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

发布时间:2019-08-09 08:00: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古代礼仪

一.概说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从考古材料来看,在辽宁喀左展现的距今五千年的红山文明遗址中,有大型的祭坛、神庙、积石冢等,是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有裸体怀孕的妇女陶塑像,可能是受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更早的仰韶文明彩陶上的人面虫身图像,墓葬中死者头颅西向而卧,也都透闪现远古时代礼仪制度的若干信息。在古代文献方面,有“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的说法。实际上,礼仪制度的演化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失败的历程,真正比较完备、体例的是西周的礼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纪录、生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的“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则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创立与实施进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礼仪的性子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显示形式。“三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品德说教相调解,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办事,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赠送礼仪ppt。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度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二.政治礼仪

1.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亡故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离开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东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亡故,把它宰杀。这些亡故随从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息。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领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亡故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其实古代礼仪)。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图为北京天坛祈年殿)

古人首先注重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显示在对日月的崇拜及对星辰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肯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办事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祈谷、大雩(yú)(是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害发生时是例行之祭,于仲夏举行;在大旱发生时则无论夏秋,随时举行。)与明堂(《礼记·月令》说它是季秋之月大享天帝的地方,大享是报答天帝的恩佑,把收获的新谷及牲畜进献给天帝。一说明堂是祭祀祖宗大概是天子布政的地方;也有人认为明堂、太庙、灵台、辟雍、路寝等都是一回事,名异而实同。)

五帝:史书记载祭祀五帝,见于春秋初期的秦国。但长时间无定制。东汉永平二年(59年),复位礼制: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礼物赠送礼仪。祭青帝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邑旁重心之地,祭黄帝后土;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后代根本沿用。

2.祭地。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纪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对比一下近月少女的礼仪。地神,称为“地圻(qí)”,又作“地祗”,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另外,阴阳家说,地重心曰昆仑,统辖四方大九州岛;神州是九州岛之一,下又分小九州岛,即中国的九州岛。汉代经学家也有分地神为昆仑之神与神州之神的说法。

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指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本为方形。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亡故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亡故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黄色象土,琮为方形象地。

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封禅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正义曰:“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这就是“封泰山”、“禅梁父”(梁父是泰山下一座小山)。相传远古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的有七十二家。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多将封禅作为一代盛典,给予特别的注重。

史书所记封禅,可靠的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的泰山封禅。秦始皇修建车道,从山南登顶,立石纪功;又从北路而下,禅于梁父。

汉武帝元封时也去泰山行封禅礼,他深信方士之言,希望在泰山之巅与黄帝神仙相见,学习升天成仙之术。当时儒生们谁也讲不清封禅礼仪,武帝便自订仪式。先到梁父,祭祀地主。礼毕,武帝与侍中等登山顶,山顶也筑一土封,下圆上方,上建方石。

其后行封禅礼的帝王有后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与宋真宗。唐高宗封禅泰山,从驾文武大臣、战士、仪仗队伍长达数百里,包括波斯、天竺、倭国(日本)、新罗、百济、高丽等国使者,穹庐毡帐,牛马驼羊,充塞途径。十月从长安开赴,十二月方到达,于是改元“干封”,正月行封禅礼。如此兴师动众,其对沿途人民的骚扰、对生产的影响可想而知。历代君王中想要举行封禅大典的远不止上列数人,但由于种种来由而未能实行。

3.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人间为亡灵创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周人宗庙制度,一样平常认为:天子七庙,礼仪。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按照世次递邅排列下去。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汉代经学家刘歆认为,周人宗庙自始祖稷以下有文王、武王两宗没有列入七庙的数目中,他们的庙称为“世室”,因此实为九庙。不过,“七庙”也好,“九庙”也好,随着世代延续,总是不够的,看待逐渐远去的“亲尽”之庙,礼仪规定有“毁庙”制度。即除始祖之外,不在“七庙”之数的远祖的宗庙闲居都不再加以祭祀,神主移入“祧庙”内,藏在石函或专设的房间里,每当祫(xiá)祭时才拿出来。祫祭就是合祭,把远近祖先的神主召集在一起进行总祭,中国古代。三年一祭。

