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发布时间:2018-08-06 17:58: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 选择,每小题3分,共15.

1. 下列词语中,加框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cuì zhǐ chēn 切齿fù

B. jī lù 而出zhuì 其乏困gōng

C.zōu zhì chuàng 人为刀zǔ

D. zhí hòu 尽裂zì 极泰来fǒu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义正辞严 再接再厉 永往直前 不共带天

B前仆后继 面面俱到 因才施教 一筹莫展

C礼上往来 发人深省 卧薪尝胆 任劳任怨

D背信弃义 艰苦卓绝 明察秋毫 怨天尤人

3.下列各句中加框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B.老干部合唱团的同志们,表演起来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C.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D.秦始皇的焚书之举及其对诸子百家的禁锢,造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沉闷

局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B.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本次月全食是继今年110日之后我国境内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

C.地沟油不仅脏而且危害极大,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会使人导致肠癌、胃癌等恶性疾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D.比赛中有很多实力弱的球队战胜强队,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坚持到底、士气高昂,不到最后一秒钟不罢休的顽强信念。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介绍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130篇。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氓》就是选自《诗经·小雅》的作品,诗中重章叠句的特点非常明显。

C.《古诗十九首》为南朝梁代萧统所作,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诗作具有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钟嵘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D.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抒情诗,题目中,大堰河是艾青保姆的名字。艾青在诗中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大堰河深沉的爱。

二、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6-9题。10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今行而无 信:相信

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生活贫穷困难

C能得樊将军首 诚:的确,确实

D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7、下列句子中,按用法把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为之奈何

夜驰之沛公军

愿足下更虑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A ①④⑥/②③⑦/ B ①⑥/②③④/⑤⑦

C ①④⑤/②③⑦/ D ①②/③⑤/④⑥⑦

8、从后两段文字内容来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此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 阅读诗歌,完成10-12题,共7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0.对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A.行道迟迟中“迟迟”指很晚。

B.“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王事,指战事。靡盬,没有休止。盬,ɡǔ。遑,空闲时间。

启处,指坐下来休息。

C.“雨雪霏霏”这里指雨和雪下得很大。

D.“四牡翼翼,象弭鱼服。”牡,雄壮的母马,“翼翼”,成语有“小心翼翼”。象弭,指

末端用象骨装饰的弓。鱼服,指有鲨鱼皮做成的箭袋。

11.前三节在章法上采用重章叠句。通过薇的“作”“柔”“刚”的变化,暗示了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2.“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3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24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 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 长沙》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沁园春 长沙》

4)撑着油纸伞,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

5)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雨巷

6)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雨巷

7)我挥一挥衣袖, 再别康桥

8)撑一支长篙, 再别康桥

9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10 ,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

11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12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13 ,靡有朝矣 《氓》

14)淇水汤汤,

15 ,不思其反

16)还顾望旧乡, 涉江采芙蓉

17)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

18 ,悠悠我心。短歌行

19)周公吐哺, 短歌行

20 ,去日苦多。短歌行

21 ,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2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2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4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五、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5 7分)

⑴偶然闯入桃花源的“渔人”是一个懂得自然审美、喜欢观赏风景的人。“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使他受到了吸引,他为之惊异,甚至沉醉于美景之中。试比较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审美心态而言,“渔人”和李易安并没有什么差异。由此可见,陶渊明笔下的“渔人”绝不是没有文化的普通渔夫,而应该是一位隐者。隐者有“赏心”——审美的情怀,而为了生计天天打鱼砍柴的渔夫却很难有这样的情调。由此,我们就可以初步确认“渔人”的真实身份了。

⑵《桃花源记》还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在等级森严的东晋时代,这位“渔人”居然可以很随便地拜访郡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他讲述自己的奇异经历。不仅如此,他的讲述还能够引起太守的高度重视,乃至派人跟随他去重觅桃花源。因此,就人物原型而言,“渔人”肯定是一位具有深厚社会背景的隐士。如果一定要说他“以捕鱼为业”的话,那也只能意味着他是“以捕鱼作为平生的志业”,也就是隐居避世的一种方式。陶渊明所说的“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过是一种障人眼目的文学托词而已。当然,这种文学托词是建立在我国文学传统之上的。

⑶“渔人”,或称“渔父”,或称“渔翁”,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画廊中十分常见的形象。如柳宗元著名的《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大雪纷飞的酷寒天气里,钓鱼很难有什么收获,徒受寒冻。然而,一位执着的渔翁却驾着一叶孤舟,顶风冒雪,寂然凝坐,独钓于寒江之上,这无疑是诗人自我的化身。再如李煜的《渔父词》:“浪花有意千重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鳞,世上如侬有几人。”作品中的“渔父”寄托着诗人的情志,靠捕鱼谋生的人岂能如此潇洒、如此自由?当然,柳柳州和李后主皆生于陶渊明之后,陶渊明对他们的作品自然是无缘寓目的。但是,其作品中“渔人”的形象特征确实可以相互印证。

