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马克思主义史 庄福龄

发布时间:2019-05-30 20:46: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简明马克思主义笔记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及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5论述)

2、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标志性事件(13简答)

3、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13论述)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5简答、14论述)

2、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14简答)

3、青年黑格尔派(13名词解释)

4、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5、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第二章

1、异化劳动(13、14简答)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3、《神圣家族》

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6简答)

5、《德意志意识形态》

6、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7、蒲鲁东主义

8、《哲学的贫困》

9、《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3名词解释、15简答)

10、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1、劳动价值论(05简答)

2、《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3、剩余价值理论

4、《资本论》第一卷

5、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

6、《哥达纲领批判》及其按劳分配思想

7、《<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第四章

1、《反杜林论》(13简答)

2、《自然辩证法》

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辩证法”的主要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4、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5、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6、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第五章

1、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探索

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4、恩格斯晚年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方面的贡献

4、《法德农民问题》 恩格斯 1894.11

5、《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恩格斯 1895

6、恩格斯的“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合力”的观点

第六章

1、伯恩施坦伯恩施坦主义、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修正的表现

2、马克思主义者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

A、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批判

卢森堡的批判

倍倍尔的理论批判

考茨基的理论批判

B、法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

拉法格的理论批判。

普列汉诺夫的理论批判(15简答)

第七章

1、民粹主义

2、尼*米海诺夫斯基的《文学和生活》

3、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

4、经验批判主义

5、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6、列宁对寻神说和造神说的批判

第八章

1、列宁是如何构建辩证法体系的?《哲学笔记》

2、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对帝国主义的问题的全面总结;“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3论述、14简答

3、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14简答)

4、《国家与革命》

第九章

1、十月革命

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6简答)

4、新经济政策

5、列宁晚年关于 落后国家 建立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有哪些?(04简答)

第十章

1、斯大林同布哈林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理论上的争论

2、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13名词解释)

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952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十一、十二章

1、“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5论述)

2、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4、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及其主要内容(16简答)

5、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第十三章

1、《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

2、柯尔施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3、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4、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梅洛——庞蒂

5、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第十四章

1、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践、理论、教训(16论述)

第十五章

1、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2、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3、欧洲共产主义

4、法兰克福学派 13简答

5、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6、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7、垄断资本学派(美国)

8、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9、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评价

第十六章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十七章

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13简答)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十八章

1、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的划时代贡献)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3、社会主义的本质(14简答)

第十九、二十章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导言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标志性事件 13简答

1、第一阶段:奠基时期(19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

这一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而奠定基础和不懈奋斗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对待资本主义。

19世纪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期,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制度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恩格斯从写出《共产党宣言》开始就把自己的任务定为批判资本主义,揭露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推翻资本主义,他们的一生归结起来基本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展开的。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

1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创立了“异化劳动”理论,开始了创立唯物史观的步伐。

218451846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31847年《哲学的贫困》成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公开阐述的重要文献,在批判蒲鲁东的同时,也对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做了更为准确的表述,特别是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

51867914日,《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

6、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巴黎公社的理论总结。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它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供了重要内容。

2、第二阶段:开拓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这一时期是列宁活动的时期,是地球上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社会主义实践的时期,是理论上向新的实践领域开拓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对待社会主义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

1 列宁分析了资本主义已经由自由竞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更加不平衡,从而资本主义发展的链条上产生了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就有可能在薄弱环节取得突破,首先取得胜利,而不是在所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即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2、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上的传播,用实践证明了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的正确性。

31921列宁提出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经济政策上的巨大变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第三阶段: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叶)

这一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从一到多,进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成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种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相对立、相较量;社会主义成了许多国家追求的风尚。这一时期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

1苏联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确立。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领导国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苏联模式”。

2斯大林的改革与建设:斯大林维护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抗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使社会主义的红旗不倒,并且对国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增强了综合国力,把苏联建设成为工业化强国。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1919年—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作了较为完整的阐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四、第四阶段:创新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

这是社会主义经过曲折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有伟大创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2、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文革”使中国形成了历史的部分倒退。

3、1978年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敏锐的把握时代脉搏和深刻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5论述

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是资本主义在西方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1、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

2、近代工业革命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

3、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上的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在经历其产生的第一个世纪之交时,恰逢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转折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际上以及俄国国内出现了各种错误的思潮,马克思主义面临许多挑战。

1、面对这样的现实,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同时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2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认识,果断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收集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经济。

3列宁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三、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中叶

1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活动舞台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正是由于他敢于突破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从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的依靠力量上,纠正了单纯的依靠工人阶级的做法,锻造了一支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

2在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毛泽东同志吸取苏联改造模式严重破坏生产力的教训,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化三改”的路子,在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社会平稳、持续发展,并对尔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四、20世纪70年代中后

1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面临严峻的挑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搞社会主义只能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他坚决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从根本上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成功推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2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使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适应时代的特征和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起点和层面上,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

3邓小平理论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给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浓厚的中国风格和中国风派。

总结: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挥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就必须把他同本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各国的不同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方式。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13论述

总的来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和灵魂就在理论创新,在于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既要坚持又要创新,或者说在于与时俱进。

具体来说,有四点要求:

1、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我们既要从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学习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立足当代,研究历史变迁和条件变化,研究理论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而做出新的发展和突破。

2、要以不断学习永不满足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永远发展、永不停顿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前进、不断延续的历史。我们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永远学习,才能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3、用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尊重实践的,因为与时俱进就是从实践中来的,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最尊重群众的,因为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体。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尊重唯物主义和尊重辩证法、尊重客观规律和坚信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都是统一的,我们要用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4、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从事物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的规律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的理论,总是后来居上,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因此,我们要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面向未来,我们努力的基点在现实在脚踏实地,我们的前途和理想在未来在面向未来,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需要,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有的认识和态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所有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表现。它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内容极为丰富的严整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是历史的必然,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条件、思想基础、主观条件和自然科学基础的

1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也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它使以机器体系和雇佣关系为标志的工厂制度获得了统治地位,并导致了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使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急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依据。

2)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激化

工业革命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激化,其具体表现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所造成的生产下降和经济衰退。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危机所造成的严重破坏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自身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容不下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了,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和发展预示了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3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工业革命不仅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与近代大工业相联系的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法、德、英三国爆发的工人革命运动,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达到一个新阶段,已不再是分散地、自发地斗争了,工业无产阶级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一切阶级斗争的新特点,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直接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其奠基者是康德,中经费希特、谢林,由黑格尔集其大成。

1 康德:在哲学观上:坚持二元论者,即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承认精神实体也是世界的本原;在政治观上:高举“理性”和“启蒙”的旗帜,将理论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但又竭力反对革命的途径,主张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在社会历史观上,提出“伦理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但又持否定态度。

2 黑格尔: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述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他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前进运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受历史内在规律支配的。但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3 费尔巴哈:提出要科学解答时代课题的重大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其奠基者是威廉配第,完成者是大卫李嘉图,代表者有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体系,是为新资产阶级及其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服务的。

具体来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A、它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B、其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它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C、古典经济学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

D、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学说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根据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的初步探索,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终于科学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3)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史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他们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B、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入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C、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D、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中包含着许多天才的设想;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天才的猜测,为启发工人阶级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

3、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的转变

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这一转变过程是在184210月,马克思受聘出任《莱茵报》主编开始的,1843年秋,马克思与卢格一起创办了《德法年鉴》,在上面发表的文章标志着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完成。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的发表,标志其“两个转变”的完成。

4、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19世纪初,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等伟大的科学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自然界一切现象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沉重打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全面地揭示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1314简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辩证法思想是19世纪人类哲学思维的最高成就。黑格尔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全面而自觉的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运动形式。他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述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以客观的唯心主义为基础的,他把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都看作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按照正、反、合的三段论模式构造出一个绝对唯心主义的抽象体系。

黑格尔哲学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即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之间的矛盾。其结果是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革命的辩证法,导致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亦称黑格尔左派。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是由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组成,以施特劳斯、鲍威尔等人为代表,费尔巴哈也属于这一派。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也积极投身于青年黑格尔运动,并一度成为其中心人物。

青年黑格尔派不太重视黑格尔哲学体系,否定“绝对精神”而提倡人的自我意识,反对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青年黑格尔派比较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力图得出无神论的观点,宗教上批判上帝创世说,政治上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政体,主张政教分离。

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观点有:

1、哲学上,特别强调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反对其强制性的体系和老年黑格尔将黑格尔哲学视为绝对真理的观点,反对老年黑格尔派调和哲学与宗教的企图。

2、政治上,青年黑格尔派反对粉饰现实,认为现存的秩序与黑格尔所主张的那种理性与实在的统一还相差太远,因而他们主张彻底的批判和改造这个不合理的现实,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

实质上,青年黑格尔派虽然批判了宗教神学,竭力标榜自己是一切无情的批判,但是正如马克思指出:“他们是最大的保守分子”“他们只是用词句反对那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在18433~9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同年10月中旬至12写了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并于18442公开发表在《德法年鉴》,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彻底完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如何实现社会解放和运用什么力量来实现,第一次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完全转为共产主义的一个标志。它的主要观点有:

1、驳斥了鲍威尔等人的宗教观,用唯物主义的深刻观点解释了宗教社会的根源,把宗教批判发展为政治批判的任务。对天国的批判变为城市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为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为对政治的批判。

2、指出只有彻底的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使人类彻底解放,也才能真正消灭宗教及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3、区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政治解放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其目标只是消灭封建制度,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政治解放并不是谋求消灭私有制,也不可能消灭宗教。可见,政治解放并不是人的真正解放。

4、批判了鲍威尔等人用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的做法。指出他们认为通过哲学的批判就能实现对社会的革命改造,只是脱离社会实际的唯心主义幻想,提出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5、分析了德国革命可能性在于形成无产阶级,阐述了无产阶级由于历史地位而具有了世界历史使命。

总之,马克思在文章中明确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作用,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仅表明他已经完成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而且表明他向唯物史观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恩格斯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18442月,恩格斯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尝试和第一篇文献,马克思称之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天才大纲”。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主要任务是批判的研究“私有制的合理性问题”。同年,还发表了《英国状况》,这两篇文章标志着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主要内容

1、恩格斯批判了英国古典经济学,揭露了它的阶级局限性,同时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各种现象如垄断、竞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等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出竞争必然导致工人与资本家、地主之间的矛盾激化,引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从而导致消灭私有制的社会革命。

2、恩格斯揭露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抽象论证的根本局限,初步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原则,揭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特征。

3、恩格斯批判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历史,认为无论是重商主义还是古典经济学,都是私有制关系的理论表现,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因而都是不科学的和伪善的。

第二章

异化;异化劳动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解剖的出发点是“当前的经济事实”,而这种经济事实就是劳动异化现象。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的分析研究,概括出异化劳动理论,并指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中心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区别动物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性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因此,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

1、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

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其生产者相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占有的产品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2、劳动本身和工人相异化

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劳动成为一种强制性和被迫性的活动。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属于别人,劳动成为一种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3、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这是前两个异化的必然结果。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即劳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即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而得到表现和确证。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自己的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使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从而也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自己类本质的人,于是造成了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4、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这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被剥削和剥削的根本对立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相异化的集中体现。

总之,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又是异化劳动的结果,是一种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尤其是造成了阶级之间的严重对立。因此,要消灭异化劳动,就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没有私有制、没有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特别是他将异化问题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异化,论证了共产主义条件下异化的克服,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手稿》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为马克思已经开始研究和不断形成着的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论证。

1、马克思自觉的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行到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了对市民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朝着发现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2、《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就为马克思后来全面系统的创立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理论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科学的揭示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4、《手稿》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通过对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不仅说明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还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涉及到了生产劳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

5、《手稿》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斗争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暂时性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大大深化了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6、《手稿》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手稿》中已初步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统一的思想体系的雏形。

7但是,《手稿》也有一些局限性,它只是马克思在形成自己科学理论体系过程中的最初探索,还不能算作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且它还保留着较明显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抽象人性论的痕迹。

《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携手于18449月—11月创作的,在1845年出版,它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本人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思想,使唯物史观的创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主要观点:

1、揭露了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的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针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认为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做独立存在的本质,并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创造者,而客观具体事物只是一般这个独立存在的本质的简单存在形式。

2、批判青年黑格尔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针对鲍威尔等人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决定历史。历史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生产也总是以客观条件为前提的。

3、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针对鲍威尔等人将“英雄”等同于主动的“精神”,把群众等同于消极的“物质”,马克思不仅强调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有力的论证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主体。马克思特别强调了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6简答

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出了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以下简称《提纲》

1、《提纲》的主要观点。

1揭露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就在于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这也是它不彻底性的根源;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3科学的揭示了人的本质;

4新旧唯物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比于新唯物主义来说,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旧唯物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的解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不能正确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他们把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为“类”,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

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者一样,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看做是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从而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2《提纲》的意义。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深刻揭露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正确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 05简答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秋至1846年共同撰写的,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述。

1、主要内容

1、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不能正确的理解人的本质,他在考察人类历史时谈到的只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与费尔巴哈相反,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指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己考察历史的出发点。生产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交往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因此只有从社会实践出发,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出发才能把握社会历史的本质及一般规律。

2、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具体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指出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一开始只是自然分工,后来随着生产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

分工不仅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彼此之间矛盾成为现实,而且导致了对人的强制性束缚;

4 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5 通过对分工范畴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

3、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

马克思指出只要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立即就表现为双重关系:自然的关系和社会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

4、揭示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对生产而言,它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而另一方面,它在历史上的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和任何观念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除了政治上层建筑,全部观念形式的上层建筑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意识形态的性质。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5、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运动规律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形态的学说。指出了社会有机体是各种关系和现象有机联系的完整形态,社会形态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发展变化的。

基于以上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这是与唯心史观的最本质区别。

《哲学的贫困》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于1847年发表的,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公开阐述的重要文献。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在深入批判蒲鲁东错误思想的同时,对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作了较之《德意志意识形态》更为精确的表述,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马克思第二个伟大发现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批判

<>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1、在批判蒲鲁东唯心主义观点时,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指出蒲鲁东根本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根本颠倒了客观的经济关系与经济学范畴的关系。马克思不仅彻底揭露了蒲鲁东经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而且将自己行将创立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完全建立在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确立了崭新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客观的、运动变化的社会生产关系。

2、马克思批判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滥用,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指出蒲鲁东由于抽掉了辩证法的核心——矛盾的学说,因而其经济学方法在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马克思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客观规律发展的动力源泉。

<>批判蒲鲁东的价值理论,初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

1、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关于交换价值起源的观点是脱离了历史真实的客观基础的先验性虚构,马克思指出交换价值的产生是一个由物质生产发展所决定的客观事实,绝不是取决于人们的意愿。

2、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蒲鲁东价值论的核心——“构成价值”说,指出所谓“‘构成’价值是经济矛盾体系的基石,马克思指出了商品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区别,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本身也是商品,看到了劳动价值与工人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开辟了道路。

3、《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过程中的重大意义有:

马克思完全肯定并比较科学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已经接近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

《哲学的贫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1、阐明阶级斗争的伟大作用,指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2、进一步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的。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1848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马克思主义首次完整系统的表述,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

1、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在历史上曾起到过十分革命的作用,它推翻了封建社会制度,并且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生产力总和的巨大生产力;

不过,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无法容纳如此巨大的生产力,从而与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矛盾;

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2、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理论并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使阶级和阶级矛盾简单化了,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敌对阵营,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现代生产力。还造就了运用这一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作为大工业的产物,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因而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和未来社会的创造者。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掘墓人。

3、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首先必须形成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共产党来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他们首次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纲领:共产党始终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是由无产阶级中最坚决、最先进的分子所组成,始终站在工人运动的最前列。

提出党的基本策略原理,指出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近目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对立,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革命中的检验与发展

1、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德国三月革命的进程和特点时,将其与1648年的英国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革命作了比较。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资产阶级在不同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革命的进程就会不同。通过分析马克思指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可能出现两种前途:或者是封建主义赢得胜利,使革命的成果化为乌有;或者是发生新的革命,由全社会最激进最民主的阶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来进行革命,充分实现人们主权,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同时他还强调了第二种前途的重要性。

2、推进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策略思想;

马恩在深刻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共同起草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指出德国革命的失败,特别是巴黎工人6月起义的实践充分证明资产阶级革命性已经越来越衰退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只期望通过改良措施赶快结束革命,而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任务“却是要不间断的进行革命,直到把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全部消灭”。不断革命论作为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就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3、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就是彻底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是同资产阶级国家完全不同类型的政权,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国家,因而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1852年马克思在信中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精辟地概括为三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的过渡·······”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概括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内容和历史使命,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4、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的基础上,精辟地指出,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正确解决革命的同盟军问题,否则就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且他们已经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工农联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和前提,特别是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国家中尤其如此。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

三、《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地分析了历史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等显著特征,它的问世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革命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经过长期深入的科学研究,在批判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阐述了一系列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1、首次明确规定了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起始范畴,并科学揭示了商品的二重性。

马克思认识到表现资产阶级财富的第一个范畴是商品的范畴,指出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统一,从而将商品确定为政治经济学的起始范畴

2、首次科学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商品的二重性基础上,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特殊劳动和一般劳动的辩证统一,在另一个角度上,又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辩证统一。

3、明确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提出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与物的关系的颠倒,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教产生的基础,详尽地阐述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在私有制条件下表现为物的关系,造成这样的社会根源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对价值形式理论的初步探索。

价值形式的理论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的首创。马克思认为,价值形式的基本形式就是:“商品——作为劳动时间象征的一般产品(货币)——其他商品”。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还有异化……这本书好像写了很多理论

一、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在批判蒲鲁东主义的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过程中,马克思阐述了一系列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

1、首次明确规定了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起始范畴,并科学揭示了商品的二重性。

2、首次科学地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3、明确阐述了“商品拜物教”的基本理论。

4、对价值形式理论的初步探索。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剩余价值的一般概念,将剩余价值本身与其具体表现形式严格地区分开来,从而完成了对资产阶级利润学说的批判,科学地制定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1、科学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2、揭示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

3、揭示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阐述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划时代的功绩之一,它与唯物史观一道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1、创立过程。

1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经济学研究中就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21847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批判了蒲鲁东的价值理论,初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3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和《工资》等著作中,初步揭示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并且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

4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手稿》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剩余价值的一般概念,将剩余价值本身与其具体表现形式严格区分开来,从而完成了对资产阶级利润学说的批判,科学的制定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

5《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剩余价值理论

2、主要内容。

1科学地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本内容,劳动力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统一,它的价值就是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则是“使资本增加,使资本增值,从而使资本作为资本保存下去的东西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2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劳动力商品和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力商品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而且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商品,从而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解决了资本和劳动交换的矛盾。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的一个创造性贡献。

2、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

1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两个基本概念,并提出:

剩余价值的第一种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含义是:通过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相对剩余价值,其含义是工作日长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2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进一步揭示剩余价值两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说明了绝对剩余价值向相对剩余价值转化的逻辑过程。

3、揭示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阐述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原理。

1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探讨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并依此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2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剥削的实质,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3、剩余价值论创立的意义。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正是通过剩余价值才彻底弄清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揭开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从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资本论》第一卷

1867914日,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及其历史趋势,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高度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和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资本生产的基本前提和本质特征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必然会被未来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除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完全分离的特征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剥削他人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化的商品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部过程。

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及其作用。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同时,历史证明,资本主义也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创造出了广泛的社会关系和联系、生产出了具有广泛需求的人。

2论述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分析,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二、对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论证和重大发展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同时也使它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

1、《资本论》的伟大哲学意义。

《资本论》把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使唯物史观得到充分而严格的论证。

2、《资本论》运用科学方法:对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和发展。

《资本论》之所以能科学而深刻的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还在于马克思运用了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资本论》的方法最大特色就在于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为: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即以抽象思维为特征的、辩证的逻辑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是和历史过程相符合的。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总之,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卷中,系统全面的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的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奠定

在一定意义上,《资本论》也是一部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通过对资本主义产生过程的分析,不仅阐明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以及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而且还在总结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斗争历史的基础上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过程中还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1、马克思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以对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绝对规律的科学分析的基础,深刻地说明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产阶级就摆脱不了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地位;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用新的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无产阶级才能由资本的奴隶变成社会的主人。

2以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的研究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为制定无产阶级的革命策略做了理论论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提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策略是综合利用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三大斗争形式,这也正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3在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使命的同时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进行了科学预测。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为前提,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劳动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社会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1、时代背景

1、19世纪50 年代到6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时期,之后就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也日益激化。

3、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尖锐,欧洲工人运动开始从经济斗争转向了政治斗争,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越来越密切地结合了起来。其突出表现就是欧洲各国无产阶级独立政治组织的纷纷建立。

4、世界也发生了很多大事件,1864年第一国际建立,1871年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及其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对第一国际的理论贡献

1、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建立,马克思作为德国工人代表被选为临时中央委员会委员。

2、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成为国际的指导性纲领,有力地保障了国际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在这两个文件中,马克思总结了1848年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指出夺取革命政权已成为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必须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和团结,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二)同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

1、马克思与蒲鲁东主义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与蒲鲁东主义的斗争,主要围绕着关于国际的性质和任务、民族解放运动、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以及消灭私有制等问题展开