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皆建于中门左侧,大夫则左庙而右寝。宗庙周围有墙垣,又称“都宫”。都宫之内,诸庙都南向,昭庙在左,穆庙在右,依世排次。祭祀时要卜筮选尸。尸是死去的先祖的代表。《通典·礼八》引《白虎通》佚文说:“祭所以有尸者,鬼神听之无声,视之无形,升自阼阶,瞻仰榱桷,俯视几筵,其器存,其人亡,虚无沉寂,思慕哀伤,无所写泄,故座尸而食之,毁损其馔,欣然若亲之饱,尸醉若神之醉矣。”尸一样平常由孙辈小儿充任,祭男用男尸,祭女用女尸,也有祭夫妇共一尸,以妇人祔从于其夫的。庙中的神主,木制,为长方体。通常用桑、栗等木制作,闲居放在“祏”(shí)中。“祏”是收藏神主的石函。祭祀时才拿来。后代木主演化为神位版。宗庙祭祀用的鼎、彝、尊、觚等礼器,都是国度重宝,“宗彝”成为国度的象征,必须妥为保藏,所谓“祭器不逾境”。“迁鼎”——国度的祭器被迁走了,表示一个国度被灭亡了。职场励志名言。看待一个家庭来说,祭器也至为严重,“正人虽贫不鬻祭器,虽寒不衣祭服”(《礼记·曲礼》),就是这个道理。祭祀使用鼎彝礼器有肯定之规。用于祭祀的亡故与物品,都有代称,祭祀时不得直呼其名。

周人宗庙祭享之礼,先有修除、择士、卜日、斋戒等打定工作。祭日入庙后先到太室行裸(guàn)礼,礼仪之邦。用圭瓒舀了一种叫郁鬯的香酒灌地,使香气到达地下,以告知鬼神降临受祭。祭祀用的食物,行礼后要分而食之,称为“馂”(jùn),是食鬼神之余的兴味。牲肉(生曰脤,熟曰膰)分赠给参加祭祀的宾客或颁赐给同姓诸侯。

天子、诸侯宗庙的正祭,春曰祠,夏曰礿(yào,或作禴),秋曰尝,冬曰烝,在四季的孟月举行,加上腊祭,每岁共五祀。祫祭是在太祖之庙合祭祖先。当三年之丧毕,先祖神主将依次迁出一辈,这时举行祫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二。明年举行禘祭。禘祭是三年或五年一次的大祭。正祭之外,又有“荐新”之祭,即按照时令节序,将当令的新鲜果蔬品物奉享于宗庙。

古代行礼有“九拜”。《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当然,祭祀并不是“九拜”并用。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行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其它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

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文明礼仪。都行稽首礼。平辈同级之间,拜迎拜送,拜望,拜谒,行顿首礼。看待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空首礼答拜。吉拜礼行于各种祠祭,凶拜礼是服三年之丧时所行的礼。上古时席地屈膝而坐,跪拜行礼不象其后那样繁缛复杂,对此应有历史的观点。

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创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4.对先师先圣的祭祀。祭祀先圣先师是立学之礼,礼经并未实举其人。汉魏以后,逐渐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大概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代确定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从此以后不再转折。看待孔、颜,历代帝王益封爵,赠谥号,直至用天子之礼乐优加尊崇,祭祀典礼极为隆重。

《礼记》所载立学祀典,不过“释奠”、“释币”、“释菜”三项。“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帛)奠享,这不是常行之礼。“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退学的礼仪。唐、宋以后一样平常只用“释奠”礼,既作为学礼,也是祭孔礼,仪式则日趋烦琐。赠送礼品礼仪。

