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概论复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0-05-31 14:12: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第一章 绪论

1中医药学概论:是介绍中医药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一门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与基本诊断方法,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中药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代表方剂。

2中医学: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题,研究人类生命活动的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与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与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3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

4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5中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没有经过加工的原生药材,主要包括植物药、矿物药、动物药,具有天然药物属性。

6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7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

,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8方剂学:是研究与阐明方剂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等相关知识的学科。

9辩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药学史概要

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2:《难经》,是另一部中药医学典籍。

3:《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4:《脉经》,王叔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5:《诸病源候论》,巢元方。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6:《千金要方》,孙思邈。

7:《药典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朱杲、朱丹溪。

8:《本草纲目》李时珍。

9:《医林改错》王清任。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辨证论治

第二章 阴阳五行

1阴阳学说:是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间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之中古代哲学理论。

2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的概念、特性、生克规律,并用于阐述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3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③阴阳互根互用;

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2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的相乘、相悔。

3五行的特性:木的特性:具有能屈能伸、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特性

火的特性: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

土的特性: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

金的特性:具有坚劲、清肃、收杀的特性

水的特性:滋润万物、向下流行的特性

第三章气血津液

1: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2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1气的运行可归纳为升、降、出、入4种基本形式

2气的生理功能:①推动功能 ②温煦功能③防御功能④固摄功能 ⑤气化功能

3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4血的生成

5血的运行:血在脉中循环运行,心、肺、肝、脾、脉构成了血的循环系统。

6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

7津液的生成与输布排泄与那些脏腑有关??

生成:主要是通过胃对饮食水谷“受纳腐熟”,小肠“分清别浊”,然后“上输与脾”,清者经脾运化,成为津液,再散津于肺而不散全身

输布:主要是通过脾的运化,飞的通调水道和肾的蒸腾气化而实现的,还与肝的疏泄,三焦的决渎、水道通利有关。

排泄:主要是通过肺将宣发至体表的津液化为汗液而排出,通过肺在呼气时带走部分水液,通过肾将下输膀胱的水液蒸腾气话后形成尿液而排出,通过大肠排出粪便时,带走一些残余的水分。

8气与血的关系可以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概括。

气为血之帅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包括: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第四章脏腑经络

1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根据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分为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2脏腑学说:是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联系的学说。

3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中药组成部分

4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肺、脾、肝、肾

: 生理功能:1:主血脉 2:主神志

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脉

2在窍为舌

3在智为喜

4在液为汗

5其华在面

6与小肠相表里

: 生理功能:1:主呼吸 2: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3:朝百脉,主治节

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皮

2在窍为鼻

3在志为忧

4在液为涕

5其华在毛

6与大肠相表里

生理功能:1:主运化 2:主升清 3:主统血

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

2在窍为

3在志为

4在液为

5其华在

6与相表里

: 生理功能:1:主疏泄 2:主藏血

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筋

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在液为泪

5其华在爪

6与胆相表里

:生理功能:1:主藏精 2:主水3:主纳气

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骨

2在窍为耳和二阴

3在志为恐

4在液为唾

5其华在发

6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1贮存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1受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

小肠:1受盛化物2泌别清浊

第五章病因

1: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感反应。

3:痰饮: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二者并称痰饮

4:瘀血:之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转化性

2: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性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署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3暑易夹湿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易阻气机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

3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4火毒结聚,易致肿疡

3:疫疠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传染性强,病状相似

3一气一病

3:七情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忧则气郁

3影响病情变化

4:饮食劳逸: 饮食失宜:1饥饱失常 2 饮食不洁3 饮食偏嗜

劳逸失度:1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2过逸

5: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机运行2影响水液代谢3易于蒙蔽心神4治病范围广

6:瘀血的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4部位固定,病症繁多

第六章 发病与病机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 2邪盛正衰 3正虚邪恋 4邪去正虚

阴阳偏盛:1阳偏盛 2阴偏盛

阴阳偏衰:1阳偏衰 2阴偏衰

阴阳互损:1阴损及阳2阳损及阴

阴阳格拒:1阳盛格阴2阴盛格阳

阴阳亡失:1亡阳2亡阴

第七章诊法

四诊:望、闻、问、切

1望神:神气旺衰 神志异常

2望面色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证;

黄色:主虚证、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水饮证、瘀血证。

3望舌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红、绛舌主热证;

深红为绛,舌色愈红说明热势愈甚;

紫舌主热证、寒证

青紫舌主寒证、瘀血证。

舌尖分属心肺;舌中分属脾胃;舌根分属肾;舌的两边分属肝胆

4望舌苔: 白苔:主表证、寒症

黄苔:主里证、热证

灰黑苔:既可主寒症又可主热症

5切诊: 三部九侯:寸口脉有寸、关、尺三部,每部可分浮、中、沉三候,三三为九。

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平脉表现为: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一息四至,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尺脉沉取有力,节律一致,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P70………

