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小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9 09:30: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由中国侠文化看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作为莎翁笔下最出名的悲剧之一叙述了一个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期间,得到父王暴死的噩耗匆匆回国,切正好赶上王后乔特鲁德改嫁老王之弟克劳迪斯新王。父亲尸体未寒,母后改嫁,令哈姆莱特内心不快,并心存疑惑。恰巧在举行婚礼的狂欢之夜,老王鬼魂出现在城堡,告诉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所害,要求王子为他复仇。亲情变故,令哈姆莱特从此语言癫狂,举止异常,前后判若两人。御前大臣波洛琉斯告诉新王,这是由于哈姆莱特和自己女儿奥菲利娅感情变故所至。心怀鬼胎的新王布置人探寻王子疯病的原因。哈姆莱特为证实叔父罪行,请巡回剧团到宫内表演谋杀戏剧《捕鼠机》,以视新王的反应。果然,新王观剧时受惊失色,从而证实了鬼魂的话。王后将哈姆莱特召至房中,责备哈姆莱特对叔父的无礼,哈姆莱特反唇相讥,意指王后与叔父狼狈为奸,杀兄夺位,令王后羞愧难当。当时,哈姆莱特发现帷幕后有人窃听,误以为是奸夫新王,一剑刺去,没想到倒地丧命波洛琉斯。新王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便打算杀死哈姆莱特,以免后患。他设奸计让哈姆莱特由两个旧友“护送”到英国躲避一时,暗中让二“友”携信给英王,要英王处死入境者哈姆莱特。但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莱特发现新王的信件,将计就计,改写了文句,让新王的两个爪牙到英国送死,自己借海盗的帮助返回丹麦。哈姆莱特安全返回,令新王更加焦虑。其时奥菲丽娅因父亲身亡、爱人哈姆莱特被迫离国,精神失常,失足落水而死。其兄雷欧提斯闻父身亡,兴师问罪。于是新王教唆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决斗,设计雷欧提斯在决斗时用毒剑刺死哈姆莱特。若哈姆莱特取胜,则备毒酒让哈姆莱特喝下。在决斗中,雷欧提斯用毒剑刺伤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夺下毒剑也反刺对方。其时,王后见儿子哈姆莱特取胜,兴奋中喝下了毒酒。三人皆毒性发作,雷欧提斯知道自己不能活命,便把克劳迪斯的毒计当众披露。哈姆莱特怀着旧仇新恨,用毒剑、毒酒一齐加于克劳迪斯,惩罚了这个元凶,为父王报仇。临终前,哈姆莱特托朋友霍拉旭,把他行事的原因昭告世人。继位的挪威王子福丁不拉斯以军乐和战地的仪式,安葬了哈姆需特。

《哈姆莱特》或者我认为最中国化的翻译——《王子复仇记》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原本有着美好的理想,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充满了希望与寄托。但是,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一切都化为泡影。“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又加上乱伦,这就注定哈姆莱特要化为复仇之神。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从这一方面看,哈姆莱特是勇敢的,无畏的,或者说小马哥的话也可以充分的表达他的心情: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拿回来。又或者是中国满清王朝的顺治皇帝,韬光养晦,终成大器。这相同与武侠小说中复仇模式的的惯用手法,爱恨情仇交织而成的武侠小说很多就是从这样的大变故开始,从而展开一些列故事。正如《孟子》中: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这十分贴近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从而很容易在读者中产生共鸣。

可是,我们在作品中看到,哈姆莱特的复仇十分的艰难,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哈姆莱特一次次的放弃了机会,我们可以说他在这上面是懦弱的,迷茫的。作为读者,我们可能无法亲身感受面对杀父仇人的那种感受,但是,在中国武侠小说中我们可以找到相同的人物,如金庸笔下的杨过,当他知道郭靖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复仇之火瞬间燃起,几欲下手报仇,却又因为一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而放弃了复仇,我们可以理解杨过,但我们无法苟同哈姆莱特。“不,我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这是一个借口,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制约着他的行动,这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是不被提倡的。千百年来,在中国的武侠传统中,举凡侠者,一定要敢爱敢恨,这同样深深的被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所接受。这样就有一个问题,那种敢爱敢恨,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小说中很受人们欢迎,可是现实中我们往往是像哈姆莱特一样的迟缓,犹豫不决。而我们所说的80,90一代在深明中庸的人眼中就变成的狂妄。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同样是造成哈姆莱特的悲剧的凶手之一。