祭孔始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当时孔子的地位并不高;汉平帝才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学校祀先圣先师周公、孔子,始于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南北朝时,太学内已立有宣尼庙,祭祀时设轩悬之乐,用六佾之舞,牲牢用具,依上公之例。每年春、秋二仲月,行释奠之礼;每月初一,国子祭酒率博士以下及学生拜孔揖颜。各地郡学也都立有孔、颜之庙。唐宋以后孔子封爵加至“大成至圣文宣王”,从祀弟子、贤人封为公、侯。元代世祖时虽有一时贬黜孔子及儒家的举动,但成宗即位后立刻恢复尊孔。直到明朝嘉靖时,世宗才废除所封孔子王号,取消了塑像,消沉了原用天子之礼的祀典规格,称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即建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祀礼规格又升为上祀,奠帛、读祝文、三献奠爵,行三跪九拜之礼。雍正四年(1726年),想知道赠送礼仪ppt。又定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全体官民军士斋戒一日。在孔子故里(曲阜阙里),春、秋祭祀与太学相同,其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也都以北京太学为准式。

祭孔礼仪在文庙举行。唐玄宗又为姜太公师尚父立武庙,肃宗又追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其祭祀礼仪与祭孔近似。至明初,由于明太祖的阻止,武成庙才被废止。礼物赠送礼仪。

宋代又有算学先师之祭。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立黄帝为算学先师,但典仪规格较低。

5.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6.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军礼同邦国”,这是讲看待那些桀傲不驯的诸侯要用军礼使其服从和同。《周礼》所说的军礼包括以下内容: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大师之礼”,指军队的征伐行动;“大均之礼”,指均土地,征赋税;“大田之礼”,指定期狩猎;“大役之礼”,指营造、修建等土木工程;“大封之礼”,指勘定封疆,树立界标。

(1)誓师

祭祀礼毕,出征的军队有誓师典礼,一样平常是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显露表露冤家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也就是一次战前启发和教育。《尚书》所载《甘誓》、《汤誓》、《牧誓》等,都是上古著名的誓师之辞。假如是命将出征,天子要在太庙召见大将军及全军将校,授之以节钺(后代常授刀剑)。古代。君王拿着斧钺的端首,把柄交给大将,表示将限定军队的全权授予他。

清初誓师与祭天谒堂子同时举行。努尔哈赤天命三年(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正式对明宣战,谒庙誓师发表“七大恨”,把明王朝杀其父祖,拘杀使者,褊袒并赞成叶赫氏等七条“罪状”,作为告天并启发将士的内容。皇太极崇德时遣将出征明朝,皇帝亲身送至城外,询问出征的王公、贝勒、贝子等: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七大恨”?大家齐声回答:没有忘记!于是,鸣炮三声,大军开赴。

(2)师不功

军队打了败仗,称为“师不功”,或称为“军有忧”。军队回国则以丧礼迎接。国君身穿丧服,头戴丧冠,失声痛哭,并且吊死问伤,慰劳将士。

(3)田猎之礼

上古田猎是一项具有军事意义的生产活动,并与祭祀有关。殷商甲骨文中有大量的田猎纪录,所获猎物有麋、鹿、兔、兕、狐等。殷商已是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田猎不再是以糊口果腹为目的的生产手段,周代更是如此。田猎的作用,依文献所说有下列各项:一是为田除害,保护农作物不受禽兽的糟蹋。二是供给宗庙祭祀。三是为了驱驰车马,弯弓骑射,兴师动众,进行军事陶冶。赠送礼品礼仪。最后,田猎所获山珍野味也用于宴飨宾客及“充君之庖”。

礼书说,周代的制度为四时田猎: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田猎有肯定的礼规,不按礼法狩猎是暴殄天物。礼法规定,田猎不捕幼兽,不采鸟卵,不杀有孕之兽,不伤未长成的小兽,不破坏鸟巢。另外,围猎捕杀要围而不合,留不足地,不能一网打尽,寸草不留。这些礼法看待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持天然界生态平衡是有积极意义的,只是不可能真正严格实行。