①关于国际的性质和任务,蒲鲁东主义主张国际的任务应仅限于经济范围,反对工人进行政治斗争。马克思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除了重申了国际的革命性质和任务 ——“国际是无产阶级的战斗组织,它的根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夺取政权,取得经济解放并最终消灭阶级”,还具体阐述了国际反对资本主义斗争的策略。

②关于民族解放运动,马克思在《指示》中对保护女工和童工的问题,支援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等问题作了明确阐述。

③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蒲鲁东主义者主张建立“交换银行”和“合作社”来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坚决反对蒲鲁东主义将合作社运动当作改造资本主义制度唯一途径和方式的改良主义主张。

④关于消灭私有制,针对蒲鲁东主义者要求保留土地私有制、反对实现土地集体所有制的主张,马克思指出实行土地公有制既符合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2、马克思与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针对巴枯宁反对一切国家的谬论,马克思阐明了科学的国家观,阐明了社会革命和国家消亡的经济前提。马克思认为巴枯宁根本颠倒了继承权与私有制之间的因果关系,要实现社会平等,改变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靠废除继承权根本办不到,最根本的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针对巴枯宁反对一切权威的观点,恩格斯论证了权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恩格斯的《论权威》一文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他指出,权威和集中不是人为地按照主观意志随意确立的,而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针对巴枯宁“完全放弃一切政治”的谬论,和所谓进行政治斗争运动就等于承认资产阶级国家及其社会制度的怪逻辑,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政治运动与阶级运动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指出,一切阶级运动本身必然是而且从来就是政治运动;恩格斯指出,从事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是工人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三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

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公社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巴黎公社它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实践为国际共产主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也为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供了重要内容。

①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指出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有其客观历史条件主观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进步阐述了无产阶级进行暴力革命和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巴黎公社革命的伟大实践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进行暴力革命理论的正确性,而且为深化和发展这一理论提供了新鲜经验。

③深刻总结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尝试的经验,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改造传统的国家机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灭掉,代之以巴黎公社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④马克思进一步探讨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环境和人的完全改造。

⑤认识到建立独立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

(四)批判《哥达纲领》,阐述共产主义学说(1875.5)

1875年5月马克思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对纲领草案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批判,同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特别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及其特征作了极为精辟的阐述。

1、《哥达纲领批判》第一次对拉萨尔机会主义做了全面系统的批判

①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反动的一帮的理论。拉萨尔认为,对工人阶级来说,其他一切阶级都只是反动的一帮,马克思认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特别是农民具有极大的革命潜力,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②批判《哥达纲领抛弃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原则和鼓吹狭隘民族主义的立场。马克思指出,拉萨尔主义者以狭隘的民族主义对待工人运动,字不提工人阶级的国际职责,这根本是背弃了国际主义原则。

批判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马克思指出,所谓“铁的工资规律”是根本不存在的,拉萨尔根本不懂得,工资并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的掩蔽形式。

④批判拉萨尔的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理论。国家帮助建立合作社是拉萨尔主义的核心理论,马克思指出,这是一种幻想。

⑤批判拉萨尔“自由国家”的谬论。《哥达纲领》把建立所谓的“自由国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这根本背弃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宗旨和目的。

2、《哥达纲领批判》完整科学地阐述了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形态的学说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①科学地阐述了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的理论。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这一阶段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原则,即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按劳分配从实质上来说仍是一种资产阶级权利,但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的原则又是根本对立的,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原则。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消失,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成熟程度和发展程度不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不同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以及人的自身发展程度上的巨大差别。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分析的重大意义:他科学地说明了共产主义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因此无产阶级在完成过渡阶段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按需分配”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按劳分配思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完整而科学地阐述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学说,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的理论,指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并进一步具体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分配原则即按劳分配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

“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

2、按劳分配原则的两重性

1、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平等的原则。生产者的权利是用劳动这个同一尺度来计量的。

2从内容上看,这又是一种不平等的原则。因为每个劳动者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存在着体力和智力上的区别,还存在着家庭状况和子女数量的差别,所以在社会消费品分配所得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每一个劳动者的实际所得是不同的。

3、从实质上来说,按劳分配仍然是一种资产阶级权利,但这一原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按资分配的原则又是根本对立的,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原则。

第四章 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上)

《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展开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恩格斯 1876.5--1878.7

1、历史背景

1、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拉萨尔派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不纯,而马克思恩、格斯为了维护工人队伍的团结,没有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这就使党内出现了思想混乱和理论上的动摇。

2、在这种情况下,反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向马克思主义发起全面攻击,他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并形成了一个极为庞杂的思想体系,即“杜林主义”。

3、杜林主义是一个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以折衷主义哲学和庸俗经济学为基础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杜林主义的出现更进一步严重地危害了德国党。

4、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学说,使德国工人运动健康发展,恩格斯从1876年5月至1878年7月撰写了《反杜林论》,在科学上对杜林主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批判。

2、历史意义

《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继《资本论》之后产生的最重要的科学著作。它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如列宁所说:《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每一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3、主要内容

(一)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剖析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本质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现代唯物主义”,从本质上是辩证的,是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中,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历史观以及思维观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

(1恩格斯认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原则,而应当是客观世界,并指出思维和意识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

(2深刻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前提——“世界的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针对杜林把物质同运动割裂开来,把物质运动与时间间割裂开来以及时空有限的主张,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和时空观。

(4)运用唯物辩证考察了自然界的演化历史,提出关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深刻地阐述了有机生命运动的辩证法。

3、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阐述唯物史观的产生及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重要的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划分的不同阶段,是阶级之间的斗争。

(2)针对杜林的暴力论,科学地论证了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杜林从唯心史观出发根本颠倒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恩格斯批判了他的观点,指出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主要是由于经济的需要而产生政治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

(3)针对杜林鼓吹的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道德观。恩格斯指出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平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

4、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观

(1)揭示了辩证思维方式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对立。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性质证明辩证方法是正确的。自然科学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辩证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才能破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

(2阐明了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矛盾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杠杆。人们的思维是至上的又非至上,人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一矛盾是人类思维和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

(3阐明作为人类思维和认识成果的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并阐述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任何一个具体真理都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依据人类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自由就是根据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来作出判断的自由和运用客观规律来实现一定目的的自由。恩格斯认为,自由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的真正自由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5、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恩格斯列举大量事实论证了矛盾规律的普遍性,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是运动的本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质量互变规律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阐明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他指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的两种基本形式。量转化为质、质转化为量的规律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都同样存在和经常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

恩格斯运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指出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和保存的统一,辩证否定的过程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二)、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驳斥杜林的庸俗经济学观点)

1、论证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恩格斯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而要达到这一研究目的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方法,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首先必须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

2、针对杜林的“分配决定论”科学地阐述生产、交换分配之间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指出,分配是由生产和一定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所支配和决定的,当然分配方式也会对生产和交换起到能动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与交换的发展

3、在批判杜林的价值论中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

(1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杜林把价值和价格混为一谈,认为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一个用货币来表现,一个不用货币来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量大小,取决于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社会必然劳动时间,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2关于简单劳动是计量价值的标准。杜林认为任何劳动时间都是等价的,企图否定马克思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学说。恩格斯指出,劳动决定价值,但劳动还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它只能是价值的尺度。

(3关于剩余价值学说。杜林硬说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由货币产生的”,这是十足的歪曲。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批判,论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学说,他指出,货币和资本是有本质的区别,货币作为资本流通形式和作为商品一般等价的流通形式是不同的。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出剩余价值理论的来源,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

(三)全面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揭露和批判杜林假社会主义

1、科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针对杜林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否定和攻击,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局限。恩格斯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他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已经开始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产阶级的斗争已经展开,但又很不充分、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也就是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理论上的错误。

2、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理论

(1理论基础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依据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基本矛盾,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必然性。

(2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另一方面集中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提出社会革命不可避免的结论。

(3对未来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提出自己的看法:A、国家占有生产资料;B社会生产将会被有计划的调节;C、消灭了商品生产,消灭商品对生产者的统治;D、劳动产品的分配原则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而生活资料则归个人直接占有;E、旧的社会分工被消灭,生产劳动给人全面发展和全面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F、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也自行灭亡。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展开(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伦理观+宗教观+文艺观+军事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 1873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于1873年创作的,它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的开创性的理论成果。

一、 研究和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

1、 概括自然科学新成就,创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取代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批判实证主义思潮,在自然科学领域确立唯物辩证法的影响和地位。

2、 为自然科学提供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3、 揭示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使《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资本论》相衔接的鸿篇巨制,以完整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个客观世界辩证过程的科学观点。

4、 恩格斯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批判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思潮,反击资产阶级学者利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对马克思主义发起的种种攻击。

、揭示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

恩格斯提出并深刻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科学论断,指出人类在劳动中诞生,在劳动中发展,人类不仅在劳动中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自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的历史。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科学观

1、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作了更加完整和系统的阐述

2、科学描绘自然界的辩证图景:自然界的一切有限的事物,从有生有灭到有灭有生经历了一个永恒的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3、阐明了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恩格斯深刻说明了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并具体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自然界中的表现。

4、恩格斯通过对自然科学及其历史的研究,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①根据对运动形式的区分,恩格斯将自然科学依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按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

②恩格斯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之间的内在的辨证联系。各门自然科学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是有交叉的。

③恩格斯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他认为,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实践,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制度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科学认识的逻辑和辩证法

1、恩格斯阐明了科学认识逻辑的性质,指出形式逻辑是科学认识必不可少的逻辑方法和手段,但最根本的却是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

2、恩格斯揭示了科学认识发展的逻辑进程。他认为科学认识的过程主要是由经验层次到理论层次的上升或飞跃,科学认识的逻辑进程是一个由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

3、恩格斯原则解决了科学认识逻辑中的归纳问题休谟问题恩格斯指出,单凭观察所得到的经验是无法证明必然性的,科学认识中普遍必然性及经验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的证明在于人类的实践,是科学实验,是生产劳动。

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还就科学认识的逻辑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了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他还特别分析了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

一、科学地论证了道德的根源和本质

道德作为调节人们的规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和观念,道德归根到底是人们物质生产和交换关系的产物。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道德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

二、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

1、道德有历史性,道德必然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决没有永恒的、不变的道德。

2、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原始社会的道德十分淳朴,但是存在着某些类似动物的痕迹,因此不能把原始社会的道德视为最理想的人类道德。

3、奴隶主阶级的道德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道德,破坏了原始社会的没有阶级的氏族道德,封建主阶级的道德是以维护封建等级制为核心原则的。

4、资产阶级道德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它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具有革命性的,但是随着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其革命性和进步性就逐步消失了,成为掩饰资产阶级剥削的工具。

5、无产阶级道德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原则,提倡大公无私,代表着人类道德发展的方向,没有本阶级的一己私利,因而是人类历史最崇高的道德。

三、论述了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道德原则,指出现代爱情、婚姻、家庭方面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就是“互爱”原则。

四、揭示了道德观念的相对独立和能动作用。

恩格斯指出,道德观念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后,就会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而存在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一方面表现为道德观念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总是相一致的,另一方面表现为道德对经济基础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1、揭示了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恩格斯看来,宗教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幻想的反映,是一种虚假的观念;在形式上,宗教是超人间的、幻想的、虚假的;但在内容上,宗教是人间的力量,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

2、科学说明宗教的社会作用

1、宗教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的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在评价宗教的社会作用所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2、宗教是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

3、宗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很大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着宗教的变迁。

4、在阶级社会中宗教是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但这种作用是有限度的。

3、揭示了宗教的产生、发展以及消亡的基本规律。

1、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人们在生产力极端低下,对自身的自然和外部自然极端无知的状况下的产物。

2、宗教在远古时期的一定阶段上产生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分为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原始宗教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大自然的异己力量的支配,人为宗教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力量的压迫。

3人为宗教经历了一个由分散集中由多神教走向一神教的过程。

4、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归于消亡。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1、文艺的社会本质——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

2、文艺发展的一般规律。

3、文学艺术的内部的特殊规律——艺术美高于生活美

4、文学艺术的创作原则——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军事观

1、深刻地阐述了战争、暴力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1、经济对战争和暴力具有决定作用

2、战争不仅根源于经济,而且必须以经济为基础。

3、暴力还是经济状况来决定的,经济状况供给暴力以配备和保持暴力工具的手段。

4、经济发展水平还直接影响整个军事体系和作战方式。

2、揭示了军国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1、军国主义的统治及其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意志是根本对立的

2、军国主义将由自身发展的辩证法而灭亡。

三、深刻揭示了战争的历史性。

1、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的战争是阶级矛盾尖锐化的一种表现,是私有制所引起的直接和必然的产物,是同一定阶级和国家的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战争是一种历史的现象,随着阶级的消亡,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将不复存在,战争也就不再发生。

4、对未来战争的科学预测。

1、恩格斯根据现实对未来的战争做出了许多“天才的预言”

2、恩格斯对未来战争所造成的严重的破坏的影响并不持悲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坚信它最终结果将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

第五章 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下)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极其重视对东方社会即主要指俄国、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历史和发展道路的研究。

过程:

1、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对东方社会的特殊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1、他认为东方国家或早或晚将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50年代末,马克思集中探讨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他认为前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是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的原生形态,它的基础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

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进一步深化了对东方社会的认识。

1、马克思认识到原始社会中的原始公社和东方社会的农村公社具有很大的差别,由此科学地区分人类社会的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

2、他指出,农村公社既有公有制因素又有私有制成分,因而具有“二重性”的特征,所以它并不是纯粹的原生形态,而是原生的社会形态的最后阶段,所以它同时也是向次生的形态过渡的阶段,次生的形态包括建立在奴隶制上和农奴制上的一系列社会。

3、马克思通过对原始社会特别是东方社会的研究,进一步修正和深化了他在50年代所阐述的社会形态理论,从而为唯物史观关于私有制社会是从原始公有制社会发展而来的观点提供了确凿的历史事实根据。

3、马克思晚年在研究人类学中,修正了他50年代提出的关于东方社会必将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观点,并反对把西欧发展的模式搬到东方社会。

4、在批判西方学者研究东方社会农村公社问题上的“西方中心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东方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进行深入的考察。

1、他指出由于农村公社内在的“二重性”矛盾的存在,使得它有两种可能的发展趋势:一是由于公社内部私有制因素的发展,公有制的成分被瓦解,导致公社的解体;二是保留和发展公有制成分,消除和战胜私有制因素,使公社成为富有生命力的事物,并长久的保存下去,至于哪一种发展趋势能成为主导趋势,这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条件。

2、马克思不再认为英国等西欧列强对东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是促使东方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巨大推动力量,相反,他强烈地谴责了这种侵略以及其造成的对农村公社的破坏,指出东方社会的殖民化不可能发展出资本主义。

五、1877.11马克思在致俄国《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比较含蓄地谈到了东方社会(主要指俄国)超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可能性的问题,含蓄地提出俄国可能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六、1881年在致查苏利奇的信及该信的草稿中,马克思明确地肯定了俄国在一定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基于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俄国公社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起点,但要使这种可能变现实,首先必须以俄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为前提。

七、1882年1月、恩在为《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写的序言中指出俄国要实现跨越必须取得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援。

东方社会理论

1、 相同点

都主张通过革命作为由农村公社向社会公社过渡的途径

都强调跨越的生产力前提

都肯定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

都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作为研究的方法

2、 不同点

马克思从俄国农村公社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出发,侧重于俄国农村公社内外条件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强调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肯定成果来改造公社的内部结构,更新其内在机制而达到超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来阐述自己对俄国乃至东方社会的性质及其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看法,从而初步提出了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非西方非资本主义化的道路问题。

恩格斯从分析村社制度的落后性及其衰落性质入手,阐述了俄国及其他经济上落后的国家走非西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和它的先决条件,强调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榜样和启示作用,没有这个外部推动的前提是不能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可以说是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彼此相得益彰,创造性地提出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为落后国家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原则性的方向和方法论的指导。

3、 跨越卡夫丁峡谷可能性

只有俄国还广泛的保留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公社

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

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要挽救俄国公社必须有俄国革命。

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恩格斯 1884.3—5

恩格斯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出发,利用马克思对《古代社会》的批语和结论,以及摩尔根这部著作的实际材料和某些论断,在1884年3——5月写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系统地论证和阐述了唯物史观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基本观点,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规律,阐述了在私有制基础之上形成的阶级对抗,分析了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指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历史性质,科学的论证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

1、 阐述了两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其下的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2、 两种生产的关系。

两种生产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人口生产的速度、数量和质量,而人口生产的速度、数量和质量及构成状况,又影响和制约物质资料生产的水平和速度。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过程看,两种生产都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制度同时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

3、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不同。

在生产力水平越是低下的社会人口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就愈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人口的生产就越来越服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受所有制关系的制约。两种生产始终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制约作用,因此,生产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关系,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4、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化了关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规律,无论在理论的深度上和表述的准确性上都比以前大大前进了。

5、现实指导意义

要充分重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要充分重视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性。

正确处理两种生产的关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重视处理好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的宗法关系、宗族关系;

二、关于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1、科学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婚姻和家庭关系

恩格斯认为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家庭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演变过程: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专偶制家庭(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其突出特征在于以经济条件为基础。

2、原始氏族社会的特征

原始氏族社会制度是以原始的共产制经济和人人平等的原始民主制为基本特征的。同时它的存在和发展还具有特殊性,它在较大程度上已不受血缘关系的支配,人类自身的生产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

3原始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个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

三、关于私有制的起源和阶级的产生

恩格斯指出,生产、社会分工和交换必然导致私有制的产生,而私有制是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和破坏氏族制度的杠杆,这一过程是通过三次社会大分工逐步实现的: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它导致了两种新的因素的出现,一是使交换变成了经常性因素,二是使社会生产的产品出现了剩余,为剥削提供了可能,使得社会发生了大分裂,阶级产生了。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它加剧了财产占有的差别,从而摧毁了残存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及其共同耕作制。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与其他产业的分离。第三次分工使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它对奴隶制的建立具有决定性意义,终于确立了奴隶制的生产方式。

4、关于国家的起源和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1、国家产生的基本前提: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2、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3、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是按照地域而非血缘关系来划分国民的;

国家设有公共权力机关,即专门的武装力量和法庭、监狱等强制机关。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然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灭而走向消灭。

④国家消灭分为两个阶段:a.国家正在消灭的社会主义阶段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b.国家完全消灭的共产主义社会。

哲学的发展的回顾和面向新世纪哲学纲领的提出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

写作背景

马克思哲学在19世纪末面临许多挑战:

1、资产阶级竭力地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诬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拼凑。

2、资本主义将矛头指向新唯物论,混淆哲学两大阵营的界限,制造哲学上的混乱,用他们抽象的、脱离实际的哲学来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

3、这些挑战实质上关系到如何看待传统哲学、如何区分不同哲学阵营、如何坚持彻底的唯物论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也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20世纪的命运和发展问题。

主要内容: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1、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科学分析

对黑格尔的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的深刻分析,揭露了黑格尔哲学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

2、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批判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并没有真正克服黑格尔哲学,因为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的时候,连同他的辩证法一起抛弃了,因此他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3、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成为唯物主义辩证法。这样的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根本局限。在科学的实践观点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他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他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他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依靠它对传统哲学的极端严谨、细致和科学的态度,使其既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又高于德国古典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变革。

2、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和区分哲学阵营的论断

1、在《终结》一书中,恩格斯第一次对哲学基本问题做了明确的阐述:“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1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2第二方面是关于思维能否正确的反映现实问题,亦即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

划分哲学阵营的论断: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的回答,把哲学家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家划分为可知论者和不可知论者。

3、历史意义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和划分哲学阵营的论断,不仅具有极大的针对性,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还唯物主义和唯心论以本来的意义,给数千年来纷繁复杂、观点各异的哲学史梳理出一个清晰的线索和鲜明的阵营,更重要的在于它为下一个世纪即20世纪仍将出现的曲解和诽谤唯物论的挑战提供了科学辨析的武器,为唯物史观进一步走向历史深处作了有力的开拓。

3、阐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1、揭示了社会历史固有的客观规律及其与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异同。

异:在自然界,一般规律是通过各种盲目的、自发的动力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则是通过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的。

同:两者虽然存在着差别,但是两个序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唯物论的基础上,自然观和历史观是统一的。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恩格斯指出,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由于纯粹经济的原因而导致的结果。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或者维护经济利益的手段。

恩格斯还指出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而阶级斗争只是这一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表现。

4、阐述了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

恩格斯指出,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们与经济基础的距离有远有近,与经济的联系也有远有近,但归根结底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5、 意义

总之,在《终结》一书中,恩格斯通过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阐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辨证规律,把社会历史的研究置于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之上,从而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实质所在。

恩格斯晚年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方面的贡献

18833.15马克思不幸逝世,遵照马克思的遗愿,恩格斯在晚年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上。恩格斯在整理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使《资本论》以完整的面貌晓示于世人,而且还在于同资产阶级学者围绕着《资本论》而展开的论战中,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有关思想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主要表现:

1、恩格斯在《马克思与洛贝尔图斯》以及《<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对洛贝尔图斯才是剩余价值的真正发现者等谎言给予彻底的驳斥和揭露。

