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叫综合征小析

发布时间:2016-05-03 15:49: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猫叫综合征小析

摘要:猫叫综合征是常染色体异常综合征,由第 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引起,因患儿有猫叫样啼哭而得名,发病率为 1/50000,在染色体结构异常中占首位。本文从猫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中医的治疗参考来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便提高人

们对该病的认识,杜绝和减少患病个体的产生。

Abstract: cri du chat syndrome is autosomal abnormalities syndrome, by the partial deletion of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5 caused by children with cat like cry was named, the incidence rate of 1 / 50000, occupies the first place in the chromosomal structural abnormality. The cat comprehensive syndrome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diagnosis and TCM treatment for reference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hope to improv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diseased individuals.

【关键词】:猫叫综合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的日益提高,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中,恶性流行性疾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遗传病所占比例却越发的高涨了。何谓遗传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猫叫综合征,患者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故又名5p—综合征,为最常见的缺失综合征,因婴儿时有猫叫样啼哭而得名 猫叫综合征患儿又多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对生活质量造成了莫大的威胁,本文旨在综述猫叫综合征发作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一些治疗手段,姑妄言之。

正文:

猫叫综合征是常染色体异常综合征,由第 5 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引起,因患儿有猫叫样啼哭而得名,发病率为 1/50 000,在染色体结构异常中占首位。其对患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猫叫样哭声

婴幼儿期特征性表现。

2.特殊面容

头小,圆月脸不对称,呈惊恐状;眼距增宽,内眦赘皮,眼角下斜,斜视,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鼻梁宽,小下颌,偶见腭裂,错咬合,耳位低,发育不良,颈短。

3.神经系统

新生儿期肌力低下,明显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迟缓,如2岁后才能坐稳,4岁后才能独立走路,成人期后多动及破坏性行为。

4.其他

生长发育落后,先天性心脏病(50%);掌骨短,并指,通贯掌纹,髋关节脱位,半椎体,脊柱侧凸;肾脾缺如,尿道下裂,隐睾,腹股沟疝等。

1.发病机制。

1963Lejeune等首先发现这种病例,并根据患儿有似猫叫哭声,而起名猫叫综合征。患儿有特殊面容,智力低下等临床症状。本综合征较少见,群体发病率约为1 /40000 1 /20000。女性多于男性,其比例约为6 5。核型是5号染色体短臂14(5p14)缺失,15(5p15)缺失。自1974,Niebuhr提出“关键区域”假设,即对复杂的染色体异常综合征应进行解部分析,将不同的症状分别进行区域定位。这一假设已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分析复杂染色体异常综合征。对该病的许多研究表明: CDCS的关键片段位于5p15.35p15.21999,Cornish等对15p15.3缺失的猫叫综合征家系研究发现,5p15.3的缺失导致此基因的丢失,进而导致患儿喉肌发育不全,所以患儿在哭叫时表现出高音调的猫叫样哭声特征,并伴发音功能缺陷。 Gersh等研究发现5p15.2关键区域的缺失在临床上表现为小头、圆脸、眼距宽、小下颌、低耳位等面容异常及智力发育迟缓的特征。Church17CDCS患儿研究发现,5p15.32基因的缺失可导致患儿在临床上表现出语言发育迟缓的特征。

患儿的染色体断裂点位于5p15.1,所缺失的染色体片段含上述猫叫基因、面容异常和智力发育迟缓相关基因及语言发育迟缓相关基因的位点, 从临床上看患儿亦有这些表现。

2.临床表现相关基因

2.1SEMAF基因(semaphorin F gene) 

1998,Simmons等首次报道一种定位于5p的基因—— SEMAF基因,此基因的产物semaphorin F是一种与神经原轴索发育相关的蛋,5p的缺失可导致SEMAF基因的丢失,从而影响正常脑发育,进而导致猫叫综合征神经发育迟缓的特征。

2.2 δ-连环蛋白基因 

2000,Medina首次报道一种与猫叫综合征有关的基因-δ-连环蛋白基因,此基因定位于5p15.2,其产物δ-连环蛋白是一种粘附连接蛋白(adherens junction protein),它与神经元的发育密切相关。 Medina还发现半合子的δ-连环蛋白基因缺失与严重的神经发育迟缓密切相关,这些发现表明δ-连环蛋白基因缺失可能是导致猫叫综合征神经发育迟缓的机制。

