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省英语教研员郑文老师所说

发布时间:2012-04-04 20:00: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正如省英语教研员郑文老师所说,“遇到好的文本的时候,一定要珍惜它。然后去分析它,当你分析的时候要把学生的感受放进去,看到这个文本时候如果看到仅仅是词汇和句子是不够的,要关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还有语言所表达情感,不然情感的激发会慢慢地淡下去。”相信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教师们对语篇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将更深入,在教材的解读上也将更加到位。

上星期听了老师的一节课,由于教者较深厚的教学功底,觉得这节课教学目标制定适当、到位,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紧凑,一时也不知道要从哪个方面着手品评。这就搁下了。今天再回想当日评课的过程,其中一个小插曲印象仍颇为深刻。同事们就教者对话文本第一部分的处理,有不同的看法,一时间各执一词,难解难分。

老师对这节课的定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这是基于分解本单元难点的考虑。本单元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出现了副词的比较级,对学生的理解是一个挑战。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A板块作为第二课时教学,是明智的决定。老师将本课时的重点放在文本脉络分析上,并由新课标的理念,充分挖掘了文本蕴含的人文性因素,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评课的分歧在一个细节,教师对于What’s Jim’s trouble?这个环节的处理,两位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说出

He’s not good at PE 即可,不必深究He needs help with running and swimming.而几位涉及过语文教学的老师则认为,应该将文本分析清楚。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念是要深入理解文本解读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同为语言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起步较早,更为细致和深入。而小学英语教学对于文本的解读,直至不久前才真正引起英语教师的关注。现值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小学英语初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还未成为共识,对文本的解读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去年一个学年的实践和研究,我认为借鉴小学语文的文本解读方法,是开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师将对话分为“Jim’s trouble”、”Dad’s advice”、“Jim’s plan”正是借鉴了语文文本解读的方法,以小标题的方式帮助学生为篇幅较长的文本理清了脉络。在此基础上,解读文本的意义就在于如何围绕一个话题把事情讲清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背景叙述部分就已经提及he does not do well in PE, 学生即使不阅读对话文本的第一部分,也能解答这个问题,那么这部分就根本是多余的。事实上,这部分对话文本是语言的功能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运用了含有副词比较级的句子,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Jim的体育不好体现在哪些具体项目上,另一方面文本在一步步教会我们如何安慰和鼓励他人,如何运用帮助他人分析优势和弱势。这样的语言交流不仅有意义,更有价值。这样的文本解读才能体现英语的学科价值。

1.解读教材 ——— 问题设计的基础

          自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教学便成为学校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并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艺术性便成为了一线教师所追寻的理想的教学境界,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老师们为了自己的课看起来更具观赏性与完美性,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几个词或一两个句子去设计大量的问题与精美课件;或是拿到一节课,不是去专研教材而是急忙去看教参或者上网搜寻相关的资料和其他老师的教案甚至课件,弄出很多可有可无的问题来支解文本,而我们的学生们也乐此不疲的跟随着老师的问题去寻找答案,一节课热热闹闹,小手高举,而课后学生也茫然不知所云,更没有老师一点自己的对文本的解读。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两个老师,而是存在于很多学校的共性,老师没有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或者说解读文本的能力有待提高。这样的老师或者说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形成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离开了问题学生寸步难行,这在高年级的短文分析中龙为明显。

          每一节课都有它的课眼,我们静心的阅读教材,仔细的揣摩教材,找出文章的,那么接下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这个进行初步的构思,设计出课的框架,流程,这就好像楼房的框架结构,有了这个框架,就能看出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度,对教材把握的广度。因此解读教材不是要我们参照教参照猫画虎,更不是为了课堂教学看起来更严谨与流畅而锦上添花的加了一些所谓的发散学生思维或排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问题

         课堂教学不是老师展示个人才华舞台,而是所有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场所,也是学生生命过程不可或却的一个生命状态,它关乎学生人生观众,世界观的形成,它决定了学生整个人生的学习与幸福。因此,我如履薄冰般的行走在课堂教学的路上……

通过这次省级的“疑难问题解决”培训,我感触很深。语篇教学和语用意识对我们来说已不是新名词。在教学设计时如何把这些缺乏语境的,零碎的单词和句子放在一个有意义的语境中,又如何在这个大语境下给学生更多的语用机会。下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1、利用语境的创设,帮助学生理解语篇

语境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情境,而情境的形成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语言本身,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所组成的词,句,段所形成意义建构的同时也传递了情境。我们应根据不同语篇内容创设不同的语境,如情景语境、情感语境和文化语境等。但语境的创设应从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入手,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并融新旧知识与一体,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中巩固新知,启迪思维,促使他们在编语篇、说语篇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快乐。

2、以教材为本,对其进行大胆的文本再构

PEP教材编排缺少语境是最大的一个缺陷,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在教材语言点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再构,使其为我们所设计的语境服务。

[案例]Book 5 Unit 6 部分的Lets talk 原文如下:

Zhang: There’s a nature park in the city.