清代,从康熙中期起有“木兰秋狝”之典礼。木兰在承德以北,今称围场县,原意满语为吹哨引鹿之处。吹哨即仿鹿鸣之声。木兰行猎,内蒙古49旗藩王、外蒙古喀尔喀四部以及青海、蒙古、新疆、东西布鲁特、安集延等各部皆不远万里赶来参加,“朝谒踵集,唯恐后时”。(《清史稿·礼志九》)因此,木兰行猎实则又有政治上撮合各族、融洽关系的意义。当时田猎有行围与合围两种,行围是围而不合,合围是四面包围。皇帝在围中建观察迟疑之地“看城”,战士将野兽向“看城”附近驱赶。包围圈合拢后,皇帝入围,周览形势,并指挥射猎突围之兽。遇猛兽则由虎枪营官兵开枪击毙。假如围内野兽较多,则围开一面,使一部分逃逸,亦禁止围外之人追逐射杀。“哨鹿”打猎,由扈从10余人随皇帝至山林哨鹿所,一名侍卫举鹿头作雄鹿呦呦鸣叫之声,引招牝鹿闻声而至,弯弓发矢,将鹿射毙,当即取鹿血而饮。

三.生活礼仪

1.诞生礼。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寿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领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入党个人自传。“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2.成年礼,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化而来。汉代沿用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这样技能成为自己部落的正式成员,看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二。享用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化而来的。《礼记·冠义》说,冠礼是“成人之道也”,“将责成人礼焉也”,要按照“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四个方面的礼的模范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完美品德的人。礼经中只存《仪礼·士冠礼》。

“男子二十而冠”,冠礼要为冠者加三种形式的冠:一种叫缁布冠,以黑麻布制作;一种叫皮弁,以白鹿皮制作;一种叫爵弁,也称玄冠,以赤而微黑的细麻布制作。缁布冠只在冠礼上使用一次,易服换上玄冠后即废弃不用。据说,那是太古之制,冠礼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礼仪完毕,要由宾为冠者取“字”。宾、主、冠者都站在堂下阶前,宾致辞道:“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仪礼·士冠礼》)假如不是长子,则依行第以仲、叔、季等命字。命字以后,名只用于自称,除了君王、父祖,别人不能直呼其名而只能以字称呼。

上述冠礼指“士冠礼”,天子、诸侯的冠礼,古籍各说不一,难以考定。如加冠年龄,文明礼仪。就有“十二岁说”(《左传·襄公九年》)、“十五岁说”(《通典·嘉礼》)、“十九岁说”(《荀子·大略》)等。据《大戴礼记》等书所述,其与士冠礼的主要不同是加四冠,即“三加”之外又有“玄冕”。这是一种顶上有一块前圆前方的冕板(綖,yán)、前后带旒的冠。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王嬴政九年(前238年),“王冠,带剑”,当时,嬴政已21岁。

汉代皇帝冠礼称为“加元服”。“元”即首,冠是首之所著,所以称“元服”。皇帝的四种冠是缁布冠(后汉改为“进贤冠”)、爵弁、武弁、通天冠,通常在正月甲子或丙子吉日举行。士庶冠礼较简单,据何休所制冠仪,大致参用《仪礼·士冠礼》仪式,但是只加一冠,还简化了步调。

魏、晋时,皇帝的冠礼,也只用“一加”,皇太子用“再加”,王公、世子才用“三加”。皇帝的冠礼在正殿举行,而且开始用音乐伴奏。北魏时,孝明帝为加冠而改元,这一年改为“正光元年”(520年)。后齐皇帝加冠,还用玉、帛告祭圜丘、方泽,用币告祭宗庙。这一制度也为后代帝王沿用。

唐代皇帝的冠礼只加一冕(衮冕);皇太子、亲王等仍用“三加”(缁布冠、远游冠、衮冕)。宋代《政和五礼新仪》定“庶人子冠仪”为“二加”,一帽,一折上巾。但司马光《书仪》里的冠仪,仍用“三加”,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明代皇帝仍为“一加”。皇太子“三加”,为翼善冠、皮弁、冕旒。庶人冠礼仍与《书仪》冠仪相同。清人没有冠礼。

笄礼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对于常识。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礼经中并无笄礼详文。梁代贺玚说,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酒醴礼之。女子到了20岁,固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宋史·礼志》对公主笄礼有较详叙述,其礼大体依据男子冠礼演化而来。笄礼始加冠笄,再加为冠朶,三加为九翚(huī,山雉)四凤冠,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祝辞及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礼毕,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然后,笄者再领受皇后、妃嫔的祝贺。

