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2-09 22:30: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

自然:

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亚里士多德明确将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本原:

本已是“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这两层意思分别被译作“基质”和“原则”。宇宙是本原(最初状态)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基质或原则)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

水本原说:(泰利斯)

水是万物的本原。“水是万物的灵魂“,这里的灵魂就是万物能动的力量。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也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这儿的水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的概念的,万物的基础。如果天上地下均为水围绕,那么就推想出世界原初状态只是水。大地及其上的事物都是后来从水中产生的,正如谁滋养种子、培育生命的经验事实所显示的那样。

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

a) 他将生成万物的本原称作"阿派朗"(apeiron/indefinite,无定,无限的意思),这里我们将其称作“无限定”或“不定”。

b) 阿那克西曼德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把与之相反的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c) 他还认为,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于是提出"补偿原则",第一次明确地表达出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

他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 它一方面保留了"无定"的不定形和无限的特征,另一,气和水一样具有特定的性质.阿那克西曼德不承认一种性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性质,而不赋予本原任何特定性质.阿那克西美尼却找到了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这就是气的性质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

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但这种转化关系是有一定分寸的.

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有两个方面:

a) 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

b) 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

外在的本原可生可灭,变动不居;内在的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在各种形态的事物之中起作用.

(简洁版:从外在形态来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从内在本性来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逻各斯学说:(赫拉克利特)

就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原意是“话语”,用它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它可被理解为"理性","理由";就逻各斯是世界的本原而言,它又可被理解为"原则","规律".首先,逻各斯即上述引文里谈论的"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其次,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但是,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认为逻各斯在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逻各斯就是因火的不足和多余而造成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

生成辩证法:(赫拉克利特)

按照逻各斯的原则,一切事物都像火那样变动不居,处于永恒的生成变化状态.

(1)转化的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当我们肯定一事物是如此这般时,它已变化成另外一个事物."万物皆变,无物常驻,如同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

(3)同一的关系: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4)相对的关系: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数本原说: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

a) 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于数的规定性。因此适用于万物的本原是数。数学的规定性分别是数学比例关系,数学中的对立关系(有限和无限等),和数字代表自然和社会属性的类比关系(4代表正义,10代表完满)。

b) 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一切事物的形状都具有几何结构,几何结构与数字相对应。(1—点,2—线,3—面,4—体,点产生线,线产生面,面产生体,体产生可感形体,产生水、火、气、土四种元素)

注:数本原说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数字单元可构造一切事物的几何形状,长度为无理数的边长失去了相对应的数字单元。

理神论:(克塞诺芬尼)

他的理论表现为一种神学,主张一神论,反对多神论。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神的绝对性和普遍性也是神的唯一性。唯一的神不仅没有人的形体,而且没有任何形体,反对神人同形论神的力量是无形的思想,不随着世间事物的变动而变动。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在“原则”的意义上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除少数外,希腊哲学家认为神都是统摄世界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智所能认识的最高对象。

补:他的神学观点的哲学意义在于他讲的所具有的唯一性、绝对性、普遍性和不变性,具有对世界的根本和最高存在原则的规定性质,这一点是后来爱利亚派的哲学中心思想。另外,他讲的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哲学范畴的意义。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

1、 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

2、认为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从多中生一从一中生多

3、认为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两种力。用四根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同类相知:

由于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接触时(叫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思想则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

流射说:

人的肉体感官归根到底皆由土、水、气、火组成,爱和恨也在人体内其作用。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抵触时,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把同类本原的触类相通称“流射”。把感觉的性质归结为事物的物理性质,把感觉的运动归结为感官的生理结构。

原子和虚空: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虚空
原子:即不可分割,用来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以空隙来理解运动。

如果说原子为存在的话,虚空就必须是非存在。要么承认本原只是存在而放弃虚空,要么坚持虚空而承认本原也可以是非存在。

自然说与约定说之争:

1自然说:(“自然”来自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观念,指人类本性)
该学说在讨论人事问题时,认为应按照人自己的本性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主要针对落后的习俗。