2.3 猫叫基因 

1999,Cornish等对一例5p15.3缺失的猫叫综合征家系研究发现,5p15.3上有一与喉肌发育相关的基因,5p15.3的缺失导致此基因的丢失,进而导致患儿喉肌发育不全,所以患儿在哭叫时表现出高音调的猫叫样哭声特征,并伴有发音功能缺陷。这一特征比较稳定,即使是成年的患者,其发音或在诱导哭叫时仍能类似猫叫哭声的特征

2.4 面容异常和智力发育迟缓相关基因 

Gersh等研究发现5p15.2关键区域的缺失在临床上表现为小头、圆脸、眼距宽、小下颌、低耳位等面容异常及智力发育迟缓的特征。

2.5 语言发育迟缓相关基因 

Church17CDCS患儿研究发现,5p15.32基因的缺失可导致患儿在临床上表现出语言发育迟缓的特征,具有此特征的患儿无或仅有轻度智力低下,所以,此特征并非由智力低下引起。

3 猫叫综合征诊断手法

3.1 临床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由于相关基因的缺乏,猫叫综合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临床表现。

3.1.1.猫叫样哭声:婴幼儿期特征性表现。

3.1.2特殊面容:头小,圆月脸不对称,呈惊恐状;眼距增宽,内眦赘皮,眼角下斜,斜视,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鼻梁宽,小下颌,偶见腭裂,错咬合,耳位低,发育不良,颈短。

3.1.3.神经系统:新生儿期肌力低下,明显的智力低下、智力发育迟缓,如2岁后才能坐稳,4岁后才能独立走路,成人期后多动及破坏性行为。

3.1.4.其他:生长发育落后,先天性心脏病(50%);掌骨短,并指,通贯掌纹,髋关节脱位,半椎体,脊柱侧凸;肾脾缺如,尿道下裂,隐睾,腹股沟疝等。

3.2细胞分子遗传学方法

大多数病例是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出现异常哭声受注意而被收集的;有一些是因为表型异常、发育迟缓或智力低下而被发现;但并不是所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的病例都具有猫叫综合征的全部临床表现(Lejeune症状)。也因此,运用细胞分子遗传学方法来诊断猫叫综合征也是必然的选择。

3.2.1 细胞遗传学方法

3.2.1.1 染色体常规显带技术分析 常用方法有G显带、R显带、T显带、C显带、Q显带。Overhauser25CDCS患儿进行含有缺失5p的体细胞杂种分析及GTG技术(Giemsa-胰蛋白酶显带技术)分析发现:染色体缺失类型大多为末端缺失,其次为中间缺失,易位型缺失,环状5号染色体及其他较为复杂的染色体异常,如染色体双重易位及倒位等。

3.2.1.2 高分辨显带分析 高分辨染色体分析见缺失的片段有5pterp1,5pter p13,5pter p13.3,5pter p14,5pter p15.1,5pter p15.2,5pterp15.3,其断裂点在5p15.2 5p12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必将在分子水平(尤其是基因水平)对猫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更深的认识,进而对此病的基因诊断甚至基因治疗提供可靠的遗传学依据。

4 猫叫综合征治疗方法

猫叫综合征患儿出生后即表现为反应差,有特殊面容:头小而圆、眼距宽、下领小、弓高、内毗赘皮、眼睑下斜、颈短、耳低位、肌张力低(以后张力高)、或有耳道、脊椎及四肢的畸形、手纹异常。少数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哭声细弱似猫叫为其最显著的特征。随着年龄增长,猫叫样哭声渐消失。

在中医看来,本病是先天享赋不足,肾精亏虚,精气未充,气虚体弱所致,属“五迟”、“五软”范畴。

治法上,可以采用补益先天,益精填髓,充补肾精的手段进行治疗,或许可以减轻患儿症状,并且必须要搭配认知功能训练来改善患儿的病情。

4.1治疗方法

采用穴位注射及运动、认知功能训练。

4.1.1穴位注射

药物: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武汉海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520060051)、神经节营脂钠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213)及维生素Bl:(江苏华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826)交替使用。选穴:主穴:百会、气海、足三里、脾;配穴:三阴交、血海、肝、合谷、内关、顶颖前斜线、智三针;每次主穴选2,配穴选35,交替使用。每穴注射051llL,l/d,20dl疗程。

