:引导提问法

五、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激发联想

(一)广告词导入,引出联想

1、有这样一句广告词:“人类如果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

2、那么什么是联想呢?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文字的联想(爨)(马)(暮)》《蔬果的联想》

《影子的联想》 《手指的联想》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思维。” 这组图片的创造来源于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所谓联想,就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用巧用“联想与想象”激活素材,丰富我们的作文。

(二)以“翅膀”触发联想,联想方法解析

1、引导学生思考,看到“翅膀”这个词语,你会想到哪些内容呢?

2、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联想的三个方法:相关性联想、相似性联想、相反性联想。

(三)命题作文《月下》写作指导

1、联想自然景色:细腻描绘,寓情于景

联想指导:通过联想自然景物,具体描写自然景物,可以给读者呈现生动细腻,形象具体的景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在作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在记叙文中用简短的话语简洁传神地勾勒自然的神韵,可以交代故事背景,呈现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增强事件的真实性。在小说中,描述自然景物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起到了衬托人物心境的作用。

思路1让我们回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恍如仙境了!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在无意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但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2、联想自我生活:贴近生活,畅叙真情

联想指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联想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联想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联想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关心人生、生活,写作过程中对熟悉的人、事、物有话可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容易写出佳作。

思路1静谧朦胧的月夜,最适合思念亲人、追忆往事。月下孤影,打开回忆的八音盒,往事历历在目。

思路2月下,顾名思义就是月亮下面。月亮下面能有什么?是万家灯火的其乐融融;还是华灯初上的繁华昌盛;是不辞辛劳加夜班的人们;还是奋战在灯光下的莘莘学子……黑夜总有说不尽的故事,在那一片圣光下演绎。

3、联想名人及诗词:增添文化气息,深化文章内涵

联想指导:联想并引用文化名人,可以使文章更富有形象性,有更强的感召力;可以增强论据的力度,能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力;可以进一步深化观点,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起到说理自然而有厚实凝重之感,立意脱俗又显气度不凡的效果,同时还显现了学生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积累,扎实的写作功底。

其次,联想并引用经典诗句,是使文章有文采的重要途径之一,能使本来干巴巴的话变得生动形象,为语言增添了生趣和生机,增强了文章表情达意的功效,更容易打动人。另外,联想并引用经典诗句,彰显诗文积累丰厚,使文章蕴涵着一股浓浓的诗意美,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质与审美趣味,使抒情达到简明有力、余味无穷的效果,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在写作中,恰当地联想引用名人诗词名句,合理利用学生阅读得来的间接生活为素材,能铸就妙语美文,给作文提高档次。联想文化名人、经典诗句是使学生把你的积累化作才情流泻于笔端;把了解和学习到的名人、诗词素材化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思路1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对月而吟,寄情于月。青莲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子把酒问青天,对月漫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摩诘喜赞“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辛弃疾感慨农村夏夜风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王安石月下倾诉满腔乡情“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路2《月下》此题富有诗意,可以从古文中借鉴许多诗歌描写,考察中学生文化积淀,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4、联想现实社会:文为时而著,诗为事而作

联想指导:《月下》可根据社会时事做适当联系,发表评论,文章何时事而作,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实,打开联想另外一扇窗,使学生联想那些从报纸、电视、网络中等渠道获得的时事素材。

思路1同在月下,海峡两岸同胞隔海相望,同是炎黄子孙,却不能“千里共婵娟”。近来,台湾台独分子活动猖獗,一再鼓吹“一中一台”,大搞入联公投,令人寒心。月下,中国不能完全统一,惆怅满心。

思路2在古老传说和科幻小说中,金色的月球是诱惑人类的迷宫,是赐予人类力量的天堂。人类对月球的探索,首先从举头望明月时的翩翩浮想开始。嫦娥奔月、吴刚折桂……不但中国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传说,西方人也同样对夜空中的这个银盘充满了想像。嫦娥奔月不再是神话,飞天梦想也不再是奢望。中国的“嫦娥1号”继日本“月亮女神”之后开启探月之旅。仰望玉月,人类又将与它做一次亲密接触。

点评:亮点一,巧妙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关注现实,选材新颖,能把发生在身边的事恰当引用入文,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亮点二,文段紧紧围绕着月下这一中心,思路清晰,中心明确。结合现实社会中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现象展开论述,用简短的文字,展现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四)《月下》写作指导小结

1、《月下》此题为发散型题目,体裁不限,可根据个人立意构思来应题。

2、《月下》为开放性写作题,内容不限,可以关注社会、关心人生。可根据社会时事做适当联系,发表评论,文章何时事而作。

3、《月下》此题富有诗意,可以考察学生的文化积淀,写作中可以从古文中借鉴许多古诗词。

4、《月下》此题素材较多较杂,能在其中写出新意才为最佳,要发挥个人创造力、想象力。

(五)上榜佳作、范文展示

《月 下》

今夜,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喜气洋洋的广州城上空。当全亚洲人民正沉浸在这流光溢彩的盛会中,正静静地享受着运动员的汗水与荣耀的时候,却传来了不和谐的消息,朝鲜向韩国开炮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是一母同胞,本是隔壁友邻,为何不能和谐相处、却要兵戎相见呢?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和平何时才能真正到来?让我们反思战争,追求和平。

战争,从传说中的特洛伊之战,黄帝与共工之争,到今天的美伊之战,让我们目睹了它的血腥与残酷!“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战争滋生了多少有情人的无限相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战争致使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

且不说远古的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战争,致使民不聊生。也不说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致使兄弟相残,血流成河。单说在亚洲大陆中南部美丽的月亮湾——波斯湾,一个曾经美丽富饶的地方,为了石油,不知从何时起,洁白长袍世界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军服,天空中呼啸的机群轰飞了徜徉的白鸽,海洋里游弋的航母驱散了惬意的游鱼,街道上耀眼的刺刀凝固了孩子的笑容,“圣城”变成了死城,两河汇成了血河,千年古国一片荒芜。

十年恐怖,两手空空心何伤;十年战争,十年生死两茫茫。战争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贪婪和欲望让人世间的美好和谐荡然无存。

所幸的是,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战争的灾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积极倡导和平解决争端,反对战争,反对暴力。200318日,美国反战组织“和平的明天”的部分成员来到巴格达“阿美利亚”防空洞前举行烛光祈祷活动,反对美国可能向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巴以和谈尽管举步维艰,但总是走出了这一步;美伊对话尽管任重道远,但毕竟给人一线希望。

收回同情悲悯的目光,关照我们的身边。每天看着宁静的天空,看着悠闲的人群,和谐的街道,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守这片历经百年战争和十年浩劫的和平乐土。围绕着美丽的宝岛台湾、富饶的南沙西沙,围绕着敏感的克什米尔、复杂的巴以冲突,谈判在继续,对话在进行,谅解与宽容让这片酝酿着危机的土地依然和平、发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朝鲜、韩国的兄弟,不要再开炮了,请你们心平气和的谈判,设身处地的谅解,真诚守信的对话,化干戈为玉帛吧。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个村的兄弟姐妹,同处一片蓝天下,同赏一轮明月,应该手挽手、心连心,远离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共同铸造我们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家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bcaa80941ea76e58fa04b8.html

《月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