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教育,睿智励学

发布时间:2018-10-30 09:40: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向善教育,睿智励学

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品牌,对师生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打造向善教育,培养睿智少年”为主题,其核心就两个词:向善、睿智。

一、诠释与解读“向善、睿智”内涵

(一)关于“向善”

什么是“向善”文化呢?《大学》开章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告诉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从新,去恶从善”,“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它就是要与人为善、戒恶扬善,以和为贵、以善为美。我国古代儒家把“义”视为善,重视修养品行;墨家把“利”视为善,讲究实用性;春秋战国时期的善是“可欲”,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注重人的需求。《左传》提出“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明代王阳明提出“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现代文明中我们也积极倡导“善”。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什么“德”?就是树立以善为核心的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倡导人们与人为善、与物为善。

在《辞海》中,关于“善”的解释首先是“善良;美好”的意思。 “善”的另一含义是善于、擅长,指做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善”是每一个人人之为人的不可或缺的具体修为,它涵盖许多内容,如善思、善学、善品、善行、善长等。

可见,所谓“向善”,就是朝着善的方面做;朝着善良美好的方面发展;朝着符合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方向培养人。所谓“向善”文化,就是营造一种引导人们朝着善良美好的方面发展的文化,朝着符合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方面发展的文化。它包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包括以“爱人、爱家、爱国”为主要内容的“为人之理”,以“修养品行、立志自强、注重人格、崇尚气节、诚信笃实、知行合体”为主要内容的“省己之道”;更包括当今我们倡导的“合作互助、和谐共生”的发展文化,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等。

如今,我们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而作为社会文化传承阵地之一的学校教育更应该有“止于至善”的理想与追求。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作为学校更应该培育具有自身特点的向善文化。

(二)关于“睿智”

《说文》中“睿,深明也,通也。” 《玉篇》中“睿,智也,明也,圣也。”在《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由此可见,睿是明智、思虑通达的意思。睿智也就是聪明智慧,真实智慧是从清净心中自然通达一切,不需要向外攀求。

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成尚荣教授综合了古今中外有关“智慧”研究的论述,得出这样的观点:“智慧是一种整体品质,它在情境中诞生和表现,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以机智为主要表现形式,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赋予它底蕴和张力。”简而言之,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

为什么选这两个词为核心呢?

2、 “向善、睿智”的确立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基础薄弱、生源不优、环境不好的现实制约着学校可持续发展。我在接下重担后,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以管理、质量、发展为抓手,抓实学校各项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卧薪尝胆,学校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同步发展。

一所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需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可以说:追求学校特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优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对师生起着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有利于师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鉴于此,立足于我校实际,经我和团队的反复研究及探索实践,我校确立了“打造“向善教育”,培养“睿智少年”的办学理念。

三、向善教育的构建

我和我的团队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向善”文化。

(一) 确立“向善”教育文化理念

“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在重新审视学校的主客观因素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我们最终确立了:

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学理念: 打造“向善教育” 培养“睿智少年”

办学目标: 培养心中有爱、品质向善、智慧有担当的现代人。

育人思想: 先做人再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

办学特色: 打造以关注青少年生命成长的需要为本的向善教育

学校愿景:依托团队学习,构建人人向善的校园

训:向善 睿智

风:求真 求实 求精 求新

风:厚德 博学 合作 善导

风:励志 修德 尚学 强身

(二) 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要想实现这些文化理念,就离不开团队的管理,只有完善管理机制才能形成工作合力。

1、成立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了“两包三线四级制”的管理网络机制,即“副书记—政教处—班主任—学生;副校长—教研组长—教师—学生;支部书记—工会—团委—学生”的“三线四级”及“领导包年组、党员包班级”的两包制进行分线管理,分级落实,齐抓共管,既团结协作,又能独立地开展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 健全规章制度。

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重新修订了我校的一些规章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3 打造向善团队。

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能力修养强,作风朴实、道德高尚的稳定的工作队伍,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1.强化学习,提升六力,打造领导团队。