2、在《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一文中,驳斥了洛里亚等人的庸俗经济学,论证了价值规律是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前就一直起支配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恩格斯还深刻分析了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历史联系。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商品交换及商品生产的整个发展史所作的考察,证明了价值规律的客观性,证明了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及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

3、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并分析了各种垄断组织的形成和作用。指出,垄断组织的出现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真正能对社会生产进行合理调节的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已不可避免,股份制和交易所等新的生产运作方式的出现预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开始。

4、恩格斯还深刻指出了未来世界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及其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恩格斯认为,这次世界战争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性后果,而且也必引起工人阶级革命的爆发,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法德农民问题》 恩格斯 1894.11

写作背景:

1、19世纪9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在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农业中的资本集中十分剧烈,农民的处境恶化。对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斗争中正确解决农民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2、法、德两国在处理农民问题时出现了机会主义的错误倾向。

为此,恩格斯于1894年11月写出了《法德农民问题》这一著名论文,不仅批判了关于农民问题的种种机会主义的观点,阐明了在新形势下农民问题的实质与重大意义,而且总结了他和马克思几十年来关于农民和土地问题的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纲领和政策。

主要内容:

1、恩格斯强调指出了建立工农联盟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农民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任何否认工农联盟重要性的论调都是完全错误和十分有害的。

2、恩格斯对农民作了深刻的阶级分析。他根据资本主义条件下农民的经济地位,将农民划分为小农、中农和大农三种类型。指出,劳动工人和不剥削他人劳动的小农是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斗争中天然同盟者。正确对待小农是工人阶级政党处理农民问题的重心和立足点。

3、恩格斯特别论述了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和政策。

A、小农:首先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生产和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B、中农和大农:恩格斯认为对这部分农民不应实行暴力剥夺,他们的出路只能是联合为合作社,并把合作社逐渐变成一个全国大生产合作社的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组成部分。

C、大土地占有者: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就应该干脆的剥夺他们,这一剥夺是否采取赎买的方式,取决于我们取得政权时的情况,也取决于大土地占有者的态度。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恩格斯 1895

1、写作背景

1、在资本主义从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的80——9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和策略问题,历来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一个中心或核心问题。

2、19世纪70年代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途径。

3、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更加坚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信念。但是此后资本主义长期的和平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资产阶级以普选制为基础的代议制也开始在政治生活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因此恩格斯在强调暴力革命重要性的同时,也承认用和平手段取得政权的可能性。

4、进入19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普选制的作用日益重视,提出普选制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标尺的重要论断。

5、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根据一些国家工人党,特别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普选权开展议会斗争的成就和经验,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己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新看法。主要表现在他在1895年发表的文章《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2、主要内容。

在《导言》中,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如何根据各自不同条件转变自己的斗争策略,确立夺取政权道路提出了新的见解。

1、恩格斯首先对1848年至1849年革命中制定的斗争策略进行了总结。提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在总结1848——1871年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恩格斯结合90年代初历史条件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新形势,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应采取的新策略。

2、根据德国社会民主党利用普选权开展议会斗争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普选权对工人阶级的意义,指出由于无产阶级有效利用了普选权,并将它作为自己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发挥了作用,“结果弄得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性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3、恩格斯认为在无产阶级利用普选权已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我们主要的任务是不停的促使这种力量增长到超出政府制度的控制能力,不让这支日益增长的突击队在前哨站中被消灭掉,而是要把它好好的保存到决战的那一天。”

4、在论述合法斗争形式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恩格斯特别强调保留革命权的重要性。

恩格斯的“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合力”的观点

历史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是极其复杂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未来的复杂事变,必须有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此,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合力的观点。

历史运动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力量支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绝不能由此而否认人的意志和人的自觉地活动在历史运动中的作用。

作为构成历史运动的总合力是无数力的合力。这个总合力不仅是指无数单个人的意志的力量的总合,而且包括决定它的各种客观的经济的社会的各种物质因素的力量的总合。

历史运动的过程是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这种合力造成的一个总的结果就是历史事变,由此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个人在创造历史方面的作用,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人意志的作用,认为每个意志都对造成一定社会历史事变、一定历史结果的合力有所贡献,都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但这并不否认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最终力量是社会经济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马克思主义史的开拓篇 1895——1917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是马克思主义史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任务就是:1、继承马克思恩格斯近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2、不受机会主义的歪曲和修正;3、开拓马克思主义;4、使马克思主义由欧洲走向亚洲,从西方走向东方,从理论走向实践、革命。

第六章 历史转折的理论分歧

一、时代的新变化及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

1、时代的新变化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经历其产生后的第一个世纪之交时,恰逢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

①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从而推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高速增长。

②但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的高速发展,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是不平衡的。

③第二次产业革命对已经存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向以垄断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过渡。

2、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时代历史趋势的理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假说”;

②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似乎也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教条”;

③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原理的否定;

伯恩施坦

爱德华•伯恩施坦(1850——1932)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修正主义思潮的酿成、泛滥是和伯恩施坦理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伯恩施坦年轻时是作为一位杜林主义者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他是以拉萨尔主义和杜林主义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

1881年至1890年这10年里,他获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名声。

1896年至1898年,发表了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题目的一组文章,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传统解释的最初批判,是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公开责难的代表作。

1899年1月发表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对他的机会主义理论与政策做了最为系统的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了最为全面的修正

二、伯恩施坦主义

(1)修正主义的路径

1、在哲学上,背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2、在政治经济学上,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竭力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否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3、在政治上,宣扬阶级合作和资本主义“和平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说,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2)目的

修正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科学性及其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意义,最终诱骗工人群众为谋取暂时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否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为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的而奋斗的任务。

(3)影响

积极:

1、理论上,伯恩施坦对社会主义形式的部分修正观点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论探索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实践上,伯恩施坦提出了当时社会民主党的历史任务,虽然这种修正成为其罪证的首要证据,但是对于当时国际和国内矛盾错综复杂的状况下的斗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伯恩施坦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德国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反映了全球化加速条件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民族性给共产主义运动带来的深刻影响。

缺陷:

1、关于伯恩施坦反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集中趋势的典型缺陷;

2使第二国际彻底陷入分裂的境地,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沉重的打击;

3、伯恩施坦由国际主义者退化为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屈服于帝国主义;

4、最关键的是,伯恩施坦的认识论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导致了带有历史偏见的错误认识;

5、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

伯恩施坦所说的“运动”既是社会的总运动即社会进步,也是为促进这一进步而进行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运动就是一切。。。。”这一主张概括了伯恩施坦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集中反映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基本精神。这一结论存在严重的缺陷(参见上面划横线部分)

修正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最终诱骗工人群众为谋取暂时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否定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为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的而奋斗的任务。

伯恩施坦主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公开责难 (最初的批判)

1、借口反对“崩溃论”,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新趋势和经济危机的现实性;

2、断言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已经生长起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消解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意义和作用;

3、以“探求当前问题的细节”的重要性为借口,主张放弃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4、借口把落后民族纳入文明化制度范围,为资本主义殖民政策辩护;

5、主张用新康德主义来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提出“回到康德去”的口号。认为新康德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远胜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并试图用新康德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武断的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建立在利益认识道德意识基础上的理论,从而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部理论必然带有“空想色彩”。

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问题》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主张修正乃至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放弃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的地位。

二、 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修正”--(最“全面的“修正”)

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修正

①用新康德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将辩证唯物主义歪曲为庸俗唯物主义,因而要用太高精神作用的新康德主义代替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用庸俗进化论取代唯物辩证法。伯恩施坦从否定黑格尔的辩证法入手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其中,他重点批判了辩证法的否定观和矛盾观。

③主张折中主义的多因素决定论。承认经济、政治和思想因素的共同的相互作用。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历史中各个因素同等看待、等量齐观,是典型的折中主义历史观。

2、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全面“修正”

贬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攻击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

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理论的“修正”

3、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修正”

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背叛;

曲解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任务;

歪曲社会主义目标和特征

德、法、俄国修正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的批判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出现之后,首先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引起了公开的争论,随后就由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争论扩大为国际范围内的争论。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

1、卢森堡

卢森堡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洁性,不仅对伯恩施坦的理论观点和策略主张进行了批判,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做了新的阐释

(1)在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问题》的批判中,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理论做了阐释三个方面

伯恩施坦关于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错误理解,论述了资本主义时代变化中的新现象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关系。

卢森堡认为,信用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加速了资本循环,但是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四个矛盾,即:a、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矛盾;b、生产方式和占有方式的矛盾;c、财产关系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的私有性的矛盾。这四个矛盾表明,信用发展不仅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反还会在新的形式上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

针对伯恩施坦关于企业联合组织性质的错误理解,对卡特尔这一企业主联合组织的性质及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形式做了论述。

卢森堡认为,卡特尔的最终经济目的和作用只是力求在一个部门内消除利润分配上的竞争,如果把它扩展到一切重要的工业部门,它的作用也就随之消失了。为了使国内市场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卡特尔通常还把国内的部分闲置资本用作世界市场的生产,这就加剧了同国外资本及卡特尔组织的竞争,最后导致世界市场上出现更大的无政府状态。

针对伯恩施坦关于中小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性质的错误理解,卢森堡对中小企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阐释

她既指出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科技革命所起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又说明了中小企业在资本主义大工业中的发展并不是直线的逐步走向灭亡。

(2)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前后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斗争中,卢森堡阐述了如何捍卫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原则理论的问题。

卢森堡对伯恩施坦“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的观点的实质及其对党的理论基础和策略原则的危害做了剖析,她认为,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没有比关于最终目的问题更加实际的问题了。

发表了《党代表大会的回顾》一文,提出两个极有意义的理论问题:a)、一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两个方面进行斗争”的理论,即反“极左派”倾向的斗争和反机会主义倾向的斗争;b)、二是关于如何加强党的原则和基本理论斗争的问题。

(3)在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的严肃批评中,卢森堡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做了深刻的思考。

卢森堡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把具有魔力的钥匙,这把钥匙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当做一种历史现象来理解,不仅向后看,而且还向前看,尤其是看到社会主义的未来。卢森堡坚定的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性是与他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全一致的;

卢森堡还深刻的揭露了伯恩施坦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手法,她指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外部标志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敌视。

2、倍倍尔

奥古斯特倍倍尔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导人,也是最先站出来抵制和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倍倍尔一开始不主张在代表大会上进行批判,应该在报刊上对伯恩施坦进行批判。

倍倍尔认识到伯恩施坦思想的蜕变和他所处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他思想的蜕变也和其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前后的思想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倍倍尔看来,伯恩施坦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理论主张,实际是他一贯坚持的机会主义路线的重新泛起。

倍倍尔在1899年10月的党的代表大会(汉诺威大会)中指出,伯恩施坦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不只是伯恩施坦本人思想演变的结果,同时也是党在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时必然出现的机会主义思想集中反映。并在这次大会上集中批判了伯恩施坦论及的与党的纲领密切相关的一些理论观点。

评价:倍倍尔在汉诺威大会的长篇报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捍卫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基本纲领,成为汉诺威大会上反对伯恩施坦斗争的一面旗帜。不过尽管他对伯恩施坦的机会主义思潮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一些思想主张还存在着不足。

3、考茨基

作为19世纪末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作为第二国际最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卡尔考茨基在“伯恩施坦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1898年的斯图加特大会上,考茨基不仅指出伯恩施坦“形成了对党完全错误的看法”,而且还对《社会主义问题》中的一些主要论点做了简要的评析。

在1899年9月完成了题为《伯恩施坦和社会民主党纲领》的著作,从阐明马克思主义“方法”入手,伯恩施坦《社会主义问题》、《前提和任务》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做了详尽的、系统的批判。

考茨基指出,伯恩施坦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著述的个别词句的诡辩,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发展史实的歪曲性演绎,把马克思解释成一种宿命论,解释成一种机械的自动的必然性的理论。

伯恩施坦提出的“崩溃论”问题,考茨基指出,伯恩施坦通过杜撰“可笑的崩溃论”,是为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历史趋势的理论。

在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问题论述中,考茨基针对伯恩施坦的理论谬误,详尽的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崩溃”、资本积累过程中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发展趋势、股份公司发展的性质、剩余价值的用途、无产阶级贫困化、新的中间阶层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问题。

在考茨基看来,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论是完全经得住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检验的。他认为资本集中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趋势,在19世纪末并没有丝毫减缓,相反还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并得出了资本集中导致“垄断化”新特征的结论。

弊端:考茨基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确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但是此后不久,在巴黎大会关于米勒兰入阁问题的争论中,考茨基站在了调和、折中的“中派”立场,制造各种听起来好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实际上却是地地道道的机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寻找各种借口躲避革命。考茨基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割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的关系的,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书本上的“条条”和孤独的“信条”,使人们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法国和俄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

4、拉法格

保尔拉法格是法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面临新的挑战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理论做了富有独创性的思考:

2 在批判新康德主义的基础上坚持了唯物史观,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在研究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拉法格阐明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本质,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在阐述无产阶级历史作用时,拉法格探讨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和奋斗目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发展。

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这些贡献,是他成为那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有天才、最渊博的传播者之一”

5、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早年是民粹主义者,在1883年后的20年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是最早在俄国和亚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十分受列宁的尊敬。但是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他渐渐与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转向孟什维克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又支持民族主义,此后对十月革命又持反对态度。

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的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各种修正主义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做了较为冷静的思考。从1883——1903年,普列汉诺夫撰写了大量著作,为了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认为这一时期是他一生中功绩卓著的时期。

普列汉诺夫尖锐的批判了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深刻思考。

他认为哲学是在一定时代所达到的思想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概括人类全部经验的综合观念的体系。强调了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有力的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普列汉诺夫尖锐的批判了伯恩施坦的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普列汉诺夫尖锐的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了进一步思考。

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能放弃使用暴力,必须依靠暴力来实现阶级的统治,实现自己的利益。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内最早意识到经验主义和哲学修正主义危害性并站出来与之论战的人。1907年以后,当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思潮进一步泛滥时,普列汉诺夫又先后写了许多文章,展开批判马赫主义的斗争。但他对马赫主义的批判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评价: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他不了解世纪之交资本主义时代的性质和特征,不了解俄国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过高的估计了自由资产阶级的作用,过低估计了农民的革命作用等,因而他在对马克思主义思考时,在一些理论上是不彻底不科学的。

第七章 捍卫真理的列宁主义

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俄国流行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民粹派认为,俄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没有必要,俄国可以在村社基础上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人不是工人而是农民,革命的领导者是知识分子。

反对民粹派和“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

一、反对民粹

(1)反对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

俄国自由主义民粹派在攻击马克思主义时完全继承了伯恩施坦主义的理论,污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历史宿命论,否认社会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主张具有批判头脑的杰出人物可以不受任何客观规律和条件的约束而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和改变历史的方向等。自由民粹派的这套理论集中体现在尼•米海洛夫斯基的《文学和生活》一书中。

1、尼•米海洛夫斯基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学把社会发展规律当做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社会学的根本任务是阐明那些使人的本性的这种或那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社会条件”。“人的本性”是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比经济因素更为根本的决定力量。

2、米海诺夫斯基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宿命论,因为它把历史必然性和个人自由对立起来,完全否认个人创造历史的作用。

3、米海诺夫斯基重复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认为马克思没有自己的哲学。拒不承认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

4、把马克思的哲学同黑格尔的哲学混同起来,借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

5、米海诺夫斯基还借口唯物史观“一直没有被科学地论证过和检验过”来否认这一理论。说这个理论过分突出了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而没有照顾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2)批判民粹派的社会发展观,论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粹派强调俄国的特殊性,强调俄国“农村公社”的特殊作用,认为俄国将不必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即可直接由“农村公社”走向社会主义。他们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意义,认为《资本论》是马克思以西欧特别是英国为典型写成的,揭示的规律并不适用于俄国。

1、 列宁批判了民粹派把农民村社同农民分化和资本主义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

2、 列宁充分论证了俄国地主经济演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3、 列宁论述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情况。

4、 列宁详细地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二、反对“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

(1)批判“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观——拥护庸俗经济唯物主义和新康德主义

(2)批判“合法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经济观——坚持实现论

三、批判经济派及孟什维主义,阐述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1、列宁批判了经济派的自发论,阐明了自觉性和自发性的辩证关系,论证了在俄国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的重要性

2、列宁全面论述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3、列宁批判了孟什维主义,阐明了党的性质、党员条件和组织原则

经验批判主义

经验批判主义,又称马赫主义,是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它以批判经验,使经验成为“纯经验”而得名。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物理学、哲学家马赫和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时间里,经验批判主义成了当时思想界最时髦的哲学。

一、主要内容:

1、经验批判主义的思想核心是马赫的“世界要素”论和阿芬那留斯的“原则同格说”。

世界要素论: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都是感觉的要素。整个世界便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并存在于这些要素的相互联系中。一切研究任务就是探知这些要素联结的方式。

原则同格说:自我和环境、物理要素和心理要素是不可分离的,它们在原则上同格。

2、马赫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坚持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得出了感觉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的结论。

3、马赫主义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上坚持不可知论,认为我们所能认识的只是人的感觉经验,在感觉之外是否有东西存在,我们无法知道。

4、马赫主义在真理观上坚持主观真理观,反对客观真理论,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混淆了客观真理问题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问题。

5、马赫主义把实践好认识论分开,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可以照唯物主义行事,而在理论上可以是唯心主义。

二、影响

马赫主义的产生正值自然科学出现新的革命时期,人们对建立在古典力学基础上的所有传统知识普遍怀疑,而经验批判主义者打着“自然科学”的旗号,给经验批判主义披上科学的外衣,颇具欺骗性。很快,经验批判主义不仅把老实证主义挤到了后台,也夺得了新康德主义曾一度占有的主导地位,成为在西方国家很有影响的时髦哲学。

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上的修正主义在俄国的泛滥,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它不仅在工人运动中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而且直接危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危害社会民主党的组织的巩固和革命事业的健康成长。

捍卫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斗争

一、批判经验批判主义(马赫主义)

1、批判马赫主义哲学的基本前提,即“物是感觉的复合”,提出了两条对立的基本认识路线的原理

2批判马赫主义哲学的不可知论,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三个重要结论。

3、批判马赫主义的真理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4、批判马赫主义的真理标准观,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标准问题。

5、论证了自然科学革命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物理危机的实质和摆脱危机的途径

6、批判马赫主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修正和攻击,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有机联系,阐明哲学的党性原则。

二、批判寻神说和造神说

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

列宁于1908年2——10月间写出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一著名论著,有力回击了马赫主义和哲学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系统的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特别是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重要原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1、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哲学的基本前提,即“物是感觉的复合”,提出了两条对立的基本认识路线的原理

列宁全面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感觉的原理。指出,感觉、意识源于物质,是外部世界的主观映像。关于两条基本认识路线对立的原理,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除此之外,不可能有第三条中立的哲学路线。

2、列宁批判了马赫主义哲学的不可知论,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三个重要结论。

列宁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

作为我们认识对象的自然界、物,即客体,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的,被反映者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

感觉、意识是物、客体的主观映象,物和感觉、意识二者之间没有天生的不一致,“自在之物”是可知的。就是说,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到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

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的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

3、批判了马赫主义的真理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列宁认为,任何科学定律和科学思想体系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真理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一定程度的正确反映,因而是有限的、相对的。

4、批判了马赫主义的真理标准观,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标准问题。

①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

列宁同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辩证发展的实践观,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5、论述了自然科学革命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物理危机的实质和摆脱危机的途径,批判了物理学唯心主义学派的错误结论,对物理学新发现作了深刻的哲学总结

列宁指出,现代物理学的危机的实质就是:旧定律和旧原理被推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被抛弃,这就是说,唯物主义被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代替了。

列宁指出,必须彻底贯彻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用辩证唯物主义代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才能克服现代物理学的一切危机。

列宁将“物质”定义为:它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6、列宁批判俄国马赫主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修正和攻击,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有机联系,阐明哲学的党性原则。

列宁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意识不过是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列宁指出,在解决哲学问题上的两条基本路线、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照它们的实质来说,这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任何以“无党派性”自居、超越二者的企图都是妄想。

列宁对寻神说和造神说的批判

1、寻神说。P211

神是幸福和自由的源泉,相信神是道德存在的基础。人们要追求幸福、自由和道德,就必须追求神、信仰神。如果失去这种信仰否认神,人们的道德就会丧失,就会沾上绝对庸俗的习气,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2、造神说。P211

3、列宁对寻神说和造神说的批判

A、列宁首先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作用以及它在现代社会存在的根源。

列宁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马克思主义对待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石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宗教是统治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列宁认为,作为无神论者就必须坚持反对宗教。

宗教在现代社会存在的根源主要是社会的根源。

B、针对造神派关于“宗教是私人的事情”的错误观点,列宁指出,无产阶级要求国家把宗教宣布为私人的事情,但决不认为同宗教迷信等等作斗争的问题是“私人的事情”,而造神派故意把情况歪成为似乎“社会民主党认为宗教是私人的事情”,这完全是机会主义者的观点。

C、针对造神派的所谓创造“无神”的社会主义宗教的观点,列宁指出,这是离开社会主义转到宗教的一种方式,布尔什维克与这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歪曲毫无共同之点。

