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校特色创建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8-12-14 20:30: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校特色创建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阅读对个人对社会的意义多么重大。

千百年来,我国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多读,这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强化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改革语文教学,积淀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标也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45万字。

但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

1(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电视机给我们娱乐和消遣,但它耗费了我们太多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长时间沉迷于电视,不仅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很大程度地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甚至在思想上误导孩子。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宽带已进入了不少家庭,社区中不少不规范网吧的存在,也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电视、网络游戏上引导过来,我们的教师义不容辞。

2(许多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学生家庭藏书都很不足,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也不多。在家中,许多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工作之余,家长忙于娱乐,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有些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应怎样指导孩子去读。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希望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课外阅读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3(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阅读认识观。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许多老师不是积极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作业试卷。这样的观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

4(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而现实情况是大多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

因此,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形成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145万字的阅读指标,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外阅读总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推进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的建设,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形成学校阅读特色,创建书香校园文化。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书香,指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指浓厚的阅读氛围即让每个学生爱读课外书。

校园书香文化:是指在学校内形成的一种与阅读相关的文化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氛围及相关制度,是以校园阅读活动为载体,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其核心目标是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

课外阅读: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一切阅读。从时间上而言,可以是课间、午间、休息天的阅读。从方式上而言,可以是看书读报,也可以是上网浏览。从内容上而言,不仅限于语文材料,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有益的、健康的书籍。另有一种意义指教材以外的阅读。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校园书香文化是以阅读为主要实施方式的课程文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加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其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构建课外阅读体系成为我们适应新课程实施,探索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

2(实践意义: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向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师生共读,以师带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底蕴;构建课外阅读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推动校园书香文化特色的形成。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

1(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网络,为学生阅读创设更大的空间,在校内、班级内、家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逐步形成书香学校特色。

2(通过课内多角度的有意识的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

3(通过开展多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营造校园阅读文化氛围,浓厚校园文化积淀。

4(教学相长中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厚实文学、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文化品味;在研究实践中掌握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

5(探索学生课外阅读激励性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建构课外阅读体系。以各种形式的评价贯穿学生的阅读过程,维持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品味,最终使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

五、课题实验的方法、对象

()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个性,收集教师、家长、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建议。

2(文献研究法:查阅关于课外阅读研究的资料,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4(行动研究法:组织校本教研,进行语文阅读指导课课程的研究和读书活动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坚持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持续性、创造性原则,采取个别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课题研究对象:我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课题实施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14.9—2014.10)——营造读书氛围,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

1(健全完善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添置新图书,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置身于书的海洋中。

2(建立有效的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交流机制,鼓励流通共享,盘活、丰富图书资源。倡导"赠二读百"活动。探索有效的班级图书角建设方案,让学生参与设计、管理、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体验,受到教育。

3(学校进行全方位文化建设,做好办公室、教室、走廊、操场、草坪、绿地等校园文化建设,从文字到修饰,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

4(在部分年段中成立家长委员会,宣传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

5(组织人员编写校本课程《中华古诗文精选》,开展古诗文考级活动。

6(举办书香伴我成长校园第一届读书节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7(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

()第二阶段(2014.11—2014.12)——整合阅读资源,让书香浸润学生生命的每一段时间

1(将语文课时进行重新分配,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

2(应用《中华古诗文精选》校本教材,组织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家校配合,让学生在六年的小学学习中能诵读近200首经典古诗文。

3(制定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标准,各年级组制定班级阅读计划,组织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

4(号召亲子共读,通过家长委员会评选书香家庭,把阅读推荐到家庭、社区,使学生的家庭读书有保障、有实效。

5(建立教师读书活动的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开展师生共读,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进步。

6(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以阅读为主体的阅读节活动。

7(根据实际,组织拟定推荐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阅读书目,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更新、改进,逐步形成课外阅读书目体系

8(举办校园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主题的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展示师生读书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15.3—2015.6)——完善阅读体系,让书香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1(形成图书室()建设、借阅制度,小校园师生文章登载制度。

2(形成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条例。

3(组织校本教材、经验论文汇编。

4(举办校园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展示课题实验成果。

5(总结实验经验,汇总并推广实验成果。

七、课题实施策略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师生读书氛围

学习应该与书香为伴,师生应该与经典为伍。学生在校园里眼睛所触及的每

一处风景也都应该有文化的熏染。于是通过校园墙体的改造,在教学楼、办公室、教室、走廊等墙壁上进行精心的布置和修饰,以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1(打造墙体文化。致力打造校园墙体文化:(1)在教学楼楼梯墙上题写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香伴我成长等。(2)艺术长廊——欣赏名家书画、张贴学生优秀习作书画等作品。(3)文学长廊——介绍从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到现代文学中与课本有关的名著名作及文学家故事,引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4)学科长廊——介绍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知识,拓宽阅读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这样,使学生走进校园就能举目见人文,放眼品经典,在浓浓的书香气氛中感受文化的浸润。

2(建设班级书香文化。以班级为单位努力打造"书香文化"班级,调动师生共同参与,兼顾共性与个性。我们要求每班教室的国旗、班训、信息栏等都有固定的位置,在保持全校整体共性的同时,各班师生共同设计的墙体文化风格各异:“成长的足迹小眼睛看大世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等,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氛围。孩子们每天到校,一抬头就能欣赏到心手达情的书法作品,品味到诸如有志者事竟成幼不学老何为的励志警句名言。一个个宣传栏轮流展示着学生自己的作品,触目便能尽收五彩斑斓的各种作品,而其作者都是自己身边亲切可爱的同学,这样耳濡目染的人文熏陶正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魅力所在。

()开设语文阅读指导课,加强阅读指导

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老师们利用材料,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引导学生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初步掌握读书的方法。同时,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组织阅读公开课观摩教学,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教法,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