(在智者看来,法律和习俗等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至于对人的本性(即自然)是什么,存在不同的看法。弱肉强食说(斯拉西马库)、天生平等说(希庇阿斯)等。)
2约定说
约定指非自然的社会属性,该所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主要针对蒙昧的本能。对于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智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民主制度的、法制的、德治)
3自然说约定说是智者对人共同生活的性质的不同看法,但是,它们都是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的批判中形成的。都与传统的氏族势力相对立,无特定的政治归属。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德尔菲神庙的铭句。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灵魂是认识事物的中介。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发现事物的真理。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知识,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

德性就是知识:(苏格拉底)

德性就是内在于心灵的原则,德性不是具体的例子,而是一种形式,按着这形式行为便是德行。“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切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把德性等同与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相互呼应,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无人有意作恶。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知识,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助产术:(苏格拉底)

1 交谈:探计智慧的人恰恰是自己认为没有智慧,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就如助产人自己不生产一样,只是帮助真理出现;

2 对话中的提问者必须有高超的判断力、帮助人进一步接近真理,就如助产人对于胎儿状况的判断一样;

3 对话中的回答者,不得不一再修订自己的学说,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如同临产之苦痛。但这是获得真理的人的必经途径。

4 这样在对话中,可以使真理在人的心灵中逐渐地展现出来,如产妇产生新生命。

理念:(柏拉图)

它源于“看”,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
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柏拉图设立理念本来就有用它来说明可感事物的目的,理念对于个别事物来说,是本原、是原因、是根据,总之是先有理念,后有个别事物。

(参考:理念的特征:

1、本原性。它是万物的本原。
2、超感性。它只能为理智所把握。
3、不变性和永恒性。
4、绝对性。它是绝对的、纯粹的、完全的存在。
5、客观性。它客观地存在着,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想象。
6、真实性。它是唯一真实的。
7、完善性和目的性。最高的理念,而是理念的追求目的。

8、单一性和多数性。它一方面是同类事物的同一理念,另一方面它对不同类型的事物是不同的。

9、等级性。众多的理念不是杂乱的,而是有等级的。

分有和摹仿:(柏拉图)

a) 分有是讲理念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明存在的每一个事物是因为该事物有其所在的类型而得以存在。事物的类别是型相,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不能达到等同。

b) 摹仿则是具体事物通过摹仿来获得其存在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的复制品和被摹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摹仿有四重区分: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其中神圣的摹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后把可感世界都看成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

灵魂的三重区分:(柏拉图)

1、认为人的灵魂包括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
理性:控制思想活动。灵魂的最高原则、是不朽的、与理念相通,是灵魂的本性。
激情:控制着合乎理性的情感。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

欲望:支配肉体的趋乐避苦的倾向。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理性的欲望被称作爱欲,对善和真理的欲求。

2、认为灵魂的各部分与各种德性相对应,而且是政治等级关系的基础。
理性——智慧。
激情——勇敢。
欲望——节制。

3、灵魂的本性是理性,激情和欲望赢服从于理性。

现实与潜在:(亚里士多德)

认为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应该有尚未有的形式)向现实(事物已有的形式)的转化,即缺乏的形式转变为实际已有的形式。现实与潜在是运功的两重本质。

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潜在的现实化是暂时的,潜在的形式会不断出现,因此运动有连续性。
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
④潜在相当于不变的质料,载体是不能被现实化的潜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目的论:(亚里士多德)

1 把自然看作有目的的活动。“自然绝不会做无用或无目的之事。”自然所产生的一切东西,都有目的和能力相适应的共同特征。

2 但并不是自然可以像人一样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目的,更不认为自然必须满足人类的目的。目的是事物实现自己本性的自然趋向。这种倾向会因受到阻碍而中止,因而出现偏差,有目的之自然倾向受到阻碍也是自发性和偶然巧合的原因。必然性和目的性相近。

神学:(亚里士多德)

研究对象是本身不动但推动一切的存在物,即上帝。神的概念有三层意思:

