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人物形象分类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心整理
1■权势者的形象
《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都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他们是一些有权有势的“阔人”,是中国这场大的“人肉筵宴”的享用者。封建的传统和伦理道德在本质上是维护他们的利益的,他们也自觉地维护着这种传统及其伦理道德规范。可以说,他们与传统伦理道德本质层次上是一致的,他们的精神特征也体现了圭寸建传统的本质。
首先,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看待;体现在这些人物身上,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如在《祝福》中,祥林嫂曾是鲁四老爷家一个不计报酬、不惜体力的好女佣,但当她在祝福时节死去时,鲁四老爷却没有一丝真诚的同情,反而因祝福时死人不吉利而骂她是“谬种”;在《孔乙己》中,孔乙己因穷困潦倒而偷了丁举人的笔墨纸砚小物件,被丁举人吊起来打,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这类的权势者行为都被周围人视为理所当然,这恰恰说明了他们的行为是得到封建伦理道德支持的,并且体现了这种道德的本质。
其次,他们的冷酷无情一旦被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罩起来,其虚伪性也便表现出来了。他们一个个都是道貌岸然的,实际上却是一些最自私、狭隘、冷酷的人。在《阿Q正传》中,赵太爷对
Q的剥夺到了连他身上一件破布衫都不放过的底部;在《祝福》中,祥林嫂被婆家人像牲口般抢走、卖掉,对此,鲁四老爷也无动于衷,而对失去一件淘箩却极为关心。他们一向以社会主人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但他们的理想却“是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一一威福、子女、玉帛”(热风随感录五十九圣武)他们是一些没有任何真诚的精神信仰、社会观念和政治信念的人物。《风波》中的赵七爷,辛亥革命一来便把辫子盘在了头顶上,张勋复辟时又急忙放下来,待到张勋复辟失败后,又盘上了辫子;《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在辛亥革命胜利之后,立刻回转头巴结革命党人,其目的无非是保住自己的威福、子女和玉帛。
第三,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和讽刺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他们蛮横而又愚昧,冷酷、虚伪、陈腐是他们的三大特征,也是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三个本质特征。2■卫道士的形象
《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这类人物的主要特征便是对人、对己的虚伪性。《肥皂》中的四铭因为自己对一个求乞的“孝女”起了淫心便反过头来大骂新学、大骂女学生。《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到贤良女校教课只是为了去看女学生;课未教好,受到嘲笑,便又回来大骂新式教育。他们的虚伪和权势者的虚伪是同样的,都根植于封建伦理道德自身的虚伪性。“存天理,灭人欲”是封建道德的基本信条,而人欲是不可能被根除的,这种道德的维护者便只有把自己的欲望巧妙地掩盖起来,这就使他们不可能不是虚伪的。
3.社会群体的形象
《示众》中的群体形象,《孔乙己》中嘲笑孔乙己的人,《祝福》中的柳妈、短工等,《长明灯》中的阔亭、灰四婶等,《药》中的茶客们等以群体形式出现的人物都属于这一类。这些人的主要特点是愚昧。就其表现来看,传统道德的冷酷、虚伪、陈腐也都体现了出来,但这也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愚昧。《示众》中的那些看客们,纷纷扬扬地来看热闹,但他们看的是什么,为什么看,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药》中,夏瑜为社会牺牲,而那些看客们却根本不能理解,认为他是“疯了”《长明灯》中的村民,极力反对吹熄长明灯,但为什么不能吹,他们连想都不想……这类人完全是传统的奴隶,他们的思想观念不是从自己现实生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不是自己人生追求的结果,而是盲目地追随着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旧观念。他们在盲目中害人又害己,不自觉地维护着封建传统和封建统治者的统治。4■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


