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现代诗

发布时间:2017-01-02 00:17: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现代诗

课内: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白话译文

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创作背景: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作品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创作背景:《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话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创作背景: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话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话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白话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创作背景:《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白话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创作背景: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我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就会不停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我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至今,前往战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白话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2

创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琵琶行(节选) (唐)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话译文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创作背景:公元815年,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入京 (明)于谦

绢帕麻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注释译文

绢帕、麻菇、线香等土特产,本来应该是老百姓自己享用的,却被官员们统统搜刮走了,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两手空空进京去见皇上,免得被百姓闲话短长。

创作背景: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于谦时任山西巡抚,却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当时的社会风气,地方官进城奏议时,都要带很多当地名产作为打通气节乃至献媚取宠的礼物。而于谦进京,总是两手空空。有人就劝他带些山西名产手帕、线香和麻菇,进京后分送朝臣。于谦于是写下《入京》这首诗作答: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敢空手去见皇上是因为自己没有小辫子被人抓,没有渴求往上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节选)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创作背景: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话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创作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当作于宋末的一个初春日,梅花开放,作者赏玩之时。

课外:

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白话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创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望月远怀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白话译文

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如梦与你共欢聚。

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创作背景: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

白话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创作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话译文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话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创作背景:《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白话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创作背景: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现代诗(课内)

爱我中华

作词:乔羽

作曲:徐沛东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歌曲背景:《爱我中华》是为1991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谱曲时广泛采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音调。歌曲原是二段体。第一乐段曲调较活泼,节奏跳跃,音域较窄。

美丽的集邮册

我有一本美丽的集邮册,

标题就叫《伟大的祖国》,

头一页是国旗、国徽、国歌,

还有一张”开国大典“。

记录着历史上那个神圣的时刻。

啊,翻开我的集邮册,

就好像游览祖国的壮丽山河——

你看万里长河绕群山飞舞,

你看长江大桥像彩虹降落。

登庐山,看满面飞腾;

游黄山,看云海扬波。

苏州园林玲珑俊秀,

布达拉宫壮丽巍峨。

西双版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

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

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乡的梦,

黄帝陵、轩辕柏在唱古老的歌……

啊,翻开我的集邮册,

眼前流过祖国历史和长河——

一件件古代发明,

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件件出土文物,

是我们祖先劳动的硕果。

生动的画像砖是谁描绘?

精美的青铜器是谁雕琢?

敦煌壁画,

留下多少艺术大师光辉的笔墨;

石桥古塔,

留下多少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

你使全世界惊叹;

出自古都的唐三彩啊,

你使多少人着魔……

课文背景:《美丽的集邮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方寸世界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本主题单元通过邮票这一扇窗口,传达给学生丰富的文化信息,从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知识视野,并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美丽的集邮册》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形式,配以美丽的插图,描绘了邮票世界里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的文化,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课文通过这种形式,既让学生了解了祖国的名胜风光、出土文物、艺术品等,拓宽了学生视野,又让学生在豪迈的情怀中增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下雪的早晨

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

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

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

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

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看着雪花在飘飞,

我想得很远,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

树林里的早晨,

到处都是露水,

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赤着脚,

从晨光里走来,

他的脸像一朵鲜花,

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

他的小手拿着一根竹竿。

他仰起小小的头,

那双发亮的眼睛,

透过浓密的树叶,

在寻找知了的声音……

他的另一只小手,

提了一串绿色的东西——

一根很长的狗尾草,

结了蚂蚱、金甲虫和晴蜓。

这一切啊,

我都记得很清。

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

那儿早已铺满了落叶,

也不会有什么人影;

但我一直都记着那小孩子,

和他的很轻很轻的歌声。

此刻,他不知在哪间小屋里,

看着不停地飘飞着的雪花,

或许想到树林里去抛雪球,

或许想到湖上去滑冰,

但他决不会知道,

有一个人想着他,

就在这个下雪的早晨。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

作品简介:《下雪的早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单元“风雪”的第二篇课文。这首诗歌是艾青写于1956年的作品,共三节,第一小节描写的是下雪的实景,抓住了“大、白、静”的特点;接着第二小节主要写艾青由雪联想出一个小孩在夏天树林的早晨玩耍的情景,最后第3小节就是把眼前的雪景和夏天对孩子的印象结合起来,写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对小孩的惦念。

整篇诗文体现了那个特定环境中作者的心境。诗人假托了对一个小孩的思念,表达了对童年的期盼向往,那应该是脸像鲜花,眼睛发亮,脚踏露水,在大自然中尽情嬉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fb7888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2.html

《古诗,现代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