为了打造具有“凝聚力、学习力、感召力、战斗力、决策力、创新力”的班子队伍,学校通过每周一的班子会议,组织班子成员学习讨论、总结反思、部署安排工作。强化领导者就是决策者、引领者、服务者的意识,扬班子正气,做教师榜样。

2.立足校本,突出教研,打造教师团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队伍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为此,我校立足校本,提高师德,引领学习,务实教研,加强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强师德。开展“话家风、树班风、扬校风”主题教育活动,为“从血缘的家到学缘的家”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础;通过演讲、论坛、讲座等形式进行“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师德意识,凝聚师德精神,提升师德修养。二是抓学习。通过自学、集体学、网络学等方式,以《新课程怎么教》、《新课标导学方式》、《教师报》和其它教育书籍为蓝本,开展读书交流、答辩、理论测试等,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三是抓教研。在教师中开展“三字两话一操作”过关活动、“一课一标一案”达标活动,集体备课、观课议课、教研沙龙讲座活动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是促评价。学校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由校长、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依托《教师量化考核细则》,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评价教师。

3.帮扶指导,提高素质,打造班主任团队。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主任工作决定学校整体工作的效果。依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结合”的原则,精心选拔、任用和管理班主任,实行“三步”管理法,即由搀着走,到带着走,直至独立走。一是通过班主任例会,对班主任实行“三格”培训,即新班主任入格培训、老班主任升格培训和优秀班主任风格培训,对其进行师德教育、班级管理、工作流程、家校沟通等为内容的培训。二是通过“思行合一”活动,要求班主任撰写教育教学故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感悟。三是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实行以制代管的考核评价机制、打造班主任青蓝工程等,以此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开发“向善”课程资源

“向善”教育的实施必须以课程为载体。我们充分发掘校内外 “善”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发、构建“善德”、“善智”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日常的文化氛围里汲取“善”的营养。

开发“善德”课程,培养学生心中有爱、品质向善。“善德”课程首先让学生知善,诵读品《弟子规》、向善征文、向善演讲,激励学生存善之心、习善之行。其次鼓励学生日常践行善:学校会定期组织评选表彰“行善明星”“行善天使”。

开发“善智”课程,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做智慧少年。我们鼓励阅读,设有专门的“悦”读课,师生共读,评选“阅读之星”引领学生爱上阅读。我们组织学科知识竞赛、板报手抄报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两个课程各有其侧重点,但又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四)构建“向善”文化课堂

课堂是落实“向善”文化的主阵地。 “善文化”必须融入到课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否则,就失去支撑和依托。为此,我们着力构建“向善”文化课堂。

我们构建的“向善”课堂,首先引导学生在导学单的帮助指导下善于自主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让学生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讨论,在同伴互助中寻求答案。之后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他们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予以精当点拨。让学生在课堂上勤思、善思。之后进行当堂训练,探究创生。在课堂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们希望构建的是能够以善心开启善心,用智慧激发智慧,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和谐向善的课堂。

(五)探究“向善“教研理论

目前学校正在研究中的与校园文化的课题相关联的课题有2项,在研究中探索向善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为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今后做合格公民打好基础。

(六)营造“向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有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用它来促进核心文化的形成。

我们利用学校的外体墙壁展示历史上的向善名人和身边的向善凡人,我们利用走廊来展示校园文化内容,张贴悬挂箴言警句,弘扬善的文化,让师生时时受到“向善”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七)、搭建家校共育平台

1、拓宽联系渠道,扩大家校联系。

首先建立家长委员群和各班级家长群,召开家长委员会议。通过家长委员会议,了解家长需求、想法,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畅通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渠道,取得家长信任和支持。其次开通父母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家庭教育微信课堂,解读家校合作理念,宣传家校合作成果,开启家长教育智慧。

