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在山东

发布时间:2014-09-25 10:39: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仙李白在山东

李白(公元701762年),有“诗仙”之誉。据不完全统计,在李白传世的980余首诗文中,作于齐鲁或在他地所作但涉及齐鲁自然人文的诗文近180首(篇),约占其诗文总数的18%,这些诗文极大地丰富了齐鲁文化宝库。

开元廿四年(公元736年),36岁的李白携妻女经中都(今汶上)至东鲁。次年,其子伯禽在东鲁出生;再次年,许氏夫人卒。天宝四年(公元742年),李白又在东鲁与一“鲁地妇人合”,后生子颇黎;直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已年近60岁的李白才将儿女迁往楚地,这时,李白已在东鲁寄家长达23年之久。

东鲁何处

对于李白曾寄家东鲁这一点,学术界是无太大争议的,因为对此李白在许多诗作中都有表述,如《寄东鲁二稚子》《送杨燕之东鲁》《赠武十七谔并序》。至于李白在东鲁的具体寄家地,过去人们一直都认为是“寓家任城(今济宁)”。如清人朱骏声的《唐李白小传》一书中载,李白“已而去,之齐鲁,寓任城。”清人王琦在《李太白年谱》亦曰:“太白,之齐鲁,寓家任城。”以后的李白年谱与论著中涉及此问题的亦均袭此说。

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李白在东鲁的居家地点是兖州。西北大学安旗先生在《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一书中对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的注释中即指出:“沙丘,在兖州城东门外,即李白寓家之地。”这种说法的根据还是李白自己的诗文。李白在《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一诗中,曾明确指出自己的寄家地在鲁中沙丘城:“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1993年泗河枯水季节,人们在兖州城东南一里许之泗河内出土一石碑,碑文中有“大齐河清三年(564)岁次实沉于沙丘东城之内”等文字,更是进一步证明了兖州在北齐时就有沙丘城之称,从而揭开了沙丘的具体地点之谜,为李白寓家兖州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据。19948月,中国李白研究会在兖州召开“李白在山东”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一致认定兖州是李白在东鲁寓居之地。

那么,李白为什么要迁家东鲁、而且一寄就是这么长时间呢?这是因为,当时李白有许多族亲在山东:其中六叔李在任城当县令,兄长在中都(今汶上)当县令,族弟李凝在单父(今单县)为主簿,从祖李之芳在济南任太守,近世族祖李辅在鲁郡(兖州)任都督,几个族弟(如李幼成、李令问等)当时也都在山东做事。李白到东鲁是投奔亲友,这一点看来不用怀疑。

齐鲁游踪

李白将家人安置在兖州后的16年(公元736-751年)间,他或为访友,或为揽胜,几乎走遍了山东的名山大川、古祠胜迹,足迹所至相当于我省现在的四十余县。李白在齐鲁大地的游踪,从他的诗文中就可理出个大概。

在开元二十四年,诗人在来东鲁的途中,第一次行经汶上,并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君”一作“翁”)一诗,“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此外,李白还作了《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一诗:“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此外,李白过兰陵(今枣庄),留下一首“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不过,这首诗的广为流传,还要归功于前些年被兰陵酒厂用在兰陵酒的广告中。天宝元年(742)四月,李白“从故御道上泰山”,作《游泰山六首》,为泰山增添了一道奇逸迷人的景外之景。

在济南游历期间,李白曾作《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描绘了济南历城一带的湖光山色:“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其一);“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面正有月,独送李膺还”(其二);“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其三)。据专家考证,在金代以前,鹊山脚下一直到大明湖北、华山脚下为一片汪洋,名叫“鹊山湖”(又名“莲子湖”)。从李白的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鹊山湖水域辽阔,水面面积极大。李白的这三首诗是描写鹊山湖现存的最早的诗篇。

结交杜甫

天宝三年的初春,李白被唐玄宗以“赐金放还”的美名放逐出宫,途经洛阳时,巧遇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二人一见如故。是年秋天,二人再次相遇于梁宋,而后在商丘一带又遇到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高适。彼时三人皆处怀才不遇之境,甚有同病相怜之感,于是,三人一起漫游梁宋,他们同登单父(今菏泽单县,当时属于宋州)古琴台怀古、走马孟渚泽射猎,把酒论文。杜甫后来在《昔游》、《遣怀》等诗中分别述及了这次交游:“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第二年秋天,李白、杜甫同游曲阜、邹县,李白在曲阜作《大庭库》:“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二人还一同到鲁城北访范居士,留下一首《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中写道:“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杜甫赋诗《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两人从范氏庄返归鲁郡后,还曾在饭颗山头有过一次偶遇,为此李白曾作《戏赠杜甫》相戏谑:“饭颗山头逢杜甫,头
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亦以《赠李白》作答:“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是年深秋,杜甫要西入长安,李白在鲁郡东尧祠亭上为杜甫设宴饯行,二人最终在石门分手。为此李白曾有诗《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二首。前诗曰:“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飚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后诗云:“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从此以后,二人再未能重逢,但二人在此期间结下的深厚友情却使二人难以忘怀。在分别八年之后,李白曾作过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思念之情:“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留诗百首