D、针对寻神派关于民主派“知识分子”要想靠近人民,必须经道德宗教的洗礼的观点。列宁指出,神的观念从来不会使人联合,而是一贯用被压迫者的神圣性的信仰来束缚被压迫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同人民结合起来,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

E、列宁把造神说和寻神说联系在一起,揭示了它们的共同本质和危害性。

实践呼唤的理论飞跃

列宁是如何构建辩证法体系的?《哲学笔记》(列宁对辩证法的深刻研究、思考)

1、揭露机会主义,阐明两种发展观。

1、划清辩证法和诡辩论的界线,指出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有着相似性,但是二者在应用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如果加以主观的、随心所欲的应用,就是折中主义和诡辩论;如果加以客观的应用,即正确的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对立统一,就是辩证法。第二国际领导人大多数坚持反对辩证法,坚持诡辩论和折中主义。

2、批判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庸俗进化论,阐明辩证发展观与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区别和对立。列宁指出事物的发展史螺旋式上升的,飞跃式的、剧变式的、革命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在更高基础上重复的(否定之否定)。

3、1915年列宁在总结批判进化论发展观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的思想: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第一种发展观忽视了自己运动的动因、动力和源泉,因而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发展观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因而是活生生的

2、批判继承辩证法的丰富遗产。

1、列宁在《哲学笔记》一书中,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古代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宝贵遗产,提出了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三者的具体的同一。

2、提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素和结构体系。列宁提出唯物辩证法的十六要素和唯物辩证法的结构草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3、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做了重要的贡献。

3、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法的认识。

、关于认识发展的辩证途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列宁指出,认识的发生不是先验的,而是后天产生的,它的起点或开端就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生的直”,即感性认识。但要全面的把握事物,还必须从“生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感性认识相比,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关于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但是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并不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理性认识阶段获得的思维成果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纠正,并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完善。

总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经。

2、通过实践走向客观真理。

真理是一个过程,是人们在认识和追求事物的过程中实现的主观与客观的相符合。在这一过程中,真理自身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主观的观念——认识过程——客观真理。

列宁提出“真理是全面”的思想。单个的存在只是真理的一个方面,只有把真理的一切方面、一切关系都有机的统一起来,真理才会实现。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关系构成的。

列宁提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的主要依据。

3、唯心主义是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歪曲反映,是错误的理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是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对帝国主义的问题的全面总结;“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3论述

1916年列宁出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本书是列宁长期研究资本主义的理论成果。列宁在认真吸收马克思、恩格斯以来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无可争辩的资产阶级统计的综合材料和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的自白”,来说明20世纪初期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关系上的总的情况,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

一、写作背景:

1、列宁从19世纪末就开始密切关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

2、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和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分歧出现了争论,1914年以后列宁开始真正集中力量研究帝国主义问题;

3、从1915年开始,列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当中;

二、科学论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

1、列宁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与现实的理论分析,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即“垄断阶段”的科学结论。

根据德、美、英等国现代工业调查所提供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说明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产生的必然性、历史过程及其影响。

列宁认为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进行得很快,当资本的积聚达到一定的程度,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自然而然的地走向垄断。垄断从竞争中产生,但是垄断消除不了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说明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金融资本,而占统治地位的则是金融基础上形成的为数甚少的金融寡头。

在竞争作用下,银行业也会日趋集中,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集中于少数最大的银行,银行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并且通过操纵着许多资本,控制着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

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并且享有实际的垄断权的金融资本获得大量的、越来越多的利润,巩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替垄断者向整个社会征收贡赋,从而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说明了资本输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惊人的利润,使金融资本的密网遍布世界,加深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展。

说明了国际性垄断同盟已经把世界市场瓜分完毕。

垄断已经跨越国内上升为国际垄断,国际性垄断同盟将世界市场瓜分完毕。

说明了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20世纪初,几个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在从经济上把世界瓜分完毕的同时,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也在政治上把世界的领土瓜分完毕,世界上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已经没有了。

2、列宁在作了上述五个方面的论述后,对帝国主义问题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和归纳。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作为一般资本主义基本特性的发展和直接继续而生长起来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征开始变为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的形成和暴露出来的时候,资本主义才变成资本帝国主义。

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3、在阐明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列宁阐明了帝国主义具有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提出了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前夜的论断。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它仍然是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她又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一种过渡。因此,它除了具有一般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外,还必然产生停滞、寄生和腐朽的趋势。因为垄断必然会导致以下这些东西的出现:1、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2、产生寄生性的食利阶层和食利国;3、政治上的全面反动和思想文化上的腐败;

总之,根据以上对帝国主义经济实质的全部论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更确切的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样的资本主义由于需要的是专制而不是自由,因而不能克服自身的矛盾,反而会使各种矛盾更加激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因而是社会革命的前夜。

三、列宁批判了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着对待帝国主义问题的应有立场。

列宁分析了社会各阶级对帝国主义所采取的态度,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各种错误观点,着重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等谬论的反动实质,指出“超帝国主义”论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不符合各国经济政治条件极不相同的实际,不符合各国发展速度极不一致的实际,也不符合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疯狂斗争的实际。

四、伟大意义: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直接继续,它总结了《资本论》出版以后资本主义在半个世纪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帝国主义的产生、实质、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做了全面的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时代的著名论断,是列宁在20世纪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贡献。

2、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态度,我们要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就必须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已有的观念出发,详细地占有大量真实可信的材料,并对材料加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合乎科学的结论。

3、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就必须全面的分析各种矛盾,抓住它的生长点和基础,才能真正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4、列宁也有他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是科学和理论发展中常见的事情。

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

一、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的提出

列宁在《论欧洲联邦》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思想。

1916年8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指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少数国家甚至在一国取得胜利,且认为在各国同时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三、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资本主义比较弱的国家开始,并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意义:这一思想改变了在人们心中长期存在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的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一次重大飞跃,极大地解放了革命人民的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后来欧亚其他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证实了列宁这一思想的正确性。

三、国家与革命的理论

《国家与革命》科学阐述了国家与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用新的经验和材料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理论,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1、科学地阐述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2、科学地揭示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职能

3、科学地阐述了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4、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的辩证关系

5、科学地论述了国家的消亡及消亡的过程

《国家与革命》 1917、9

《国家与革命》列宁于1917年9月创作的,在这部著作中,列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为依据,深入批判了考茨基等人的错误观点,科学阐述了国家与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用新的经验和材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理论,为即将来临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一、写作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进行,对各国的经济政治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革命因素不断增长。

2、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理论家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故意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竭力掩盖国家特别是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实质,把国家说成是阶级调和的机关,反对无产阶级用革命暴力夺权国家政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二、 主要内容:

1、科学阐述了国家的本质和起源。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产物和表现。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抑制阶级冲突,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

2、科学揭示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职能。

列宁指出,与旧的氏族组织不同,国家是按区域而不是按血缘关系来划分它的居民;

列宁指出,国家还建立了与居民自动武装力量不同的公共权力,这种公共权力在实际上是为那些在经济上因而也是在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的,它既是统治阶级用来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的暴力机关,也是统治阶级用来向居民征税,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3、科学的阐述了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列宁在反对“考茨基主义”时明确指出,被压迫的无产阶级要求得到解放,不仅进行暴力革命,而且消灭统治阶级所建立的、体现这种异化的国家政权机构、用新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来代替它;

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

4、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民主的辩证关系。

资产阶级的民主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只是供富人、极少数人享有的民主,而广大的人民群众仍然摆脱不了当雇佣奴隶的命运。

无产阶级的民主是把民主制度大规模扩大,使它第一次成为穷人的、人民的而不是富人的民主制度,成为供人民享受的、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

人民大多数享有民主,对人民的剥削者、压迫者实行镇压,把他们排除在民主之外,这就是民主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采取的改变了的形态。这种形态的民主不仅是新型的民主,也是新型的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5、科学论述了国家的消亡以及消亡的过程。

列宁指出,国家“自行消亡”的全部含义归纳起来只有一点,就是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而无产阶级国家的消灭,即国家本身的消灭,只能通过“自行消亡”。

列宁还指出,国家消亡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家正在消亡的社会主义阶段,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还需要国家在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同时来保卫劳动的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所以国家不能完全消亡。第二个阶段是国家完全消亡的共产主义阶段。这个阶段,不仅阶级和差别完全消灭了,而且“资产阶级权利”也不存在了,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这时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九章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发展篇1917-1956)

十月革命

一、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7年已经进行了三年,帝国主义各交战国已经筋疲力尽。战争破坏了俄国的全部经济,使俄国内部的种种矛盾大大激化,人民群众对沙皇专制制度深恶痛绝,革命的因素在不断增长。

布尔什维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根据列宁制定的路线和策略方针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反战宣传和鼓动;恢复和建立党的秘密组织。

二、历史必然性

国内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阶级矛盾激化

国际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历程

三、历程

* 1917年1——2月俄国许多城市爆发了罢工和示威游行;

* 1917年2月27日,二月革命爆发,彼得格勒驻军开始参加起义并取得胜利,当晚,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大会宣告开幕,至此,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近400年的统治结束。

* 1917年3月2日,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利益的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形成。

* 1917年4月4日,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回答了俄国革命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并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路线和方针

* 1917年7月,“七月事变”的发生和妥协党把持的苏维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拱手让出全部政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 1917年10月10日,在列宁的主持下,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由列宁起草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 1917年10年24日,发动起义。

* 1917年10月25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当晚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告了临时政府被推翻和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 彼得格勒武装取得胜利后,革命迅速向全国各地扩展,大致到1918年2月,革命在全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了。

四、伟大意义

1、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一个国家范围来说,它是俄国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从国际范围来看,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的开始。它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为它们指明了方向。

2、十月革命的胜利在马克思主义史上也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划时代的贡献。(P249)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最初的构想

1918年春,列宁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一系列文章和著作,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初规划。

列宁这一规划包括经济建设和社会制度改造两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建设,列宁反复强调要首先恢复和发展大工业,认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然而在首先抓大工业的同时,排斥、限制和消灭小商品生产,并使小农实现集体化。

2、社会制度的改造,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他早就设想的那种国家统一组织生产、分配和消费,没有商品货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措施。

3、强调统计和监督是实现社会制度改造的途径和手段,甚至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4、提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一中间环节,主要是利用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最终实现国家对生产和分配的高度垄断,来逐步改造旧经济。

评价:列宁提出的这一规划是一个直接过渡的规划,它没有来得及实施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但苏俄在1918年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在这种变化了的形式下,苏维埃政权逐步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

客观原因:苏俄国内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

主观原因:列宁及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受“直接过渡”思想的影响,想趁热打铁,就势利用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激进的、因而也是更直接的办法改造城乡经济,实行那种由国家统一进行生产和分配、没有商品货币的社会主义社会。

2、主要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

禁止贸易;

经济实物化;

加速工业的国有化和工业管理的集中制;

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3、影响。

积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应和需要,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消极影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因其脱离俄国实际而失败。

4、转变。

1921年春,俄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爆发了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1921年3月俄共召开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实行粮食税,从此苏维埃进入了新经济政策时期。

新经济政策

1、两个阶段

1921.3——10月初:主要任务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并固定商品交换的形式,建立由国家直接控制的,通过合作社来实现的工农业之间的直接的交换体系。(国家控制资本生产,通过特定方式与农民进行交换)

1921.10——1929年斯大林终止该政策前为主要阶段:继续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回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由国家经营退回到市场经营,允许农民自由贸易和私人贸易)

2、具体实施内容。

农业方面。1921.3.21颁布《关于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

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实质

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经济代替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4、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

5影响。

解除了1921年春天的普遍危机,恢复了生产发展,巩固了生产发展,巩固了政权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探索了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为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

为落后国家建设共产主义提供了国际性的经验。

6科学价值——需要补充

善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为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所束缚,敢于冲破陈规、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

四、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

①必须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建立在适应和支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

②用商业把社会主义大工业与小农经济结合起来

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结合

充分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列宁晚年关于 落后国家 建立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有哪些?04简答)

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

1、必须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在适应和支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

1、在俄国,小农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如何处理好与小农的关系,如何对待小农经济,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性问题

2、在新经济实施之前,列宁都是把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在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基础上。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列宁认识到必须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大工业的恢复、发展建立在适应和支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必须从农业入手来恢复和发展大工业。

3、实行粮食税,允许农民自由贸易,使苏俄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工业也得到了迅速恢复。新经济实施两年,俄国的经济形势得到了根本的好转。

4、列宁对小农经济的看法发生了根本变化。新经济政策前,列宁将小生产的自发势力看作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后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认为小生产自发势力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资本主义。然而,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转到了支持和适应小农经济,他十分关注小生产者的利益,尊重农民个人利益。

2、用商业把社会主义大工业与小农经济结合起来。

新经济政策前,列宁及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都认为,既然社会主义已经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那么向社会主义过渡就应是逐步限制、排斥甚至消灭商品货币的过程。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对商品货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对商业有那些新认识)

1、起初,列宁提出允许农民自由贸易时,仍然认为自由贸易就是恢复资本主义,因而试图将自由贸易的范围尽量限制得小些(限制在地方范围内),同时企图建立由国家直接控制的工农业之间的交换体系。

2、到1921年10月,列宁原来设想的建立由国家控制的直接的工农业之间的交换没有实现,在此情况下,列宁果断地提出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上。

3、至此,列宁才真正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通过商业这条更加迂回的道路,必须用商业把社会主义与小农经济 结合起来。列宁认为,活跃商业是当时无产阶级必须全力抓住的中心环节。

4、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形成,列宁又适时的提出按照商业原则改造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的任务。为此,国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革了工资制度,同时改革过去的工业管理体制,国家不再直接经营企业等等。

3、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列宁力图推进集体农庄,但在实践中,这种集体农庄对农民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2、新经济初期,列宁仍然把合作社看成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还希望通过合作社实现一种没有货币介入其中的直接交换

3、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合作社的性质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由过去控制和限制小生产转向为小生产和商品交换服务

4、这一时期,国家对过去的合作社进行了改革,将其由过去的半行政机关变成真正的商业性质的组织。合作社社员还可以带股入社,按股金分红,由于这种合作社适应了小农生产者的需要,因此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自动加入合作社。

5、列宁总结在改造小农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得出了合作社是改造小农的最好形式的重要结论。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改变了过去把合作社看作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看法,认为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4、列宁提出要将社会主义建设在个人对物质利益关心的基础上,要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实行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正确结合。

5、列宁提出要充分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所用,提出通过租让制的形式吸收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和管路经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6、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列宁也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内战结束后,列宁要求结束党内的“极端集中制”“战斗命令制”“委任制”,代之以“工人民主制”和选举制,并发动群众开展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同时还提出一系列旨在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措施。

7、列宁提出了实现文化革命的任务。他把实现文化革命,极大的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看作是贯彻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实现农业合作化的首要条件。

8、关心文化教育事业,提出要极大地提高人民教师的物质和社会地位,缩减其他方面的经费,以用于教育事业。

第十章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苏联模式

斯大林同布哈林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理论上的争论

1、背景。

1、自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后,苏联的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使其与落后农业之间的矛盾加剧;

2、1927年底至1928年初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进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克服工农业经济之间的失衡,联共(布)在1927年12月召开了十五大上通过了关于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3、但是随后围绕着如何克服“粮食收购危机”如何贯彻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等问题,党内存在严重的分歧,并引发了布哈林同斯大林之间的激烈争论。

2、争论的焦点:农业集体化、工业化

3、争论的主要内容。

(1)如何克服“粮食收购危机”。

斯大林认为是由于农村阶级斗争加剧,富农暗中破坏的结果,是由于集体农庄发展缓慢所致。布哈林认为粮食收购危机是政府工作失误造成的。因此,斯大林主张通过打击富农,在全国范围内从速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布哈林反对斯大林的上述做法,他认为斯大林的主张离开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他主张放弃非常措施,批评过火行为,建议通过提高粮食收购的价格,更快的发展轻工业来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主张通过经济手段即通过竞争,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来排挤城乡资本主义行为。

(2)如何加速工业化。

1、斯大林主张通过向农民征收“额外税”积累资金来保护高速的实现工业化。布哈林则表示反对,认为这种政策破坏了列宁所倡导的“工农结合”,同农民建立了一种荒谬的单方面的关系。布哈林表示不反对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计划,但强调必须同时发展农业,否则工业计划也要遭到失败。

2、布哈林认为社会主义重心从政治斗争转到和平文化组织工作中,所以,斯大林的关于过渡时期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观点为支撑的工业化计划(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经济问题)是奇怪的理论

3、总的来说,斯大林与布哈林之间的争论反映了他们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理解。布哈林主张在新经济政策的框架内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计划,而斯大林则是在分析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的基础上,提出超越新经济政策的框架,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1)斯大林的理论。

1、1924年底,斯大林转变了之前的观点,挖掘并阐发了列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强调苏联拥有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的一切。

2、斯大林指出,不能把“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胜利”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最终胜利”混为一谈。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3、斯大林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我们有克服一切内部困难而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内部条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可能用国内力量来解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可能吸收基本农民群众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同农民之间在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国际支援:西欧无产阶级对俄国革命的同情,他们破坏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计划的决心,就是对俄国革命的支援。

4、斯大林认为第一个获得胜利的国家将变成扩展世界革命的基地的思想,变成进一步瓦解帝国主义的杠杆。

(2)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争论的反驳

1、斯大林指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是不均衡的,而到帝国主义时代则表现为发展速度的不平衡。这更加剧了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冲突,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战线,使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个别国家首先胜利。

2、斯大林指出,应该将一些国家对另一些国家的依赖性与这些国家的经济独立性区别开来。不能因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就得出苏联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这一结论。

3、在农民作用的估计问题上,斯大林指出可以用各种合作社的方式使千百万农户普遍合作化,从而引导农民经济循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

2、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

(1)目的。

为了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

(2)内容。

1、斯大林指出苏联的工业化方法(优先发展重工业)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方法(从轻工业开始)是根本不同的。

2、工业化的中心和基础是发展重工业。

3、斯大林不仅主张发展重工业,而且强调高速度。他把速度问题看作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

4、斯大林指出要高速度实现工业化,资金积累是关键。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只能通过国内积累的办法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5、斯大林把工农业产品的价格的“剪刀差”作为积累工业资金的重要手段。在领导工业化的实际过程中,主张通过对农民的剥夺来积累资金。

(3)评价。

1、高积累、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在经济十分落后又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工业化方式。

2、积极作用:使苏联的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消极作用:

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农、轻、重等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比例长期不协调,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剪刀差”政策虽然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保障了工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它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造成农业元气大伤。

3、农业集体化理论。

(1)基本发展历程。

1、斯大林在1924年所写的《论列宁主义基础》中,从苏维埃俄国农业和西方农业相区别的角度论述了小农经济走合作社道路的必然性,指出俄国要通过合作社吸收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把集体制逐步应用于农业。

2、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关于农业集体化的决议,指出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3、1927年底和1928年初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促使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斯大林认为为了使整个国民经济不至于崩溃,其出路就在于全盘实现农业集体化。

4、苏联从1929年下半年进入了全盘集体化阶段。

5、1930年初苏联掀起了全盘集体化的第一次高潮,各地集体化运动迅猛发展,并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不顾地区差别盲目追求集体化比例以及违反集体农庄基本形式的规定等过火行为。

6、1930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后,又掀起了农业集体化是第二次高潮。

7、1939年斯大林在党的十八大上宣布,集体农庄已经最终的巩固和确立起来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农业的唯一形式。

(2)内容。

1、全盘实现农业集体化,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使小农经济联合成为以技术和科学装备起来的集体大经济

2、剥夺富农财产,不让富农加入农庄。

(3)缺陷。

1、斯大林忽视了改造小农经济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忽视了实现集体化的物质基础等客观条件,把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当成必须在几年内实现的事情。

3、在实现集体化的过程中,许多地方急于求成。

4、全盘集体化给苏联经济带来严重后果,不仅没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由于长期组织和管理不善,农民积极性不高,使农业生产一直徘徊不前。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1、含义。

苏联模式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方式。

2、形成的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奠立。

3、形成原因。

苏联模式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

(1)客观原因:苏联模式形成有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1、就其国际环境而言:

苏联经济技术落后,必须最大限度地实行社会动员,调动人力、物力、财力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和被侵略的威胁之中,为了增强国力,在有可能出现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苏联当时的经济体制不能不带有明显的备战色彩,与此相应的政治管理体制也必然是高度中央集权

2、就其国内环境而言:

斯大林在激烈的党内斗争中的胜利,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斯大林路线的某些片面性和缺陷,另一方面为斯大林的个人专断铺平了道路。

快速的工业化和全盘集体化的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旧俄罗斯高度集权的传统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2)主观原因。

1、这与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有关。

斯大林把公有制同商品经济直接对立起来,否认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存在。这种错误的观点是形成苏联高度集中的、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根源。

2、在管理体制上,斯大林比较注意列宁关于工人阶级必须通过“代理人”来管理国家的思想,而对列宁关于逐步培养工人群众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的人民自治思想不够重视。

4、苏联模式的特点(基本内容和特征

(1)经济方面:

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而言,苏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采取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是高级形式,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必须逐步向国家所有制过渡,最终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是全民所有制的代表,是经营管理的主体,几乎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在30年代后逐渐指令性计划。

3、国家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党领导并决定国家经济政策。整个经济活动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来指挥,排斥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政治体制方面:

