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泾镇

发布时间:2023-02-17 16:02: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兴泾镇“移民村”的幸福变迁曾是“满目荒沙无草木,山鸡野兔难涉足”的沙漠区,如今却是“砖房院内牛羊壮,良田周围树成荫”的新农庄;曾是“等靠要吃救济”的“泾源吊庄”落后典型,如今却是“端着金饭碗挑饭吃”的“生态移民”示范村镇。如果用“巨变”这个词儿来形容西夏区兴泾镇的发展变迁,大概不算夸张。要问这巨变来自何处?兴泾镇的村民更有发言权。正月初十,趁着年味儿还未散去,走进兴泾镇的普通农户家中,探寻“巨变”背后的幸福点滴。马春峰“移民二代”的黄牛情结。212日上午,在镇干部的指引下,走进兴盛村村民马春峰的家,不料却吃了个“闭门羹”“他去镇上卖牛去了,马上就回来。”马春峰的婆姨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了门。在这个干净整齐的回族农家小院里,发现最惹眼、“考究”最宽敞的算是那一栋栋高标准建造的牛棚了,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数十头健硕的黄牛正在栏中“悠闲”地踱着步。说话间,一辆银色的小轿车驶进院内,“今天赶了镇上的集市,4头小牛刚出栏就卖了个好价钱。”闻言便知是马春峰回来了,这个性格爽朗的“80后”看起来春光满面。用他的话说,念好了“黄牛经”,一家迈上了“致富路”“二十多年前,我们一家从老家泾源县迁到兴盛村时,我才5岁,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带着4个孩子在家种地,养了两头牛,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08年,镇上出台了鼓励养牛的惠农政策,2009年,政府又发放基础母牛补贴,我用领到的10万元钱继续扩大牛棚,最多时存栏150头,去年一年收入27万。”如今,“牛把式”父亲早已“退居二线”,作为“移民二代”的马春峰更忙碌了: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创建兴盛肉牛养殖科技服务中心,带动全镇6行政村及周边地区近800户村民科技致富。禹惠兴:从卖苦力到“劳务经纪人”“以前在泾源老家种地只能靠天吃饭,日子苦得没边儿。后来,听早年迁到兴泾镇生活的大哥说住到那里是水浇田,旱涝保收,气候也好,
就一咬牙只身搬来了兴泾镇,现在看来,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回忆起过去,憨实的泾华村村民禹惠兴一下打开了话匣子。1997年,禹惠兴用不多的积蓄在泾华村买下了10亩地、3间房。初来乍到的禹惠兴除了种地,还是干起了老本行“出外打工”2年后,禹惠兴回到镇上开始和大哥一起卖化肥。20086月,在镇政府担保贷款的支持下,禹惠兴花17万元买了一辆大型货运车,开始给周边建筑工地拉运砂石料,半年时间就还清了贷款。20096月,禹惠兴组建了一支由200多户兴泾镇失地农民组成的运输车队,当起了“劳务经纪人”。禹惠兴高兴地说,“是党和政府引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他们不仅帮助我们搞技能培训、担保贷款,还四处为我们联系工程。去年,银川铁路南货场建设一开工,镇上就联系我们去给拉土方,活源稳定,工钱给得也及时,我们是踩着油门奔小康啊!秦春恩:端着“金饭碗”挑饭吃。镇长秦春恩,也是早年随父辈从泾源老家迁到兴泾镇的一名“二代移民”“移民刚来银川的时候,因为环境不适应、生活没保障,一些人无奈地回了山区老家。如今,这里已经从当初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柏油路修到了村口,水电装到了农民家里,小学、中学软硬件建设赶上了城市学校。”说起镇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秦春恩自豪地说,如今兴泾镇不仅摘掉了压在头上多年的“穷帽子”,还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他列出了几个数字:2010年,兴泾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0元,比上年增加705元,增长26%,增幅跃居全自治区第一。他说,去年,银川铁路南货场和中石油宁夏炼化“4580”项目建设在西夏区落地,给兴泾镇发展创造了机遇,仅劳务输出和土方运输两项,就为全镇增收2000多万。在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优质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后,镇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肉牛养殖业,实施肉牛扩群提质工程,如今肉牛饲养量达到了3.2万头,养殖户净增收入850万元。另外,依托靠近银川经济技术开发(西区)的地理优势和周边黄羊滩农场、平吉堡农场、贺兰山农牧场的用工优势,实现了全镇2000多名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就业,村里人忙活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a7bc55f01dc281e53af086.html

《兴泾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