:阅读指导课: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一、二、三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四、五、六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

读物推荐课: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师生互相推荐好书,读好书,一起谈论好书等,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积累学生的文化修养。

阅读欣赏课: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

读书汇报课: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加强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装备建设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安

排学生每两周到图书馆借书阅览一次,每周向班级图书角借书一至二次,教师每学期向学生提供不少于5本的必读书目。为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班级图书角成了学生读书的又一个重要阵地。班级设立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学生中做到,每天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本书。丰富的书源,为学生增加了精神食粮。

()倡导教师带头阅读,实现师生共进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师间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主题征文竞赛、读书主题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5本图书,订阅2份报刊(其中必有一份是教育杂志)。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举办"语文课外阅读讲座",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读书节等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有计划地开展古诗文考级活动,举办"读书节"、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举办"书香伴我成长""让读书成为习惯""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系列读书节活动。将读书节活动设校级、年段级、班级和学生个人四个层面,开展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书征文竞赛、读书节节徽设计征集竞赛、书签设计设计征集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评选、好书推荐会、优秀读书笔记展、制订一份读书计划、学生个人习作专集展览、读书节成果展示、读书节文艺汇演等活动,培养阅学读兴趣,推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读书活动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

开展读书活动绝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制度,有助于读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和向纵深持续。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学校开展"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并将阅读与学生的争星活动挂钩,每月评选班级、段级的阅读星,学期评选一次校级阅读星。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古诗文考级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加强课内外阅读结合,拓展阅读空间

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强化课外阅读,学校统一设计了学生《读书笔记》,要求每周作3次的课外读书笔记,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通过三年多时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1(树立榜样激发兴趣:老师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校组织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的评选,树立典型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课余时间,我们的老师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创设氛围激发兴趣。学校在环境布置上独具匠心,校园内名人名言、石桌已成为学校的独特风景。班级内图书角的布置各有特色,有"好书推荐",有"读后一得",有学校向每班推荐的读物,也有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图书,课间,随手就可拿起一本来翻阅。

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它为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读书节上,各年级的活动精彩纷呈,如低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进行赛诗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报告等。其次,学校还注意根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手抄小报评比、读书心得展出、读书笔记评比展览、优秀读书笔记广播等,阅读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把全校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吸引了更多同学投身阅读活动。

4(师生共读激发兴趣。教师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后,写下各自的读后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这种做法深受学生欢迎,有了老师的参与,学生们热情高涨,都愿意去读去写。

()引发了师生之间的阅读互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更不是对付某一天的课。读书,应当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只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教学,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这样,才有底气站在讲台上。因此,读书,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通过读书,培养可以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通过读书,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让教师更加有教育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让学校追求天道酬勤、宁静致远的境界。

课题组的老师们都有上述的深切体会,并化压力为动力,在阅读方面身先士卒,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学校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为此,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认真阅读了3本教育论著,摘录5000字的文摘卡。在教师间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主题征文竞赛、读书主题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学校还在校园网站上开设了教学随笔、读书论坛等栏目,刊载教师的文章,为教师提高交流平台。课题实验以来教师写出多篇文章。老师的阅读推动了学生的阅读,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阅读氛围日渐浓厚。

()实现了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拓展阅读空间

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狱中联欢》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红岩》;学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完《丑小鸭》,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啄木鸟、猴子、狗、燕子、壁

虎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书越读越厚,学生的阅读不再拘囿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爱上了读书

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香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学校在加强书香校园的建设的同时,还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如中午学生到校在班级阅读20—30分钟时间,每周安排学生进阅览室进行一节课阅读。

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学校为不同年级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本》。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觉,还要求能写出书评。我们安排了每周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辅导学生作好阅读笔记或阅读报告。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培育了校园书香文化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三年读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自编个人习作专集,一学年举行一次班级习作汇编和学生个人习作专集展览、评选活动。一本本习作专集,那新颖的书名、精美的插图、优秀的文章展示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综合素养。学生读书笔记、优秀作文被装订成册,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

()促进了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丰富了书源

1(学校图书馆的读书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近3.5万册,生均约20册,设有电子阅览室、阅读书桌,采用电脑借书自动系统进行借书和还书。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办理了借书证,每两周时间里,一周借书,一周还书。在课程表中,专门设有一节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图书馆配备了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了更宽泛的阅读资源;学校的电脑房也可供学生查找资料,进行网上阅读。

2(班级图书角建设得到加强。现有的学校图书馆的借书,难于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于是班级图书角成了学生读书的又一个重要阵地。班级设立图书管理员,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学生中做到,每天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本书。同时,老师给同学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书和报刊杂志,建议学生购买,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资源。

()构建读书评定激励机制,完善读书过程管理

遵循管理就是激发潜能、激发活力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的科学理论,学校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读书管理体系,推进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

1(教师读书及指导读书活动评定制度。我们要求所有教师参与读书活动,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每学期,学校对教师所完成的读书体会文章、读书摘记、校园网刊载文章、参与论坛的表现,以及教师组织学生古诗文考级、班级读书活动情况进行评定,并且将此与业绩评估挂钩,将教师阅读及组

织学生读书活动形成规范。

2(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表彰制度。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学校开展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尝试采用活动评价、成果展示、读书记录卡、古诗文考级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学校还在每周的五项专题日中设立阅读日,将阅读与学生的争星活动挂钩,每月评选班级、段级的阅读星,学期评选一次校级阅读星。

九、研究后的思考

看到学校建立起书香文化氛围,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倍感欣慰,我们将会把研究成果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中,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如何引导家长开展书香家庭建设等还是一个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理性思考还不够,意识、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阅读课程资源,不断为学生建构更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也是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18d5c9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d.html

《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校特色创建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