1、一党制。(1922年十一大确立)苏联实行共产党一党存在的制度。

2、高度集权。(苏联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党代政、政党不分的现象十分普遍,地方权力向中央高度集中,党内要权集中,并且缺乏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3、行政强制手段。(组织处理和肉体消灭;强调“一长制”;监督权架空;党的监察委员会由选举的产生的平行组织改为任命,工农检察院由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的苏维埃检查委员会代替)

(3)文化方面:

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遗志,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推动科文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由于估计阶级斗争形势和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混淆了政治和学术的界限,进行片面的过火的批判,导致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盛行的现象,造成了思想僵化、学术停滞的不良后果。

5、苏联模式的评价。

(1)历史地位。

1、苏联模式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较快地发展了苏联的经济和文化,为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

2、适应了在落后国家特殊坏境中救国图强的迫切需要;

3、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初始模式,在某些方面显示与资本主义不同的优越性;

4、为抗击法西斯做了大量的力量储备;

5、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2)重大缺陷。

1、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导致经济运行模式僵化;

2、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设计导致国家经济比例失调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失衡 ;

3、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极其严重,尤其是领导人集权导致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长期禁锢。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952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1952年出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斯大林的经济理论得到较为集中的论述。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1)对苏联发展阶段界定。

1、1936年,斯大林在宣布苏联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1939年,斯大林宣布苏联正向社会主义前进,预计10至15年之内就可以完成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第二阶段;

3、1952年,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更明确地规定:现在苏联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最后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2)斯大林急于过渡的思想混淆了“建立”社会主义和“建成”社会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际上,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全建成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斯大林忽视了这一过程等到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不仅对苏联的经济体制的形成和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关于社会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

(一)主要内容:p275

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思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1、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具有客观必然性;

2、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

3、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种的商品生产”

4、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不能没有货币和价值规律,斯大林认为,在苏联,价值规律仍然起一定作用

(二)局限性。

1、斯大林把商品生产只限于个人消费品,而不承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2、他虽然主张利用价值规律,但又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作用;

三、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

1、斯大林指出,科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它是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承认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们做客观规律的奴隶,相反,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发现这些规律,认识他们,在此基础上利用它们为社会谋福利。

2、斯大林指出,经济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显著特点。首先,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发生作用。其次,发现和应用新的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或社会背景。

3、斯大林批判了当时苏联流行的否认经济规律客观性的错误认识。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势必背离马克思主义,走主观唯心主义和“经济”冒险主义的道路。

4、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它特有的经济规律,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这两个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构成了他的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也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理论依据。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胜利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经陈独秀、李达等人的进一步宣传和探索,并经过三次意义重大的论战后,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在同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的同时,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思想阵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出现了两种新的趋势一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发展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走上政治舞台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顺应历史潮流开始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从此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开来,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翟秋白等,他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贡献:

一、 李大钊

首先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介绍给中国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李大钊在报刊上开辟专栏、主编专号、发表文章、展开论战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他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研究会“,10月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从1918年7月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介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和讲演。尤其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第一次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阐述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关于过去的理论即历史论;二是关于现在的理论即经济论;三是关于将来的理论即社会主义运动论。这三个部分理论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阶级斗争如一条金线,把三者联结在一起。

二、 陈独秀

陈独秀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又一先驱人物。1920年5月他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由他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并带动一大批宣传社会主义刊物的涌现。他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他于1922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马克思学说》是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又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学说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较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认识论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三、 李达

李达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学习、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他在1921年1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马克思还原》一文,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作了系统的介绍。他在1926年出版的《现代社会学》一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 翟秋白 (列宁主义)

翟秋白最早向中国人报道了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情况。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突出地介绍了辩证唯物论,介绍了列宁的思想和理论。他在1925年发表的《列宁主义概说》一文中,系统论述了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方法和理论。

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五四运动到1921年建党前后,中国思想界进行过三次大的论战:①是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②是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战;③是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P(281-282)

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比较系统的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领导力量及途,从而形成了党关于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

▲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必要性:

1、 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近代中国内部没有起码的民主,外部没有民族的独立。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势只能是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对待武装的反革命。

2、 近代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但农村则是统治的薄弱环节;

4、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先后出现的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及其后果严重,有力说明只有突破“城市中心论”,才能找到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土地革命实践中,总结“左”倾错误路线的教训,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6、 现实可能性:(补充)

重大贡献:

关于这一道路的理论,是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一、 突破“城市中心论”

1、突破“城市中心论”,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农村,是寻求革命胜利之路的关键一步;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内有连续发生三次“左“倾错误,其领导人翟秋白、李立三、王明都是以“城市中心论”的思想去指导农村暴动,频繁发动城市武装起义,结果使革命蒙受巨大损失;

3、与此同时,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地用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逐步突破“城市中心论”的框架。

4、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重要思想,还多次谈到“上山”坚持武装斗争的思想。

5、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先走上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

6、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强调要以农村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他还明确指出俄国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革命实情,从认识上率先实现了从城市中心向农村中心的转移。

7、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斗争”的胜利扩展,以农村斗争为中心的思想路线逐步得到全党的认同。

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28年10月,毛泽东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以及1928年11月他写的《井冈山的斗争》文章中,详细分析了中国小块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历史条件,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密切结合起来,提出了“建立红色政权“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指出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第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政治、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性;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深刻影响,特别是革命群众运动高涨过的地方,有着良好的革命训练和群众基础,这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第四,支持红色政权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力量和他的政策的不错误。

毛泽东进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完整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的三者的密切结合。

三、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在“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基础上,毛泽东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即依靠长期的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长期蓄积革命力量,一块块一片片地逐步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再从农村到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革命的重心在农村,主力军是农民,革命的重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一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得到初步的印证。

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思想的领导地位。

四、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化和发展《实践论》

《反本本主义》到《实践论》和《矛盾论》,深入批判了“左”倾路线和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以至于成熟的过程。

1、他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的观点)

⑴实践是认识的发展 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 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全面阐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路径)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的升华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革命实践的两次飞跃

3、概括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知行统一观)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不会完结。通过实践去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正是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

五、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化和发展《矛盾论》

1、 深刻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⑴关于矛盾的普遍性

1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2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⑵关于矛盾的特殊性

1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2 同一事物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

3 事物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也各不相同

⑶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他们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普遍性即共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即个性,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没有离开特殊性而孤立存在的普遍性,也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

2、 深刻说明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⑴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主导和决定的作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矛盾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

⑵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⑶毛泽东分析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随着起变化。

3、 毛泽东对矛盾的构成的内在机制,即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刻阐述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

⑴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双方的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并根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⑵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互相否定的趋势。

⑶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同一性制约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在处理矛盾着的事物时,既要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又要在斗争中把握同一,事物经过对立和斗争,达到矛盾的解决。

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基本特征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革命必须分两步进行,实行“分两步走”战略

二、“三大法宝”理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明确地规定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革命的动力和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

革命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总路线规定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争取和把握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战略方针与策略原则。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则是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或主要敌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或者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资产阶级。而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

其革命的根本任务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以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革命为最主要的任务。

(6)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是要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它是一种过渡形式的国家。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对不操纵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不但不没收,而且允许它们发展;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扫除农村中的封建生产关系;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种文化必然要由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来领导。

2、关于民主革命“三大法宝”理论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毛泽东把他们概括为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这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法宝之一。

在工人阶级人数居于少数、反革命势力又十分强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具有特殊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建立两个联盟。

无产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它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阶级、阶层和派别的广泛的联盟,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两个联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统一战线中的政策和策略。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软弱性、妥协性,因此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使他们同我们建立联盟,或者至少保持中立;

大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敌人,但在革命锋芒主要对准某一帝国主义时,为了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中国共产党可以利用买办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同其中一部分派别建立统一战线;

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最根本的是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必须具有独立权力、独立政策、独立思想,保持独立性,才能行使领导权。

(二) 武装斗争。

1、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

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内没有起码的民主,对外没有民族的独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议会可以利用,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中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如果说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时武装斗争,那么主要的组织形式则是军队。

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早在1936年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概括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第一,中国是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又经过了数次革命;

第二,敌人的强大;第三,红军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从这些特点来看,中国的革命既有顺利的条件,又有困难的条件,由此揭露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

毛泽东提出红军进行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原则。

(三)党的建设。

1、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2、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建党思想。

思想建设

注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毛泽东党建理论的基本原则。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客服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组织建设。

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维护党在组织上、行动上的一致,是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的主要保证。

党的干部路线:毛泽东提出“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其中心点是保证正确的识别和使用干部。

作风建设。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

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而作为中国革命第一步的民主主义革命处于20世纪新的国际环境中。它已不再是旧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第一阶段前提下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目的的革命。毛泽东指出,以十月革命为界,中国民主革命划分为两个阶段。在十月革命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这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从革命战线上说,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意味着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

二者之间的关系:两个革命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两个革命过程的关系是,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是社会主义因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积累加扩大的必然结果。(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划分)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经济结构

⑴两种基本矛盾:国内矛盾,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外部矛盾,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外部矛盾在推翻国民党政权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存在的,并且仍然是主要的矛盾和斗争。在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⑵经济结构:包含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合作社经济五种经济成分。

必须以发展国营经济为主体,普遍建立合作社经济,并使合作社经济与国营经济密切地结合起来,扶助独立的小生产者并使之逐渐的向合作社方向发展;组织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范围之内,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对带有垄断性质的经济,则逐步地收归国家经营,或在国家监督之下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对于一切投机操纵及有害国计民生的经营,则用法律禁止之。

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历程:

1)、大革命时期,建立工人、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专政理论的政权

2)、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共和国”的确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由概念到内容,由理论到实践。《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阐明国家学说,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初步的形成。

主要内容:

⑴人民民主专政是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策

⑵人民民主专政包含不同阶级关系的两个联盟

⑶人民民主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对反动派实行专政。

⑷人民民主专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⑸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对内对外两重任务,对外是联合世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对内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镇压敌对势力力的反抗。(人民民主肩负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两种任务)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确立“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改造思想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3)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956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的思想

(5)关于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思想。

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一、 基本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发展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 基本思想

⒈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是革命性质转变的标志。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度性社会。

⒉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的实质内容和两条互为条件的任务。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同时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⒊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即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⒋在时间和速度上,用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采取“逐步改造”,“逐步过渡”的方法,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十三章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 1919——1922 卢卡奇

1、写作背景。

1、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革命的发展,第二国际破产,正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也发生了分化。

2、在理论上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修正主义即非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产生了。

3、卢卡奇于1919年至1922年写成的重要的哲学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其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些重大问题。

2、主要内容。

(1)对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相对主义解释。

1、卢卡奇主张从方法论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在于方法,即辩证法。它的中心问题是“改变现实”。

2、卢卡奇的这种观点对反对马克思主义实际庸俗化的倾向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把马克思主义论点与方法对立起来,把一切都归于方法,因此具有片面性,是一种相对主义的圈套。

(2)总体性和主体性的辩证法。

1、卢卡奇将总体性看作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2、总体性方法就是从整体化观点看待各个历史现象的方法,卢卡奇把这个方法看做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中革命原则的基础,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区别开来的东西。

3、主体性方法: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此作用是辩证法的决定因素之一。卢卡奇认为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造只有“总体主体”才能胜任,而在现实性上,只有无产阶级才是这样的“总体主体”即“同一的主体-客体”。卢卡奇指出,无产阶级的真正优势在于他有能力从核心出发来观察社会,并把它看做是互相联系着的整体,并因而能从核心上,从改变现实上采取行动。

4、在辩证法问题上,卢卡奇比较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自然界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因而自然界没有辩证法。辩证法只存在于由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历史和社会领域。

5、卢卡奇还吸收了黑格尔的同一的主体-客体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既成为认识实践的主体,又成为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无产阶级的自我理解同时是对社会本性的客观理解。

(3)阶级意识理论。(重要)

阶级意识问题是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的中心问题。

1、阶级意识的理论基础。

卢卡奇关于阶级意识的理论是建立在他关于意识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论基础上的。这一理论与他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思想有密切联系。卢卡奇认为只有当意识力求现实,现实本身趋向意识,理论和实践才能够统一起来,所以意识的出现必定成为决定性的步骤,历史过程一定采取这种决定性的步骤已达到其适当的目的。他认为理论的历史作用就是使这一步骤成为实际可能,理论在其本质上是革命过程本身在观念上的表现。

2、阶级意识的本质。

卢卡奇不仅强调阶级意识的理性规定,还强调它的整体规定性和历史规定性。

阶级意识是“理性的适当的反应”,它是决定作为总体是阶级行动的不属于个别人的思想的东西

它归因于生产过程中特殊的典型的地位,因而也是归因于阶级利益的问题;

他指出阶级意识同生产过程的联系决定了阶级意识的历史性质,从而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以前的社会不可能产生阶级意识。

3、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他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看做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的阶级意识,认为它具有一种超越历史偶然性、坚持总体性、坚持以变革现实的方式采取行动、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的内在性质,具有能够为无产阶级指明走出资本主义死胡同的道路,决定无产阶级革命的命运,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历史运动的真正支柱”的功能。

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不实际克服物化意识对其成员的影响和整个阶级的影响,就不能够形成自己阶级的意识。所为无产阶级中存在的物化意识,就是它的组织和成员的意识屈从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实。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在方法论的科学主义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拙劣的经验主义和抽象的空想主义”是物化意识所导致的结果。

3、评价。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阐述的一些思想在当时及其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运动和理论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强调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质和它的哲学基础;

2、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

3、强调革命理论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能动性;

4、剖析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理论家们政治上的机会主义的方法论根源;

(2)消极影响

1、作者关于辩证法的总体性、主体性原则的强调,关于阶级意识历史作用的思想等,是哲学上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和他自己的政治上的救世主义和乌托邦主义掺杂在一起的。

2、他对自然辩证法的否定态度,和关于辩证法的历史性限定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的根基,即实际上由片面的上半截的唯物主义和下半截的唯心主义,最后导致完全的唯心主义。

柯尔施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一、阐述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

卡尔.柯尔施是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共产党人,1923年发表了长篇论文《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批评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政治上的机会主义和理论上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庸俗化的倾向,他也反对共产国际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形势相对稳定的判断和斗争策略的转变。

(1围绕哲学与现实、理论和实践这个根本问题来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

(2)早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德国古典哲学这一资产阶级运动的意识形态转变而来的。(3)柯尔施在理论上提出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问题,目的是为了提出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即革命问题。他通过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关系的考察,实际表达了一种马克思主义观,即“革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观。他把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关系的新考察看做是革命马克思主义中理论和实践内在联系的有意识的重建。

2、反对科学主义方法。

柯尔施把辩证的方法与科学主义方法对立起来。他把马克思主义看做一种社会革命理论,认为它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具有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倾向不相容的精神。

柯尔施所理解的辩证的方法就是科学考察的理论和实践,就是哲学和现实相统一的原则,正如他所说,意识和现实的一致,是每一种辩证法,包括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特征。

③柯尔施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特征的描述和批判是正确的,但他把这种方法提到意识与现实的关系时则伤害了唯心主义的一般原则,体现了他的黑格尔主义倾向。

3、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精神结构。(重要)

1、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柯尔施强调理论的批判和实践的批判;对资产阶级的所有形式连同经济的、法律的和政治的社会结构一起在理论上被批判,在实际中被消灭。

2、柯尔施认为,必须在工人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前进行革命的科学的批判工作和鼓动工作,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进行科学组织和意识形态专政,将这些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贯彻到底。

3、柯尔施还认为,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就哲学而言更有必要。他主张作为工人阶级哲学的革命的唯物辩证法应当同资产阶级意识进行斗争。

4、柯尔施提出了在意识形态上积极介入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后来形成的“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统之一。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狱中札记》

《狱中札记》是葛兰西的代表性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为了避免狱中检查时不必要的麻烦,葛兰西使用了“实践哲学”一词来代替“马克思主义”。当然,实践哲学作为一种特定的哲学观,也是他所主张和坚持的。

一、实践哲学

1、实践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坚持理论的和实践的批判,其批判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确立一种新的哲学,一种批判的世界观,是为了建立“文化领导权”。

葛兰西理解的实践哲学,全面的含义不仅在于哲学应该是实践的,为了实践的;还在于实践应该是哲学的,即用理论指导的。他认为,在分裂了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情况下,强调实践要素的意义是片面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工人运动是一个不发展的“经济-团体阶段”。

2、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是一种“历史理论”,是“绝对的历史主义”

实践哲学的历史主义体现在对“人是什么”的回答上,就是“人能变成什么的问题”。他说,人是他的活动的过程,人的本性在人类的全部历史中。他认为,实践哲学是揭示以某种规律性和自动性发生作用的相对永恒的力量“在历史的发展中是怎样形成”。

葛兰西认为,在对现实的理解中,“绝对的历史主义”就是“绝对的人道主义”。历史主义不仅是一种过程观点,而且是一种人本意义上的历史主义。他的“绝对的人道主义”概念是一个哲学本体论概念,即认为现实,不管是物还是社会,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现实。他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是历史,对历史的规定是以人为核心的。

葛兰西针对“物质”这一哲学的基本概念,他正确的指出,实践哲学对于物质既不应当从它的自然科学中获得意义上来理解,也不应当从人们在各种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中发现的任何意义上来理解。但是,他在正面回答如何理解物质时,却陷入另一种片面性,即完全排除物质的自然性,而仅取其社会性。

二、西方革命道路理论 葛兰西

1、核心:文化领导权

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葛兰西提出了一套以“文化领导权”思想为核心的西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

葛兰西的领导权概念是指一种精神文化关系,即“文化领导权”或“意识形态领导权”。认为,领导权在文化领域的确立是工人阶级夺取全部权利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

建立“文化领导权”是葛兰西关于西方革命发展的一种战略设想。把西方革命道路分成三个阶段:经济--团体阶段、领导权阶段、统治阶段。领导权阶段是阶级的运动达到成熟的阶段。

2、实现领导权的基本途径:“同意”和“意见一致”。

①葛兰西认为,实现领导权的基本途径:“同意”和“意见一致”。这种“同意”或“意见一致”是革命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战胜敌对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结果。革命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大众文化的影响、渗透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斗争而在地位上发生变化,成为主导文化,具有领导权地位的文化。

葛兰西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工作的着重点是人民大众,是权力结构或国家的社会基础,是从大众文化开始,而后是统治的意识形态。

3、夺取领导权的途径:阵地战

①在西方革命发展问题上,“阵地战”指的是一种立足于意识形态或文化领域的长期作战,在市民社会这一薄弱部位打开缺口,先夺取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再最后夺取国家权力的战略。

葛兰西关于西方国家工人阶级夺取领导权道路的设想与他的“阵地战”战略是一脉相承的。葛兰西是在进攻的意义上使用“阵地战”这一概念的。它的具体含义是,无产阶级把“市民社会”而不是直接的权力体系作为攻击的正面目标。

评价。

葛兰西的西方社会革命发展战略构想在马克思主义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体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对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排除物质的自然性而取其社会性的基础上把自然科学看作是“一个历史范畴,一种人类关系”,是片面坚持社会本体论的人本主义观点。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梅洛-庞蒂

1、梅洛-庞蒂肯定和赞赏人的自由的存在主义观点,认为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互补充和改造

①他批评萨特的绝对自由观,强调应当在承认人的自由的同时肯定这种自由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制约性,自由不能只是个人的决定,他同时也是集体的即社会的决定。

②他认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任务是在于理解集体通过各个个人的主观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结合起来的方式,即“社会空间开始获得一种磁场”的方式,使人们围绕着一个共同目标而集结在一起。

2、梅洛-庞蒂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非决定论。

他强调,历史活动充满偶然性,个人在现实的历史情境中所遇到的,并不是命运和决定论,而是向他开放着的种种可能性,不确定性。历史的意义来源于个人通过其活动而注入其中的意义。

②总之,在历史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的,而是包含着存在主义自由性质的。因此,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同存在主义一样突出人的意识作用的非决定论。

3、评价

由此可见,梅洛-庞蒂既批评存在主义缺乏一种社会哲学,又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看做决定论,而把马克思主义置于“斯大林式的历史决定论”和萨特在历史观方面的绝对自由论的“中间地带”。

值得肯定的是,梅洛-庞蒂批评存在主义的绝对自由观,强调人的社会和历史的制约性,有其可取的一面。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共同点的论证是以歪曲马克思主义为前提的。他把存在主义植入马克思主义中,强调历史的偶然性而否认历史的决定论,并没有恰当地说明历史过程中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辩证关系,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引回了立足于存在主义的主观主义上去。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列斐伏尔在1946年出版了《日常生活批判》中,系统地理解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的理解,并据此探讨了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异化问题。

一、主要观点:

(一)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解释。

1、列斐伏尔指出,异化问题是“马克思思想中的酵素”,是现代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问题。不仅应当把异化当作哲学的概念,而且应当把它看作是所有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他解释说,异化不仅仅局限在剥削上,而是普遍存在和多种多样的。异化的“多面性和无所不在性”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而且表现在意识形态上,甚至更为深刻地表现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本性的关系上。