1. 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

2. 纯形式或纯活动

3. 纯思想或思想的思想

“神”实际上是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词,是为了解释可感的物理实体的合理性作出的理论设定。上帝不是特定存在,而是一种存在的存在,是存在本身,上帝就是一个思想实体,,永恒的思想自身。对神的崇拜是纯思辨活动,把形而上学归结为神学。

白板说:(亚里士多德)

感觉从一般和全部意义上说,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把灵魂比作蜡块,蜡块接受的是图章的印迹,撇靠构成图章的质料。暗示着:

a).感觉是一种消极的接受能力

b).在外在对象作用前,没有任何关于这些对象的感觉。

善和幸福:(亚里士多德)

a) 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认为最高的善是幸福。

b) 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是自然倾向,出自人的自然禀赋和本性。是一切目的的目的。

c) 强调,财富、名誉等外在好处不是幸福的原因,不赞成以外在好处为追求目的。

d) 亚里士多德力图在快乐的生活和道德追求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认为幸福的本质是德性,快乐是幸福外在条件。幸福生活是有德性的活动状态。

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是一种有理性的选择,是与“理智”或“理论智慧”并列的理性。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与实践智慧。德性确保目的正确,实践智慧是确保实现目的的手段,只考虑具体环境和事实,其对象是个别的事件,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和选择,它们不是单纯的理智活动,而是受理智支配的意志活动。

补:理论智慧:追寻事实的原因,其对象是普遍的本质。

中道学说:(亚里士多德)

a) 实践智慧选择理性的标准。

b) 认为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确定。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但相对于各种不同程度的恶而言,德性本身也是一种极端。

c) 以“过”为主动的恶,以“不及”为被动的恶,而只有中道才代表了“至善”的标准。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而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中道”表示德性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品格。

国家的起源:(亚里士多德)

时间顺序:国家是家庭和村落的延续,当人们需求扩大,家庭联合为村落,村落联合为国家,以保障人们的生存,满足他们的需要。作为最高社会组织形式的国家必定以最高的善为目的。

自然顺序:国家先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形式,因其出自人的政治属性。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国家规定着一个基本和结构,优于集体和个人。个人只有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性,达到最高的幸福。

(补:参考资料:国家的功能:保持适当疆域,维持社会等级制度,教育

政体的分类:(亚里士多德)

1)对政体进行区分:

认为在理论上是好的,为公民利益的政体:君主制、贵族制、立宪制。

认为在理论上是不好的为执政者利益政体:暴君制、寡头制、民主制。

2)统治者的德性和目的才是决定性因素,而非人数的多寡。坏的政体由相应的好政体蜕变而来。

3)最理想的政体是君主制,认为现实中最好的政体是立宪制,是寡头制和民主制的中道的政体。

(补:不赞成革命的手段改变政体,革命的原因是坏政体的极端做法,关于中等阶级的政治理论是中道伦理学的延伸。)

快乐主义:(伊壁鸠鲁)参看笔记

1、以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或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感情显示了趋乐避苦的自发性。

2、认为快乐是有层次的,分为动态快乐(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和和静态快乐(痛苦消除)。而最高的快乐是静态快乐,即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干扰,或者说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而在二者之中尤以心灵宁静为紧要。心灵快乐高于身体快乐。

3、他为此反对把享乐快乐,享乐被认为是无止境地追求满足欲望,总是与痛苦伴随。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不是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应该说他有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与精神愉悦二者进行结合的企图,以克服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的不足。但是,对于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他还不能说明清楚。有个人主义倾向,不关心社会的福利。

按照自然生活:(斯多亚派)

斯多亚派的所有伦理学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按照自然生活”。
1、认为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逻各斯”、“正确理性”等,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照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
2、在斯多亚派看来,逻各斯是必然性,因此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服从命运,因为命运是最严格的必然性。他们认为每一个人都由自己的命运,人不能改变或控制命运。
3、认为人可以控制对待命运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顺从命运,努力承担命运赋予的职责,也就是理性的态度,它的特点是“不动心”,不动心是幸福目标。
4、认为不顺从命运的态度是非理性的情感,具体为忧伤、恐惧、欲求和快乐。因此他们与伊壁鸠鲁派的快乐主义是对立的。

