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0-04-14 03:15: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方法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方法,本校课题组依据素质教育的精神,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采用了教学活动前的诊断性评价,教学活动中的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后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着重对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及创新意识等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育、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新世纪期盼具有健全人格,较高文化素养、会生活、会创新的建设者。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与此相适应的最新版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贯穿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

反观数学教育的现状,虽然许多教师领悟了素质教育的精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知识、态度、观念、能力的全面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在绝大多数学校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还主要以反映知识水平的考试方式进行,忽视了师生共同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形成激励,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容易给大多数学生造成过重的精神压力,因此,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现实水平,更着眼于学生将来发展趋势,既要进行横向比较,更要看纵向的提高。改革目前数学教育中的单一评价方式,实施多元化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最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发展。

进行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同时是为了让教师自己主动地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为了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在这培养宗旨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最关注的是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而这种继续学习的能力又被不恰当的教学与考试窄化为单纯的对学生学过知识的记忆与解题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科整体综合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由学科考试指挥的学生质量评价,直至整个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走入了“应试教育”的歧途。因此,在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新确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价值取向。

二、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理论分析

〈一〉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理论依据

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必须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素质教育观下,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应具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我国的《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重申了这一点,并强调“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教育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为此,教师、学校、社会要象阳光那样普照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

2、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生来在需要、动机、兴趣、爱好、能力、气质上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整齐划一,齐步前进。要充分理解学生发展的选择性、差异性、独创性。特别是表现出的“强项”或“优势”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教书育人的爱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长善报失,扬长避短。以实现人人“合格+特长”、人人有优势。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在数学课上,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几方面都获得发展,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面对新世纪数学教育的要求,需要把数学的知识和能力定位在新的基定上,即:知识,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低限度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能力,要提高学生数学抽象的能力,数学符号变换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学力得到普通提高。态度,要让每个学生都运用自身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体特长发展的需要,又要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以保持全面的、长久的、强劲的发展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强调“教育不仅仅是为给经济提供人才,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应能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说明教育不仅仅是要促进学生当前的、暂时性的发展,而应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四点是我们开展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依据,是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学生的价值界限,是评价和选择一个教育方案的准绳,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试金石。

〈二〉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评价原则是对评价规律的反映是对评价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既有规定上的权威性,又有操作上的强制性,所以应是评价工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指导评价活动的一般原理,是对评价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种“行为准则”。根据我校的特点和当前开展评价活动的实际情况,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活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多元化评价坚持以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素质教育是发展性的教育,它应该为所有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这就意味着多元化评价要立足学生的差异性,从思想上,情感上,行为方式上接纳不同风格的学生,尤其是要考虑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同时,评价也不再视为筛选淘汰的工具,而是一种及时地诊断问题,总结成绩,改进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从“选拔”走向“发展”,更要注重发挥评价在教育活动之前、之中、之后的导向功能,促使教育活动改进,使教育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达成,促进学生人人获得发展。

2、主体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实施主体性教育,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必须反映这一现代教学观,显然,主体性应该成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探索问题、发现新知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生主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与学生要由传统的“说书人”与“听众”、“传教士”与“教徒”的关系转变为“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就越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

3、方向性原则

依据主体观念设计的评价方案,不仅要成为评定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而且要成为教师、学生为之共同努力的方向。所以一方面要有助于教学大纲,教学任务的完成。别一方面又要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激励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最大程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不仅要调动被评者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要注意保护和调动被评者学生在评价活动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从而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同时要注意评价活动应该成为一种从事实出发,肯定绩效,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的过程,应成为一种激励与教育的力量。

5、可比原则

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是一种操作方案,而操作性方案一定具有可比性性质。不管是单项的评价还是综合评价,都必须具备可比性。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否则会失去评价的基础,难以区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优劣,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同时还要求在同一范围内,对相同对象必须使用统一标准,否则就无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6、科学性和可行性

评价的各项指标体系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评价标准既要有定性又有定量。评价方便,操作简单。

〈三〉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目标定位

总目标:通过多元化评价,调控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调控教师的理念与行为,调控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行为,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学校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引导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子目标:在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改进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引导学生把握科学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较高的智能素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框架结构

〈一〉实验的组织体系

本课题的实验工作由中学高级教师黄祖宁校长全权负责,沈平、沈虹、江宇三位教师担负着高、中、低年级应用题教学课题研究,市教研室李东宁主任参与指导。

〈二〉实验对象的选择

实验的对象为三个班,高年级六(1)班,全班63人,男生36人,女生27人,中年级三(5)班,全班67人,男生32人,女生35人,低年级二(1)班,全班54人,男生30人,女生24人。

实验的对照班也分为三个班,高年级六(5)班,全班62人,男生35人,女生27人,中年级三(1)班,全班68人,男生35人,女生33人,低年级二(5)班,全班56人,男生36人,女生20人。

在实验之前,首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兴趣、知识能力等进行调查与检测,使之无显著差异。并兼顾男女生比例,同时,对教师的素质这一无关变量也进行有效地控制。使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之前没有显著差异。

〈三〉实验的历程

1、准备阶段:(1998~1999年第二学期)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实验的物质准备,培训教师,完成子课题的研究计划。

2、实验实施阶段(1999~2000学年)

完善实验方案,确立实验目标,落实并实施实验任务,并逐步积累经验,查找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形成阶段性总结。

