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团子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9-02-21 02:20: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清明节吃团子的由来

  篇一:清明团子 - 美食杰

  清明团子

  作者:月亮晶晶

  栏目:甜品点心

  工艺:蒸

  口味:其他

  难度:普通

  烹饪时间:15

  主料:糯米粉:500克、艾叶:100克、大米粉:100

  辅料:豆沙:适量、春笋:1根、雪菜:适量、豆腐干:适量、猪肉:适量、食盐:适量、鸡精:2

  步骤:

  材料集合图:

  雪菜笋丁馅料的做法:

  1、春笋、豆腐干、肥肉都切成小丁

  2 烧热炒锅,下肥肉丁慢慢煸炒出油

  3、等肥肉丁缩小成油渣即可,此时肥肉丁的油都逼出了。油渣不用捞出,一起炒在馅料里非常香

  4 放春笋丁下去煸炒至熟

  5、放豆腐干丁和雪菜入锅中煸炒透,加适量盐和鸡精调味。(雪菜是咸的,盐的量控制好,按我们家的口味,雪菜中的盐分就够整个馅料的咸味了,所以这里没加盐只加了少量鸡精)

  6、出锅待凉后包入糯米面团中即成咸味的清明团子

  清明团子的做法:

  7、艾草用清水洗净,锅中水煮开,加一勺盐,把艾草放入焯水。焯好水的艾草立刻捞出,用冷水冲凉

  8、焯过水的艾草加少量凉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糊

  9、糯米粉500g,大米粉100g混合,用量杯兜起半杯放旁边(以免等下水加的过多,可以补救)

  10、把艾草糊加入粉中,加热水,边加边搅拌,面粉成块状后,用手揉成光滑面团。揉好的面团入微波炉叮一分钟,取出(原因见后面的烹饪小技巧)

  11、把面团分割成小块,取一块搓圆压扁,包入馅料,收口搓圆

  12、包好的团子下面垫棕叶,上锅大火蒸15分钟即可

  做好的生胚:

  蒸熟后:

  篇二: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

  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

  三(4)班 林典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哪个节日吗?(指名说)是的,清明节。清明节大约起始于周朝,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明,最开始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渐渐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因此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样的谚语。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则成了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清明,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原来,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食的习俗是这样来的。清明节还有哪些其它习俗呢?(指名说)

  大家说得真好。清明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由此看来,清明节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真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说了这么多关于清明的习俗,让我突然想起后天就是清明了,也想起了奶奶做的特别美味的绵菜饼。这绵菜饼也被称作清明团子、清明饼、清明果等,每到清明温州地区都有吃清明饼的风俗习惯。大家看着是不是都流口水啦?下面就请家长们登场教我们做清明饼罗!

  篇三:清明果的来历

  清明果的来历 清明果果形似饺子,外皮用鼠鞠草做成。鼠鞠草即清明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流行地区浙江省、福建省大部分地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fcbc9c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e.html

《清明节吃团子的由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