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果洛州介绍

发布时间:2012-03-03 22:01: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果洛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南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西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毗连,北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接壤。总面积7.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00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年均降水量400700毫米,年均气温为零下4摄氏度,全年无绝对无霜期。现有各类可利用草场约8860万亩,草场以高山草甸植被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71%。有26.7万公顷的原始森林,生长着云杉、松柏等树种。还有适宜种植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等作物的小块耕地。

州内的资源比较丰富。有大小河流36条,总流程3300多公里,分别入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是州内最大的河流,流经玛多、达日、甘德、久治、玛沁五县,在本州境内流程长达760公里。班玛县的玛柯河、多柯河是大渡河的上游,与达日县的尼曲河同属长江水系。水利资源得天独厚,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54万千瓦。境内湖泊众多,有较大湖泊21多个,占青海省湖泊总数的37%以上,总面积达1673.8平方公里。河流及多数湖泊中蕴藏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境内有金、银、铜、钴、锌、煤、硫等1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距大武镇18公里处的德尔尼铜钴矿的矿藏种类十分富集,已探明矿石量4600多万吨,潜在工业价值300亿元。此外,还有珍贵的白唇鹿、雪豹、冬虫夏草、贝母、大黄、雪莲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

境内群山起伏,雪峰耸立,有山势雄伟、气势磅礴、光洁如玉的阿尼玛卿峰;有峰峦叠嶂、雪岭泛银、神奇壮观的年宝玉则峰。境内有古称柏海神湖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及其美丽动听的藏汉联姻历史故事;有拉加、白玉、查郎等名刹古寺和人文景观。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当年红军长征时在果洛留下了革命的足迹,在班玛亚尔堂子木达沟口石崖上书写的“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标语,迄今字迹清晰,历历在目。自治州全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被列入全国最大的自然环境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

果洛藏语意为“反败为胜的人”。随着诸部族的繁衍生息,在明清之际出现了“郭罗克松”(意为昂欠本、班玛本、阿什姜本三个部落称“三果洛”),清末称“俄洛”,民国以后称“果洛”沿用至今。果洛于一九五二年获得解放,一九五四年建立自治政权。现辖玛沁(因阿尼玛卿雪山在其境内而得名,意为黄河源头最雄伟高大的山)、玛多(黄河源头之意)、甘德(喜悦安宁之意)、达日(沟名,具有兴旺发达之意)、班玛(莲花之意)、久治(团结统一之意)6个县、44个乡(镇)、182个牧委会、28466户(其中牧户为27115户),总人口15.36万人(其中牧民人口11.94万人),藏族人口占90.95%,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环境最艰苦、经济社会发展最滞后、单一民族成份比例最高的自治州。州府大武镇距离省会西宁440公里

果洛在历史上没有建立过政权,直到解放前夕还处在封建割据状态,并保留着某些奴隶制的残余。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穷。果洛地区由上、中、下三个大部落分治,统称“三果洛”。随着历史演变,部落之间时合时分,解放时已形成了大大小小200多个部落。由于大部落各自称雄,扩张势力,连年械斗争战不休;弱小部落朝秦暮楚,依强自保,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马麒、马步芳父子企图把果洛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连续不断地对果洛进行军事镇压和经济掠夺。其中大规模镇压有7次,给果洛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马家军的每次镇压、掠夺,都遭到果洛人民的顽强抵抗,始终未能在那里站住脚。

1951年12月间,党中央、政务院电召西北局、西南局和青海、四川两省的有关同志进京,会商解放果洛及其隶属等问题。中央决定:(一)果洛隶属青海省;(二)由西北局组建果洛工委和果洛工作团;(三)对果洛实行特殊政策。

1952年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正式建立了中共果洛工作委员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我任工作委员会书记,扎喜旺徐、张国权、王育英、刘明德、郑锡纯、涂占奎同志为委员,扎喜旺徐同志任工作团团长。

1952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果洛工委、果洛工作团和骑兵支队的全体同志,从高原古城西宁浩浩荡荡地出发,踏上了光荣而艰苦的行程。这天清晨,西宁地区天气晴朗,朝霞辉映。省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部队和群众,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从城内东西大街到郊外湟水桥畔,沿途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夹道欢送。

果洛首届民族联谊会于8月24日在查郎寺召开。民族宗教代表人物271人出席会议,场面相当热烈。我做了《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报告,扎喜旺徐同志作了《恢复发展生产》的报告。着重阐明了党的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和保护现有经济制度与生活方式的政策。揭露了马家父子压迫果洛人民、制造民族分裂、渔利自肥的罪恶,号召果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和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走上幸福的道路而奋斗。

各界代表人物第一次坦诚相见,其中有些人,过去联盟不联心,有的武装械斗多年,见面就眼红。康干、康赛两大部落头人虽然是堂兄弟,但敌对多年,打了无数次仗,人畜伤亡不计其数,在这次会上终于握手言欢。联谊会的成功,是我们果洛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工委趁热打铁,紧接着举行了盛况空前的群众性团结大会。到会各阶层代表313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调解各部落之间的纠纷。

经过一年多繁忙而紧张的准备工作,并且经与各方爱国人士充分酝酿协商,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有关规定,于1953年底召开了果洛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1954年元月1日,正式宣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区成立。 会议民主选举扎喜旺徐同志为自治区主席,旦增尖措、康万庆、康克明、伊尹旺杰、祁姜宫、尕道如(以上均为藏族)为副主席,我和索南、果青智格、扎喜然旦、昂亲多杰等18人为自治区政府委员。果洛自治区政协也同时成立,由我担任政协主席,然洛、多日昂、俄合保等任副主席。自治区政府、政协及下属各单位安排了一大批民族宗教上层人士。

1955年7月2日至8日,召开了果洛藏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规定,果洛藏族自治区改为“果洛藏族自治州”,与会代表一直推选扎喜旺徐同志为自治州州长,旦增尖措(藏)、马有成、康万庆(藏)、康克明(藏)、伊尹旺杰(藏)、祁姜宫(藏)、尕道如等为副州长,卜巴任宫(藏)、王善举等17人为州人民政府委员。

1955年,在原来工作分团的基础上,达日、甘德、久治、班玛等县、县一级政权下属的区一级政权,也先后经过民主协商逐步建立起来,并且对各民主爱国中上层人士,根据具体情况一一作了妥善安置,使其各得其所,安心为果洛的繁荣昌盛有所作为。

果洛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结束了千百年来部落割据、分裂的封建制度,把果洛引向了祖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之中。果洛藏族人民开始走上了进步、繁荣、幸福之路。这是果洛地区历史性的重大转折。

这一历史阶段,我们党在果洛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贯彻,都建立在充分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考察民族地区的特点,着眼少数民族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基础上,而且在具体贯彻执行中是准确而坚决的。由于党的政策的正确,各级干部、部队指战员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果洛的各项工作都发展顺利,果洛地区的社会发生了重大质变。有力地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过共同富裕的好日子。今天,当我回忆这段难忘的历史时,我要赞颂我党当时对果洛实行特殊政策的英明正确!赞颂为解放果洛和建设果洛作出贡献的所有同志那种高尚的革命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c9c3a1b650e52ea551898e7.html

《青海省果洛州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