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优课教学设计 - 5

发布时间:2019-07-18 10:16: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介绍报刊、人物以及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思想变法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的有关史实。

难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欢迎大家来到时空课堂,和我一起穿越古今,品味历史。

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好了,视频看完了,你看到了什么关键词呢?松筠庵,仁寿殿,菜市口,这些北京城里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地名,却被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运动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烙印在世人的脑海,这场运动就是发生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它,看一看121年前的夏天究竟在北京城里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会从四个历史片段掀开这场变法运动神秘的面纱,课前大家也分成了四个小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合作探讨接下来考验大家学习成果的时候就到了,首先我们走进第一幕

[讲授新课]

1、一对师徒赤诚心,千名举子齐上书

听说我们第一组的穿越大使们已经准备好带大家回到历史现场去他们要给我们每个人喷上穿越喷雾,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要开启穿越之旅了。321请大家睁开眼睛

学生1:欢迎大家来1895年,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康有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自幼通读经史,21岁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从此这些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这个旧式读书人的心。而这位则是康先生的学生梁启超,字卓如,17岁中举,后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1894年开始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我国的失败而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对我国人民来说,一个泱泱大国竟然败在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小国——日本的手下,简直是莫大的讽刺。这激发了广大人民和各阶层进步人士的强烈爱国情绪,

学生2:康有为(悲愤地)

卓如,你听说了吗?朝廷要与日本人签条约了,据说赔款两万万两白银!我们一个泱泱大国,竟然败在东瀛的手下,还要割地赔款,委曲求全,真是国之耻辱、民之耻辱!恨只恨现在朝廷太腐败,上行土木之工,下习宴游之乐。如此下去,非要亡国不可!(拍桌子)

学生3:梁启超   

我以为,师傅(指康有为)才学过人,有宏图大略,应由师傅起草奏折,上呈天子,阐明我们的主张,让皇上明白“变法是立国自强之本”!师傅,快写奏折吧!

(康有为提起笔,轻声说:“好。”他凝神思索┉┉)

学生2康有为(深情、豪迈地独白)

祖国正在列强蹂躏下痛苦呻吟!维新派已经热血沸腾!我要在这篇《上皇帝书》中反对签约割台湾,要求皇上迁都、练兵、变法,我要让朝野群臣都明白——变法是立国自强之本(康有为开始奋笔疾书……)

学生3 梁启超(念康有为的奏折)

不变法而割祖宗之疆土,变法则光宗耀祖,使国家强大,孰轻孰重,请皇上分辨!现在的局势,正是“穷则变,变则通”!

就这样,1895年,1300多位举人被汇集在松筠庵,并在这封万言书上签了名,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康有为、梁启超下)

教师第一组的同学把我们带回到了120多年前发生在松筠庵的这一幕,也就是我们说的公车上书,汉代用公家车马送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到京城去,后来就用“公车”这个词代指举人,所以这次联名上书又被称作“公车上书”。接下来老师有问题要问了,我们快速阅读课本第28页的内容,结合刚刚的情景还原,抢答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主张、结果

主张:“拒和、迁都、变法”那么问题来了,变法究竟是变什么呢?

出示材料: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梁启超。

教师:变官制,也就是把我们晚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变成君主立宪制,同学们还没有学习过世界史的内容,老师简单解释一下,我问一个问题,现在中国有国王或者皇帝吗?

学生:没有

教师:但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是有君主的,比如英国有女王,日本有天皇,而这些君主是没有实权的,我们把这种有君主但是君主没有实权的政治制度就叫做君主立宪制,维新派当时想把我们的君主专制也该变成君主立宪制度,然而他们最后成功了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过渡:教师:很遗憾,公车上书的结果是失败的,这份万言书被都察院驳回,光绪帝没能看到这些主张,但是康有为的上书路有没有就此终结?

学生:没有

教师:在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并没有轻言放弃,而是选择了.

学生: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宣传变法

教师:没错,那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幕

2、纸书不达未遂愿,创刊编报传思想

教师:我们看屏幕上的这张地图,这是一幅维新人士在当时创办学会报刊的分布图,现在请同学们快速记忆课本29页相关史事的内容,看一看维新人士在哪里创办了报刊和学会,我们一会一起把屏幕上的这张图填完整。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强学会在哪?

学生:北京

教师:南学会呢?

学生:长沙

教师:时务报?

