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同步训练(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2-11 14:47: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

1.【解析】本题考查词句赏析。“一夜遍生芳草”意思是:一夜之间庭院里到处长出了小草。“一夜”表明时间短,草长得快。“遍”表明春草到处都是,范围广。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

【答案】“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诗人对春天突然来到的惊喜。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词意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通读全词,理解词意。由词句“池上落红休扫”“花外斜阳更好”可以判断,词人看到落花,并未因落花伤情,反倒是有雅兴赏花外斜阳。所以C项“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C

二、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诗歌的比较阅读,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两篇诗歌的内容及体会作者情感,然后按题目要求进行分析。从内容、情感角度看与《晓过鸳湖》最相近的一首是C项。相同之处:两首诗中的“风”都是春风,都是动人的春景,都写出春天的美好,都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答案】C 理由:①两首诗中的“风”都是春风;②两首诗写的都是动人的春景;③两首诗都写出春天的美好;④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

三、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鹤发垂肩尺许长”的意思是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这是诗人对自己老态的一种描述,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历尽沧桑后的状态。“儿童见说深惊讶”的意思是小孩子见了很高兴又很惊讶,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故乡的孩子都不认识自己。“鹤发”与“儿童”一组表示年龄的词语写出了诗人长时间漂泊无法言说的悲凉和愁思。

【答案】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又逢端午,乡愁满腹。“鹤发垂肩”,可见诗人历尽沧桑。他叙说乡愁,但儿童未谙世事,惊讶发问“何方是故乡”,更触动了诗人心中无限的苦痛。“鹤发”与“儿童”年龄跨度巨大,形象差异鲜明,形成对比,更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无法言说的悲凉。

四、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喜雨》诗以清新而又轻松的格调,写出了天降喜雨给农家带来的喜悦。“笑摘”“说丰年”让农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雨夜》诗把对离别故人的思念写得绝妙。夜雨中思绪翩翩,春的寒,雨的湿,容易牵动人们对亲友的情思。听春夜潇潇细雨,思自己人生苦旅,会顿感怅然,感慨系之。

【答案】《喜雨》通过写春雨滋润农田,农家儿女喜说丰收的场景,抒发了农人的喜悦心情。《雨夜》通过写诗人在雨夜独坐寒斋,想象友人孤篷听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寂之感。

五、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要结合具体诗句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分析可得,本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2.【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首句中的“弄”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答案】“弄”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六、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词篇内容的理解。一空,壮年听雨在客舟中。用“江阔、云低、断雁(孤雁)、西风”四个意象渲染气氛,强调着风雨飘摇中流亡江海的悲凉心境。二空,用“鬓已星星也”点明“而今”年岁,而“星星”之鬓,暗示愁苦满怀。也就是写出了暮年孤冷的情形。

【答案】壮年漂泊(飘零) 暮年孤冷(孤寂、凄冷、凄凉等)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诗歌以听雨为线索真切地描画出自己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寻欢作乐,歌楼上闲听歌雨;壮年,漂泊天涯,客舟中愁听风雨;老年,寄人篱下,僧庐下听雨度残年。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诗歌对少年及壮年的描写是虚写。下片,单写“而今”听雨,夹叙夹议。用“鬓已星星也”点明“而今”年岁,而“星星”之鬓,暗示愁苦满怀。重心是“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议论,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更是对人生的认识。“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意味极深的内心独白:算了,既然命运无情,那就听任一夜滴雨到天明吧。这些都是实写。从“而今”这一标志性词语即可得出判断。所以说,词篇属于虚实结合。很好地表达出词人由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的惆怅彷徨,再到老年的凄苦无奈的心情,这是亡国者的哀痛,也是失志者的悲愤。

【答案】①虚写:上片回忆少年歌楼听雨时红烛罗帐的温馨欢洽的场面,以及中年客舟听雨时江阔云低、西风悲雁的漂泊落寞的场景。②实写:下片实写而今暮年独在僧庐下听雨时凄凉孤寂的处境。③虚实结合,感怀已逝岁月,慨叹目前境况,表达时光易逝、一生漂泊孤苦的情感,并暗含对国家由兴而衰而亡的叹惋。

七、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情感的把握。作答此题,要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作答此题时,可以先理解好诗句内容,再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从“一片朝宗只此心”“始知百炼是精金”等句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忠贞报国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与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

【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和忠贞报国的思想感情。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要注意景物描写对人物处境的烘托渲染作用,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可提取“江波无奈暮云阴”这句景物描写来分析。这句景物描写,描写了暮云低垂,波涛浩渺的情景。用此景烘托当时文天祥在通州的艰难处境。

