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5 离骚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发布时间:2019-10-27 14:15: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5 离骚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jī)   朝(suì)   揽(chǎi)

B.(zhuó) (chì) (zhì)

C.(ɡòu) (xiànɡ) (zī)

D.(bīn) (jí) (kuā)

C,“应读“jì”。

C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偭规矩而改错

B.何方圜之能周兮

C.唯昭质其犹未亏

D.进不入以离尤兮

A,“”;B,“”;D,“

C

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悔相道之不兮   察:观察,了解。

B.余马于兰皋兮 :缓行。

C.余情其信芳 :只要。

D.岂余心之可 :受创而改变。

A,“的意思是清楚

A

4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

A.余虽好修姱以,謇朝谇而夕替

B.鸷鸟之不,自前世而固然

C.余冠之岌岌兮,余佩之陆离

D.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AB两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加长。D项无活用。

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偭规矩而改错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反顾以游目兮 缤纷其繁饰兮 自前世而固然 宁溘死以流亡兮 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⑤⑥      B.③④⑤⑦

C.①④⑤⑦ D.②③⑤⑦

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古义:“固”,本来;“然”,这样。今义: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A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6~9题。

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抑志兮,忍尤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謇朝而夕替     谇:谏诤。

B.固时俗之巧兮 :仔细。

C.竞周容以为 :法度、准则。

D.死以流亡兮 :突然、忽然。

B,“的意思是善于

B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长太息掩涕兮   又申之揽茝

B.怨灵修浩荡兮 鸷鸟不群兮

C.屈心抑志兮 忍尤攘诟

D.九死其犹未悔 体解吾犹未变兮

A,“”:连词,表并列关系;介词,因。B,“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都是连词,“即使

A

8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B.“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又申之以揽茝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作者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

B,“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说法错误,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很注重修身洁行的。

B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这三个语句翻译的重点都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是”“”“”“工巧”“”“”“”“”“等。

(1)这也是我内心所追求的啊,即使为此多次而死,我也绝不后悔。(2)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3)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屈原列传(节选)

《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于治乱,于辞令   娴:擅长。

B.其功 :夸耀。

C.王怒而屈平 :疏远。

D.道德之广崇 :光明。

D,“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

D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56560007)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B.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这组句子中字表停顿的作用很明显,所以,断句较为容易,同时,“屈平是主语,“是谓语动词,“王听之不聪是宾语。因此,答案为D项。

D

1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是《离骚》的内容;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排除这两句即可。

A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

B

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导学号56560008)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词的含义:“为”,写作;“莫”,没有谁;“伐”,夸耀;“称”,描述;“容”,被容纳。

(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2)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见容于世。

屈原,名平,是楚国王族的同姓。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他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的辞令。在朝廷内与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的。每当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为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忧愁郁闷,写下了长诗《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到了困难穷尽的境地。他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引起的。他在《离骚》中称赞远古的帝喾,称道近世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和周武王,用他们的史事来讽刺当时的政事。他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透彻明白。他的文笔简练,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向高洁,他的行为清廉。他的作品描写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非常大,写得虽然浅近,但含义极其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所述的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方正不苟,所以至死也不见容于世。他虽出自污泥之中,但就像蝉蜕壳一样,浮游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我们推论他的这种志向,即使与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三、表达交流

15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

楚人立国之初,偏僻狭小,但他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战国七雄。楚人的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诸夏亲昵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根据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可以概括出艰苦创业之类的词语;根据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可以概括出开放融合”“兼容并包等词语;根据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可以概括出革故鼎新技术创新等内容。

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开放融合(交流融合、兼容并包)、革故鼎新(技术创新)

16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1)比较五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收视比重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40)

(2)对此结论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不超过50)

(1)节目的播出与收视比重不完全成正比(科普与综艺类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悬殊;影视、体育等休闲类节目播出与收视比重相对均衡)

(2)(开放性问题。针对以上结论,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5671f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2.html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5 离骚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