2、分层召开特色家长会。

如:“抓住今天,才不会丢失明天”全校性家长会、“爱不单行”特殊群体家长会、“家校携手,共育睿智少年”初一的小升初角色转换新生家长会、初二“进入青春期我们怎么办?”青春期教育家长会、初三毕业前的心理疏导家长会等。学校以家长会为依托,对家长进行培训,转变家长育子观念,提升家长教育水平。

(八)、开展“向善”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实施“向善”文化的有效途径。 所以应该大力开展特色活动,把“向善”文化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

1、日常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等,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在学生中开展日行一善“三个一”活动,即做一件好事、说一句好话、做一项家务。从小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通过学生“手拉手”活动、校园之星、向善之星、善秀少年等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修身自律,躬行实践,让善行成为一种习惯,让善行成为一种风尚。让善行成为一种优秀品德。

2、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校坚持重特大节日、纪念日教育制度化。开展清明节祭奠活动、“网上祭英雄、共筑中国梦”,开展“放飞梦 青春勇担当”新团员宣誓活动。端午节开展“文明过端午,功德在身边”弘扬传统节日,倡导节俭文明。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一八”国耻日、烈士纪念日、建国六十九周年等纪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国防教育日开展“国防责任重、祖国在心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传统教育。这每一次活动的开展虽然只是一个段落,但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久的,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提升爱国情怀,让学生带着快乐与理想在校园里健康成长。

3、美德教育活动。

1)以“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明理知耻教育,读《弟子规》,做儒雅人;学《德道经》,与老子谋。远离自私,远离冷漠,让国学经典中的仁、义、理、智、信、忠、廉、孝、爱、让等文明理念传颂在每一个角落。

2)以“勤俭节约,爱我校园”为主题的节俭教育,倡导节约文化,教育和引导全体师生牢固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节约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厉行节约、文明消费的自觉性,努力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3)以“春晖煦日 母爱无疆”为内容的感恩教育,通过《给妈妈的一封信》征文,送上一条温馨短信等活动,让学生们懂得: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4)以“诚信在校园”“诚信你我他”主题的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谦虚、自律”的优秀品质。

5)开展“中国梦.我的梦”青春励志教育,通过征文、演讲、感动中国人物及道德楷模学习等内容,引导广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奋读书,立志成为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有担当的现代人。

4、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基石。

开展“遵规守矩,做合格中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系列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展“关爱明天、依法行事”法制教育,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做法制报告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明晰了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定年龄,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5、安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保障

树立安全危机观意识,构建安全管理网络。组织“安全第一,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课和安全教育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师生的安全疏散演练和消防灭火训练,提高自护自救技能。通过安全讲座,系统讲解火灾防范措施及消防安全演练及逃生知识;节假日向家长发放安全教育信函,召开安全教育家长会,确保安全教育无漏洞。

6心理教育是德育教育的转角。

青春期是初中学生的一段特殊时期,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建立特殊学生群体档案,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二是开展主题教育,“做一个健康向上、自尊自爱的花季女生”女生青春期教育,“进入初二我们怎么办”,初三毕业前心理辅导等的家长培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长育子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在构建“向善”文化实践中,我既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如今我校稳步发展,实现了“三大变化”和“二大突破”:

“三大变化”:一是学校风气越来越好。目前,我们校风严、教风实、学风勤,学校呈现出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展现出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向善的精神风貌。二是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我们努力做到绿化、美化、文化,让美丽的校园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三是干群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校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干群关系,都力求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睦友善。

“二大突破””:一是教学质量的突破。二是学生总数的突破。

多年的积淀与努力,我校扩大了教育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校学生总数比照2010年增长了一倍,师生精神风貌昂扬向上,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重点高中录取人数实现了三个翻番,学校社会信誉显著增强。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到今天,走出了一大步,但离我们的目标依然很远,我们打造“向善教育”的脚步将永不停息。因为我坚信,有各位领导的红袖添香,有各位专家的锦上添花,有各位同仁的增光添彩,我校探索 “向善”文化的实践,一定会像历经寒霜的梅花,傲然开放在松原这块沃土之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9e879b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1.html

《“向善”教育,睿智励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