John: Is there a river in the park?

Zhang: Yes, there is.

John: Is there a farm?

Zhang: No, there isn’t.

本节课的重点句型是Is there a …?这是个很抽象的语法知识, 教师讲解, 学生难以接受。而且课里有两句示范句型,何为“There is…?, 为何 “there …?”学生根本不知所云。

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一位教师结合语文课外阅读中关于寻宝的故事,巧妙地设计了一个“Where is the treasure box”的趣味故事,创设了运用这一句型的情境。故事如下:

1.There is a king in the city. He likes treasure very much. Zhang Peng helps him find the treasure.

2.Go to the path.

Is there a treasure box on the path 1? No, there isn’t.

Is there a treasure box on the path 2? No, there isn’t.

Is there a treasure box on the path 3? No, there isn’t.

第一次来到三岔路口,每一条路都让学生听问句再回答。Is there a treasure box on the path 1? 学生自由回答:No, there isn’t. Yes, there is. 再出现路上有狼,考虑,那里只有一条路能通过,但是没有宝箱。这样的操练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

3. Walk to the river

Is there a treasure box near the river? No, there isn’t.

第二次来到河边,再一次让学生听,听了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这句话,Is there a treasure box near the river? No, there isn’t.这时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

4. Cross the river and go to the mountain

Is there a treasure box on the mountain? No, there isn’t.

第三次来到山里,出现了句子Is there a treasure box on the mountain?再次强化了Is there…句型, 此时学生对这一句型已能基本理解和认读.

5.Climb the mountain and go to the forest.

Is there a treasure box in the forest? Yes, there are.

6. He is happy to open the box. What’s in the box?

Is there a gold in the treasure box? No, there isn’t. There is a letter.

后面几次的设计都是对学生认读的强化和提高。

一个故事出现了多次的Is there 句型,且每一个句型都让学生猜答案,非常充分地提供给学生操练的情景。通过这样一节课,学生的收获应该是大量,包括treasure box这一难点词汇,学生都掌握得滚瓜烂熟。教师对这一难点的句型的讲解也可免去,而且学生对这一句型的掌握大大超出了教学任务。小学英语的教学正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如此充分的理解和拓展。这样的拓展,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让学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真是巧妙的设计。

3. 层层操练,搭建语篇应用支架

操练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获得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如何通过操练这个环节,来真正培养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呢?一位老师以PEP Book 4 Unit 5第二课时How much is it?为例,通过新旧知识的交融来引出新知,通过操练给他们搭好语篇的支架,训练他们用英语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程序一:唤醒旧知。活动一:猜数字,重点复习100以上的数字。活动二:教师说数字,学生迅速在数字后加yuan 这个活动很简单,却能把人民币的表达操练到位。活动三:创设情境。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在美国馆游玩,看中了很多衣服,有哪些呢?复习衣物的单词。

程序二:呈现新知。海宝想买夹克衫,引出主要句型How much is this jacket

程序三:操练新知。How much is it

程序四:呈现简单语篇,对话练习。

A: How much is this jacket?

B: It’s 200 yuan.

A: It’s too expensive. How about 150 yuan?

B: Ok.

A: Great. It’s take it.

程序五:呈现复杂语篇,深化练习。

A: Can I help you?

B: Yes. I want a jacket. How much is this jacket?

A: It’s 200 yuan.

B: It’s too expensive. How about 150 yuan?

A: Ok!

B: Great. I’ll take it.

程序六:创意语篇。一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世博会各个场馆出售各国商品,用上述已学知识模拟购物对话。

语言的支架不是一次形成的,它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同时,支架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每当有新的成分进入时,就可以在原有的支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得整个支架日趋完善。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词汇、句型还是语法教学,我们都应该像郑文老师说得那样,要有“语篇意识”。这个“语篇意识”,学习材料一定要整体输入、而输出也应该趋向于整体的语篇形式,比如诗歌、对话、小短文、故事等等。这样,在我们小学阶段,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才能在最大意义上得到诠释和实践,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充分的语境下进行语用,达成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7454b144431b90d6c85c760.html

《正如省英语教研员郑文老师所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