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多重角色压力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2-06-16 11:17: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多重角色压力及对策

高华文 张玉梅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育才中学 734100

[摘要] 本文从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执行者、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偏差的辅导者、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者、学生快乐成长的陪伴者五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多重角色,并提出四点有效措施,让教师劳逸结合、轻装上装,潜心钻研、悉心教书、全心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寄宿制 教师 压力 对策 寄宿制学校特点决定了教师角色的特殊性,需要教师把特别的爱献给学生,真正营造一种充满爱与关怀的温馨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可亲的家园、和谐的学园、安全的乐园。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师爱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给学校教师带来了挑战多重角色的压力。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执行者。

在新课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新课程的探究者与开发者,教师必须是专业水平和人文修养双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师,这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的基本角色定位。

二、教师是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者。

如今在校寄宿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少孩子成长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之中,生活自理能力差。再加学生长期(学校实行两周一次大休远离父母,平时很少与父母见面,在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困惑、恐惧和退缩现象。部分家长长期忙于自己的事业,与孩子缺乏交流沟通,对孩子在校情况了解不多,其教育思想、态度和手段不符学生成长规律,致使一些学生或孤独一隅、沉默寡言,或脾气暴躁,情绪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违纪违规,或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回避,甚至对教师、家长瞒天过海等等,不仅给学校管理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此,指导学生过集体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方式的任务毫不推卸落在了老师的肩上。

教师给予学生亲情关爱势在必行要视学生为手足,用实际行动去感动每一名学生,从细微处去真情关心每一个学生,千方百计给学生成长创造充满爱的氛围和环境。如:经常性拍拍学生脑袋进行鼓励,摸摸学生额头了解身体状况,拉拉家常问问吃穿住行,走进学生生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吃穿、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必要时一学期亲自陪学生吃顿饭,打一次开水,洗一次衣服,陪几次聊天,陪几次玩耍,用父母般的亲情,震撼其心灵,坚韧其性情,培养其能力。

三、教师是学生心理偏差的辅导者。

未成年的寄宿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偏差。如:缺乏自信心、克服困难与挫折的毅力不够、性格孤僻、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自控能力差、以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等等。面对学生的种种心理偏差,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以情动人、诱发动机,使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上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中学生心理细腻敏感而且脆弱,一些学生还存在依赖大人、以我为中心、忧闷厌学等心理问题,往往一件小事、一句不顺心的话,就会导致心智失常,引发厌学、逃学等。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快乐远离学生,还诱发一些反常行为,寄宿制学校学生表现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生活学习的一点一滴做起,用爱心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健康心理。一方面进行心理学等知识学习,及时掌握调整不健康心理的科学方法,确保自己有健康的心理,以健康的心理培育学生心理,并学会解答和疏导学生出现的心理迷惘与心理困惑和一些心理疑问;一方面和学生朋友般的平等相处,在关爱中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渗透心理诱导。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心理变化,经常与学生一起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知心话,不失时机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重点通过朋友式的交往沟通,缓解学生紧张、压抑、烦躁的心理状态,并从中了解班级管理的相关信息,分析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进而采取不同管理教育对策。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开展各类活动,与学生同乐,并把自己的思想融于其中,与学生产生共鸣。

一位女生刚进入七年级,见科任教师时常板着脸,不主动与自己打招呼,说话语言刻薄,行为动作粗蛮,总认为科任教师是和自己过不去,变得焦躁不安,闷闷不乐,偶尔行为偏激冲动,在班上惹是生非。于是,该科任教师没有直接与该女生交流,而是进行理性反思,转变自我,坚持对学生给以明朗而友好的微笑,话语亲切,面容和蔼,行为亲近,还主动和学生们做共同学习、共同活动的合作者,在学习上共同学习探讨知识,交流学习方法。一系列的变化,使该女生兴奋不已,逐步露出灿烂的笑容,自觉抛弃各种想法,与同学和睦相处,该班的课堂气氛也出奇的活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朋友般的关爱必须发自内心,源于自然,动之以情,付之真心,不可有任何虚伪的东西存在。也不能放松要求,任其发展,而是融严格要求于和谐的气氛之中,达到师生间心灵的默契。这样师生间即可心心相通,不仅可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而且可得到学生的崇拜和爱戴。