第八章 辩证

1: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纲领辨别疾病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的辩证方法

2:脏腑辨证:是以藏象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搜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脏腑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第九章预防与治疗

措施:

1:未病先防:调摄精神 锻炼身体 注意起居 药物预防

2:既病防变:早期诊断 遏制传变

治:(运用原则)

1正治与反治:正治是逆疾病的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又称“逆治”

反治是指顺从疾病的症候表面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

2治本与治标: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标本同治

3三因制宜: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中篇 中药学基本知识

第十章中药学基础理论

1:四气: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是中药的重要性能之一

2: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3: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有“定位”

4:升降沉浮:是表示药物作用趋向性的一种性能,药物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也是通过药物对病症的治疗效应加以认识和概括的

5: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

6: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中药材

7中药的配伍: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特点,以安全有效用药为目的,按照一定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8:七情:单行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影响中药内在质量的因素

1中药的品种,2中药的产地3中药的采集 4中药的炮制

2配伍禁忌

十八反内容: 甘草反海藻、大戟、芫花、甘遂。

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歌诀:硫磺朴硝水银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牵牛丁香郁金,

牙硝三棱川乌草乌,人参五灵脂。官桂石脂。

3妊娠禁忌

禁用药大多属于剧毒药、堕胎药以及作用峻猛的药,如水银(朱砂)、马钱子、斑螯、轻粉、雄黄、巴豆、甘遂、芫花、牵牛子、商路、藜芦、瓜蒂、胆矾、水蛭、虻虫、三棱、莪术、麝香等。

慎用药多为活血、行气、攻下等作用强,或温热之性偏盛的药物,如牛膝、红花、桃仁、姜黄、川芎、枳实、大黄、番泻叶、芦荟、芒硝、附子、肉桂等。

第十一章常用中药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未主要作用,主治表证的药物

主治病症:主治表证,表证指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舌苔薄、脉浮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注意发汗力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自汗、盗汗、淋证、失血、久患疮疡等正气不固、津血亏虚者当慎用或忌用大多数解表药芳香辛散,含挥发性成分,易于散失,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应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同,分别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同用,以扶正解表

(功效应用)

发散风寒药

麻黄: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表证表实无汗者

2平喘,用于各种喘咳气急病证

3利尿消肿,用于水肿

桂枝: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表证

2温通经脉,用于胸痹痛

3温助阳气,用于脾肾阳虚水肿

发散风热药

薄荷: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表证及温病卫分证

2清头目、利咽喉

3透疹,用于麻疹等出疹疾病

柴胡:1发表退热

2疏肝解郁

3升阳举陷

清热药:凡是以清泻里热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

主治:里热证,各种里热证均可表现出身热、口渴喜冷饮、面红、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共同特征。

注意:应当辨清里热证的虚实、病变部位以及病情发展阶段,合理选择与病情相宜的清热药进行治疗注意辨清寒热真假,真寒假热者,忌用清热药清热药味苦性寒,易伤脾胃,故用量不宜太大,脾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清热泻火药

石膏:1清热泻火

2清肺胃热

3收湿敛疮

知母:1清热泻火

2清肺养阴润燥

3清胃热,生津止渴

4滋养肾阴,用于肾阴虚证

清热燥湿药

黄岑:1清热燥湿

2清热泻火

3清热解毒

4凉血止血

5清热安胎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1清热解毒

2疏散风热

连翘:1清热解毒

2疏散风热

清热凉血药

地黄:1清热凉血

2止血

3养阴生津

清虚热药

青蒿:1退虚热,用于阴虚内热证

2解暑热,用于暑热证

3截疟,用于疟疾

泻下药: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大便秘结不通以及胃肠积滞,水饮停聚,实热内结等里实积滞证

注意:根据便秘的虚实及积滞的病因,合理选用泻下药攻下药、峻下药、逐水药作用峻猛,妊娠期、哺乳期、月经量过多的妇女忌用,老人、体虚、小儿慎用。峻下逐水类大多有毒,应注意控制剂量,使用炮制品,注意用法及配伍禁忌

攻下药

大黄:1泻下通便

2泻火解毒

3凉血止血

4活血化瘀

5清利湿热

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证

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1峻下逐水退肿

2泻下攻积

3驱蛔虫,用于蛔虫病

祛风湿药:凡以祛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风湿麻痹证得药物

主治风湿痹症,

注意药性温燥的祛风湿药,易伤耗阴血,故阴血亏虚者当慎用风湿痹症日久不愈,处于慢性阶段,常用丸剂、散剂及酒剂,现代常用片剂、胶囊剂及外用膏剂等,以便于使用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1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症