3、他提出,即便在社会主义,异化仍然会延续下去,甚至在摆脱异化的过程的同时,还会产生新的异化形式。

(二)对现代世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1、列斐伏尔从他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解释中引出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他声称“马克思主义应当是日常生活的批判的认识”,而异化理论和“总体的人”的理论是对日常生活批判的指针。

2、他说,只有在发生革命危机时,经济和意识形态才能提高到政治意识的水平,那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集中在政治生活上。除此之外,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便相互分离,甚至分道扬镳。这时候,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的东西,即意识形态的东西,便把经济现实、现存的政治上层建筑的作用和革命的政治意识等,一方面包罗起来,另一方面又把它们掩盖而隐蔽起来,所以一定要撕破面纱才能接触真相。

3、列斐伏尔批评忽视日常生活的研究倾向,但是他也反对把日常生活看做是一个位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领域。他强调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层面,这个层面不仅有自己的意义,而且要比其他平面更加突出,因为在他看来,“人”正是在这里被发现和被创造的。

4、列斐伏尔对现代社会中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揭露。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异化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日常生活被国家和官僚政治所一体化,而无产阶级则在这种社会中“消逝”了,早起资本主义社会中那种充满自信的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派都不复存在了。

二、评价。

列斐伏尔的理论表现为“从马克思主义走向存在主义”的特征。不可否认,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揭示,有其深刻的一面,但是他却过分的抬高了日常生活层面的意义,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揭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陷入琐碎的日常生活而脱离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基本任务。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2、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3、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第十四章 苏联东欧的改革和剧变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列宁——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共产主义道路要经过初级形式社会主义到发达的社会主义等若干个阶段;

斯大林——忽视社会主义的长期性,提出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赫鲁晓夫——急于过渡,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没有摆脱急于过渡的倾向。

安德罗波夫——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

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完善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苏联的改革和新思维的出台

1、赫鲁晓夫——全面建设共产主义

(1)农业方面:

改革农业的管理体制,扩大国营市场、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减少农业计划指标

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削减农业税额,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开垦荒地

(2)工业方面

精简行政;减少国家的计划指标;扩大企业自主权

3、勃列日涅夫——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4、安德罗伯夫——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

5、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完善论

1、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要经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形式的社会主义”等若干阶段

2、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胜利的形势下于1939年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正在向共产主义逐步过渡

3、赫鲁晓夫提出了“全面建设共产主义”

4、勃列日涅夫批评赫鲁晓夫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错误,提出要实事求是科学的估价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与前景,做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结论,并认为是社会主义合乎规律的发展阶段。

5、安德罗伯夫认为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论”不切实际,把它修改为“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直到此时苏共才开始从指导思想上纠正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观点,但在纠正苏联超越发展阶段的倾向上仍然不彻底。

6、戈尔巴乔夫从安德罗伯夫的“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前进了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完善论”虽然继续肯定苏联已经进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但他提出了目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出版,“新思维”的主要内容是将民主化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与目标,将公开性作为民主化的一种途径和制度,强调党政分工,强化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

新思维是因为苏联无力承担军事竞赛经济恶化僵化国家生活失去活力的结果,实际上承认了苏联和平竞赛的失败

苏联试图通过新思维来改善苏联的国际环境,停止沉重的军备竞赛以为国内改革创造环境。外交新思维确实使苏联成功的改善了同中国等国家的关系,从阿富汗撤军,成功实现了战略收缩。但外交新思维忽视了国家利益,过于强调全人类的利益,西方国家一方面鼓励新思维,一方面加紧对苏东的和平演变。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理论。

1、在公有制形式问题上,南斯拉夫与东欧各国和苏联的做法不同。南斯拉夫主张改变国家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

2、在计划和市场关系的问题上,主张实现二者的结合。计划不能否定市场法则,而是起着指导市场机制的作用,只有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经济发展的最大成效。

3、在扩大企业自主权问题上,实行企业自治,加强民主管理。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和理论。

1、转变国家职能,逐步限制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手段,加强它们的的协调规划职能和经济管理手段。

2、加强政治民主和法制建设,提高议会的作用,吸收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3、发展联盟政策,重视其他党派和社会势力在全国统一战线中的作用。

4、改革选举制度。

5、改革领导体制,明确党政分工。

三、改革的局限和特点。

1. 改革缺乏自觉性。

最初的改革大都是作为消除危机的紧急措施而被迫开始的。

2. 改革缺乏协调性。

没能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两者之间很好的协调起来。

3. 改革缺乏理论指导。

没能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四、教训。

尽管大多数东欧国家的改革没有真正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但其改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的思想逐渐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它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改革和创新;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适合国情,并在探索过程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虽然这些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它从反面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它进行全面的整体研究,要根据本国国情,正确制定社会主义改革的战略和策略,这社会主义改革成败的关键。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

1、背景。

1、苏联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内矛盾重重,反共势力增长;

2、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在改革中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矛盾,给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3、国际上和平演变以及国外反共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破坏。

4、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总书记后提出“新思维”,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人道主义”,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提出做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

2、发展历程。

1、1989年11月26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质改革》等文章,对“民主社会主义”概念作了详细的论述。

2、1990年2月召开苏共中央全会以及随后的三月全会,做出几项重大的决定;

3、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声明,标志着苏联的历史性转折。

3、主要观点。(基本主张)

1、改革已不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即对社会主义制度加以“根本改造”。

2、为社会民主党恢复名誉,认为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变得彼此接近起来”,“从前使他们分裂的鸿沟已经不复存在”。

3、重申“全民国家”的主张,要求“三权分离”。

4、大力论证社会主义就是人道主义。

4、做出的决定。

1、提出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准备实行多党制。

2、建议实行总统制;

3、提出 重新考虑”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改变联邦制

5、苏共二十八大。1990-7

苏共二十八大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改变共产党的性质和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市场经济的方向。

1、在指导思想上,不再提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2、在奋斗目标上,不在提建立共产主义,而提出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3、在阶级性质上,不在提苏共是工人阶级政党,而按自愿原则联合的苏联公民政治组织

4、在苏共的地位作用上,不再提“社会政治组织的最高形式,政治体制的核心,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而宣布苏共同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将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5、在所有制上,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张多种所有制形式平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六、实质。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实质是以“政治多元化”来否定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离”的议会制,以经济民主化来推行私有制,以意识形态多元化来否定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放任资产阶级思想泛滥,以国际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和“人道主义化”,来推行一种向西方步步退让的投降主义外交政策。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同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警告)

(1)苏、东剧变的深刻原因。

1、西方反共势力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2、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及其政策影响的结果。

“新思维”是苏联东欧各国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的思想根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这些国家泛滥,使共产党本身发生蜕变,并主动地让权、交权,纵容反社会主义势力上台。

3、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进攻的结果。

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社会矛盾对社会主义发起进攻,而共产党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步步退让,最终导致政权易手、社会制度改变性质。

(2)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1、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必须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4、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导地位,决不搞多元化,听任错误思想自由泛滥;

5、必须警惕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坚持开展反“和平演变”的教育和斗争;

(3)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严峻挑战。(P 350——351)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

2、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的挑战;

3、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挑战;

4、欧洲共产主义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出现了危机;

5、第三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受到了严重冲击。虽然它们中的多数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但也有许多党改变了自身的性质和奋斗目标,主张第三世界走资本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变化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第十五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围绕马克思主义而出现的思潮和流派

欧洲共产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欧洲共产主义

一、“欧洲共产主义”的形成。

(1“欧洲共产主义”思潮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起始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西欧各国共产党极大的鼓舞,在一定时期内“俄国道路”成为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惟一有生命力的典型。

(3欧洲革命失败后,葛兰西总结历史经验,分析了“落后的东方和西方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的不同之处,提出东西方应该走不同的革命道路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后来“欧洲共产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革命和进步力量与资本主义保守力量之间的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5)1968年苏军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加深了西欧共产党与苏共的裂痕,西欧17个国家的共产党第一次联合抗苏。这标志着欧洲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的形成。

(6)1978年4月至次年5月,西共、意共、法共相继召开党代会,正式把“欧洲共产主义”一词及其理论观点作为党的决议载入党章,成为全党必须遵循的纲领。此后,欧洲共产主义逐渐为西欧更多党接受。

2、“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

“欧共”反对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强调必须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情况,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

(1)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的民主道路”理论。

1、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各具特色,西欧国家要走一条独特的民主道路,这就是“欧洲共产主义的抉择”。他们的根据是:在西方国家民主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向往,各种流派政党可以进行合法的活动,因此没有理由使用暴力,西欧已经具备通过独特的民主道路,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2、所谓的“独特的民主道路”,简要地说,就是不使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而通过改变传统的民主机构,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民主的新形式,逐步取得国家政权,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3、“欧共”认为,应当抛弃传统马克思列宁主义把国家看做只能是垄断资本独占的统治工具的理论。欧洲共产主义者积极主张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和普选权。把议会内斗争与议会外群众斗争结合起来,并争取通过普选进入政府,掌握政权,然后进行民主改革,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为了实现民主的走向社会主义,“欧共”各党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普遍采取了新的阶级联盟策略,即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包括各阶层和民主党派在内的广泛的阶级联盟。

(2)关于独特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

1、欧洲共产主义者认为西欧各国通过独特民主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后,将建立起一个不同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模式,即具有西方发达工业国家色彩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2、“欧共”普遍不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他们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丰富和繁杂”的政治形式之一,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3、在西欧,可以利用别的方式建立工人阶级对社会的领导权,而无产阶级专政已不是发达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劳动力量建立和巩固领导权的途径,它不符合“欧洲共产主义”所走的民主道路的目标。

4、欧洲共产主义者主张在未来社会主义中建立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通过普选轮流执政;实行经济民主,建立以公有制占优势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模式;实行全面民主和自由,保证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3)关于“新型政党”的理论。

1、党的性质主张建立“群众性的党”,只有新型的、群众性的政党,才能具有改造社会的领导作用。

2、党的作用“欧共”各党否定党是无产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否定党对无产阶级其他组织以及群众组织的领导地位,认为并非只有共产党才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先锋队。

3、党的组织原则“欧共”各党虽一般否定党内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但却特别强调扩大和丰富党内民主生活,允许党内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与保留,甚至在思想、组织上出现多元主义倾向。

4、“欧共”各党在国际共运中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反对大党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各党的平等权利。

3、结局。

“欧洲共产主义”运动在80年代逐渐走向衰落,特别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欧共”各党面临严峻的考验。尽管他们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欧洲共产主义”的名称,但是仍在逆境中继续探索独特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并相应的调整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被西方新闻界称为“欧洲上空的共产主义幽灵”。

法兰克福学派 13简答

1、发展历程。

1、法兰克福学派发源于1923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2、所长霍克海默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并网罗了一批人才,形成了著名世的法兰克福学派。

3、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活动中,该学派活动于欧美两地,出版了大批学术著作,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1968年欧洲“五月风暴”以后,该学派逐渐分崩离析,走向衰落。

2、主要观点。

1、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批判理论”自我标榜,并把这种批判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这种批判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活动的中心。

2、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是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的,并对无产阶级怀有尊崇和期待。但是随着法西斯的上台和其研究所迁往美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乐观主义开始让位于悲观主义和无所作为的意识。

3、法兰克福学派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支配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支配意味着物化渗透到人的个性的最深层中去,它使人察觉不到自己的异化并乐于享受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及其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从而不仅阻止了阶级斗争,而且也阻止了所有自我解放的活动,包括阶级的和个人的解放活动。

4、法兰克福学派的支配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极权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极权主义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体化”和人的本质的彻底丧失,意味着人已经丧失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能力。

5、法兰克福学派对支配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工具理性这一概念。工具理性是指目的与手段分离,即专注于工作效率而不问政治价值。支配正是通过工具理性而实现的。

6、法兰克福学派对支配和工具理性的批判植根于这样一个假设,即晚期资本主义已产生了“虚假的需求”。现代极权主义成功的培育了一种“虚假需求”,它引诱人们无限制地去追求并不真正给人带来幸福的消费,让人自觉帮助资本主义运转。

7、对资产阶级极权主义的分析,使法兰克福学派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的历史地位产生怀疑和否定,他们断言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的结论已成为“天方夜谭的神话”。革命的主体应当从单向度的社会之外去寻找,他们主要是“新左派”,主要成员是流浪汉、嬉皮士、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

3、评价。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代表了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思潮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应当肯定,这种批判对人们认识战后西方社会的状况,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它以抽象的异化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只停留在对西方社会否定的批判上,不可能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科学的指导。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1960年,发表了《辩证理性批判》(第一卷)试图在用马克思主义使存在主义范畴“社会化”的同时,也用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所谓的“人的哲学”。

1、主要观点。

(一) 萨特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给予高度评价。

1、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被超越,因为产生它的历史条件还不曾被超越,而存在主义则是寄生在马克思主义自身之上的“思想体系”。

2、他认为,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使马克思主义变得僵固、停滞,主要表现在它中间出现了“人学的空场”,正是由于把人排斥在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之外,才需要在知识的历史总汇之外再生出存在主义思想来。

(二) 萨特批评“现代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成不变的真理的教条主义方法。

1. 萨特分析了“现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先验的分析方法”指出“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割裂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僵硬的、永恒的绝对知识。

2. 萨特说,先验分析方法的关键在于把活的总汇的过程归结为静止的呆滞的总汇,在于一种直接跳到普遍东西的还原主义,这种还原主义没有考虑个人活动与阶级的普遍范畴之间的中介。

3. 萨特宣称,他的存在主义发现了这种中介层次,即“家庭”。进而提出他的“前进——逆溯方法”。所谓前进的方法,即从社会整体到个人;所谓逆溯的方法则是再从个人到社会整体,二者的结合有助于说明社会整体和个人发展的统一性。

(三) 萨特把辩证法看做“是一种方法和一种在对象中的运动”。

1、他认为,应当从人的主观性的角度、从实践的角度、从个人实践的总体性角度去观察辩证法的问题。认为辩证法不是人以外的对象所固有的,而只是人所创造的。辩证法来源于个人的实践,离开了个人就不可能有辩证法。

2、萨特把辩证法规定为“总体化”,这种总体化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不存在于自然界。辩证的规律就是社会被我们自己所总体化和我们自己被社会运动所总体化。总之,辩证法只不过是实践,也可以称为行动的逻辑。

3、从这种辩证法出发,萨特用“历史人学”歪曲和取代历史唯物主义。他以个人实践为起点,把物质匮乏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描述了从个人实践开始,经由“群集”到结合成各种形式的社会集团的所谓历史辩证法。

、评价。

萨特用存在主义去“结合”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他用“人学的辩证法”取代“自然辩证法”,用“历史人学”取代“历史唯物主义”,更是远离马克思主义的。但他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对历史总体化辩证法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大致产生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衰落于60年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共产党员德拉-沃尔佩及其学生科莱蒂。

一、主要内容。

(1)主张重新考察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性文件,并对运动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从中引出正确的理论来,把潜在的阶级斗争改造为积极阶级斗争。

(2)首先竭力否认马克思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直接关系。德拉-沃尔佩科莱蒂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先验的辩证法”,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科学的辩证法”,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既反对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科学性的否定,也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辩证法”,认为“物质辩证法”是从黑格尔那里机械抄袭来的。

(3)不仅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辩证法,而且把目光投向现实的层面,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解释成一门经验科学。德拉-沃尔佩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符合科学的逻辑的,历史将变成一门科学,这门科学也是唯物主义的和革命的。

(4)在政治理论方面,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对卢梭的继承关系,认为马克思和列宁直接继承了卢梭对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的基本批判,即关于把公民从资产阶级中分离出来、直接民主和可以撤换的授权委托以及人民主权等问题的理论。

2、评价。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对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中产生出来的。虽然它错误地完全否认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并把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化,但它重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科学与革命的统一,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推动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反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是法国共产党路易阿尔都塞以及普兰查斯等。“结构主义”是60年代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强调整体、结构、横向关系、客观性,以反人道主义、反经验主义而著称。

一、 主要内容:

1、阿尔都塞认为,1956年对斯大林的过火批判,使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污染,即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潮。为此,阿尔都塞发表了《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列宁和哲学》等著作,力图通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释,消除人道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污染,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阿尔都塞借助结构主义的方法,首先提出“症候阅读法”。认为在阅读马克思著作时,不应拘于表面含义,而应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理论框架”。应用这种方法他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在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断裂”,这一断裂的位置就是他生前未曾发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则是这个断裂的前岸。通过这一断裂,马克思在创立历史科学的同时,算清了以往的哲学信仰,创立了新哲学,从而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论的独特理论框架。

3、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始终与黑格尔保持着一段距离,马克思先采用康德和费希特理性和自由的理论框架,而后接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理论框架,但是发生“认识论上的断裂”后,马克思彻底抛弃了人道主义的理论框架,因而可以说马克思是一种“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然而它并不排斥人道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必要性,只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4、阿尔都塞否认人是历史主体的观点,并把它看作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一切分析的基础。这一观点意味着,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作为过程的体现者的作用,而不是过程的主体的作用,“历史是没用主体的过程”。他认为,人在历史过程所发挥的作用是由生产关系的总体结构决定的,个人按照由再生产社会形态的机制指派给他们的位置充当资本家、工人等角色。

5、 在辩证法问题上,阿尔都塞提出一种独特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事实上对黑格尔进行了“双重剥皮”,不仅剥除了他的唯心主义神秘外壳,而且改造了他的辩证法结构本身。在马克思那里,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具有与黑格尔完全不同的结构。据此,阿尔都塞推出矛盾的“多元决定”的概来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2、评价。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力图对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理论问题作出回答,致力于打开被教条主义所堵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同时坚持反对回到青年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立场,这对于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阿尔都塞等人用结构主义方法来解释马克思主义,最终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道路上。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具有浓厚分析哲学氛围的英美地区。它70年代中后期开始崛起,在80年代达到了鼎盛。该学派的突出特点是把西方分析哲学的方法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并试图通过现代数学、数理逻辑和模式结构等方法来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认识和解释历史唯物主义是“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主要代表人物有柯亨、埃尔斯特、罗默等。

主要内容:

1、柯亨对唯物史观的解读。

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柯亨用大量篇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逐一进行了梳理、澄清,力图使他们清晰、准确,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逻辑连贯的科学体系。

1、柯亨把社会的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了严格区分

他阐明,社会的物质属性是社会内容方面,而社会属性则是社会的形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这种区分的特殊内容:人和生产力构成社会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赋予这些内容以社会形式。当内容突破形式时,革命就爆发了。

2、在界定“生产关系”时,柯亨把生产权力和法律权利加以区分,并把生产关系规定为对人和生产力的实际权力的各种关系,而不是法律所有权关系。

生产权力是指支配生产的实际力量,法律权利则是依法行使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柯亨指出,权力和权利不一定同时存在,生产权力如果有相应的法律权利存在,就能合法地起作用。但是有权利做某事不一定具有与这种权利相配对的权力。两者比较,支配生产的权力要比法律上的所有权重要的多。

3、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柯亨和威廉肖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两个紧密相关的基本命题“生产力的首要性”命题和“生产力的发展贯穿整个历史”的命题。

这两个相互并行的命题一起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如下基本原理: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自然趋势;第二,任何一个社会结构不可能同一切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三,由于前面这两点,生产力在一定历史阶段将达到一个不再同它从前在其中发展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发展水平。历史唯物主义既承认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首要性,又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既承认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说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又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产生重要影响。

4、对于如何把首要性作用同各因素相互作用协调起来,柯亨为此引进了独特的“功能解释”的方式。所谓功能解释,简单的说就是被解释者的性质是由它对解释者的功能所决定的。柯亨认为,这种功能解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使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了科学公理性的说服力。

2、埃尔斯特等人所持与柯亨不同的观点

1、埃尔斯特等人在方法论上对功能解释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功能解释不但没有给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增添筹码,而且恰恰因这种解释方式而大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说服力。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只是在一定限度内具有合理性。

2、埃尔斯特认为,功能解释的致命弱点在于它缺乏“微观基础”仅仅停留于一般推测的水平上,“没有具体形式的逻辑和解释”。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埃尔斯特提出了“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理性选择”两条原则,以此来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微观基础”。所谓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就是指从方法论上把握一种理论在个人层次起作用的机制。与这一原则紧密相连的是“理性选择”,即为了解释个人的行为,就必须假设,人们会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体现这两个原则的是“博弈论”。

三、评价

埃尔斯特所建立的这种“微观基础”显然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只有把个人和群体、微观和宏观、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任何把二者对立起来、以其中一种方法否定另一种方法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和形而上学的。

垄断资本学派(美国

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保罗巴兰的保罗斯维齐《垄断资本》1966

巴兰和斯维齐提出建立以“垄断”为中心的“新的理论体系”,以恢复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研究中的生命力。《垄断资本》就是他们创立这种“新的理论体系”的尝试。“经济剩余”是这一体系的核心概念,即“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和生产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巴兰和斯维齐认为,当资本垄断资本主义是由大公司组成的一种制度。在垄断资本主义运动趋势中,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利润率趋势下降的规律,而是“剩余增长的规律”。

巴兰和斯维齐的垄断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实质上是以对垄断资本主义的交换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为研究出发点,并且轻率地舍弃了马克思提出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理论。但这一理论对6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在西方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哈里布雷弗曼的《劳动与垄断资本》

该书着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雇佣劳动和垄断资本关系的性质及历史发展特征作了详尽的论述。