世界城邦:(芝诺)

芝诺根据理性统一性的宇宙模式,,认为有理性的人类应当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之中,这是一个包括所有现存的国家和城邦的世界城邦,使得每个人成为“世界公民”。

世界城邦是完善的国家,没有阶级、种族和任何等级差别,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公民。他的法律是由自然颁布的“正当律”或“公共法”让理性以自然方式起作用。

(补:自然律:宇宙理性的无声命令,无条件地被人类理性所接受。责任和德性以自然律为根源。德性是终极目标,责任是朝向德性的从属目标)

悬搁判断:(皮罗)

不做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悬搁”的意思是中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主张悬搁对事物的判断,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他认为事物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了测定的和不可判别的,我们的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应该无意见,无介入,不动摇。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不做任何判断,也就不会陷入逻辑悖论。

第一本体“太一”:(普罗提诺)

这是普罗提诺的观点。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一。所谓太一是指无所不包,不可分割的原初的单纯的统一性。太一是善本身,是本体的完善和圆满。太一是不可名状的,不可认识的。“太一”是绝对的一,排斥杂多、运动和区别。

太一是万物的源泉,它无形式、德性、意志、思想、意识、运动、变化。强调太一的否定特征,证明其超越了“是者”所指示的存在和本质,是“是者”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不能说太一是一个东西,因为那样都会限制了它或把它与其他东西对立了起来超越一切对立面、规定性,是绝对超验的。它虽然不能与任何一个有生命、有力量的东西等同,却又是惟一的实在,是万物生命、力量之源。

流溢说:(普罗提诺)

“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他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喻为“流溢”。

太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创造是一种外求的活动,太一是自满自足的,它是充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生成其他本体。流溢是善的自然流露。

流溢是无损于自身的生成。太一的生成是完善的本性所在,是自满自足,产生外物而又无损自身。

理智和心灵是从太一中流溢出来的本体,灵魂从理智中流溢出来。

对怀疑论的反驳:(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认为怀疑也有一定的依据,也要相信一定的道理,即使最初步的知识感觉也是可靠的,感觉只是把事物的外形呈现在人们面前,并不提供判断真假的标准。“我怀疑,故我存在”,这是怀疑者不能怀疑的真理,怀疑是为了避免被欺骗,但只有相信自己存在的人才会害怕被欺骗,才会进行怀疑。我在怀疑这一事实证明至少三件事是我所确定不疑的:我存在,我活着,我理解。

意志自由说:(奥古斯丁)

人类意志的缺陷在于包含着作恶的可能性,这种缺陷是意志自有选择所必须的。只会行善、不能作恶的一直不是自由意志,没有选择善恶的功能。而自由选择又是惩恶扬善所必须的,惩恶扬善的公正性是上帝的善所必须的。人类一直的选择自由是上帝惩恶扬善的先决条件。罪恶的根源是意志自由。人的意志有行善或作恶的选择自由,上帝并不帮助人择善弃恶,只表现为赏罚分明的公正。

唯名论和实在论:

1)唯名论的观点:

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不过唯名论有极端和温和的区分:

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

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2)实在论的观点:

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

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

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存在与本质的区分:(托马斯)

1)认为存在的意义指活动本身,是赋予一切事物现实性的活动,不是指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因此,它的特征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也就是使潜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任何事物、形式或本质在未获得存在之前都只是一种潜在,一种可能性。

2)认为存在高于、优于和先于本质。本质依赖存在,没有存在,就没有实在的本质。批判了把存在当作实体属性和本质先于并决定存在的观点。把存在理解为最高的善,存在是一切活动的现实性,因此是一切完善的完善性。对“是者”的意义作出了存在与本质的区分。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存在者和不存在者:(巴门尼德)

芝诺悖论:

太阳和洞穴的比喻

论述题

1. 柏拉图“四线段”的比喻P47

2. 灵魂回忆说P62

3. 亚里斯多德四因说P71

4. 对理念论的批判P76

5. 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及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理论P80