2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

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1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症

2利水消肿,用于水肿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1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症日久筋骨萎软无力

2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筋骨萎缩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

理气药:凡以通畅气机为主要功效,主治气滞证的药物

主治:气滞证,亦治因气滞导致的气逆证

注意:本类药物药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忌用。破气药作用峻猛而更易耗气,故孕妇慎用因含芳香挥发性成分,故入汤剂不宜久煎

陈皮:1理气调中,用于脾胃气滞证

2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寒痰咳嗽

止血药: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主治各种出血证的药物

主治:体内外各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注意:使用止血药应以止血而不留瘀为准,特别是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恋邪、凉遏而留瘀,应适当与活血之品同用,以免有留瘀之弊前人经验认为,止血药炒炭后其止血效果增强,多数药物炒炭后可产生或增强止血效用,但也有少数药物生品或鲜品的止血力更佳,亦有少数药炒炭后其止血作用不增反降,故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提高疗效为准则

三七:1化瘀止血

2活血止痛

活血化瘀药: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主治瘀血证的药物

主治:各种瘀血证

注意活血化瘀药行散之力较强,易耗血动血,故月经过多、血虚闭经者忌用破血药宜伤人正气,故体虚而兼瘀血者应慎用

川芎:1活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疼痛证

2祛风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痹痛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诸痛症

补虚药:凡是以补虚扶弱、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作用,主治虚证的药物

主治:虚证

注意忌误补或滥补:对邪实而正不虚者,误补会致“闭门留寇”。体实健壮无病之人,滥用补虚药可引起阴阳气血失调,导致不良反应而变生他病部分补虚药滋腻,易影响消化,故不可过用或适当与健运脾胃药配伍补虚药入汤剂,宜适当久煎虚证一般病程较长,汤剂使用不便,宜用丸、散、膏剂以及其他新制剂以便于保存、服用补虚药不是治疗虚证的唯一手段,还应当注意配合食疗,并注意适度的体育锻炼

补气药

人参:1大补元气

2补肺脾益心肾之气

3生津止渴

4安神益智

补血药

当归:1补血,用于血虚证

2活血化瘀,止痛

3调经,用于月经不调

4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补阴药

南沙参:1补肺阴、清肺热

2补胃阴、清胃热

补阳药

鹿茸:1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用于肾阳虚诸证

2补血,用于血虚证

3托毒生肌,用于正虚疮疡溃后不敛等

下篇方剂学基本知识

第十二章 方剂学基础理论

1: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8种治法

2组成原则: 君药是指针对主病或主证发挥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是指辅助君药增强疗效,并可照顾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是指协助君药、臣药以增强疗效,或治疗兼有症状;降低或消除君臣药的毒性烈性的药物

使药是指能缓和药性,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药物

第十三章常用方剂

解表方:1发散风寒方、发散风热方、扶正解表方

麻黄汤: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功效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风寒表实证无汗而喘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身疼,舌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方中麻黄辛温,既能发汗以解除风寒表邪,有课宣肺平喘,以消除喘咳证,为主药。配伍桂枝发汗解表,以增强主药功效;桂枝温经通脉,又可缓解头身疼痛,为臣药;再配宣肺止咳平喘的杏仁,增强麻黄平喘功效,治疗咳喘症,为佐药。炙甘草既可增强麻黄、杏仁的止咳作用,又可缓解麻黄、桂枝的峻烈之性,防止二药发汗太过伤正,并调和诸药,为使药。各药合用,能全面照顾病因病机及兼证,使邪气去,肺气宣,毛窍开通,诸证得解。

桂枝汤: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功效主治:发散风寒,调和营气。用于风寒表虚证有汗者,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义分析:方中桂枝发散在表的风寒邪气,为君药;配伍白芍敛阴和营以止汗,并防止桂枝发汗过猛,其养阴血又能资助汗源而为臣药;二者相使为用,共调营卫。生姜发汗助桂枝散风寒,其温中止呕以止干呕兼症;大枣补气养血以助芍药,二药为佐。炙甘草能补气和中,并调诸药而为使。各药合用,使风寒之邪去,营卫调和,诸症缓解或消除。

和解方:1和解少阳方2调和肝脾方3调和肠胃方4和解通里方

小柴胡汤:柴胡 黄岑 人参 炙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功效主治: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义分析:方中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透达、清解少阳之邪气,疏立少阳经气之郁滞,故重用为君药。黄岑苦寒,清泄少阳之蕴热,作为臣药。二药相配,外散内清,和解少阳。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一则扶正以助祛邪,使冰屑直从外解;一则实里以御邪内传,使正盛而邪无向里之机,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治少阳为主,兼和胃气,共成和解少阳之剂。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主方,故妇人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有少阳病证者,均可用本方治疗