⑷《桃花源记》的“渔人”形象既负载着我国古典文学的“渔人”描写传统,也有其历史人物的原型。就传统而言,他是虚的;就原型而言,他是实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这正是《桃花源记》叙事艺术的主要特点。

(取材于范子烨《<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谁》,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与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所表现出的审美心态如出一辙。

B.“武陵人捕鱼为业”只是陶渊明隐藏自己深厚社会背景的障人眼目的文学托词而已。

C.柳宗元《江雪》和李煜《渔父词》中的“渔翁”和“渔父”形象都寄托着诗人的情志。

D.历史人物的原型与文学传统形象的融合,体现了《桃花源记》虚实相生的叙事艺术。

15.作者认为《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不是没有文化的普通渔夫,依据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4分)

六、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6-17 (共7分)

1在瓦沟里的残雪尚未融尽的古戏楼前,拥集着几乎一律黑色棉袄棉裤的老年壮年和青年男人,还有如我一样不知子丑寅卯的男孩,也是穿过一个冬天开缝露絮的黑色棉袄棉裤,旱烟的气味弥漫不散;伏天“忙罢会”的戏台前,一片或新或旧的草帽遮挡着灼人的阳光,却遮不住一幢幢淌着汗的紫黑色裸膀,汗腥味儿和旱烟味弥漫到村巷里。

2我在这里接受音乐的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接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板胡是秦腔音乐独有的个性化乐器,二胡永远都是作为板胡的柔软性配乐,恰如夫妻。我起初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索类的乐器的音响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

3记不得是哪一年哪一岁,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潮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无麦克风设备),曾经震得我捂住耳朵,这时也有接受的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我后来才意识到,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

4文革结束后,被禁演多年的古装戏重新上演了,各种看戏的人到傍晚时拥满了道路。到处都能听到这样一句痛快的观感:“这才是戏!”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种痛快的感慨发自一个地域性群体的心怀。“文革”禁绝所有传统剧目的同时,推广10个京剧“样板戏”,关中的专业剧团和乡村的业余演出班子,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演出,我看过,却总觉得不过瘾,多了点什么又缺失了点什么。民间语言表达总是比我生动比我准确:“这是拿关中话唱京剧哩嘛!”还有“秦腔不姓秦了”的调侃。

5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了录音机和秦腔名角经典唱段的磁带,我把包括已经谢世的老艺术家的拿手好戏看了个够,我的村子里的老少乡党也都过足了戏瘾。在我写作《白鹿原》的四年间,写得累了需要歇缓一会儿,我便端着茶杯坐到小院里,打开录音机听一段两段,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都是一种无以言说的舒悦。久而久之,连我家东隔壁小卖部的掌柜老太婆都听上了戏瘾,某一天该当放录音机的时候,也许我一时写得兴起忘了时间,老太太隔墙大呼小叫我的名字,问我“今日咋还不放戏?”我便收住笔,赶紧打开录音机。老太太哈哈笑着说她的耳朵每天到这个时候就痒痒了,非听戏不行了……在诸多评说包括批评《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评家说到《白鹿原》的语言,似可感受到一缕秦腔弦音。如果这话不是调侃,是真实感受,却是我听秦腔之时完全没有预料得到的潜效能。

(取材自陈忠实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文章第一段写到村里人看戏的不同场景,说明了不管季节如何变化,秦地百姓看戏的热情都不会减退。

B作者认为,把京剧“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后,多了一些安静少了点热闹,因此让人觉得不过瘾。

C文中写对秦腔名家演出录音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秦腔的迷恋,也反映出作者与秦地百姓的真挚情感。

D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因此评论普遍反映其中有秦腔风韵。

E在父亲的点拨下,最初对秦腔音乐没有好感的作者逐渐找到欣赏门径,进而形成自己的戏曲欣赏倾向。

17、文章第三段详尽描述了秦腔的音乐、唱腔、语言,有什么作用?(3分)

七、作文(30分)

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瑟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7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题

高一语文试卷答题纸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15.

二、阅读文言文,选择每题2分,共6分,94分,共10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阅读诗歌,共7分。

10.( )2分)

11.

2分)

12. 3分)

四、13、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五、现代文阅读共7

14 )(3分)

15

4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7

16 4分)

17

3分)

.作文(30分)(不少于70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f5a4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7.html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