布雷弗曼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19世纪最后20—30年间,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一系列的新变化,布雷弗曼看来,“现代帝国主义”形式的出现,与当时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显著变化正相吻合,一是工业上科学管理方法的实施,二是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从资本主义发展来看,由管理制度和新技术革命结合所造成的资本主劳动过程的变化,既是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也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布雷弗曼强调,这一管理制度和技术革命的变革,决不能引起雇佣劳动者体力上和脑力上的任何“解放”。相反,只形成劳动者日益严重的异化。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詹姆士•奥康纳 “国家的财政危机”理论

奥康纳的“国家财政危机”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上:第一,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必须履行两个基本的、但却常常是矛盾的职能,即积累和合法化的职能;第二,资本主义国家这两个基本职能相对应,国家的支出也必然具有“社会资本”和“社会支出”的两重性。“社会资本”是指对有利可图的私人积累所必需的支出,它具有间接的生产性。“社会支出”是国家为维护社会和谐,完成国家“合法化”职能所必须的支出。

通过对两个基本前提的分析,奥康纳进一步得出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实际上表现为一个“扩大再生产的模式”;第二,尽管国家通过使资本费用社会化的方式,造成社会剩余(包括利润)的增加,但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剩余并没有社会化,反而不断地被私人所占有,特别是被垄断资本所占费用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造成国家支出和收入之间“结构上缺口”为标志的“国家的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70年代初,比利时经济学家埃内斯特•曼德尔提出了“晚期资本主义“理论。所谓“晚期资本主义”,按曼德尔的理解,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阶段,或者说是帝国主义的第二阶段。在《晚期资本主义》和其他一些著作中,曼德尔试图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和劳动这一轴心关系的发展,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对晚期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了系统论述:

1、 晚期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逻辑的和历史的起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大战期间,由于法西斯主义的统治和战争的摧残,工人阶级遭受了历史性的挫折:由此相对应,资本增殖的条件和方式却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进。

2、 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展,使资本和劳动关系发生了三个显著的变化

3、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国际范围内资本积累的形式有了长足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了当代垄断资本发展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组织形式。

4、 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吸收过剩资本和防止利润率的急剧下降,军火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的产业部门,特别是劳动部门也有了迅速发展,持久的通货膨胀则成一种必不可少的经济运行机制

总结:P320(最后一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评价

一、 基本特征

1、 理论方向上,在反对教条主义口号下,主张“重新发现”、“重建”、“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2、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脱离革命实践,而更倾向于“学院式”的哲学研究。

3、 理论构建方式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往往以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形成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

4、 理论内容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焦点以经济基础转向哲学和文化领域,形成“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

二、 评价:

正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从主观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在“改造”和“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从事理论的探索和对现实社会的考察。

2、 在客观上,其产生的根源、研究的范围、结论都同马克思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

3、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投身于“新左派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的影响。

4、 对苏联模式和资本主义进行了批评,反思了现代西方社会,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展望。

反面:

1、 它对现实的反映是片面甚至是扭曲的,它的理论在实践中没有现实意义。,

2、 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必然通过革命斗争的实践,随时代变化,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开拓历史发展的道路,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和各自特色。

第十六章 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参考风中劲草P70-71)

一、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成果

⒈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提出的新思路

⑴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为了加强国防,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⑵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老底子,以利于更有力地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⑶为了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必须增加对农业、轻工业的投资;

⒉对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提出的新思路

⑴在管理体制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企业的、地方的权力

1 在管理方式上,强调政企分开,变行政管理为经营管理,运用经济规律搞经济建设的思想。

2 毛泽东十分重视微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实施“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方式。“两参”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与管理;“一改”即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

⑵在所有制和企业运行机制上,要克服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粗造成的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弊病

1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人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的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2 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展了陈云的主张。1959年在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时,毛泽东提出要利用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的主张。

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要兼顾国家、集体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利益,他还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更多的注意处理好同农民的关系。

⑷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⑸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是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 p377--378

⒈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⒉强调党的群众路线

⒊加强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监督

⒋通过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扩大民主

⒌防止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思想。

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构想

⒈要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⒉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首先论述了辨别花香和毒草的六条政治标准,即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

4、探索中的经验教训 P380(四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不仅有积极的经验,而且包括曲折和失误给予我们的深刻教训:

1、在确定整个社会的发展战略时,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各种政治斗争,尤其是阶级斗争的关系,即没有始终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重心的正确方针;

2、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躁冒进,对经济建设任务的复杂性和我国落后的经济条件对生产力发展速度的制约性认识不足,对经济决策的科学性重视不够;

3、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过程中,求快求纯,没有坚持根据生产力的水平和要求确立生产关系及其形式;

4、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过程中,只注重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即用“破”的方法去防止“和平演变”,防止党和国家的领导腐败变质,却没有花力气去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

5、这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时,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发展经济;一定要根据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要求去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一定要积极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形成条件。

1、 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形成过程。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萌芽、形成、成熟、和继续发展等多个阶段。

1、 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开始形成(1921-1935)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比较系统的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领导力量及用途,从而形成了党关于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 毛泽东同时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35-1945)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中国抗日战争实践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 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1945-1956)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密切相关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思想包括两部分:

一、 是它的主体,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发展的六个方面:

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⑵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先导性。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⑶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想。

⑷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主要围绕着两大方面展开:论证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统一战线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⑸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对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子应当与工农相结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⑹党的建设理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党建设是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从思想上建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创造了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马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2)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的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党沿着正确的道路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对结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和降低毛泽东思想的时代科学价值。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如果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制有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包含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依然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的行动前进。

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补充)

第 十七 章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时代条件。

(1)国际形势。

1、苏联和东欧的剧变,标志着战后形成的两极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主题已经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迫切需要维护世界和平;迫切需要发展自己;

3、和平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的世界发展潮流客观上为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遇。

(二)国内形势。

1、中国国内出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

2、中国亿万人民伟大的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历史经验。

(一)国外经验。

从本世纪的50年代开始,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陆续进行了改革;到80年代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国情,进行了改革。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又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引以为戒。

(2)国内经验。

在50年代中期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

几十年来,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各国都经历了一个兴衰成败的曲折历程,这个历程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以及深刻的历史启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p389--395

邓小平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产生阶段。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拨乱反正。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政治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概括了“四项基本原则”,并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实际上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要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开始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4、在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5、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一次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的主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实际上是邓小平理论的最初框架。

6、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公开举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说,党的十二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开始产生和确立。十二大以后,改革全面展开。

2、从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三大,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阶段。

1、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2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

3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具有决定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比较系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第二,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三,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中的理论问题概括为12个科学理论观点。

4、党的十三大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系统化,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形成。

3、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这是邓小平理论继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1、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各方面工作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和党的基本路线管一百年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这次谈话以极大的鲜明性和准确性,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完善化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2、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高度概括了邓小平理论体系,这次大会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载入修改后的党章,作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四、从党的十五大至今,这是邓小平理论再创辉煌时期,是进一步发展和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阶段。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不仅对邓小平理论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新的阐述,而且取得了新的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从此进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p395--398

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第三,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主要特点:

1、这个科学体系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这一科学体系有一个首要的核心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这一科学体系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的一切伟大贡献,关键在于深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于深刻认识中国的国情,而这些又是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联系在一起的。

4、这一科学体系成功的把“变”与“不变”结合起来,既反对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有保证了长治久安的稳定大局。

第十八章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的划时代贡献)

1、 关于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问题,邓小平理论抓住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只有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去端正认识,才能正确认识和坚持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全新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对国情的认识和把握上,邓小平理论不仅创造性地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而且由此出发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为这一长期实践过程确定判断是非得失的客观标准:

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当今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其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立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建设有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义生态文明

其四,判断是非得失的客观标准,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我们在实践中沿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方向不断推进和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会主义事业。

3、 就如何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如何看待市场经济问题上,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早在1979年中国着手拨乱反正,总结经验之际,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并非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下定决心要改变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市场调节。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在抓经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如何看待精神文明,他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邓小平理论从总体布局上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确立社会主义建设要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建设,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两者缺一不可。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5、 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了“一国两制”作为和平统一祖国的新构想。

邓小平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论证并实践了这史无前例的新事物。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主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创造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在马克思中国化进程中了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1 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规律来阐明邓小平理论既是合乎规律地继承,又是合乎规律地创新和突破。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作为自己理论的精髓,用以继承前人,又突破成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 从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来阐明邓小平理论善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实现历史性的转变,为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的历史转折,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开拓新境界的进程。

3 从当代世界的发展变化来阐明邓小平理论及时的对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用新的思想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4 从邓小平理论本身所形成的科学体系,所覆盖的广阔内容,所解决的基本问题来阐述它所处的历史地位。

A、邓小平理论的特殊地位首先是它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新的条件下,邓小平理论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特色,驾驭全局的领导艺术,剖析历史经验的智慧,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开拓了新境界。

B、邓小平理论的特殊地位还由于它以回答当代所提出的问题来建构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有所不同。邓小平理论根据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C、邓小平理论的特殊地位还由于它立足当代,体现了理论的全面性和涵盖内容的广阔性,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也有区别。

补充:

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第19章 第二十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深厚的渊源关系和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和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观点、文化观点和群众观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丰富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理论,又赋予了新的思想内容,明确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理论观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理论,并赋予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强调了先进文化在引导社会发展方向上的重大作用。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理论观点,并作出了新的理论阐释,强调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新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理论背景。

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⑶“三个代表”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⑸“三个代表”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⑹作为一个科学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未来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开辟了广阔的理论前景。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1、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2、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

4、不断为党的机体注入新活力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

2013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30分,共5题,每题6分)

1异化

2《共产党宣言》

3斯大林模式

4青年黑格尔派

5、科学发展观

二、简答题。

1、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标志性事件。

2、列宁为什么说《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3、简述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4、简要评述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

三、论述题。

1、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谈谈你对“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的认识和评价。

1、结合苏东剧变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现实,论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014年真题

一、简答。(70分,共4题)

1、简述黑格尔的辩证法。

2、简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意义。

3、“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

4、简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两大贡献。

二、论述。(80分,共2题,每题40分)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请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进程,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2015年真题

一、简答。(80分,共4题,每题2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2、普列汉诺夫对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3、《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二、论述。(70分,共2题,每题35分)

1、试论述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2016年真题

一、简答。(80分,共4题,每题20)

1、简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合理部分。

2、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什么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飞起源”?

3、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4、简述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的内涵和意义

二、论述。(70分,共2题,每题35分)

1、论述苏东剧变的深刻原因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2、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四个全面”。请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论述“四个全面”的内涵及意义。

简明马克思主义真题及答案

2013年真题

1、名词解释。

1、异化

答: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解剖的出发点是“当前的经济事实”,而这种经济事实就是劳动异化现象。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的分析研究,概括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中心思想。

二、活动而产生出自身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反过来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不过,马克思关注的焦点不是精神异化,也不是人类本质的异化,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指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

三、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性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因此,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

5、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

6、劳动本身和工人相异化。

7、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8、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四、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又是异化劳动的结果,是一种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尤其是造成了阶级之间的严重对立。因此,要消灭异化劳动,就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没有私有制、没有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

2、《共产党宣言》

答:《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1848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

1、主要内容。

(1)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

2、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3、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理论并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2)《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革命中的检验与发展

5、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6、推进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策略思想;

7、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8、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5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被压迫民族解决运动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

3、斯大林模式

答:苏联模式指的是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方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奠立。

一、基本内容和特征

(2)经济方面:

4、苏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采取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是高级形式,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必须逐步向国家所有制过渡,最终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5、苏联的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是全民所有制的代表,是经营管理的主体。

6、党领导并决定国家经济政策,整个经济活动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来指挥,排斥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3)政治体制方面:

4、一党制;

5、苏联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党代政、政党不分的现象十分普遍,地方权力向中央高度集中,党内要权集中,并且缺乏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6、行政强制手段。

(4)文化方面:

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遗志,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推动科教文事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不当,片面的过火的批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盛行的现象,造成了思想僵化、学术停滞不前的不良后果。

二、评价。

(2)历史地位。

6、当时的苏联模式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较快地发展了苏联的经济和文化,为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

7、适应了在落后国家特殊坏境中救国图强的迫切需要;

8、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初始模式,在某些方面显示与资本主义不同的优越性;

9、为抗击法西斯做了大量的力量储备;

10、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3)缺陷。

4、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导致经济运行模式僵化;

5、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设计导致国家经济比例失调和社会利益分配失衡 ;

6、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极其严重,尤其是领导人集权导致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长期禁锢。

4、青年黑格尔派

答: 黑格尔学派由于黑格尔哲学内在矛盾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了分裂。并按照其思想倾向形成左、中、右三派,左派即为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主要由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组成,以施特劳斯、鲍威尔等人为代表,费尔巴哈也属于这一派。马克思、恩格斯在青年时也积极投身于青年黑格尔运动,并一度成为其中心人物。

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观点有:

3、哲学上,特别强调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反对其强制性的体系和老年黑格尔将黑格尔哲学视为绝对真理的观点,反对老年黑格尔派调和哲学与宗教的企图。

4、政治上,青年黑格尔派反对粉饰现实,认为现存的秩序与黑格尔所主张的那种理性与实在的统一还相差太远,因而他们主张彻底的批判和改造这个不合理的现实,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

5、实质上,青年黑格尔派虽然批判了宗教神学,竭力标榜自己是一切无情的批判,但是正如马克思指出:“他们是最大的保守分子”“他们只是用词句反对那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

5、科学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37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2、简答题。

1、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标志性事件。

答:

一、第一阶段:奠基时期(19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

(一) 这一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而奠基基础而不懈奋斗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期,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制度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从写出《共产党宣言》开始就把自己的任务定为批判资本主义,揭露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推翻资本主义,他们的一生归结起来基本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展开的。

(二) 这一时期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有:

11842——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两个转变: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从革命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2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了

3 1848年欧洲革命:通过对大革命经验的总结,马克思、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革命实践中提出姚破除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幻想与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理论。

4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它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的伟大实践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也为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供了重要内容。

二、第二阶段:开拓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一)这一时期是列宁活动的时期,是地球上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又理论变成社会主义实践的时期,是理论上向新的实践领域开拓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这一时期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有:

1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上的传播,同时用实践证明了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的正确性。

2 1921年列宁提出放弃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经济政策上的巨大变化。

三、第三阶段: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叶)

(一)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从一到多,在历史上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的时期。社会主义成了社会上举足轻重的一种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相对立,相较量。社会主义成了许多国家追求的风尚。这一时期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问题。

(二)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

1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基本确立。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形成“苏联模式”。

2 1919年——1949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时期,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即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通过这一实践,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贡献。

4、第四阶段:创新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

(一)这是社会主义经过曲折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有伟大创新的时期。

(二)这一时期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有: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6、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文革”使中国形成了历史的部分倒退。

7、1978年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敏锐的把握时代脉搏和深刻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列宁为什么说《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答:

4、历史背景

1、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拉萨尔派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不纯,而马克思恩、格斯为了维护工人队伍的团结,没有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这就使党内出现了思想混乱和理论上的动摇。

2、在这种情况下,反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向马克思发起全面攻击,他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并形成了一个极为庞杂的思想体系,即“杜林理论”。

3、杜林主义是一个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以折衷主义哲学和庸俗经济学为基础的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杜林主义的出现更进一步严重地危害了德国党。

4、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学说,使德国工人运动健康发展,恩格斯撰写了《反杜林论》,在科学上对杜林主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批判。

5、历史意义

《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继《资本论》之后产生的最重要的科学著作。它第一次系统、全面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如列宁所说:《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每一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6、主要内容

(一)剖析了杜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系统的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1、恩格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称为“现代唯物主义”。将它与一切旧哲学体系区别开来。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是辩证的。

2、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1)、恩格斯认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原则,而应当是客观世界,并指出思维和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脑的产物。

(2)、深刻论证了“世界的同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前提。

(3)针对杜林把物质同运动割裂开来,把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割裂开来,以及时空有限的主张,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论和时空观。

(4)、应用唯物主义辩证考察了自然界的演化历史,提出关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深刻地阐述了有机生命运动的辩证法。

3、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唯物史观的产生及基本特点。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基本观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2)、针对杜林的暴力论,科学地论证了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杜林从唯心主义出发根本颠倒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恩格斯批判了他的观点指出,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具有一点的独立性,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针对杜林鼓吹的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道德,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和道德观,恩格斯指出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平等是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

4、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观

(1)解释了辩证思维方式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对立。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性质证明辩证方法的正确性。自然科学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辩证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才能破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

(2)、阐明了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矛盾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杠杆,人们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时又非至上性的 ,人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这一矛盾是人类思维和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

(3)、阐明作为人类思维和认识成果的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并阐明了真理与谬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批判了杜林真理与谬误绝对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揭露了杜林关于“终极真理”的荒谬。

(4)依据人类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阐述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自由就是根据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来作出判断的自由和运用规律来实现一定目的的自由。恩格斯认为,自由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的真正自由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才能实现。

5、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关与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恩格斯列举大量事实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矛盾客观地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本身之中,矛盾是运动的本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2)、关于质量互变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歪曲,阐明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他指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的两种基本形式。

(3)、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

恩格斯运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指出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和保存的统一,把否定看成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

(二)、驳斥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观点,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1、论证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恩格斯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而要达到这一研究目的就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方法,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首先必须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

2、针对杜林的“分配决定的论”科学地阐述生产、交换分配之间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指出,分配是由一定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所支配和决定的,当然分配方式也会对生产和交换起到能动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生产与交换的发展

3、在批判杜林的价值论中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

(1)、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杜林将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混为一谈,认为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一个用货币来表现,一个不用货币来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量大小,取决于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社会必然劳动时间,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2)、关于简单劳动是计量价值的标准。杜林认为任何劳动时间都是等价的,企图否定马克思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学说。恩格斯指出,劳动决定价值,但劳动还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它只能是价值的尺度。

(3)、关于剩余价值学说。A、杜林硬说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由货币产生的”,这是十足的歪曲。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批判,论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学说;B、他指出,货币和资本是有本质的区别,货币作为资本同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流通的形式是不同的。C、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出剩余价值理论的来源,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的秘密,找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并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3)、揭秘和批判了杜林假社会主义的实质,系统的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1、科学的评价空想社会主义

针对杜林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否定和攻击,恩格斯科学地评价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局限。恩格斯科学的评价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他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已经开始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产阶级的斗争已经展开,但又很不充分、很不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也就是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理论上的错误。

2、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理论

(1)、理论基础 A、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B正是由于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C、科学社会主义依据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基本矛盾,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必然性。

(2)、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表现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另一方面集中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提出社会革命不可避免的结论。

(3)、对未来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提出自己的看法:A、国家占有生产资料;B社会生产将会被有计划的调节;C、消灭了商品生产,消灭商品对生产者的统治;D、分配原则——社会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再生产生活资料——个人直接占有;E、旧分工被消灭,生产劳动给人全面发展和全面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F、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也自行灭亡。

3、简述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答: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时代条件。

(3)国际形势。

1、苏联和东欧的剧变,标志着战后形成的两极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主题已经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迫切需要维护世界和平;迫切需要发展自己;

3、和平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的世界发展潮流客观上为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遇。

(二)国内形势。

1、中国国内出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

2、中国亿万人民伟大的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历史经验。

(一)国外经验。

从本世纪的50年代开始,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陆续进行了改革;到80年代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国情,进行了改革。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又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引以为戒。

(4)国内经验。

在50年代中期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

几十年来,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各国都经历了一个兴衰成败的曲折历程,这个历程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教训以及深刻的历史启示。

4、简要评述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

答:

2、发展历程。

5、法兰克福学派发源于1923年初创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6、霍克海默创办了《社会研究杂志》,并网罗了一批人才,形成了著名与世的法兰克福学派。

7、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活动中,该学派活动于欧美两地,出版了大批学术著作,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8、1968年欧洲“五月风暴”以后,该学派逐渐分崩离析,走向衰落。

3、主要观点。

8、法兰克福学派以“社会批判理论”自我标榜,并把这种批判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这种批判构成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活动的中心。

9、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是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的,并对无产阶级怀有尊崇和期待。但是随着法西斯的上台和其研究所迁往美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政治乐观主义开始让位于悲观主义和无所作为的意识。

10、法兰克福学派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支配理论。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支配意味着物化渗透到人的个性的最深层中去,它使人感觉不到自己的异化并乐于享受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及其带来的丰裕的物资生活,从而不仅阻止了阶级斗争,而且也阻止了所有自我解放的活动,包括阶级的和个人的解放活动。

11、法兰克福学派的支配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极权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极权主义意味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体化”和人的本质的彻底丧失,意味着人已经丧失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能力。

12、法兰克福学派对支配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工具理性这一概念。工具理性是指目的与手段想分离,即专注于工作效率而不问政治价值。支配正是通过工具理性而实现的。

13、法兰克福学派对支配和工具理性的批判植根于这样一个假设,即晚期资本主义已产生了“虚假的需求”。

14、对资产阶级极权主义的分析,使法兰克福学派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的历史地位产生怀疑和否定,他们断言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的结论已成为“天方夜谭的神话”。革命的主体应当从单向度的社会之外去寻找,他们主要是“新左派”,主要成员是流浪汉、嬉皮士、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