我们在哈姆莱特的身上看到了两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性格,怯懦与勇敢,卑贱与高贵,自私与高尚,不孝与至孝,各种极端的性格在他身上完美和谐。或者说,莎翁为我们塑造了另外的一个极端,矛盾性格的极端。因为他的这种极端矛盾性格,我们无法说到底是喜欢他或是不喜欢他,我们喜欢他的勇敢,但在他犹豫的时候我们心里默念着:快点动手。所以我们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原因就在于我们都在他的身上找到了和自己相似的地方,缺又找到了自己所讨厌的一些东西。

作为一个出名的悲剧人物,哈姆莱特的爱情必然是一场悲剧。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爱情,很让人迷惑。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的感情优柔隐晦,不知所以。对母亲行为的怀疑,使哈姆莱特放弃了自己的爱人。他不仅抛弃了奥菲利娅,还恶毒地的诅咒曾经的爱人,此时他已经不再相信爱情。出于对爱情的怀疑,他开始思考人生,思考人性,在他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可恶、陈腐、乏味而无聊的,整个时代已经堕落。对人类最美好感情的猜疑和绝望,使哈姆莱特的性格进一步滑向忧郁。

从奥菲利亚来看,类似于我国传统女子的性格注定她无法与哈姆来特结合,也同时会成为哈姆莱特复仇的绊脚石。她知识浅薄,缺乏主见,见识狭隘。奥菲利娅告知父亲波洛涅斯哈姆莱特对她的誓言,但父亲波洛涅斯却认为哈姆莱特别有用心,并在基于保护女儿前提下,严禁女儿之交往。面对父亲的严厉的言词,奥菲利娅的答复是“我一定听从您的话”。她是爱着哈姆莱特的,但却不为他辩解或者反驳。从一开始哈姆莱特的求爱,父兄的拒绝,至哈姆莱特的精神失常,甚至直到最后,自己最亲爱的父亲竟死于自己的爱人手中。一切惊慌、无奈、害怕、悲惨的事,幸或不幸,这温柔的女子都只是默默地承受,没有埋怨,没有诅咒,甚至也没有想过要试图反抗,如此被动,如此地受委屈,而在把一切情绪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女子,怎么可以和英雄生活下去呢?莎翁给她一个发疯并溺死的结局,这是她自身性格所造成的。如金庸所说,我不能主宰我笔下人物的结局,他们的性格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奥菲利亚的性格如果不是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复仇剧中也许也是讨人喜欢,惹人怜爱的,有点类似于曾经风靡日本的“三无少女”的形象。但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这样的人物注定不被接受,我们可以想象,一部武侠小说中,女主人公竟然是个无主见,所谓恪守妇道的人,而且,他还要浪迹江湖,这是多么矛盾。最最简单的一点,女主人公不出闺门,整个一宅女我们如何能期望他信马所至。

对比哈姆莱特与中国武侠小说人物,我们只能感叹哈姆莱特只能出现在欧洲大陆,驾驶它在中国,就不太可能会被流传下来。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人们接受观念的不同,即使我们都知道把哈姆莱特放在人文主义思潮下来阅读,但毕竟我们不在那样的文化氛围中,所以我们所能理解的都只是个人化想法。就如同你告诉西方人中国龙是吉祥的,他知道了以后说中国的龙就是吉祥的意思,但他们还是不能理解中国人对龙的那种极端崇拜,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正视文艺复兴时期青年人的形象代表。他软弱、犹豫、彷徨以及猜疑的性格特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青年们性格。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仅是客观环境的肋迫,更重要的在于他代表的那个时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年青人们倡导的人文之美与现实之恶的冲突,致使现实成了理想的陷阱,哈姆雷特们的悲剧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66b30c3aa00b52acfc7caac.html

《哈姆莱特小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