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3.飨燕饮食礼仪。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能够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明酿成有悠久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酿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4.宾礼。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仆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按照汉儒的解释,用贽有象征的意义。用雉,“取其耿介,交有时,别有伦”;用雁,“取知时,飞翔有行列”;用羔,“取其从帅,群而不党”。

宋以前各朝礼书皆无相见礼,宋太祖干德二年(964年),始定内外群臣相见之礼。主要内容是,下级见上级,按照职位、品级分别行礼,假如在路途相遇,下级官员或“敛马侧立”,等候其通过,或“引避”,或分路而行。如参见上级,或在堂上列拜;受参者答拜;或拜于庭中,学习十二。或拜于阶上。又有“趋庭”之仪,即通常下级官员参见上级官员要趋而过庭。象诸司使、副使以及通事舍人等小官吏通报姓名拜见宰相、枢密使等大官时,大官不须答拜。如同级官员相见,则对拜行礼。

明代品官相见,揖拜行礼。公、侯、驸马相见,各行两拜礼。下级见上级,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假如本是亲戚而有尊卑之分,则应按私礼行礼。假如高低级官员品级相差二、三级,则下级居下方,上级居上方;假如品级相差四级,则下级居下方拜,有事须跪着陈述,上级坐而受拜。大小衙门官员每日见长官行揖礼,见副长官行肃揖礼(直身推手)。

庶人相见,古代礼仪)。依长幼行礼,幼者先施礼。子孙弟侄甥婿等晚辈见尊长,学生见老师,奴婢见家长,如久别不见四拜行礼,近别则行揖礼。其余亲戚久别行二拜礼,近别行揖礼。

政府官员居于乡里,宗族家人之外,与异姓无官者相见,不行答礼;筵宴时,专设别席,不得坐于无官者之下。

清代内外王公相见,宾主二跪六叩行礼,饮茶叙语毕,宾离席跪叩,仆人答叩,送宾下阶。如是外藩郡王、贝勒、贝子见宗室亲王,仆人答礼规格依等级递加。

朝廷官员相见,宾主再拜行礼,饮茶叙语毕,相揖告辞,仆人送来宾于大门之外,至来宾登舆上马乃退。下级见上级,仪制递加。官员途中相见,同级分道而行,次等让道而行,再次等勒马俟上级先行,又次者下马而立。遇到钦使应回避。

士庶相见,仆人出迎,相揖而入,登堂再拜行礼。饮茶叙语完毕,客人退,行揖礼,仆人送至大门外,相揖而别。卑幼见尊长,尊长不送。

5.五祀。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学会文化。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度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6.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天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用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商务礼仪。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古代礼仪是极其烦琐复杂的。再如生活中高禖(méi),是乞子之祀。《礼记·月令》说,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玄鸟就是燕子。《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代相传,简狄吞鸟卵,而生契。契是商民族的始祖。高禖是求子之祭,在玄鸟由南方北归之日举行,可能与此故事有关。一说高禖之神是女娲。清代学者王引之认为,“高”是“郊”的假借字,所以祭于郊外。看来,高禖是远古妇女乞求生育之祭的延续和发展。

高禖之祭,设坛于南郊,后妃率九嫔等参加。

高禖之祭始见于《汉书·武五子传》。汉武帝年二十九始得太子(戾太子),乃“为立禖”。魏晋南北朝,各国皆有高禖之祭,但直至唐、宋时才依照礼经制定了礼仪。宋代高禖坛,以青帝为高禖,于春分之日行礼。金代高禖祀青帝,在皇城之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正位祭的是昊天上帝,台下才设高禖神位。

清代无“高禖”之祀,而有“佛立佛多鄂谟锡玛玛”之祭,又称“换索”,据说主要目的是保婴。司祝歌祷辞云:“聚九家之彩线,树柳枝以牵绳,举扬神箭,以祈福佑,以致敬诚。某年生小子,绥以多福……。”(《清史稿·礼四》)这是满族的保守习俗。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明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课后作业及活动

课后作业:

1.古代“五礼”的内容是什么

2.古代的成人仪式是怎么进行的?

活动:

探问古代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影子有哪些?写出探问告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66f352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da.html

《中国古代礼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