4、评价。

1、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代表了小资产阶级激进主义的思潮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2、应当肯定,这种批判对人们认识战后西方社会的状况,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3、但它以抽象的异化理论取代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只停留在对西方社会否定的批判上,不可能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科学的指导。

3、论述题。

2、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谈谈你对“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一论断的认识和评价

答:写作背景:

4、列宁从19世纪末就开始密切关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

5、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马克思主义内部存在着分歧出现了争论,1914年以后列宁开始真正集中力量研究帝国主义问题;

6、从1915年开始,列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对帝国主义问题的研究当中;

7、1916年列宁出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在认真吸收马克思、恩格斯以来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无可争辩的资产阶级统计的综合材料和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的自白”,来说明20世纪初期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关系上的总的情况,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

主要表现在:

1、列宁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与现实的理论分析,从五个方面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即“垄断阶段”的科学结论。

(1)五个方面;

3 根据德、美、英等国现代工业调查所提供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说明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产生的必然性、历史过程及其影响。

列宁认为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进行得很快,当资本的积聚达到一定的程度,资本主义经济就会自然而然的地走向垄断。垄断从竞争中产生,但是垄断消除不了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

4 说明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金融资本,而占统治地位的则是金融基础上形成的为数甚少的金融寡头。

在竞争作用下,银行业也会日趋集中,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集中于少数最大的银行,银行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并且通过操纵着许多资本,控制着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

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并且享有实际的垄断权的金融资本获得大量的、越来越多的利润,巩固了金融寡头的统治,替垄断者向整个社会征收贡赋,从而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 说明了资本输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惊人的利润,使金融资本的密网遍布世界,加深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展。

6 说明了国际性垄断同盟已经把世界市场瓜分完毕。

7 说明了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20世纪初,几个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在从经济上把世界瓜分完毕的同时,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也在政治上把世界的领土瓜分完毕,世界上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已经没有了。

(2)列宁在作了上述五个方面的论述后,对帝国主义问题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和归纳。

1、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作为一般资本主义基本特性的发展和直接继续而生长起来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征开始斩变为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的形成和暴露出来的时候,资本主义才变成资本帝国主义。

2、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2、在阐明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列宁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提出了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前夜的论断。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一方面,它仍然是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她又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一种过渡。因此,它除了具有一般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外,还必然产生停滞、寄生和腐朽的趋势。因为垄断必然会导致以下这些东西的出现(P230第一段):1、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2、产生寄生性的食利阶层和食利国;3、政治上的全面反动和思想文化上的腐败;

总之,根据以上对帝国主义经济实质的全部论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更确切的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样的资本主义由于需要的是专制而不是自由,因而不能克服自身的矛盾,反而会使各种矛盾更加激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因而是社会革命的前夜。

3、列宁批判了考茨基等人的帝国主义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着对待帝国主义问题的应有立场。

列宁分析了社会各阶级对帝国主义所采取的态度,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各种错误观点,着重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等谬论的反动实质,指出“超帝国主义”论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不符合各国经济政治条件极不相同的实际,不符合各国发展速度极不一致的实际,也不符合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疯狂斗争的实际。

伟大意义:

5、《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直接继续,它总结了《资本论》出版以后资本主义在半个世纪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帝国主义的产生、实质、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做了全面的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时代的著名论断,是列宁在20世纪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贡献。

6、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态度,我们要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就必须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已有的观念出发,详细地占有大量真实可信的材料,并对材料加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合乎科学的结论。

7、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就必须全面的分析各种矛盾,抓住它的生长点和基础,才能真正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8、列宁也有他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是科学和理论发展中常见的事情。

2、结合苏东剧变的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现实,论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答:

1、总的来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有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2、具体来说,有四点要求:

5、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态度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我们既要从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学习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立足当代,研究历史变迁和条件变化,研究理论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而做出新的发展和突破。

6、要以不断学习永不满足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永远发展、永不停顿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前进、不断延续的历史。我们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永远学习,才能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7、用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因为与时俱进就是从实践中来的。马克思主义也最尊重群众,因为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主体。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尊重唯物主义和尊重辩证法、尊重客观规律和坚信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都是统一的,我们要用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8、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从事物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的规律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着的理论,总是后来居上,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我们要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式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 解放出来,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面向未来。我们努力的绩点在现实在脚踏实地,我们的前途和理想在未来在面向未来。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需要,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有的认识和态度。

2014年真题

1、简答。

1、简述黑格尔的辩证法

答: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辩证法思想是19世纪人类哲学思维的最高成就。黑格尔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全面而自觉的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运动形式。他第一个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述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以客观的唯心主义为基础的,他把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都看作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按照正、反、合的三段论模式构造出来一个绝对唯心主义的抽象体系。

黑格尔哲学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即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之间的矛盾。其结果是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革命的辩证法,导致黑格尔哲学的解体。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2、简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意义

答:

一、内容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即科学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根本特征。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办法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落后的生产力问题,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得以解决。

2、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3、这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4、这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和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不仅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而且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能。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实现,本身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制度保障,而且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通过改革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

2、意义。

1、)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简述“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解剖的出发点是“当前的经济事实”,而这种经济事实就是劳动异化现象。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异化现象的分析研究,概括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中心思想。

在《手稿》中“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身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反过来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不过,马克思关注的焦点不是精神异化,也不是人类本质的异化,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指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

一、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本质性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因此,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

1、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

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其生产者相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他占有的产品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2、劳动本身和工人相异化。

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劳动成为了一种强制性和被迫性的活动。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属于别人,劳动成为一种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3、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这是前两个异化的必然结果。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即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自然界而得到表现和确证。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自己的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使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从而也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自己类本质的人,于是造成了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4、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这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根本对立关系,就是人与人关系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又是异化劳动的结果,是一种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尤其是造成了阶级之间的严重对立。因此,要消灭异化劳动,就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没有私有制、没有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

4、简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两大贡献。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两大贡献是指:第一,他在分析和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深刻的揭示了资本主义演变的实质和发展趋向,提出了帝国主义的理论。第二,当俄国的这块大地开始觉醒,世界链条的这段薄弱环节可能突破的时候,列宁敢于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做出的论断,善于根据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做出新论断,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的新理论。

一、帝国主义理论。

(一)列宁提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与现实的理论分析,从五个方面论证了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即“垄断阶段”的科学结论。

(2)五个方面;

1、根据德、美、英等国现代工业调查所提供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说明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产生的必然性、历史过程及其影响。

2、说明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金融资本,而占统治地位的则是金融基础上形成的为数甚少的金融寡头。

3、说明了资本输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所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输出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惊人的利润,使金融资本的密网遍布世界,加深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展。

4、说明了国际性垄断同盟已经把世界市场瓜分完毕。

5、说明了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3)列宁在作了上述五个方面的论述后,对帝国主义问题作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和归纳。

1、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作为一般资本主义基本特性的发展和直接继续而生长起来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征开始斩变为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的形成和暴露出来的时候,资本主义才变成资本帝国主义。

2、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四)在阐明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列宁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提出了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前夜的论断。

二、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

(一)、列宁在《论欧洲联邦》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和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者多国取得胜利的思想。

1、马克思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只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时才能取得胜利”。这种思想的提出,是受自由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条件决定的。

2、但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之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多种因素导致帝国主义链条上出现有利于革命的薄弱环节。由此,列宁果断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一定非得在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开始,它可能在资本主义比较薄弱的国家开始,并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二)、1916年8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不仅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少数国家甚至在一国取得胜利,而且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各国同时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2、论述。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答: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并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的。

1、客观条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1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时代,也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也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使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依据。

2、不过,工业革命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激化,其具体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相对过剩所造成的生产下降和经济衰退。其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危机所造成的严重破坏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自身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容不下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了,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和发展预示了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阶级基础。

1、工业革命不仅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工业资产阶级,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与近代大工业相联系的无产阶级,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阶级斗争的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A、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了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B、19世纪3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有了重大转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为居于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

C、19世纪30——40年代法、德、英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到达一个新阶段,工业无产阶级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D、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自然科学前提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2、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他们 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思想前提和直接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资本家与工人的经济根源做了初步分析。尽管由于阶级局限,他们不能彻底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而其体系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矛盾,混乱和不科学之处。但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学说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根据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的初步探索,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终于科学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A、他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B、其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它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C、古典经济学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

D、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3、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天才的猜测,为启发工人阶级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

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他们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B、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入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C、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D、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中包含着许多天才的设想;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中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们认识到广大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前途,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成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的时代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紧迫需要,提出了适应时代需要创立新的世界观的任务,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工具。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请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进程,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答:九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幸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深刻总结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式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新的实践确立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当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015年真题

1、简答。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离不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自然科学前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4、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他们 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思想前提和直接的理论来源

4、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直接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5、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资本家与工人的经济根源做了初步分析。尽管由于阶级局限,他们不能彻底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而其体系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矛盾,混乱和不科学之处。但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学说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根据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的初步探索,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终于科学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具体来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E、他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F、其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它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G、古典经济学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

H、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6、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天才的猜测,为启发工人阶级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

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E、他们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F、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入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G、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H、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中包含着许多天才的设想;

2、普列汉诺夫对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答:普列汉诺夫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早年是民粹主义者,在1883年后的20年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是最早在俄国和亚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十分受列宁的尊敬。但是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他渐渐与布尔什维克分道扬镳,转向孟什维克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又支持民族主义,此后对十月革命又持反对态度。

在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的论战中,在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于各种错误的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各种修正主义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做了较为冷静的思考。

从1883——1903年,普列汉诺夫撰写了大量著作,为了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认为这一时期是他一生中功绩卓著的时期。

A、普列汉诺夫尖锐的批判了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深刻思考。

他认为哲学是在一定时代所达到的思想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概括人类全部经验的综合观念的体系。强调了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有力的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B、普列汉诺夫尖锐的批判了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修正,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C、普列汉诺夫尖锐的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能放弃使用暴力,必须依靠暴力来实现阶级的统治,实现自己的利益。

D、普列汉诺夫是俄国社会民主党内最早意识到经验主义和哲学修正主义危害性并站出来与之论战的人。1907年以后,当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思潮进一步泛滥时,普列汉诺夫又先后写了许多文章,展开批判马赫主义的斗争。但他对马赫主义的批判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评价: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他不了解世纪之交资本主义时代的性质和特征,不了解俄国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过高的估计了自由资产阶级的作用,过低估计了农民的革命作用等,因而他在对马克思主义思考时,在一些理论上是不彻底不科学的。

3、《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起草的政治纲领。18482月在伦敦公开发表。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

一、主要内容。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述。

3、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A、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在历史上曾起到了十分革命的作用,它推翻了封建社会制度,并且创造了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生产力总和的巨大生产力;

B、不过,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无法容纳如此巨大的生产力,从而与生产力发生了矛盾;

C、通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4、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理论并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A、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资本主义社会使阶级和阶级矛盾简单化了,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敌对阵营,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至自己于死地的武器——现代生产力。还造就了运用这一武器来反对它的人——现代无产阶级;

C、无产阶级作为大工业的产物,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因而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和未来社会的创造者。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掘墓人。

4、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

A、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胜利,首先必须形成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共产党来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他们首次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纲领:共产党始终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由无产阶级中最坚决、最先进的分子所组成,始终站在工人运动的最前列。

C、提出党的基本策略原理,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近目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领导权。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对立,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革命中的检验与发展

1、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德国三月革命的进程和特点时,将其与1648年的英国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革命作了比较。指出由于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资产阶级在不同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革命的进程就会不同。通过分析马克思指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可能出现两种前途:或者是封建主义赢得胜利,使革命的成果化为乌有;或者是发生新的革命,由全社会最激进最民主的阶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来进行革命,充分实现人们主权,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同时他还强调了第二种前途的重要性。

2、推进无产阶级不断革命的策略思想;

马恩在深刻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德国革命的失败,特别是巴黎工人6月起义的实践充分证明资产阶级革命性已经越来越衰退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只期望通过改良措施赶快革命,而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任务“却是要不间断的进行革命,直到把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全部消灭”。不断革命论作为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就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3、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觉条件就是彻底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所需要的是同资产阶级国家完全不同类型的政权,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国家,因而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1852年马克思在信中将关于无产阶级的思想精辟地概括为三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的过渡·······”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概括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内容和历史内容,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4、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的基础上,精辟地指出,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正确解决革命的同盟军问题,否则就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且他们已经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工农联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条件和前提,特别是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国家中尤其如此。

5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被压迫民族解决运动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九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进行的伟大的历史性创造。这个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制度上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都做了科学的揭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于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之上的

二、论述。

1、试论述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不是纯主观意愿的产物,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孙中山为代表,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探索。可是他们最终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历史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能救中国。

正当中国人民开始寻求新的武器和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给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带来新的方向。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出现了两种新的趋势一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发展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二是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走上政治舞台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顺应历史潮流开始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从此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开来,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翟秋白等,他们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贡献:

五、 李大钊

首先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介绍给中国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李大钊在报刊上开辟专栏、主编专号、发表文章,展开论战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3月他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论研究会“,10月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从1918年7月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介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和讲演。尤其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第一次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文章指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大致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关于过去的理论即历史论;二是关于现在的理论即经济论;三是关于将来的理论即社会主义运动论。这三个部分理论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阶级斗争论如一条金线,把三者联结在一起。

六、 陈独秀

陈独秀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又一先驱人物。由他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并带动一大批宣传社会主义刊物的涌现。他在20年底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他于1922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马克思学说》是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又一篇系统介绍马克思学说的重要文章。这篇文章较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认识论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七、 李达

李达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学习、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他在1921年1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马克思还原》一文,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作了系统的介绍。他在1926年出版的《现代社会学》一书,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八、 翟秋白(列宁主义)

翟秋白最早向中国人报道了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情况。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突出地介绍了辩证唯物论,介绍了列宁的思想和理论。他在1925年发表的《列宁主义概说》一文中,系统论述了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方法和理论。

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五四运动到1921年建党前后,中国思想界进行过三次大的论战:①是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②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③是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答:

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是资本主义在西方全面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当时面临的历史课题是教育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他们通过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石。同时,他们特别声明,自己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4、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大陆爆发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发生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的巴黎公社革命。

5、近代工业革命有了巨大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显端倪。

6、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上的新的发展,不断运用所创立的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理论,修改某些具体的设想和论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在经历其产生的第一个世纪之交时,恰逢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转折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展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国际上以及俄国国内出现了各种错误的思潮,马克思主义面临许多挑战。

面临这样的现实,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首先获得胜利,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同时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认识,果断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余粮收集制推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经济。

列宁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做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

三、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中叶

共产党成立之初的活动舞台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正是由于他敢于突破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从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的依靠力量上,纠正了单纯的依靠工人阶级的做法,锻造了一支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

在革命胜利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他吸取苏联改造模式严重破坏生产力的教训,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化三改”的路子,在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了同时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并对尔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四、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面临严峻的挑战。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搞社会主义只能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他坚决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从根本上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成功推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他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使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适应时代的特征和符合中国的国情的新的起点和层面上,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

邓小平理论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的基础上,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给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浓厚的中国风格和中国风派。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挥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就必须把他同本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各国的不同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内在要求,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和基本方式。

2016年真题

1、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

答: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就存在着种种弊端,针对这些弊端,不同的阶级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改革方案。这些方案中有些直视昙花一现,在社会现实面前纷纷碰壁陷入破产的境地,但是有些则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尚未成熟的无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和傅里叶以及英国的欧文,史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革方案,描述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这些方案和设想虽然没有找到实现的途径而陷入空想,但是其中仍有许多合理的内容,包括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极其发展趋势这一时代课题的深入探索。

首先,他们提出并深刻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圣西门认为人类历史是一系列发展阶段所构成的过程,他将人类的历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从15世纪开始的破坏神学和封建体系的时代,以及未来的实业制度的社会等。傅里叶则将人类社会划分为童年/成年、衰落、凋谢4个阶段,32个时期。这些划分虽然不是很科学但是它说明了资本主义阶段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阶段。

其次,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刻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混乱、丑恶,欺诈、贫困和罪恶的社会,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则是万恶之源。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并肯定 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第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中包含着许多天才的设想。例如欧文提出的“合作公社”的设想,圣西门关于未来“实业制度”的设想,都是极具智慧的闪光。

总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许多先进的思想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尽管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存在种种缺陷,但是它们是人类思想中的优秀遗产,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

2、为什么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答: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出了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提纲》的主要观点。

1、揭露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就在于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这也是它不彻底性的根源;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3、科学的揭示了人的本质;

4、新旧唯物主义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比于新唯物主义来说,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A、旧唯物物主义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的解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直观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不能正确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他们把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为“类”,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

C、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者一样,将社会发展的动力看做是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从而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仍然是唯心的。

2、《提纲》的意义。

1、《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2、《提纲》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

3、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观为自己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找到了牢固而正确的立足点和生长点。

3、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

答:列宁1918年春提出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规划还未来得及实施,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在这种变化了的形式下,苏维埃政权逐步实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按需要硬性规定粮食征收的数字,摊派给基层,按规定价格强制征收。

第二,经济实物化。全体居民都要参加消费公社,国家凭证给居民分配消费品。这些凭证或免费供应品,只是维持工人和居民生活最必要的必需品,实际上是工资实物化。

第三,禁止贸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国家禁止私人贸易,取消私人商业网点,由国营和合作社的分配网点有计划的组织居民的供应工作,一切工农产品的采购和分配工作全部交给粮食人民委员会办理,并对私人商业实行国有化,对私人零售贸易实行市有化。

第四,加速工业的国有化和工业管理的集中制。内战结束后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凡拥有机械动力而工人人数超过5人,不拥有机械动力而工人数目超过10人的一切私人和团体的企业,都实行国有化。在实行国有化的同时,工业管理实行了集中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对保证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作为经济改造的政策,必然因其脱离俄国实际而遭到失败。对俄国的工业、农业都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

4、毛泽东思想的三大法宝。

答:“三大法宝”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主革命“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毛泽东把他们概括为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三) 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法宝之一。

在工人阶级人数居于少数、反革命势力又十分强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立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具有特殊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建立两个联盟。

无产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它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阶级、阶层和派别的广泛的联盟,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两个联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统一战线中的政策和策略。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软弱性、妥协性,因此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使他们同我们建立联盟,或者至少保持中立;

大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敌人,但在革命锋芒主要对准某一帝国主义时,为了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中国共产党可以利用买办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同其中一部分派别建立统一战线;

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最根本的是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在统一战线中,共产党必须具有独立权力、独立政策、独立思想,保持独立性,才能行使领导权。

(四) 武装斗争。

1、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

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内没有起码的民主,对外没有民族的独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议会可以利用,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中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如果说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时武装斗争,那么主要的组织形式则是军队。

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早在1936年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概括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第一,中国是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又经过了数次革命;

第二,敌人的强大;第三,红军的弱小;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从这些特点来看,中国的革命既有顺利的条件,又有困难的条件,由此揭露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规律。

毛泽东提出红军进行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原则。

(四)党的建设。

1、党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2、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建党思想。

思想建设

注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毛泽东党建理论的基本原则。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客服党内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组织建设。

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是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化,维护党在组织上、行动上的一致,是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的主要保证。

党的干部路线:毛泽东提出“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其中心点是保证正确的识别和使用干部。

作风建设。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2、论述。

1、苏东剧变的原因和经验

答:

(2)苏、东剧变的深刻原因。

4、西方反共势力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西方敌对势力多年来利用其在经济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不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全面渗透,助长这些国家共产党内部机会主义思潮的泛滥,千方百计的培植和支持这些国家的反动派,以经济等手段诱迫这些国家在政治上不断做出重大让步,从而使其一步步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5、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及其政策影响的结果。

“新思维”是苏联东欧各国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的思想根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这些国家泛滥,使共产党本身发生蜕变,并主动地让权、交权,纵容反社会主义势力上台。可以说,民主社会主义分子在苏东剧变中充当了 帝国主义势力瓦解、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应力量和得力助手。

6、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进攻的结果。

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国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社会矛盾对社会主义发起进攻,而共产党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步步退让,最终导致政权易手、社会制度改变性质。

(3)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给我们的启示。

6、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必须在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下进行。苏东剧变的原因恰恰在于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7、必须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苏东剧变的残酷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内的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苏联东欧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在理论上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就已经埋下了动乱的根源,这从反面告诉我们,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就必然在阶级斗争中打败仗。

8、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苏东剧变的教训已经清楚的表明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才能确保国家的社会主义方向。

9、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导地位,决不搞多元化,听任错误 思想自由泛滥。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真事意图就是要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让资产阶级思想自由泛滥,并进一步占据统治地位。因此我们不能搞意识形态多元化。

10、必须警惕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坚持开展反“和平演变”的教育和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阴谋的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4)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严峻挑战。

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

7、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的挑战;

8、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挑战;

9、欧洲共产主义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出现了危机;

10、第三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受到了严重冲击。虽然它们中的多数共产党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但也有许多党改变了自身的性质和奋斗目标,主张第三世界走资本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这些变化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四个全面的意义。

答:

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的实际,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首先,“四个全面”的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具有很多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征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党中央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前列进行的战略思考、战略谋划、战略部署。

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它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个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制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e6bf99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c.html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 庄福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