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

发布时间:2020-05-23 12:41: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1保存革命力量。2避开敌人主力,择机再杀回来。3寻找新的立足之地。4为减轻对红军的压力。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是:1.保存革命力量,进行战略转移。在第四、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执行错误的反围剿战略,放弃毛泽东倡导的诱敌深入、歼灭敌人的游击战术,而与敌人打阵地战、消耗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红军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退出根据地。2.长征初期,准备作暂时的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择机然后再杀回来。由于舍不得“瓶瓶罐罐”,行动缓慢,损失惨重,特别是过湘江一役,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近半,元气大伤,加上军队大兵追堵,迫使红军远走他乡,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西南地区转移。3.遵义会议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对军队的领导权,从此开始了长征的新篇章,由原来的单纯转移、保存自己转变为消灭敌人,寻找新的立足之地。4.最后,在得知陕北尚存根据地后,以北上抗日为号召,减轻军队对红军的压力,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在某种意义上说,长征是红军不得不进行的战略撤退,但其间经历的艰难困苦,及英雄主义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宝贵遗产。所以,毛泽东说长征是宣传车、播种机是有道理的。

红军长征路线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余里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总里程。 各路红军长征路线: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万余里。

1934年10月上旬,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1934年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至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之间抢渡,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在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

鉴于川敌布防严密,确定撤离后,在川黔滇边迂回穿插。特别是在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接着抢渡,,翻越终年积雪的,通过沓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草原,进入甘肃。6月中旬,与红四在。

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1935年 3月28日至 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今茂汶)、(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翻越,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今起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

在国民党重兵对根据地围攻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于1934年11月从河南罗山县开始西移,在鄂豫陕边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次年7月过,9月与陕甘根据地的第二十六、会师,合编为第十五军团。第一、三军团到达后,与之合编为红一。

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溃国民党军的拦截,渡过金沙江,经、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与率领的南下受挫的红四会师。二、六军团合组为二方面军。7月,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省县城和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长征中遇到的困难

1.敌军围追堵截造成的困难——红军长征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别的,就是蒋介石指使国民党军队,对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红军长征初期,蒋介石连续布置了四道封锁线,由于红军英勇作战,突破四道封锁线后,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放弃去湘西会师的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了主动,从而使蒋介石在湘江以西消灭红军的罪恶计划化为泡影。

2.内部错误造成的困难——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来自领导层内部的错误路线干扰,危害极大。长征初期的错误路线。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王明本人没有在红军队伍里,但李德等人忠实的执行他的错误路线,对红军瞎指挥,他们不顾中国的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同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致使红军遭受极大的损失,几乎陷入绝境。

3.部队生存发展遇到的困难——红军长征开始时拥有八万六千人,湘江战役后仅剩下3万多人。

4.沿途民众战时受骗带来的困难——在国民党的重兵包围下,红军长征期间,始终处于不断转战行军之中。红军途经地区,绝大多数属于国民党统治区,不是革命根据地,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派造谣欺骗的影响,当地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部队缺乏了解,一度对红军存在怀疑和恐惧情绪。

5.自然界不利因素带来的困难——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过的高山峻岭,主要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等等,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中央红军长期徒步行军作战,人体机能与意志力受到极大挑战,有的红军将士并非战死沙场,而是饿死冻死,累死,在长征路上,非战斗减员比较严重。

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强渡湘江,突破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确定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

四渡赤水,将敌人甩开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钻出敌人的牢笼

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壮大

张国焘叛变,红军分裂

翻雪山,过草地

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长征的历史价值

1,保留了党和红军,保留和锻炼了红军的精锐部队 2,纠正了左倾错误,避免了党被国军灭亡的危险 3,沿途传播了党的思想,扩大了影响 4,创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c04b0d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3.html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主要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