李白在居家东鲁、漫游齐鲁期间,迎来赠往,会亲别友,作了大量的诗文。如《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鲁中送二弟赴举之西京》、《送族弟凝至晏单父三十里》、《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送族弟凝之涂求昏崔氏》、《对雪奉饯任城六叔秩满归京》、《送薛九被谗去鲁》、《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东鲁见狄博通》、《别中都明府兄》、《送梁四归东平》、《赠瑕丘王少府》、《赠任城卢主簿潜》、《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赠范金乡二首》、《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送方士赵叟之东平》、《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雪谗诗赠友人》、《鲁郡叶和尚赞》、《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观博平王志安少
府山水粉图》、《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赠别王山人归布山》、《送杨山人归嵩山》、《送范山人归太山》、《留别西河刘少府》等诗,皆是诗人在居家东鲁、漫游齐鲁期间赠友送别之作。此外,像《鲁东门观刈薄》、《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别鲁颂》、《别东鲁诸公》(即《梦游天姥吟留别》)、《寄远》(其十)、《任城县厅壁记》、《嘲鲁儒》、《恨赋》、《梁甫吟》、《古意》、《初月》、《琴赞》、《东海有勇妇》、《将进酒》、《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忆旧游寄谯邵元参军》、《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古风》(其二十)等诗也是作于山东。
  据不完全统计,在李白传世的980余首诗文中,作于齐鲁或在他地所作但涉及齐鲁自然人文的诗文近180首(篇),约占其诗文总数的18%,这些诗文极大地丰富了齐鲁文化宝库。

雁过留声

在齐鲁大地上,那些早已闻名遐迩的自然名胜因为李白而愈发有名,而诗仙李白足迹所至也皆成景观。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泗河西岸金口坝(旧尧祠遗址、今铁路医院院内),是为纪念诗仙李白在兖州寓家二十余载而修建的。阁为砖木结构,三间二层楼阁式,硬山顶,前面设廊,内设木质楼梯地板。初建年代已不可考,明代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圮。清道光年
间邑令冯云宛鸟重建,阁内奉祀除李白外,还配祀有李白的儿子伯禽、女儿平阳。此事清光绪十二年(1886)版《滋阳县志·古迹》有载:“阁在黑风口龙王庙内,其地即李白诗所云‘鲁东门’者。道光间邑令冯云宛鸟重建,以祀谪仙。”

青莲阁于1985年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茬苒,风雨侵蚀,青莲阁渐呈颓败趋势,阁顶部分塌落,椽檐朽损。1996年,兖州市文化部门对其进行了重新修缮,并立碑纪念,使这座纪念诗人的古建筑恢复了历史原貌。

太白楼原名“太白酒楼”,其前身是唐代开元年间的贺兰氏酒楼。据史料记载,李白来东鲁后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贺兰氏酒楼也因李白的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在诗人去世99年后的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吴人沈光过济宁,慕名登贺兰氏酒楼,并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作《李翰林酒楼记》,其文末云:“至于齐、鲁结构凌云者有限,独斯楼也,广不逾数席,瓦缺椽益,虽樵儿牧竖,过亦指之曰:李白常醉于此矣。”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太白楼是人民政府于1952年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重建后的太白楼建筑在高约4.5米的台基上,连同台基,通高20余米,共占地4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气势雄伟,巍峨壮观。  诗仙自唐开元二十四年移家东鲁始至乾元二年迁家楚地止,他在山东寓家长达23年,他自己也先后在齐鲁大地漫游十六载之久。在此期间,他的儿子伯禽在此出生,女儿平阳在此长大,夫人许氏在此去世,后妻在此续娶,留传千古的诸多辉煌诗作在此创作,与诗圣杜甫的友谊在此建立……可以这么说,李白的一生与山东紧密相连,东鲁堪称他的第二故乡。而李白对东鲁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并在很多诗文中表达了他对东鲁的这种深厚故地之感。天宝八年,诗人在漫游金陵时,曾写过一首题为《寄东鲁二稚子》的诗:“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依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姐亦并肩。双行桃树下,扶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也正是由于李白与山东的这种亲密感情,《旧唐书·李白传》、《南部新书》、《谚周诗话》等历史典籍中才误将其称为山东人了。

  采写刘书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504b49bd64783e08122b57.html

《诗仙李白在山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