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视导反思

发布时间:2016-04-25 08:49: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41 2日,视导我校,反思如下:

基本情况

学校能按要求,配备了一名专职教师,任课教师,能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挖掘课程资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品生课课前五分钟活动,情景测试环节,做好品生课的自主选课活动,采取演讲,辩论会,义工等形式加以落实,为了使教师,的素养不断提高,制定了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订阅《品读》等杂志。

问题透视

品生品社课教师自觉践行新课标精神,突破传统教学,创造性进行教学,但更看到问题所在。

1. 教师队伍方面:兼职教师多,任课教师主要是语文 数学老师兼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潜心钻研教材,兼职教师中还有一部分新聘任教师,更是教师队伍不稳定。

2. 教学研究方面:教研活动不能与时俱进,教研活动氛围不浓厚。

3. 课堂教学方面:重形式,轻实效。

4. 作业设置:忽略学生的年龄特点。

原因分析:

1.教育理念滞后,认识不到位

新课改以来,国家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三到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在学生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和替代的作用。可是,教师在工作中,还留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本应作为课程中心的德育学科有小学科之说。

2.教科研氛围不浓厚:教研室组织教师培训,学课标,通教材,听讲座,进行课程整合等,是教师的素养不断提高,但由于大多是兼职教师,投入品社课的精力少,导致教研氛围不浓厚,教研力量势单力薄。教师外出观摩,听课的机会少。

3.课堂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

小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然人,学生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会影响学生的品行见识和修养,学生品德形成蕴含在学生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然离不开现实生活,这就决定了品德课教学应该生活化,打破了传统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情景剧,小品表演,模拟采访是生活化教学常用的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切忌机械分组等,这样品德认知生成才能自然。

4.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

小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是家庭的希望,其综合素质高低势必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建设,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但实际上,小学生认为,品生品社课远远不及语文、数学外语重要,因此,课堂上学生交头接耳,自娱自乐,打打闹闹,不完成作业是常见现象,使品生课教师课难上,学生难管。究其原因,品生品社课在家长,学生眼里是副科

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新课标,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以实现品生品社的三维教学目标,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克服困难,转变观念,摒弃小学科边缘学科的看法,提高品生品社课的地位,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达标活动,使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促使新教师向成熟型教师转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一个苹果二个人分只能一人一半,一个思想给两个人就变成2个思想”。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准时进行教科研活动,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与其他学校的联系,按时参加镇本教研。

4.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按要求设计好教案,根据教材内容一课或一个主题精心设计一次情景测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课堂教学做细做实,以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5.设置合理的作业:作业设置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具有可操作性,使自主学习,活动体验,合作探究融为一体,一至二年级,采取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画一画,观看录像等形式呈现,三至四年级可采取讲故事,辩论会,小调查,演讲,参观活动,收集材料等形式呈现,五至六年级完成装订成册《明德惟馨》在作业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提出要求,组织辅导,指导帮助,引导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e8fb496529647d262852a3.html

《教研室视导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