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之人物评析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24 05:35: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之人物评析》文献综述
专业:师范英语班级:20112作者:指导老师:
摘要:本综述通过网络搜索(主要是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和图书馆阅读收集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原着和译着),报纸,杂志等各种途径,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各类角度的分析后,将本课题的研究从对福克纳个人生平和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介绍入手,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来分析主要人物,揭示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社会现实;人物评析;作品主题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最富盛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9304月的《论坛》杂志上。该篇故事采用了哥特式写作手法,讲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谋杀故事,有力地表现了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衰亡的旧秩序同新秩序之间的尖锐矛盾。整个故事充满了死亡的气氛,充满悬念,阴森恐怖。主人公爱米丽作为一个性别模糊化的悲剧人物,其女性特征的畸变过程在让读者为其叹息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深思是怎样的社会才让人的心灵扭曲并丧失其本性。
本课题研究将主要以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为背景。南方贵族阶级日趋没落,但其残存的旧日理想的余辉诱惑着处于历史交替时期的南方人,造成他们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人与时代的严重错位,心灵始终处于内在的混乱状态。小说的背景设在这一特定时期,正是作者创造这部小说的一个意图。落后、非人性的南方文化在文明的现代化面前崩溃的必然性;文明取代野蛮、进步战胜落后的不可抗拒性。艾米丽的悲剧除了个人性格的悲剧外,更多的来自于社会、时代和民族的悲剧,爱米丽之死标志着南方习俗文化的终结,喻示着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开启。
笔者认为,要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揭示主题,就必须从两方面着
手。一是美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的个人生平。在研究此课题期间,笔者主要参阅了威廉?福克纳的英语原作《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及网上《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文译本。笔者从知网上通过输入“文章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进行搜索,用精确匹配搜索到了近600篇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直接相关的资料,从中参照了一些与本研究的课题相关的资料,比如:吴培宏的《论福克纳笔下爱米莉形象的深层意蕴》陈贺、康丽《略论<献给爱米莉的玫瑰>中的“玫瑰”等等。
根据以往对这本小说的研究,笔者将其大致归为以下几类:
1通过研究艾米丽的爱情婚姻观来揭示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例如:
兰志丰在其《艾米丽的爱情婚姻观浅析》中提到:“艾米丽的恋爱经历是一个不幸的爱情悲剧。父亲的专横、思想保守让美好,幸福的爱情跟她擦肩而过;而社会的世俗偏见从一开始就预示着艾米丽与赫默的爱情不会一帆风顺,再加上赫默对爱情的不专一注定他们俩的爱情以悲剧告终。她这种扭曲的恋爱心理是当时社会的现实写照:以毒死恋人来保住那来之不易的爱情,以拥抱情人的尸体来聊解无以发泄的情欲,这与当今社会的高度文明是格格不入的,为世人所唾弃。
章淮平的《爱情还是毁灭》:“被抛弃的悲惨命运与性的极度压抑使她的内心永远失去宁静,精神上永远背上一个巨大的包袱,她的性格和心理逐渐发生了扭曲畸变,最终变成了一朵浸润着毒汁的罂粟花,产生了以毒死恋人的手段来留住爱情的变态之举。父亲的专制跋扈,爱人的无情抛弃让她毒杀了赫默,与死尸长眠四十载,守护自己的爱情。”
2通过对象征主义手法的研究,研究作者在写这部小说时所用的手法以及所达到的效果和目的。一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描写实则是福克纳精心做的铺垫,无论是从文章中的颜色还是文章中出现的布景都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息息相关。例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183f0f29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b.html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之人物评析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