4.1.2 运动、认知功能训练

4.1.2.1 运动能力的训练

4.1.2.1.1 俯卧抬头练习,305/,以后可逐渐延长。

4.1.2.1.2 仰卧位侧翻训练,每次侧翻10,左右相同。

4.1.2.1.3 手眼协调训练,玩具触碰抓握训练。

4.1.2.2 认知功能的训练

4.1.2.2.1 视觉训练:在小儿眼部前方约20cm处用鲜艳玩具训练视线随物体上下、左右方向运动,刺激视觉发育。

4.1.2.2.2 听觉训练:在小儿周围50cm不同方向,用悦耳的音乐

或母亲的声音训练小儿寻找声源。

4.1.2.2.3 、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水果、奶瓶等,训练小儿的味觉、嗅觉、温度觉等感知觉的发育。

4.1.2.2.4 触觉训练:婴儿口唇、面颊、眉弓、手指(脚趾)等处对触觉最敏感。可利用不同质地的物体,如光滑的丝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等训练小儿不同的触觉感。

4.1.2.2.5社交、言语及生活能力的训练婴儿醒着的时间,以说笑逗引、玩具逗引及户外活动逗引的方式不断和其说话、逗笑,使孩子回应性地发出“啊、呢、呀”声或笑声并培养清洁卫生的习惯。

4.2 临床病例

患者甲,,3个月15,3个月15竖头不稳,反应迟钝为代主诉入院。患儿注视、追视差,不会微笑,竖头不稳,易哭,哭声低微似猫口叫,哺乳量少。患儿为第11,足月,因母亲末期高血压行剖宫产,出生体重2kg,生后喂养困难,父母居住环境无严重污染情况。否认有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查体:神志清,精神一般,头围36cm,平软,大小约2.0cmx2.0cm,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手横贯掌。双侧臀横纹对称。

神经系统检查:听、视力粗试反射迟钝,四肢张力低,肌力IV,膝跟健反射可引出,双巴氏征阳性,双踩陈未引出。

米拉尼运动发育评价:仰卧位:头居中,颈立直反射消失,躯干立直反射未建立;俯卧位:支撑差,瞬间抬头;坐位:全前倾;立位:扶站双下肢不支持体重。vojat姿势反射异常:表现为头后背。

辅助检查: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听功能障碍:ABRASSR双侧值均60dB;食物耐受:鸡蛋、牛奶中度敏感;头颅MRI:白质髓化落后于同龄儿,双侧侧脑室略扩张,双侧额部蛛网膜下腔增宽;血氨71.umol/L;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异常。

染色体检查:经外周血G显带染色体分析,确诊猫综合征,此症是由于第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所致。外周血氨基酸及肉碱谱、尿有机酸检测未见明显异常。以上述方法60d的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注视可,追视可达90°,会微笑,头稳,会主动抓物,哺乳量增多。复查ABR:左侧阈值40dB,右侧5dB;ASSR双侧阈值40dB

参考资料:

[1]胡建成. 猫叫综合征的临床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孙未. 猫叫综合征的基因定位与诊断进展[J].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1,06:321-324.

[3]罗纯. 猫叫综合征1例遗传学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v.1001:231.

[4]蒋雪,王艳丽,梁旗. 猫叫综合征遗传学分析及咨询指导[J]. 生物学通报,2010,v.4509:12-14.

[5]王峻峰,许飞. 羊水检测猫叫综合征的遗传基因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v.1707:33+90+140.

[6]陶赞英,蒋海艳,郑明慈. 猫叫综合征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研究[J]. 华夏医学,2008,02:222-223.

[7]董庆. 中西医结合治疗猫叫综合征1[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v.2311:940-941.

[8]唐英,尚清. 穴位注射及运动、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猫叫综合征临床报告[J]. 中医临床研究,2014,v.620:25-2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1ccbd76c175f0e7dd13752.html

《猫叫综合征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