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安徽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实验研究课教学观摩活动”的几点思考(整理精校版)

发布时间:2014-11-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参加“安徽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实验研究课教学观摩活动”的几点思考
语文学习 1026 2215
参加“安徽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实验研究课教学观摩活动”的几点思考 1129日至122日,安徽省教科所在马鞍山举办了面向全省高二语文教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实验研究课教学观摩活动”,邀请了马鞍山二中的盛庆丰老师、铜陵三中的王屹宇老师、南陵一中的汤国来老师、肥东一中的宣沫老师、宁波万里国际学校的邓彤老师、马鞍山二中的郭惠宇老师等六位名师上了六节语文选修研究课。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并抱着学习名师、反思自我的态度全程聆听了六位老师的授课和六位专家的评课。这六位老师是我省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课虽然不能得到与会七百余人的完全赞同,但是他们都展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也给我这位普通的语文教师带来很多思考。
一、学习新课标,追求科学的教育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无不取决于教师自身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他对于语文教育、语文教学有着自己深刻的思考和自己终身追求的教育理想。语文教师教育理念恰当与否,就要看他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人文性”与“工具性”,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育学生的精神世界,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高雅丰富的文学作品来熏陶和感染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也就是说,语文学科首先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需求,关注他们的人格和个性,使之真正成为富有生命活力、拥有崇高理想和追求及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及思维的外在形式,因此语文教学要以大量的言语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情达意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离不开“思维”这一核心,所以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反观我们的现实,因为考试的压力,太多的老师仍然是过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以大量的练习来作为训练学生的主要手段,以追求考分作为自己语文教学的理想和目标,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只体现在口号上,这必然导致教学行为的偏失。
二、深入钻研文本,合理取舍,追求“用教材教学生”。

优秀的语文教师既能深入文本,把握文本的精髓,又能跳出文本,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做合理的取舍,即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新课程提出“用教材教学生”,叶圣陶老师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次听了六位名师的课,他们都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例如盛庆丰老师教授《鲁迅作品选读》,这节课他选择了《我家的海婴》、《死火》、《腊叶》三篇文章,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常人之爱”和“人间至爱”,并且选择了珂勒惠支的几幅版画,作为教学的补充。他之所以选择这些文本和材料,目的就是让学生走进鲁迅的内心,理解鲁迅既有着普通人一样的孝顺母亲、爱护儿子的爱,同时又具有关注社会、关心人民大众的疾苦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大爱。
我们现实中,仍然有很多老师在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的目的上满足于教教材,语文课停留在对教材的条分缕析上,从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从写作背景到艺术特色,满足于对教材的肢解,交给学生一些无用的死知识。更有甚者,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不深,缺乏教师个人的理解和体验,盲目照搬教参中的说明或现成的教案。这样一来,教师显然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只充当了教参的传声筒。如此,学生买两本参考书就行了,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呢? 三、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追求高明的教学艺术。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她自身承载的东西太丰富:语言、语感、文字、文学、文化、思维、思想、情感、人格、审美……,这里哪一项都与语文有关,而且都是语文学科要承担的任务,在一节语文课中又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呢?不同的老师对每一节课的思考都是不一样的,听课的老师从自己角度出发,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因此语文课永远充满遗憾。正是因为语文课充满遗憾,语文教师的教学就体现出高明与低劣了。优秀的老师总能把握一个中心,尽可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或能力上得到培养,或思想上得到启迪。
这次六位老师的课上体现了他们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总的来说,有这样几点:一、选择精妙的切入点,如宣沫老师上《北京人》,抓住两幕结尾相似的台词让学生概括剧情,抓住对话中“愫芳”的十个“嗯”,让学生探讨人物形象。二、巧妙的引导、适时的点拨,如汤国来老师上《每年一部“新词典”》,他用了篮球教练蒋兴权因“骨灰级”教练的说法与记者争吵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引用了时下流行的一些网络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新词的规范性。三、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王屹宇老师根据学生有表现欲望的特点,让他们分小组汇报阅读鉴赏的成果;郭惠宇老师让学生找《苏东坡传》中的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明的教学艺术就体现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人说“语文教学的生命在于过程”,的确如此。高明的老师的教学过程给人带来的是美的享受,充满着智慧和生命的灵动。 反观我们的现实,很多老师几乎不曾思考过教学艺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是围绕着考试转,“灌输 题海”因而成了唯一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师应该要追求语言的艺术、板书的艺术,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习新课标,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灵动、机智、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欲望的艺术。
虽然这也许是一个尚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但值得我们去追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我们就会离理想越来越近。语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学生的考分,学生的思想情感的熏陶、人格品质的铸炼,以及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可能比单纯追求考分更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2f0d3c3c1ec5da50e2708a.html

《参加“安徽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实验研究课教学观摩活动”的几点思考(整理精校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