精心整理
这一类形象占着中心位置,是多数小说的主人公。他们是被吃者。他们无权、无势、无钱,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在封建等级制的大厦中居底层。对这些人,传统的伦理道德连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和人生权利都剥夺殆尽。他们是无辜的,多数还具有淳朴善良的品德;但他们又同时是愚昧麻木的,认识不到自己悲剧命运的真正根源。因而,这类人物最基本的特点是在愚昧麻木中被吃掉。其中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是贫苦农民和小市民的典型形象。华老栓、闰土、阿Q、《风波》中的七斤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没有文化,思想愚昧麻木,但是鲁迅以深刻的同情描写了他们的悲剧命运。如闰土勤劳善良,但是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下,过着极为困苦的生活。更加可悲的是,他不了解自己悲剧命运的根源,看不到任何摆脱自己悲剧命运的实际出路,只好在封建迷信和偶像崇拜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由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他根本没有与人平等的意识与要求,甚至在自己少年时的朋友面前也终于叫了一声老爷。他们的悲剧处境和精神麻木同样使鲁迅感到极端痛苦,他对他们的同情是深广的。
其次是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典型。《明天》《祝福》《离婚》可以视为描写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部曲。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除受一般劳苦群众所受的压迫之外,还受着男权社会的压迫,夫权是套在她们身上的一副沉重的枷锁。女性不被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她们不应该具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她们属于丈夫。《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便是这样一个悲苦的守节妇女。她死了丈夫以后连小宝的命也没保住,精神世界一片空虚。在她面前,无休无尽的明天意味着什么?鲁迅悲哀的向人们提出了对于守节妇女来说的重要问题。而《祝福》中的祥林嫂则为没有守节受到了残酷的肉体和精神的惩罚。祥林嫂并非不想为自己的丈夫守节,但她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祥林嫂在精神上是坚韧的,她具有很强的耐苦力,勤劳、淳朴;但即使这样,她也没有逃脱自己的悲剧命运。
《离婚》中的爱姑看来是很有反抗性的,但她反抗的并不是旧的婚姻制度本身,她全凭娘家的一点势力敢于反抗公婆,一遇到七大人的正颜厉色额,她的反抗性就化为泡影了。最终,她还是被丈夫一家逐出了家门。鲁迅对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表现的深刻性在于,他始终是从封建的婚姻制度和昏乱的妇女观来探讨并表现妇女命运的,这比那些从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诉述妇女的不公平待遇的作品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第三十下层旧知识分子的典型。孔乙己、《白光》陈士诚就属于这一类的悲剧典型。他们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等级观念的牺牲品。由于中国传统教育轻视社会生产和实际技能,灌输的只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治人之术。因此,当无法爬到统治者地位的时候,这类人便成为社会上的废人。而由于人情的浇薄,人们非但不会同情这类人的悲剧处境,反而会予以无情的嘲弄和奚落。5■觉醒者的形象
狂人、夏瑜、我、吕纬甫、魏连役、《长明灯》疯子、《头发的故事》N先生,都可归于这一类。在近现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撞击,这批知识分子开始觉醒,有了自己的独立社会追求和人生追求,但他们仍必须生活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吃人社会中,暂时无力改变,这个系统却能摧毁他们刚刚萌生的追求,毁灭他们的生命力。
《狂人日记》整个情节发展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一一知识者的觉醒程度与他在社会的孤立程度成正比。狂人越是深刻的感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越是极力反抗,周围的人越是把他视为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当他完全失望于自己改造环境的行动,感到只能顺应现实的要求时,他的病也痊愈了。狂人的命运深刻体现了当时觉醒知识分子的悲哀一一“人醒了无路可走”
《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则是现实地表现了觉醒者悲剧的力作。《在酒楼上》吕纬甫原先是拔掉神像胡子、整日议论改革中国方案的热情有为的青年;但一步入社会,他的改革热情便慢慢被销蚀了。为了生活,为了亲人之间的那点温情,他不得不步步退让,最终变成了一个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人,失去了同封建传统战斗的勇气。《孤独者》魏不甘于被冷落和被歧视的地位,向整个社会进行报复,但这种报复也代表着他的失败,他不得不屈服于周围社会的价值观念,以上等人的姿态玩弄下等人。《伤逝》中子君和涓生只是希望获得婚姻的自主和爱情的自由,但整个社会的腐朽却毁掉了爱情的绿洲。子君首先陷入了平庸的家务劳动和小市民的荣辱斗争中,涓生也终因人生艰难失去了轻松自由的心境。他们都有自己个人的弱点,封建传统在他们的性格上也打下了深深精心整理
的烙印,但他们到底是当时极少数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们开始追求新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但他


们却失败了。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整个社会思想环境的保守和落后。鲁迅通过他们的悲剧所要表现的重心在于,整个社会思想环境不改变,个别人的理想追求是不可能实现的,个人的改造与社会的改造总是彼此连带在一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a0c082c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d4.html

《鲁迅人物形象分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