3、实验总结阶段(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

巩固实验成果、收集并整理实验资料和数据,回顾实验过程,着手总结经验,形成终结性实验报告。

〈四〉实验的内容与方法

根据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范围和内容,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与结果,本评价采用了应用题教学活动前的诊断性评价,应用题教学活动中的形成性评价与应用题教学活动后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1、应用题教学活动前的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在应用题教学活动前进行的评价,是对应用题教学活动的准备。主要是对数学背景及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作出评价,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涉及的内容有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而且确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前一段教育中知识的储备前和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学习兴趣,能力倾向及学生对学校生活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活动前的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为了给学生贴“标签”,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现状,发现其优点,诊断其问题,以及探明学生的特殊要求等。

活动前的诊断性评价通过课题组全体同志两年的研究,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针对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二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亲切访谈。

(1)问卷调查

首先根据学生的情感态度、身体状况、知识储备前和能力倾向等指标体系,建立问卷量表,接着要精心编制调查指导语。最后实施问卷调查。(见附件一)

(2)访谈记录

首先编制访谈计划,接着编制访谈提纲,最后实施访谈,并做好记录。(见附件二)

(3)根据问卷量表和访谈记录,进行归因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现状改进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见附件三)

2、应用题教学活动中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了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进行,而对学生学习过程采取的评价。其目的不是为选拔优秀学生,而是为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1)经过全体课题组同志的齐心合力,编制了一套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量表。试图通过对学生参与行为的评价来考查教师是否着力于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发挥。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量表

(2)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充分发挥本评价量表的导向作用,我们采取对教师、学生二者的评分进行配比的方式来核算最后的评价分数。具体来讲,三年级以上的配比为1∶1,教师评分占50%,学生自评占50%,三年级以下的配比为3∶2,教师评分占60%,学生自评占40%。

(3)归因分析,制定对策

通过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考察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给予鼓励,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指出其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在知识领域里进行补缺补差,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保证其顺利地发展,同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认真的反思,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寻求适合学生实际较优化的方法和策略。(见附件四)

3、应用题教学活动后的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结论的评价,其目的是证明学生已达到的水平,预言在后继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

应用题教学活动后的终结性评价,本课题组根据应用题独有的特点,拟定了情境分析、计算技能、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六个指标体系,采用定量(等级)和定性(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1)学生学习应用题终结性评价表

(2)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定量:等级分采用五等分制,有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

定性:评语制,采用简明的评定性语言记述评定的结果。用来补充评级中的不足,那些难以从分数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从评语中反映出来。

(3)学生自评,教师期望

通过终结性的评价不但找出了学生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找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后继学习中成功的可能性。结合终结性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提出愿望。同时教师根据积累的资料和信息,寻找个别学生的个体变化轨迹,提出期望。(见附件六~十)

四、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效果与分析

1、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大增加

学生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之中,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做课堂的主人,对学习成功抱有信心,提问和回答问题敢于大声说大声讲,不怕错误,敢于尝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热爱和自信。

2、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通过评价活动,实验班学生的各项能力测试和学习成绩均明显好于对比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明显提高,用学生学习应用题终结性评价表来测评,实验班解题应用题的优秀率为25%,良好率为58%。

3、学生的能力明显提高

听、说、练的能力的提高,学生形成了善于倾听他人(老师和同学)的意见的良好习惯,主要表现为精力集中,能理解老师和同学说话的含义。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清楚、流畅、概括、简洁,在练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常常做到,一题多解。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初步形成了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能进行公允,客观评价的能力。

4、课堂面貌有了根本变化

以前的课堂中,只有5~7各优秀的学生参与活动,而90%的学生只是听众或观众,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多元化评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大大增加。他们自己选择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进行学习,自学能力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

5、教师的教学认识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教师真正提高了认识,教学水平得到发展,他们不仅把教学视为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把教学视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师生双方共同活动,依赖于教师指导,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更是自身价值的过程。

五、课题实验的几点体会

通过两年来的实验,体会到科学的评价机制具有导向、改进、监督、反馈、激励的功能,起着定标导航的作用。

首先,运用评价导向功能,转变学校教育观念。评价指标体系和配套的激励措施,在于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用一定形式去规范学校教育行为的具体措施,它规定学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尤其是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把“知识、考分、升学”的评价标准转向以素质为核心的“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个性完善”的评价标准,其导向功能尤其突出。

其次,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是自觉的、有目的活动,所以教育需要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第三,发挥评价的鉴定、监督管理功能,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鉴定就是通过评价活动认定学生是否合格,它使评价者能确切掌握被评者的水平,也可以使被评者根据评价结论找到自身努力的方向。

第四,运用评价的反馈调控功能,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多元化评价是有目标的评价,目标的重要作用在于提供了一种范式和标准,而且这种标准是可以达成的,可实现的。有效的评价一方面诊断现有状态与目标值的差异性;另一方面,通过评价信息的反馈,提供了缩小这种差异性的基本依据,实现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的调节和控制,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第五,运用评价的激励功能,调动教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热情,在工作和学习中,效果的好坏、成绩的优劣,始终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种渴望了解自己工作和学习结果的心理趋向,本身具有激励作用。同时客观、公正地评价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3ae2d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1.html

《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小学生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的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