【答案】此诗首句写景“江波无奈暮云阴”,描写了波涛浩渺,暮色苍茫的情景,烘托出艰难困苦的处境。

八、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词意的理解。词的上阕通过写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凉知道秋天已经来到;又通过听到寒蛩不停地叫着知道秋天到来了。所以,上阕通过天气“夜凉”和昆虫“寒蛩”来点明“秋”的时令。据此作答。

【答案】夜凉 寒蛩

2.【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对比映衬、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联想与想象、引用典故等。此外还有夸张、烘托和反衬等。作答时要根据诗句内容判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两句通过写梦(虚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其弟子由的深切思念之情。据此分析作答。

【答案】这首词的下阕,写路途上的美好回忆。“梦中历历来时路”, 在上半夜入睡时,梦见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入江西。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犹在江亭醉歌舞”,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这两句,通过写梦,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凄凉、愁苦和对好友的深切思念。

九、

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标题。首先要理解“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中的“酬”与“见寄”的意思。唐朝的时候,诗人通过寄送诗词酬唱来交流沟通的情况比较多,类似现在的笔友。诗的题目给出了写这首诗的原因,即三月三日写此诗寄给乐天,以示答谢。

【答案】三月三日写此诗寄给乐天,以示答谢。

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运用反复对比手法的作用。从诗句的内容看,两次出现“花前”,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即场景相同,时间不同。第一句是“当年”,第二句是“今日”。诗人通过对比来表现物是人非与对当今处境的慨叹。

【答案】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前后对比中表现诗人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对今朝窘态的感叹。

3.【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的理解。也就是解释“虚度好春朝”的原因。“今日花前病里销”是说花开依旧但自己独卧病榻,“独倚破帘闲怅望”是说因身边无朋友相伴而孤独寂寞难耐。将这几个意思综合起来就是答案。

【答案】帘外花开依旧,景色宜人,可自己独卧病榻,心情失落,身边也无朋友相伴,这样的美好时光白白地浪费了。

十、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这一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孤雁的执着”即可。

【答案】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描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2.【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情感把握,应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诗人以“孤雁”象征自己,通过这只不饮不啄、孤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用了陪衬的笔法,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达了诗人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的感情;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据此理解作答。

【答案】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

十一、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诗歌大意,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分析其作用即可。首联的意思是“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这两句开门见山地叙写景物。“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首联用“凋伤”“萧森”描写出秋景的阴沉、萧瑟,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定下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

【答案】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理解句意,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抒发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

【答案】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

十二、

1.【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句的作用。这首诗从结构上看,前两句属于写景,后两句属于直接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显然是为抒情而服务的,这里作者细致描绘了长满竹子的岛屿上,残阳映照着青山。雪白色的鸟从碧绿色的潭水上面飞过等景象,展现了一幅静美清幽的画面,为抒发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喜爱、渴望归隐做了铺垫。

【答案】刻画出了一幅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图景,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两句的意思是:在俗世没有关切自身的事情,每次到渔家就不想回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俗世生活的厌倦,对渔家幽静的生活环境的留恋,透露了诗人对渔家的喜爱,表达了绝尘归隐的情感。

【答案】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十三、

1.【解析】本题考查炼字技巧。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机。

【答案】“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词的下片写作者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景:白发上插着鲜花的作者随着急促的乐声频频举杯畅饮,以议论结尾并抒发作者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同时也蕴含作者仕途坎坷的无限感慨。最后一句以反问形式发议论,表达出作者乐而忘忧(贬谪流放、志不得伸的忧愁)、与民同乐、行乐惜春的思想。

【答案】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十四、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理解。要求结合语境,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岑参诗写于“安史之乱”,时长安被攻陷尚未收复。“故园菊”,菊即故园、亲人。孟浩然诗是作者早年隐居鹿门山时所作,写自己应友人之邀,到山居做客,看到环境优美,便忘却了烦恼,沉浸在诗情画意中。

【答案】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十五、

1.【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两句诗写出了雨后芳草萋萋、没有一点沙尘、溪水碧绿、沙滩平坦、春光明媚的景象。这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芳草萋萋,静美清澈的特点。

【答案】芳草萋萋 静美清澈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唯有啼鹃似留客”,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

【答案】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

十六、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晓行望云山》作者以自己由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真实。我们想要不被假象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事物,以明辨真伪。《披仙阁上观荼》写诗人在观察荼时,花蝶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

【答案】《晓行望云山》写诗人拂晓赶路远望云山,以为彩云也是山峰,直到发现有一座“山峰”凌空飞去,才知道那不动的是真山;《披仙阁上观荼》写诗人在观察荼时,花蝶相混,浑然莫辨,直待飞去,才知道飞者非花。两首诗都通过动静的变化,揭示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常有以假乱真的现象发生,但假象终究不能掩盖事实.两首诗所描绘的生活场景难以言传,一经诗人妙笔写出,顿觉幽默风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932552a74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f.html

《2019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同步训练(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