四、教师是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者。

当家长把孩子送进寄宿学校的同时,作为学生法定的监护人家长就与学校之间自然的形成了委托关系,学校自然的接受了家长的委托,老师自然的承担起学生的监护责任。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老师保护起了未成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着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安全、夜间就寝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课间休息安全、人身伤害安全、交通安全、疫病流行安全、地震、火灾以及设施隐患安全,不一而足,责任重于泰山。

五、教师是学生快乐成长的陪伴者。

用教师特有的挚爱引领学生成长。没有诚挚的爱心,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硕果。教师对学生诚挚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教育,能够唤醒学生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情感。教师爱学生,就要有全身心奉献的敬业精神,以培养辅国之栋梁为己任,用一颗善待学生的心、挚着火热的心感染学生稚嫩的心,提高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这也是一名合格教师应有的道德要求。不管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要耐心细致地诱导;不管学生产生什么样的疑难不明,都要彻底帮学生搞清;不管学生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尽心尽力地予以帮助解决。热心做共同进步的朋友,互相指正不足,互相监督,友善批评诚心做生活上的知己,善于帮学生保密,出主意,聊天交换意见,成为学生们的知心人,使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心中的楷模,最值得敬重的教师。如对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追问时不可不耐烦,对学生坚持不懈的辩解时不可发脾气,对性格倔强或成绩落后的学生不可置之不管等。学生渴望教师的认同、欣赏和喜爱,教师就要善于用智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眼神、语言、手势等暗示,处处给以关怀,使学生感受温暖,激发上进心、求知欲。并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触及学生心灵,唤醒自尊,引发自悟,使学生觉得教师可亲、可敬、可信,敢说真话表真情;善于倾注爱心于评语之中,精心为每个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个性化评语,通过作业评语、表现评语、综合评语等,让学生随时在评语中找到一份信赖、一份激励、从而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善于分析了解学生内心世界,通过观察、个别谈心、书面调查、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纪律、爱好、生活习惯、性格、家庭等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全面记录并分析学生成长的各类信息。发现肯定闪光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克服不足,提出合理要求,引导学生实践,鼓励其向着积极进步的方向发展。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老师们还得蹲下身子、亲密接触学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打球、下棋、书画、板报、野炊、郊游、游戏、竞技、洗衣比赛……做学生快乐成长的陪伴者。

做“四陪(学、吃、睡、玩)”老师,挑战多重角色,是寄宿制学校的鲜明特征,它极大地增加了老师的身心压力与工作负担。谁为教师减压呢?认为,只有采取相关有效措施,让教师劳逸结合、轻装上装,才能让老师潜心钻研、悉心教书、全心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学校要引导教师正确面对寄宿制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心,适应多重角色的挑战;也要引导教师自我减压,积极维护个人身心健康。

第二、学校要加大投入,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活跃教师情绪,且有利于增进群体间的感情沟通。帮助教师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情绪。

第三、行政主观部门要根据寄宿制学校的新情况,对专职的生活老师、门卫人员、心理辅导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有利学生的健康发展,减轻教师过重工作负担,促进教育均衡。

第四、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将寄宿学校的宿舍、食堂、活动设施真正建设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同时,加大对寄宿学校周遍治安环境的治理,以减轻学校老师保护学生安全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身萍霞.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与管理,2007

2]严爱华.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J.基础教育参考,201110

3]黄牛. 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多重角色压力及对策

D.基础教育研究.2010 .

4]张传兰. 浅谈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的工作作风与艺术D.论坛,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2909d576eeaeaad1f330df.html

《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多重角色压力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