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发布时间:2020-05-13 02:10: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16课 _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经验教训: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

(2)理论基础: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措施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的重要方式。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评价

(1)积极: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局限: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表现:股票分散化,企业普通职工和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

(3)评价: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

(1)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2)表现: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条件: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2.资金: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3.特点

(1)法制保障: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2)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4.实质: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5.作用

(1)积极: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2)消极: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黄金时代: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发生像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

2.“滞胀”时期: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为了走出困境,这些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凯恩斯主义也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轻巧识记]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国家干预经济

[易错提醒]

1.经济计划不等同于计划经济。二者根本不同,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概念阐释]

1.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2.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概念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1.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增加,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这一状况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3.经过“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4.为了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这有利于社会稳定,但也存在弊端。

[材料一] 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教你读史]

由信息“包括医疗……教育等方面”“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帮助”判断其种类与范围方面的特点。

[提示] 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材料二] 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贝弗里奇爵士在《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明确地提出:“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的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

(2)根据材料二分析福利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分析其实质。

[提示] 福利制度实质上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全面认识福利制度

(1)形成原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危机威胁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2)特点:资金来源多元化,一般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各国发展不平衡,英国、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发展水平较高;发展程度较高,已由单纯的政府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3)实质:是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一种分配方式。

(4)利弊影响:

①利: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

②弊:造成普遍的国家财政赤字,使政府负担过重;另外也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

[材料一]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1)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行业公有化程度较高?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

[教你读史]

抓住各行业的类型,从各行业中国有经济比重数据分析概括。

[提示] 行业:邮政、电站、煤炭、铁路、航空等。

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

[材料二]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教你读史]

结合时间变化分析松下幸之助持有股份数据的变化。

[提示] 问题:反映了战后资本社会化的趋势。作用: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1)表现:

①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②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2)特点:

①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②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股票分散化、经营者革命。

③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3)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4)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的产生。

(5)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表现、实质及影响

1.表现: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影响

(1)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从而使发达国家在二战后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2)国家干预经济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

题组一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1.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是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在二战后的年代里,美国人力图纠正其缺乏经济安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

A.国家干预经济       B.人民资本主义

C.经营者革命 D.新知识经济

解析:选A 依据材料“二战后的年代里”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人民资本主义是缓和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是纠正其经济安全问题;经营者革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是为了保障经济安全问题;新知识经济,侧重于高新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2.对下图表达历史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险支出比例越高说明该国经济越发达

B.联邦德国、日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

C.该现象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新的社会不公

D.该现象可以推动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解析:选C 社会保险支出比例过高,一定程度上可能滋生或纵容懒惰者的存在,事实上形成了新的社会不公,故C项正确。

题组二 战后资本主义企业的调整

3.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

A.“混合经济” 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 D.建设“福利国家”

解析:选C 从材料中口号“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可以判定包含的主要思想体现的是“人民资本主义”。

4.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C.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解析:选B 从材料中数字的变化可知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故B项正确。

5.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与此相关的是(  )

A.经营者革命 B.出现福利国家

C.推行国有化 D.全球化的发展

解析:选A 经营者革命指企业的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管理所有业务),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然而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从事经营。经营的管理人员不断增加,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6.1966年奇想乐队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

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

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

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

解析:选A 注意材料关键信息:“1966年”“英国”“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并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这一原因的出现是由于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故A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

解析:选C 1960年《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内容,实质是加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

2.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这表明(  )

A.法国改变了资本主义性质

B.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C.已经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找到了资本主义长期稳定发展的模式

解析:选B 根据时间和改革内容可知,这是属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整生产关系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故选B项。

3.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  )

A.公司变成工人所有

B.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

C.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

D.公司变为国有企业

解析:选B 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说明了企业已与工人的切身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了,故选B项。

4.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独家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独家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员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  )

A.“管理者革命” B.“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的建立 D.实现企业国有化

解析:选B 惠普公司的这种状况,实际指公司的股票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有,而是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资本家不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5.2015年4月29日,久拖不决的希腊债务谈判再次出现危机,欧盟拒绝了希腊政府的72亿欧元的贷款申请,其原因是希腊政府在减少福利开支方面没能履行事先既定的6%~10%的约定。这主要是因为“福利政策”(  )

A.激化了社会矛盾 B.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C.消除了贫富不均 D.挫伤了劳动积极性

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可知是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B项正确。

6.1850~1914年和1950~197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这两个“黄金时代”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B.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C.科技革命推动发展 D.美国扶植欧日经济

解析:选C 两个“黄金时代”都受到了科技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

7.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白领工人人数已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而从事技术性、信息性和智力性工作的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因此,可以推断美国(  )

A.知识型阶层将成为社会的主体

B.非生产人数占劳动力的大多数

C.人们逐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D.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解析:选D 据材料“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正在日益减少”和“非生产性知识型人员的队伍却在不断地扩大”可知产业结构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故D项正确。

8.“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材料表明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  )

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

D.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服务

解析:选B 据材料“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小到3倍”可知,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二、非选择题(18分)

9.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6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4分)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3分)

解析:第(1)问,联系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危害并结合罗斯福新政中关注民生的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中月收入在50到80英镑的低收入者得到救济,收入有所增加;儿童津贴保障了儿童利益等内容概括。第(3)问,由材料二可知,月收入差别很大,但由于得到社会福利,实际收入差距缩小,但有可能挫伤工作积极性;由材料三可知,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政府不堪重负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仍然在增加,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因此西方国家要调整福利政策。第(4)问,政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者。

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 (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f238de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2.html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