学生:上海

教师:国闻报

学生:天津

教师:那么问题来了,维新派在组织的学会,编写的报刊当中宣传了什么思想?下面我们就请第二组的同学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影响最大的两份杂志报纸《时务报》和《国闻报》

1:《时务报》创刊于189689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梁启超主笔,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杂志,说到这不由地想给它一个大写的赞,梁启超在这份杂志上刊登的《变法通议》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

2:《国闻报》18971026日创刊,刊登国内各省要闻,还翻译刊载了很多重要政论和名著,这里面最最著名的就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他特别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严复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这样才符合进化的规律,否则将会走向灭亡。

过渡:好,通过第二组同学精彩的介绍,我们对这一时期维新人士创办的报刊和在报刊上传播的思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思想不断在全国传播开来,皇帝肯定也有所耳闻,直到另一件事的发生,彻底触动了光绪帝的内心,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幕去一探究竟。

3.强徳霸占胶州湾,帝心不甘变法始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播放视频

皇帝不甘做亡国之君,起草“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变法,那变法的主要内容又有哪些呢?

接下来,我们请第三组的同学们帮我们解读一下

学生:我们组根据课本30页的内容,将变法诏令的主要内容归纳成一个表格,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根据变法主要内容,我们组的同学为大家整理出几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踊跃回答

问题:1.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侵犯到了谁的权利?

2.“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的民指的是谁?

3.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会引起思想文化界怎样的变化呢?

教师:非常棒,第三组的同学不仅为我们分析了变法的主要内容,还提出了几个非常值得大家思考的几个问题来引导大家更深层次地理解变法的主要内容,经过我们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把变法的内容和这些措施会产生哪些后果分析得很透彻,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那刚刚有同学说到了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那同学们知道现在朝廷上顽固派势力的大boss是谁吗?

学生:慈禧太后

教师:没错,就是她,这也就意味着顽固派其实是掌握实权的,那从这一点我们猜一猜这场变法的结局会怎样呢?

学生:可能会失败

那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四墓

4.维新百日终受阻,六君血染帝王都

教师:其实就像同学们猜的一样,这场变法运动仅仅持续了103天,就昙花一现般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此我们说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 9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注意都有戊戌两个字,大家不要把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搞混了,那么在戊戌政变中也有六个热血青年为这场变法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六个人中有一个人我们最熟悉,他的名字叫谭嗣同,第四组的同学你们找到了什么和谭嗣同有关系的线索呢?

全组学生:我们组找到了一首诗

老师:那可以派一个代表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吗?

学生:这首诗是谭嗣同在发生戊戌政变之后英勇就义前写在狱中的墙壁上,所以也叫《狱中题壁》,我们先通过一段短视频欣赏一下这首诗(播放视频)在发生政变时,谭嗣同拒绝逃跑,直面死亡,这种为国家牺牲小我的精神值得大家敬佩。

教师:我们第四组同学说的非常好,这是一种面对死亡的从容不迫,是一种为改革而牺牲的大义凛然,是真的英雄。

过渡:那我们刚刚从四个历史片段感受了戊戌变法的整个过程它既然失败了,那我们就要以史明鉴,分析失败的原因和这场变法的影响,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则材料请大家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变法失败的原因和这场变法运动 的影响,一会我请小组派代表出来说说你的看法。

材料: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指导,并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改革脱离人民群众

2.抱幻想于没有实权的皇帝

3.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4.顽固派实力强大

过渡:那我们分析了这么多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这场变法运动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

学生:思想文化

教师:没错,就像史学家戴逸说的这样,出示材料

材料:“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

——戴逸

教师:这也就意味着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课堂总结]

教师:老师将这节课的内容总结成一个顺口溜,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遍,想一想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

《马关条约》传北京,公车上书揭序幕。

维新思想天下传,戊戌变法终实行。

慈禧太后法政变,百日维新遭劫难。

六位君子扬浩气,救亡图存更兴起。

[以古鉴今]

教师:我们纵观整个历史长河,改革贯穿始终,也曾有很多次改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现在也不例外,这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并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正如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时,如今的我们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戊戌变法的英雄点赞,为全面深化改革堤岸赞,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自主选择戊戌变法中的一个部分,画一张小报展示该部分思维线索。

[板书设计]

6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传播维新思想 .戊戌政变

1.背景 1.创办的重要报刊和学会 1.时间

2.时间 .戊戌变法 2.过程

3.代表人物 1.时间 .变法失败原因及意义

4.主张 2.主要内容

5.影响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历史情景剧、合作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中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相关问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不足之处是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意义强调得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重这一点,另外在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连贯上应再下功夫,努力呈现出一堂更丰富更精彩的历史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6c244c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df.html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优课教学设计 - 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