首先,亚里斯多德对以往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和原因问题的观点,进行了溯源性的批

判,他认为以往的的哲学家未能达到第一哲学的高度,他们或者把次要原因说成是首要原

因,把部分原因说成是全部原因(如自然哲学家);又或者在可感世界外寻求一个首要的

全部的原因(如柏拉图)。其中亚里斯多德对于柏拉图的批判主要是针对其理念学说研究

中自身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阐述。

其次,亚里斯多德确立了形而上学研究的主要物件是是者,而是者哲学含义的确定来

源于逻辑学,即是对这个词的逻辑表意的探索和思考:(1)判断的连接词(2)指称

主词自身(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和定义等同。由逻辑意义上的分析,亚里斯多德得出了

是者哲学意义的对应化。而简单说,在亚里斯多德那里,是者的哲学意义就是实体。而

实体substance)正是他所谓的是者的中心,因而也是他第一哲学的核心。亚里

斯多德对实体作了第一和第二之分。第一实体仅指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或说是某个个体;

第二实体指个别事物所属于的(或说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种或属。然而亚里斯多德的第

一实体理论中存在着某种固有的矛盾,即第一实体究竟是事物的存在还是本质呢?

里斯多德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这种根植于逻辑自身所带来的矛盾。这也似乎注定了后世形而

上学问题中普遍主义和个体主义,本质主义与存在主义之间的不同倾向,而中世纪的唯名

论和唯实论之争也与此有关。

另外,关于具体实体的问题,亚里斯多德区分了实体和具体实体这两个概念。实体是内

在的形式,形式和质料在一起是所谓具体实体的来源。而根据实体与质料,实在与潜在

所占的不同比例,具体实体被分为各种等级,以形式和现实性的多与否作为等级评定的标

准,由此,在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概念中,就必然预设了最高的实体,即纯形式,纯粹的现

实性。亚里斯多德称之为,这实质上是一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和首要原因的代名词

6. 奥古斯丁神正论P130

7.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及反驳和回答P140

证明:安瑟尔谟提出了证明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本体论证明是后来康得赋予它的名称,其意义就是依赖于概念分析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的证明)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如下:首先,因为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含意是:不能设想有比他更伟大的东西);其次,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存在于思想中而且也在实际上存在(如果实际上不存在,则说明那不是无与伦比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上帝,因此,上帝实际上存在。他还认为,最伟大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能有不同,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它的存在。

反驳:

回答:

8. 托马斯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阿奎那认为造物主与被造物不可能具有同等的完善性,被造物从造物主那里获得的完

善性受到自身缺陷的限制,完善性有等级高低,程度多少,范围大小的区别。处于顶级的

造物主具有最高的完善性,等级之中的被造物享有与他地位相匹配的完善性。在这种理论

关系上,那么人可以通过认识被造物来论证上帝的存在,这是阿奎那证明的理论基础。

阿奎那认为对于上帝的证明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必须是后天证明,而不是安瑟尔谟的先

天证明,因此,阿奎那提出了关于傻瓜内地存在的五条证明,被称为五路

依据事物的运动。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另一事物的推动,由此构成的推动序列必然存在

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即第一推动者,这就是上帝。

依据事物的动力因。每一事物都以一个先在的事物为动力因,由此上溯,必然有一个终

极的动力因。这个终极的动力因就是上帝。

依据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关系。这个证明分两步:首先由可能存在推导出必然存在,再由

必然存在推导自因的必然存在。而这个终极原因或自因就是上帝。

依据事物完善性的等级。这个证明分两步:首先证明有一个最完善的东西存在;然后证

明这个最完善的东西是其他事物完善性的原因。最终找到一个最完善的事物作为所有事物

存在,善以及其他完善性的原因,我们称之为上帝

依据自然的目的性。任何事物,即使无理性的自然物也朝着同一个目标活动,它们总遵

循可以达到最佳后果的同一路线活动。他活动的目的性与齐一性,证明他的活动不是偶然

的,而是由预谋的。而这个安排世界秩序的预谋者就是上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c55c0234b35eefdc8d3338f.html

《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