清热方:1清热分热方2清营凉血方 3清热祛湿方 4清热解毒方 5清虚热方

使用注意:正确掌握使用原则,清热方一般在表证已解,邪热入里,且里热虽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应辨明里热证的性质、所在部位及病变阶段,根据实热或虚热、在脏或在腑、在气或在营血分的不同、正确立法选方应分清热证真假,切不可误用于真寒假热证清热方所用寒凉药易伤阳败胃,故不宜过量久服,必要时可配伍健脾和胃之品,对素体阳虚者尤应注意对于热盛拒药,服清热方入口即吐者,可少佐辛温之品,或采取凉药热服的方法

白虎汤:石膏 知母 炙甘草 粳米

功效主治: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义分析: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凉而不遏,清阳明气分之热,除壮热烦渴,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为臣药。石膏和知母相须为用,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力尤强。粳米、炙甘草益脾护津,以防君臣药大寒伤中,共为佐使。诸药配伍,共成清热生津之剂。

泻下方:1寒下方2温下方3润下方 4逐水方5攻补兼施方

大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功效主治: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胸腹痞满,大便不通,腹痛拒按,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

方义分析: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u,为君药;芒硝咸寒助大黄泄热通便方义分析: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u,为君药;芒硝咸寒助大黄泄热通便,且能润燥软坚,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更强;枳实消痞散结,厚朴行气除满,共为佐使药。共奏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之效,可可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温里方:1温中祛寒方 2回阳救逆方 3温经散寒方

理中丸:人参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功效主治: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食少,自利不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阳虚失血证,症见便血、呕血、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光白,肢冷神疲,脉细或虚大无力小儿慢惊风、病后洗唾涎沫、胸痹等由脾胃虚寒所致者

方义分析:方中干姜辛热,长于温中祛寒,为君药。人参甘温入脾,补中益气,助干姜以复脾胃阳气,为臣药。脾为湿土,中虚不运,易于生湿,故以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温中阳,祛寒邪,益脾气,助运化,故名“理中”

补虚方:1补气方 2补血方 3补阴方 4补阳方

使用注意:使用补益方时,首先要分清虚实真假。若真实假虚,误用补益,则实者更实注意脾胃功能。补虚药味甘易于壅气滞气,可酌情配伍理气健脾之品,以助运化,使补而不滞。若脾胃素弱,虚不受补者,宜先调理脾胃补益方药气味厚,若作汤剂,宜文火久煎,使药力尽出。服药时间一般以空腹为宜,但虚脱之证不拘时限

·四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功效主治: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症见面色苍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细软无力

方义分析:方中人参甘温益气为君药。白术燥湿健脾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配伍,益气健脾,药性平和,常服不无不良反应,故方以四君子汤为名。本方为补气健脾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气健脾方剂,多、由本方衍化而成

四物汤:熟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功效主治:补血调血。主治营血虚滞证,症见头晕目眩,面色少华,心悸失眠,女子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不行,少腹作痛,舌淡,脉细玄或细涩

方义分析:方中熟地甘温味厚,气质柔润,长于滋阴养血,为君药。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柔肝,敛阴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四药配伍得当。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为补血的常用方,又为调经的基本方

六味地黄丸干地黄 ,山药, 山茱萸,泽泻, 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功功效主治:滋阴补肾。主治肾阴虚证,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牙齿松动,足跟疼痛,小儿囱门不合,甚或虚火上炎见手足心热,骨蒸潮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舌红咽痛,脉细数

方义分析:本方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滋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精,共为臣药。三药配伍,滋养肾肝脾之阴,称为“三补”。但方中熟地用量为山萸肉和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补其不足以治本。佐以泽泻利湿泄浊,又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又制山萸肉之温瑟、涩;茯苓淡渗脾湿,又助山药以健运。此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盛以标。六药合用,三补三泻,而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故以补为主,补肝脾肾之阴,尤以补肾阴更深,此为本方的配伍特点。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肾的基本方,后世不少滋补肾阴的方剂由此衍化而成

肾气丸:干地黄 ,山药, 山茱萸,泽泻, 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功效主治: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证,证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见冷感,少腹拘急,小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苔薄白不燥,脉虚弱,尺部沉细,或痰饮,水肿,消渴,脚气等。

方义分析:本方重用滋阴补肾之干地黄为君药。臣以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辅助君药滋补肾阴,加入少量附子、桂枝等辛热之品,温肾阳以化气。君臣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乃阴中求阳之法。佐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清肝火,与补肾阳药配伍,补中寓泻,使邪去而不要得力,并防滋阴之品助湿碍邪。本方配伍合理,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其化得复,则诸症自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26dd3d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3.html

《中医药概论复习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